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节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第2课时)课件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课件:3.3.2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课件:3.3.2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少量:SO2+2NaOH ===Na2SO3+H2O
少量:CO2+2Na OH=== Na2CO3+ H2O
过量:SO2+NaOH 过量:CO2+NaOH
=== NaHSO3
=== NaHCO3
SO2 弱氧化
性 SO2+2H2S===3S↓+2H2O
CO2 CO2+C 2CO

2SO2+O2
2SO3,二氧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 -2、0、+4、+6 。 (2)当硫元素处于最高 价态时,含 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 可能具有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 强氧化 剂。 (3)当处于中间价态时(如S和SO2),既具有 氧化 性,又 具有还原 性。
(4)当处于最低价态时(如H2S),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 质,只具有 还原 性。
2.酸雨的危害 湖泊酸化、土壤贫瘠、森林死亡、饮用水中 重金属 元素含量增加。 3.酸雨的防治措施 (1)对 酸性 气体的排放加以控制。 (2)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1.用双线桥标出反应H2S+H2SO4(浓)===S↓+SO2↑+ 2H2O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答案:
浓H2SO4做氧化剂,H2S做还原剂。
第 3 章
第 3 节
第 2 课 时
课前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设计 1 设计 2 设计 3
考点一 考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堂5分钟归纳 课下30分钟演练
(1)NOx是大气污染物,危害是形成 酸雨、光化学烟雾 和破坏臭氧层。
(2)SO2是酸性 氧化物,H2SO3是二元弱酸 。 (3)HNO3是强氧化性酸,能将Cu、Fe、C、S氧化成 高价 化合物。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 钝化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2课时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课件 鲁科版必修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3节 第2课时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课件 鲁科版必修
SO2+2H2S===3S↓+2H2O △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 2H2SO4(浓)+C=====2H2O+2SO2↑+CO2↑
6.一个转化关系:
1.硫酸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提示:纯硫酸为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 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
2.怎样稀释浓硫酸? 提示: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 中,并不断搅拌。
ρ(SO2)_>__ρ(空气)
_易__溶
_有__ 毒
探究 2 化学性质
探究 3 实验室制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必记结论] (1)实验室收集 SO2 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 排水法收集。 (2)SO2 中硫元素显+4 价,为中间价态,故 SO2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如能被 KMnO4(H+)溶液、FeCl3 溶液、O2、氯水、溴水、碘水、HNO3、H2O2 等氧化。SO2 显示 氧化性的常见反应是与 H2S 的反应。 (3)SO2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H2SO3 为弱酸,酸性:H2SO3>H2CO3。 (4)SO2 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而 HClO 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5)SO2 的排放是造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
品红不退色。
()
(6)可用饱和 Na2CO3 溶液除去 CO2 中的 SO2。
()
解析:(1)SO2 使溴水退色,是因为 SO2 具有还原性。 (2)SO2 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 H2S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 通性。 (3)SO2 溶于水生成的 H2SO3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使 指示剂退色。 (4)SO2 与 BaCl2 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5)Cl2 与 SO2 混合 通入 品 红 溶 液中 发 生反应 : Cl2+SO2+ 2H2O===2HCl+H2SO4,生成物无漂白性,品红不退色。 (6)CO2 能与 Na2CO3 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 应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 CO2 中的 SO2。 答案:(1)× (2)√ (3)× (4)× (5)√ (6)×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课时2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课件鲁科版必修1

2019_2020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课时2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课件鲁科版必修1

[解析] (1)方案甲,向试液中加 BaCl2 溶液,且生成的白色沉淀 不溶于稀盐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 Cl-结合生成的 AgCl,一种是 与 Ba2+结合生成的 BaSO4,即无法排除 Ag+的干扰,因而此方案不 能验证试液中含 SO24-。
(2)方案乙,先向试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沉淀,排除了试液中 含有 Ag+的可能。然后向此酸性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只有 BaSO4 是不溶于稀盐酸且呈白色的沉淀,排除了其他离子的干扰,因而此 方案是正确的。
2.在 5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18 mol·L-1 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 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 0.9 mol 的硫酸被还原 B.有 0.45 mol 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中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少于 28.8 g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能与铜反应,但随反应的 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氧化性变弱,与 Cu 的反应将停止。因此 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少于 0.9 mol,被还原的硫酸一定少 于 0.45 mol,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也一定少于 28.8 g。]
SO2
高温 =====
CaSO3,2CaSO3+O2==△===2CaSO4,故正确选项为 C。]
3.下列事实与浓硫酸体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B [A 项,体现出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B 项,Cu 被浓硫酸氧 化生成 Cu2+,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生成 CuSO4,体现了 H2SO4 的酸性;C 项,体现出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D 项,体现 出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实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实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
_____C_O__2 ______。
[解析] 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H2O(g)、 SO2(g)、CO2(g)三种气态物质,要验证以上各产物,应充分考 虑它们的性质。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其中的 H2O(g),白色粉 末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由于检验 CO2、SO2 时都用到 溶液,会带出水蒸气,所以验证产物水蒸气应放在最前边;SO2 可使品红溶液退色,检验出 SO2,接着用酸性 KMnO4 溶液将 SO2 氧化除去,因为 SO2 和 CO2 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 此检验 CO2 之前应先检验并除去 SO2,并需再次用品红溶液确 认 SO2 已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③脱水性: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以 2∶1 的比例脱
去形成 H2O。
4.不同价态的硫相互转化的应用——工业制备硫酸 (1)硫黄燃烧生成 SO2。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S_+__O__2_=_=点_=燃_=_=_S_O_2_______。 (2)SO2 在 400~500 ℃,V2O5 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 O2 反应。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2_S_O__2+__O__2______2_S_O__3 ______。 (3)用 98.3%的浓硫酸吸收 SO3(浓硫酸中的水起作用)。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S__O_3_+__H_2_O__=_=_=_H_2_S_O_4________。
与___O_2_反__应__:__2_S__O_2_+__O_2_______2_S_O_3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
与氯水反应: _____S__O_2_+__C_l_2+___2_H_2_O_=_=_=__H_2_S_O_4_+__2_H__C_l__________

《硫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

《硫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

2SO3,SO3 与水反应可得
硫酸 SO3+H2O H2SO4,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二、硫酸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常用的浓
硫酸质量分数是98.3%,密度比水的大。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
后发生反应Zn+H2SO4 === ZnSO4+H2↑。
问题探究
课堂篇探究学习
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被还原的硫酸与硫酸的总
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提示:浓硫酸与铜反应时,由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u
CuSO4+SO2↑+2H2O可得,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的硫酸的二分之一, 但铜足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能再与铜
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比硫酸的总物质的量的一半要少。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归纳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Fe、Al的钝化 常温下,Fe、Al遇到浓硫酸会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出 现“钝化”现象。 (2)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
Zn+2H2SO4(浓) === ZnSO4+SO2↑+2H2O。
规律:①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②浓硫酸变稀之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反应。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教学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教学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课时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课标要求]1.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2.掌握浓硫酸的性质,特别是其强氧化性。

3.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4.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1.SO 2具有“四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鉴别CO 2和SO 2时可用品红溶液、氯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4.浓硫酸能干燥的常见气体:H 2、HCl 、CO 2、Cl 2、O 2、SO 2。

5.三个主要的反应SO 2+2H 2S===3S↓+2H 2O 2H 2SO 4(浓)+Cu=====△CuSO 4+SO 2↑+2H 2O 2H 2SO 4(浓)+C=====△ 2H 2O +2SO 2↑+CO 2↑6.一个转化关系:二 氧 化 硫1.二氧化硫的概述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易气味,比空气重,有毒,色、有刺激性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无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漂白性具体表现在可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恢复红色。

原因是SO 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2.SO 2和CO 2性质的比较SO 2+H 2O H 2SO 3CO 2+H 2OH 2CO 32SO 2+O 2催化剂△2SO 3,X 2+SO 2+2H 2O===H 2SO 4+2HX(X =Cl 、Br 、I)(1)SO 2中硫元素显+4价,为中间价态,故S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如能被酸性KMnO 4溶液、FeCl 3溶液、O 2、氯水、溴水、碘水、HNO 3、H 2O 2等氧化。

SO 2显示氧化性的常见反应是与H 2S 的反应。

(2)SO 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3章3节(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3章3节(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主要反应如下: SO3+H2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H2SO4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H2O H2SO3 ,④____________ 2H2SO3+O2 _______ ===2H __________ 2SO4。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二
硫酸
1. 物理性质 放出 大 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_____ 量热。 稀H2SO4的化学性质 2. 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3.浓硫酸的特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逐渐变黑,体积膨 ①蔗糖_________________ 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的炭 _______ 退色 ②品红溶液_____ ①铜片表面有_____ 气泡 产生 溶解 ②铜片逐渐_____ 变蓝 ③试管中溶液逐渐_____ ④品红溶液_____ 退色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O2=====CaSO3
(2)漂白性
不稳定 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 分解 而使有色物质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质易_____
(3)还原性
+4 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 SO2中的硫元素为____ 氧化性又有_______ 还原性 ,一般表现为_______ 还原性 。 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结论

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学

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学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酸雨及其防治(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 .CH 4、H 2、CO 、NH 3B .CO 2、H 2、SO 2、Cl 2C .CO 、CH 4、HCl 、HBrD .SO 2、CO 2、H 2、H 2S【解析】 能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如A 中的NH 3,C 中的HBr ,D 中的H 2S 。

【答案】 B2.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 在含有水分的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浓硫酸先吸水,再脱水使蔗糖碳化,再将碳单质氧化成CO 2。

【答案】 A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能与Mg 、Zn 、Fe 、Al 反应产生H 2B .都能与Cu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 .都具有脱水性D .都能与BaCl 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解析】 A 不正确,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 、Al 钝化,与Mg 、Zn 反应生成SO 2;B 不正确,稀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与铜反应;C 不正确,稀硫酸没有脱水性;D 正确,不论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在水溶液中均能产生SO 2-4,Ba 2++SO 2-4===BaSO 4↓。

【答案】 D4.(2016·东营高一检测)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浓硫酸B .稀硫酸C .浓硝酸D .稀硝酸 【解析】 Cu 与稀H 2SO 4不反应,其余三项可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 C5.下列反应中,浓H 2SO 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2NaCl(固)+H 2SO 4(浓)=====△Na 2SO 4+2HCl↑B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C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D .Fe 2O 3+3H 2SO 4(浓)=====△Fe 2(SO 4)3+3H 2O【解析】 H 2SO 4中S 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表现强氧化性;有硫酸盐生成,则表现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 氮氧化物和氟氯代 阳紫外线的伤害加 烃的排放 剧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 使用及其废水的任 意排放使水体富营 养化 藻类过度繁殖,水 质恶化,海水中为 赤潮,淡水中为水 华
聚乙烯塑料的大量 破坏土壤结构和生 使用,任意丢弃 态环境
问题 2: 怎样吸收 SO2 与氮氧化物以防止污染环境? (1)NaOH 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1)硫酸型:SO2→H2SO3→H2SO4 化学方程式: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硝酸型:NO2→HNO3 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4.危害。 (1)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 化。 (2)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 电缆的腐蚀。
问题 1: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各自有何危害?
环境 污染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 全球变暖,冰雪融化 土壤、湖泊酸化,腐 蚀建筑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 生长
温室 效应
酸雨 光化 学烟 雾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 增加 SO2和氮氧化物的排 放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 物的排放
臭氧 空洞 赤潮 和水 华 白色 污染
性质 浓硫酸 弱(主要以分子 酸性 强弱 状态存在, 弱酸 性, 不能用来制 取氢气) 稀硫酸 强(可以用来与 活泼金属反应 制取氢气)
H2SO4(浓)+ 2NaOH===Na2 H2SO4+ 2NaOH===Na2 SO4+2H2O 酸性 化学方 程式 2NaCl+ H2SO4(浓) △ =====Na2SO4 +2HCl↑ SO4+2H2O 2NH3+ H2SO4===(NH4 )2SO4
3.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 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是导致空气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能与空气中水分形成酸雨, 给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防止酸雨的措施 是改进煤燃烧技术,在原煤中加入固硫剂石灰石和生石 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自主学习 一、浓硫酸和稀硫酸 1.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比较。
(3)加热条件下,1 mol Cu 和 2 mol 浓 H2SO4 恰好完 全反应。( )
(4)浓 H2SO4、浓 HNO3 滴加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现 象都是先变红后变白色。( )
(5)酸化 KMnO4 时,既可以加浓 H2SO4 也可以加浓 HNO3。( ) (2)√ (3)× (4)× (5)×
D 项,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是因为铝与冷 的浓硫酸发生钝化,错误。 答案:D
3.请将下列污染现象与主要成因物质连接起来。 ①酸雨 ②光化学烟雾 ③温室效应 ④白色污染 答案:①—B A.CO2 的大量增加 B.SO2 和 NO2 C.塑料制品 D.NOx 和碳氢化合物 ② —D ③—A ④—C
(2)与较不活泼金属反应。 金属+浓硫酸―→高价态硫酸盐+SO2↑+H2O。 ①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②浓硫酸的还原产物是 SO2。 2.与非金属反应(只体现强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浓硫酸―→高价态氧化物+ SO2 ↑+ H2O。
3.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能将还原性物质(如 H2S、HI、 HBr)氧化。
D.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 有害气体的排放 解析:NO 在空气中易生成 NO2。 答案:B
要点一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问题: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 规律? 1.与金属反应(体现酸性和氧化性)。 (1)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
①铁、铝。 常温下,当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遇到浓硫酸时, 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而出现“钝化”现象。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盐和 SO2。 ②其他活泼金属:除铁、铝外的其他活泼金属与浓 硫酸反应时,开始产生 SO2,后来产生 H2。
解析:
选项 A
联系分析 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 污染物,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SO2→H2SO3→H2SO4或 SO2→SO3→H2SO4;NO→NO2→HNO3 氟氯代烃主要危害是破坏臭氧层,引起 臭氧空洞
结论 √
B
×
C 二氧化碳主要引起温室效应 D
×
甲烷不溶于水也不能和水反应,不能形 × 成酸雨,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2)氨气吸收。 2NH3+H2O+SO2===(NH4)2SO3 8NH3+6NO2===7N2+12H2O 4NH3+6NO===5N2+6H2O
[例 2]
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B.氟氯代烃 D.甲烷
)
A.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 (1)正常的雨水中因溶解了 CO2 而呈酸性, pH 为 5.6,但不是酸雨;(2)酸雨与 SO2 和氮氧化物的排 放有关。
[例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 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 HI、H2S 等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2H2SO4(浓)===3SO2↑+ 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 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C.把足量铜粉投入含 2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中,得 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22.4 L
△ =====CuSO4+ ZnSO4+H2↑ SO2↑+2H2O 精炼石油、 制造 实验室制氢气、 炸药等 制盐等
吸 水 性
有无 应用 有无
有 干燥剂 有 浓硫酸 C12H22O11 ――→ 12C+ 11H2O


脱 水 性 应用 化学方程式
在有机反应中作脱水 剂、制染料等
2.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方法。 (1)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能够放出 大量热的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2)观察状态:为黏稠状液体的是浓硫酸,而黏稠度 较小的是稀硫酸。 (3)取体积相等的两液体,用手掂掂,质量较大的是 浓硫酸。
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 H2SO4,是因 为浓 H2SO4 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 思路点拨:(1)浓硫酸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被还原证明 其有氧化性。(2)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解析:
选项 A项
联系分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有强氧化性和酸 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 气体(NH3) 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相应的盐和SO2, 此时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而与S、C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 显强氧化性
答案:A
解题归纳 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除 CO2 之外,还有 CH4 等, 但在环境质量日报中无 CO2 这一指标。 2.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均与氮氧化物有关。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x 能形成酸雨,NO2 转化为 HNO3 的化学方程 式为:3NO2+H2O===2HNO3+NO B.CO、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 能稳定存在 C.根据反应 2NO2+2NaOH===NaNO2+NaNO3+ H2O 可知,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以防止 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答案:(1)√
2.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是浓硫酸具有脱水 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 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 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 硫酸不反应 解析:A 项,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 具有脱水性,正确;B 项,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 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正确;C 项,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 激性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正确;
(4)取少量试样,向其中加入铁片,若能够产生大量 气泡的则为稀硫酸:Fe+H2SO4===FeSO4+H2↑;若无 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硫酸。 (5)用玻璃棒分别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浓 硫酸的脱水性)的为浓硫酸,另一种为稀硫酸。
二、硫元素不同化合价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酸雨及其防治 1.概念:pH<5.6 的降雨。 2.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 SO2、NO2 溶于水形成的。 3.类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二 5.防治 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尾气排放
易错提醒 1.浓、稀硫酸均有氧化性,但二者反应原理不同: 浓硫酸是硫酸分子表现出来的强氧化性, 稀硫酸是氢离子 表现氧化性。 2. 浓硫酸物理特性是具有强的吸水性, 用作干燥剂,
1.向 50 mL 18 mol· L
-1
H2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
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是 ( ) A.小于 0.45 mol B.等于 0.45 mol C.在 0.45 mol 和 0.9 mol 之间 D.大于 0.9 mol 答案:A
要点二
常见环境污染与 SO2、NO2 的吸收
结论 ×
B项
×
Cu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 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H2SO4 C项 × 时,反应自行停止,故产生的SO2不足 22.4 L 利用浓H2SO4的强氧化性而使Fe、Al钝 D项 √ 化,可以用铁、铝容器来盛放浓H2SO4
答案:D
解题归纳 足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时, 实际产生的 SO2 比理论要 小,原因是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浓硫酸的不断消耗,硫 酸的浓度不断减小, 当硫酸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 再与铜反应。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3节 第 2 课时 间的转化
硫的转化
不同价态硫元素 酸雨及其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