小学数学1—6年级重要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加法和减法1. 单位和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数由数字0-9组成,可以组成各种数的大小。

- 单位:个位、十位、百位等,决定数的位数和数值大小。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如:3 + 2 = 5。

-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差。

如:5 - 2 = 3。

- 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消去律等。

3. 两位数的加减法- 十位进位与不进位的加减法。

- 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掌握进位与不进位的加减法技巧。

4. 三位数的加减法- 同样适用列竖式进行计算。

-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要清楚,两种运算混合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二、乘法和除法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求它们的积。

如:3 × 2 = 6。

- 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2. 分类乘法- 乘数是10的倍数时的乘法。

- 乘数是个位数时的乘法。

- 乘数是十位数及以上时的乘法。

3.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是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商。

如:6 ÷ 2 = 3。

- 运算规则:整除、余数等。

4. 数的整除性- 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称为倍数。

- 能整除某个数的数称为它的因数。

三、分数的概念和运算1.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用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得到的数。

- 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分数的值大小由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决定。

2. 分数的简化和等分- 约分: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它们没有公因数。

- 等分:将一个物体或区域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为一个分数。

3.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保持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

-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化成相同的分母后,再进行相加减。

四、面积和体积1. 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概念:表示一个物体的大小。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认识1-10的数字及其书写形式。

2.数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认识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

3.数的顺序:数数并认识数的排列顺序,如升序、降序等。

4.加法:通过物体相加、图形相加等方式,学习1-10的加法运算。

5.减法:通过物体相减、图形相减等方式,学习1-10的减法运算。

6.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直线、射线、点、面等。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进制:学习十进制的认识,如百位、十位、个位等。

2.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一定的计算能力。

3.数量关系:学习相等的概念,如多少个物体相等,多少个物体与多个物体相等等。

4.时钟和日历:认识时钟和日历,学习时间的概念,如小时、分钟、年、月、日等。

5.分数:了解基本分数概念,如半、四分之一等。

6.长度、重量和容量:认识和估算常见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乘法和除法:学习十以内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如2乘以3等于6,6除以3等于2等。

2.数的积和商:懂得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称为积和商,如2乘以3的积是6,6除以3的商是23.数量的增减:学习一定范围内数的增减规律,如30减去20等于10,20加上30等于50等。

4.近似计算:通过估算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5.几何形状的分类:学习识别和分类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6.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读法:学习大数的读法和记数法,如百、千、万等。

2.分数和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换算,如1/2等于0.5等。

3.运算问题: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运算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三角形和四边形: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

5.数据统计与分析: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如制表、图表等。

6.简便计算:学习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如乘法口诀、几何公式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分数的进一与退一:学会将分数进一和退一,如2/5进一等于3/5等。

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

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

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
一年级数学
- 数的认识
- 数字的读写
- 加法和减法初步认识
- 数字排列和大小比较
二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提升
- 数字排列和大小比较的深入研究
- 简单的乘法和除法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进一步加深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提高
- 乘法和除法初步运算方法研究
- 数的位置和方向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进一步强化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巩固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提升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初步研究
五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深入研究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提升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的巩固与拓展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进一步研究
六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全面掌握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熟练应用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的深入掌握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综合应用
以上为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的大致内容。

每个年级都包括了数的认识、基本运算技巧的学习和增强,以及其
他数学概念的引入和深化。

通过学习这些资料,学生将建立起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概述一、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 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 了解自然数的基本概念2. 加法与减法- 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3. 简单的几何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 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4. 初步的测量概念- 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学习使用尺子、天平和量杯进行简单测量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 初步了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二、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 进阶的数的认识- 认识100-1000之间的数字- 学习倍数和因数的基本概念2. 乘法与除法- 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3. 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认识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4. 时间和金钱的认识- 学习读时钟和日历- 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货币计算5. 数据的进一步处理- 学习制作简单的图表,如条形图和饼图 - 理解数据的平均值和中位数的概念三、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 大数的认识和运算- 认识四位数和五位数- 学习简单的大数加减法2. 乘法表的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1-9的乘法表- 学习简单的乘法分配律3.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4.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学习图形的对称性- 了解不同图形的分类方法5. 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学习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题-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四、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 多位数的乘除法- 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 - 掌握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 分数的加减法- 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3.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小数与整数的相互转换4.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学习计算矩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 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 时间的计算- 学习时间的加减法- 了解时间的计量单位和时间的推算五、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 分数的乘除法- 学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的乘法-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的除法2. 小数的四则运算- 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 理解小数点的移动规则3. 比例和百分数- 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和计算4. 几何图形的变换- 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5. 复杂应用题的解答- 学习解决多步骤的数学应用题-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六年级数学知识点1. 比例和比例关系- 学习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理解比例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复杂的分数运算- 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掌握分数的化简和比较3. 代数初步- 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学习简单的代数式和方程4. 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学习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 了解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5. 统计和概率-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初步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以上是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概述,每个年级的知识点都建立在前一年级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和拓展。

(超详)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小学1-6年级全套)

(超详)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小学1-6年级全套)

(超详)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一年级一年级的数学主要是帮助孩子们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

1、认识数字 0 20,能够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

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加法和减法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如 1 + 2 = 3,表示将 1 个物体和 2 个物体合起来是 3 个物体。

减法的初步认识,例如 3 1 = 2,明白从 3 个物体中拿走 1 个还剩下 2 个。

3、比较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知道谁多谁少,并能够用“>”“<”“=”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关系。

4、位置与顺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

5、认识图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二、二年级二年级的数学在一年级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化。

1、 100 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如 2×3 表示 2 个 3 相加或 3 个 2 相加。

熟记乘法口诀。

3、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 米=100 厘米,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如顶点和边。

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5、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能够辨认所看到的形状。

三、三年级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开始更加丰富和复杂。

1、万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学会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3、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4、测量认识毫米、分米、千米,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会重量单位吨的认识。

5、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周长。

6、时间认识时分秒,知道 1 时= 60 分,1 分= 60 秒。

四、四年级四年级的数学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1、大数的认识认识亿以内及亿以上的数,会读、写、改写和求近似数。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和运算:认识自然数、数的排列、数的相等和相邻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算。

2.几何形状: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以及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立方体等。

3.分数和比例:认识整体和分成若干等份的概念,初步认识分数和比例的概念。

4.数据与图表:初步认识数据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图表表示信息。

5.时间和金钱:认识钟表的指针和刻度,学会读取时间,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和运算:扩大数的范围,认识整数、零和负数,加法和减法的进一步认识和运算。

2.几何形状:复习并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如正多边形、圆柱体、圆锥体等。

3.分数和比例:继续学习分数和比例的认识,如真分数、假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4.数据与图表: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表示数据。

5.时间和金钱:学习日历和时钟的使用,学会计算时间间隔和用24小时制表示时间,学习货币的换算和简单计算。

1.数的认识和运算: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数的换位和扩展数的范围。

2.几何形状: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一些属性,如边、角、顶点等。

3.分数和比例:学习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分数的化简和通分,学习比例的概念和运算。

4.数据与图表:学习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够用直方图、散点图和箱线图表示数据。

5.时间和金钱:学习计算时间的加减运算,学习货币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问题解答。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和运算:学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练习数的换位和扩展复杂运算。

2.几何形状: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如对称、相似、平行等。

3.分数和比例: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如加减乘除,学习比例的应用。

4.数据与图表:学习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掌握频率和概率的概念,能够用柱状图、韦恩图和扇形图表示数据。

5.时间和金钱:学习计算时间的乘除法,学习货币的应用问题解答和计算。

1.数的认识和运算:练习整数的混合运算,学习整数的乘方和开方。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小学一年级:
1.数的概念:数的概念,认识0~9的数,会用数字标记简单的概念,认识十位数和个位数;
2.加法:熟练掌握10以内加法的计算,并掌握加法的性质;
3.减法:熟悉十以内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变换性,会用减法合并加
法运算;
4.数的关系:了解数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
二、小学二年级:
1.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加法中的拆分和整合;
3.减法中的借位和退位;
4.数字比大小;
5.了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名称;
6.熟悉几何物体的属性;
7.多边形的认识。

三、小学三年级:
1.5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5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用若干种方式
解决这类问题;
2.认识会和计算时间:根据时钟的分针、时针的位置认识和计算时间;
3.熟悉加减法的性质;
4.圆形、扇形、梯形、正五边形的认识;
5.掌握图形的移动和半径的概念;
7.它们的面积、周长及其计算;
8.列式运算;
9.小数的概念。

四、小学四年级:
1.10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若干解题方法;
2.几何图形:掌握几何图形的认识、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1—6年级重要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1)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22)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2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4)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5)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26)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7)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角(1)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8)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8、垂直问题(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三角形(1)什么是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0、四边形(1)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3)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加数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18、乘法(1)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3)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9、除法(1)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1、除法(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2、什么是名数?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24、什么是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25、什么是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