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绝对全面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第三节硫的转化》导学案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学习目标1、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实例,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硫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关系。
☆实验预测: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不同价态间的硫元素可以相互转化,寻求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来实现0价、+4价、+6价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知识准备:1、选择下列三种价态S元素的代表物质0价:+4价:+6价:2.研究该转化的理论依据。
3.SO2气体可以由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备。
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以用这一性质来检验SO2。
5.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Br2)水、硝酸、浓硫酸、氧气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C、CO、H2、H2S,KI,金属单质(Cu、Fe…)等。
☆设计要求:1.方案设计时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
2.设计方案时要先明确用什么试剂来实现该转化。
再考虑如何操作还要考虑如何才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这一转化。
3.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硫,硫化氢有毒)要考虑尾气处理。
提供试剂:硫黄,亚硫酸钠,浓硫酸,氢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KI溶液,酚酞,氯化钡溶液,碘水,品红溶液,铜片,溴水。
1、二氧化硫的性质⑴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色,味毒的气体,易溶于水(1:40),容易液化(沸点-10℃)密度比空气大。
⑵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②氧化性:如与H2S气体反应。
化学方程式③还原性:如与氧气反应。
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SO3
二氧化硫 可使品红 褪色
3、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 S+2H2SO4 = 3SO2+2H2O Cu+2H2SO4 = SO2+2H2O+CuSO4
加热 加热
说明
不同价态的硫的相互转化, 不同价态的硫的相互转化,在工农业 生产中有重要用途。 生产中有重要用途。 化学与技术—硫酸的工业生产 化学与技术 硫酸的工业生产
预测与假设: 预测与假设: 只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只有氧化性的物质是:H2SO4 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两者都有的物质是: 、 两者都有的物质是: S、SO2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1、0价硫的转化(见硫的性质实验) 、 价硫的转化 见硫的性质实验) 价硫的转化( 2、+4价硫的转化 、 价硫的转化 A、将H2S和SO2混合 、 和 B、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在加入 、 溶液中通入 氯水或硝酸 3、+6价硫的转化 、 价硫的转化 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硫粉,再加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硫粉, 入浓硫酸,并加热, 入浓硫酸,并加热,用湿润的品红试 纸,放于管口 B、将上述硫粉改为铜实验 、
品红试 纸变红 品红试 纸变红
S+2H2SO4 = 3SO2+2H2O
加热
有+4价S产生 价 产生
浓硫酸与铜
加热 Cu+2H2SO4 = SO2+2H2O+CuSO4
小结 1、S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 有氧化性 有氧化性, 2、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既有氧化性, SO2+2H2S=3S+2H2O 2SO2+O2
硫酸生产反应式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 学 准 备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 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 力。
利用图片投影、 播放火山喷发的 录像等手段进行 直观演示,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实验探究 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 分组讨论,促使学生 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 的精神 集体
认识硫单质
硫元素在自然界 中的存在和转化
生产、生活中不同 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知识框架
教材的主 要特点 写观察记
实用性和 教育性
编写意图
注重三维 目标的培养
教 材 分 析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 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 合作交流的能力 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 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 体会转化实例 , 体会研究化学的 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了解酸雨的危害
认识硫单质 了解硫磺的 主要性质
知识与技 能目标
过程与 方法目 标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目 写观察记 标
过程,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 学 目 标
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 物的“功”与“过”,进 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 的责任感。
重点:硫、二氧 化硫的主要性质。
难点:探 究不同价 态硫元素 之间的相 互转化。
形成解决问 题的方法以 及选择解决 问题的途径。
知识上重 点、难点
方法上 重点、 难点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预习第 三节-硫 的转化
小组讨论形 成探究不同 价态硫元素 间的转化的 实验方案
查阅资 料,了 解酸雨 的危害 及防治
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的转化

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先对不同价态硫元素可能有的性质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证明,最后动手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通过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转化;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体现自然界中硫元素转化的图片(如火山爆发)和生产、生活中硫元素的转化图片(古代炼丹、工业制硫酸等)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能否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呢?[引入]今天,就由我们同学们当回小化学家,在实验室中,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索不同价态硫元素转化的方法,即:探究含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的方法。
[师]: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哪些?对应的物质又有哪些?[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2 0 +4 +6S ———S ———S ———SH2S SO2SO3Na2S S H2SO3 H2SO4FeS Na2SO3Na2SO4(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而认识含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的性质,首先使学生建立元素价态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师]: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师]: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换

Class is over , Bye-by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2S
-2
Cl2、O2、 KMnO4(H+) 0 S H2
O2 H2S
+4
SO2
溴水、HNO3、Fe3+ KMnO4(H+)、H2O2、 +6
Cu、C、HI、H2S
H2SO4
应 方 用 法
实际应用
工业制硫酸
不同价态氮元素间的转化
-3 0 +2 +4 +5
硫由高价态到低价态需要还原剂
S→S →S
+6
+4
0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即1:40).
(二)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⑴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⑵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实验室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活动探究]在硫磺,二氧化硫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 是0、+4、+6价,请设计实验探究这三种硫元素间的转化
实验编号 预期转化
试剂
现象
结论
有酸性高锰酸钾、氯气、硝酸、氧气、浓硫酸
与氧化剂反应
-2
S
S
0
+4
S
+6
S
与还原剂反应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0
点燃 +4
S+O2 === SO2
+4 氧化剂 +6
S
S
实验2: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
+4
+6
SO2+Cl2+2H2O=H2SO4+2HCl
BaCl2+H2SO4=BaSO4↓+2HCl
-- 精品--
小结:①S0
氧化剂
+4 氧化剂+6
S
S
催化剂
②SO2,Na2SO3也可以被O2氧化:2SO2+O2 =△==2SO3
浓H2SO4的化学性:强氧化性
△
①与金属单质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2H2SO4(浓) △ CO2↑+2SO2 ↑+2H2O ③冷的浓H2SO4将Fe、Al钝化
[工业制H2SO4的流程]
点燃
第一步:制取SO2:S+O2 === SO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理论。
-- 精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掌握0、+4、+6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初步 了解SO2的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其次,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主要是氧 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室里备有的试剂:硫黄,Na2SO3,较浓的硫酸,氯水, 酸性KMnO4溶液,BaCl2溶液、氢硫酸,铜片等。
实验室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 以价态变化为主线,初步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2.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预测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3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预习过程】解决下列问题.硫的常见化合价及其所对应的物质二•课前设计【实验活动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硫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关系。
☆知识准备:1. 选择下列三种价态S元素的代表物质0价: ________ +4 价: ___________ +6 _____ 价: _________________2. 研究该转化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常见的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S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以用这一性质来检验SO。
5. SQ气体可以由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备。
☆设计要求:a. 方案设计时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
b. 设计方案时要先明确用什么试剂来实现该转化。
再考虑如何操作还要考虑如何才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这一转化。
C.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硫,硫化氢有毒)要考虑尾气处理。
☆提供试剂:硫化钠,亚硫酸钠,浓硫酸,稀盐酸,氢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氯水,酚酞,氯化钡溶液。
☆实验设计及预测:不同价态间的硫元素可以相互转化,寻求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来实现0价、+4价、+6价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并预测现象。
☆.小组讨论优选实验设计方案三.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解决下列问题1. 在物质的分类中SO属于什么类型?根据其所属有哪些化学性质2. 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课堂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以价态变化为主线,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2. 学会从价态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3. 掌握代表物质二氧化硫、浓硫酸的性质【过程与方法】:以价态变化为主线,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硫的转化》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已经介绍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之后,引入了该节内容。
因此,学生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
二、设计意图设计问题一、二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和讨论,来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概括整合二氧化硫的性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
设计拓展延伸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关系且丰富化学工业方面的知识。
设计探究作业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探究意识,不仅在课上还有课下,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掌握0、+4、+6价硫元素间的转化,初步了解SO2的性质。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进一步练习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使之向学习方法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渗透赏识教育2.体验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四、教学重点知识上:认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方法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实验用品。
七、教学过程1、探究准备(多媒体展示探究提纲)1、探究准备(多媒体展示探究提纲)(1)请各位同学寻找含有-2、0、+4、+6价硫元素的物质(2)请同学们寻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比一比:看谁找的多,找的准!学生可能给出的物质有:含硫物质:0价 S ; +4价 SO2 NaSO3; +6价 H2SO4 SO3 Na2SO4 等氧化剂—O2氧化剂:KMnO4;HNO3;浓H2SO4 ;氯水还原剂—H2S 还原剂:KI 金属单质等2、创设探究情景谁能对+4、+6价物质的化学性质做出大胆的预测?怎样才能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3、提出探究问题问题一寻求实现+4〈===〉+6价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方案设计方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老师提供的试剂,两人一组,讨论寻找尽可能多而好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能对-2、+4、+6价物质的化学性质做出大胆的预 测?怎样才能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老师提供的试剂,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尽可能多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 性进行判断。
实验方案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3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第三步:实施实验方案
编 S实现的转化 号
实验方案
成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 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海绵中。
酸性KMnO4 溶液紫色退去
有气泡冒出, 且品红溶液退 色
-2
S
① ②
0
S
③ ④
+4
S
⑤ ⑥
+6
S
归纳总结
Cl2、O2、 -2 KMnO4(H+) 0
O2
H2S
H2
S
H2S
溴水、HNO3、 Fe3+ 、H2O2 +4 MnO4(H+)、 +6
SO2
H2S设计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 氧化剂 0 氧化剂 +4 氧化剂 +6 S === S === S === S
还原剂 还原剂 还原剂 2、SO2 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易溶于水 有毒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氧化性 还原性 漂白 性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方法导引
确定研究物质
1.设计实验方案 2.讨论实验方案可行性
-2
S
Na2S
①0
②S
S
③ +4
④S
Na2SO3
⑤ +6
⑥S
浓H2SO4
3.实施实验方案 4.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所提供药品
Na2S溶液、 Na2SO3溶液、浓硫酸、 氯水、酸性KMnO4溶液、铜片
另:品红、NaOH溶液等
第二步:设计实验并讨论其可行性
主要实验现 象
1
-2→0 ①
向1mLNa2S溶液中滴加12mL酸性KMnO4溶液,振荡。
2
+4→+6 ⑤
向1mLNa2SO3溶液中滴加2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3
+6→+4 ⑥
将浓硫酸与铜片共热,并将生 成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
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中。
知识支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红色的品红溶液或湿润 的红色品红试纸退色。
-2
S
① ②
0
S
③ ④
+4
S
⑤ ⑥
+6
S
第四步: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S实现的转化
实验方案
主要实验现象
1
-2→0
向1mLNa2S溶液中滴加1-
① 2mL酸性KMnO4溶液,振荡。
酸性KMnO4溶液紫色 退去,出现浅黄色浑浊
2
+4→+6
⑤
向1mLNa2SO3溶液中滴加2-3 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3 +6→+4 ⑥ 将浓硫酸与铜片共热,并将生
五、说教学反思
1、本节成功之处在于以含硫物质的 分类和化合价为起点,引导学生对其 性质进行推导,大胆探索,并结合试 验进行实验探究。
2、恰当合理的引导,深入挖掘教材 中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内容,才能 提高探究性教学的质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的方法及二氧化硫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 出的多重性
二、说学情、教法
1.学情分析
具有了一定的高中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学习方 法、一些基础知识、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 对于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及其中氧化还原 反应知识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淆。
2.学法分析
独立思考→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3.教法分析 采用分组实验、师生互动、实 验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4.教学手段 学案、多媒体计算机,实验用品
三、说教学过程
[探究课题]
与氧化剂反应
-2
0
+4 +6
S S SS
与还原剂反应
理论支持: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硫的转化(第二课时)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 硫元素间的转化
说课者: 无棣一中 赵洪健
说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手段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后反思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必修1 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的内容。
硫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 。 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正好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 氧化性、还原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 。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酸性 氧化物的通性。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加深对氧 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