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3D打印装备及应用技术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3D打印技术的使用教程及应用案例

3D打印技术的使用教程及应用案例

3D打印技术的使用教程及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技术应用。

从汽车制造到医疗领域,从家居装饰到教育领域,3D打印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3D打印技术的使用教程,并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来展示其强大的创新潜力。

一、3D打印技术的使用教程1. 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换为实物模型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来创建物体。

通常使用的3D打印机会根据设计的模型,将材料加热到可以流动的温度,并通过喷头逐层喷射、粘接材料,最终形成所需物体。

2. 学习建模软件:在使用3D打印技术之前,需要学习一些建模软件,比如Autodesk Fusion 360、Blender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3D打印所需的模型。

学习建模软件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者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来掌握。

3. 选择合适的3D打印机和材料: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3D打印机和打印材料可供选择。

选择合适的3D打印机和材料需要考虑打印的尺寸、材质要求以及预算等因素。

可以通过与厂商咨询或者参考专业评测来做出选择。

4. 准备好打印文件:在打印之前,需要将设计好的3D模型文件导入到打印机软件中,并进行一些参数设置,比如打印材料的温度、打印速度等。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5. 开始打印: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将设计好的3D模型文件发送到3D打印机中,然后观察打印过程中是否有异常。

打印时间会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而有所不同。

6. 去除支撑材料和后处理:打印完成后,需要将物体从打印床上取下,并去除其上的支撑材料。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后处理工作,比如修整边缘、上光等,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3D打印技术的应用案例1. 车辆制造: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

通过3D打印技术,汽车制造商可以快速制造出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并且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迭代,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性能。

三D打印的原理及应用

三D打印的原理及应用

三D打印的原理及应用一、三D打印的原理三D打印(3D printing),又称为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或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将数字模型切割成一系列薄层,然后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实现物体的构建。

三D打印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模:使用CAD软件对目标对象进行三维建模,并将其导出为.STL格式文件。

.STL文件由各个三角面片构成,表示了真实对象的表面。

2.切片:将.STL文件导入三D打印机的切片软件中,切片软件会将模型切分成一系列水平的二维层,每一层的厚度由用户设定。

3.控制:将每个切片层的信息传输给三D打印机,打印机根据这些信息控制打印头的运动和材料的喷射。

4.堆积:从底层开始,三D打印机通过喷射材料按照切片软件中的指令,逐层堆积材料形成三维物体。

二、三D打印的应用三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领域和应用案例:1.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三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原型制作、工具制造、零部件生产等方面。

它可以大大加快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自定义设计复杂的零部件。

应用案例: - 制造业公司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制作产品原型,以便进行功能测试和市场验证。

- 制造业公司还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制造工具和模具,以加快生产速度和降低成本。

- 需要复杂零部件的制造业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来定制设计和制造零部件,以满足特定需求。

2. 医疗领域三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器械、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制造等方面。

应用案例: - 医疗器械制造商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制造定制化的医疗器械,例如义肢、矫形外科器械等。

- 医生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制造患者的器官模型,以便在手术前进行手术规划和模拟。

- 医生还可以使用三D打印技术制造可移植的人体器官和人工组织,以满足患者的移植需求。

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指南

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指南

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指南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的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医疗保健到汽车制造,从建筑设计到创意艺术。

本文将介绍3D打印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基于可编程控制的多层叠加,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创建三维物体。

其基本原理如下:1.建模与设计: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

设计师可以使用现有的CAD模型,也可以通过扫描现实物体来获取三维模型。

2.切片:一旦模型完成设计,它将被分解成薄片形式,即切片。

这些薄片被表示为一系列的二维层,每一层都可以通过3D打印机逐层建立。

3.打印:在3D打印机开始打印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3D打印技术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包括塑料、金属、陶瓷等。

然后,打印机会按照切片的指令逐层创建物体。

这可以通过熔化塑料或者将金属粉末熔结来实现。

4.后处理:一旦打印完成,需要进行后处理步骤。

这可能包括去除支撑材料、清洗、抛光或者进行表面处理来改善外观和性能。

除了以上基本原理,3D打印技术还可以细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

其中几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包括:1.激光烧结(SLS):该技术通过使用激光器将粉末材料熔结在一起,逐层构建物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和塑料的打印。

2.光固化(SLA):该技术使用紫外线激活的液体树脂,通过照射光束逐层固化来构建物体。

它可以实现较高的精确度和细节。

3.熔融沉积(FDM):该技术使用熔化塑料通过喷嘴逐层堆叠来构建物体。

它是最常见和易于使用的3D打印技术。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3D打印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在医疗保健领域,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模型的创建、手术计划和医疗设备制造。

通过打印患者的特定器官模型,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手术难度,为手术提供更精确的计划。

另外,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个性化的假肢和义肢,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功能。

在汽车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创建复杂的汽车零部件。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模型,将物理对象逐层堆叠而成的一种制造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一种叫做"增材制造"的方式,通过逐层叠加材料,来实现设计模型的复制或者自由构建。

本文将对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一些应用进行详细解析。

1.扫描物理模型:我们需要将需要打印的物理对象通过扫描仪或者三维建模软件转换成数字化模型。

扫描仪可以通过激光或者光学传感器对对象进行扫描,将其转化为点云数据,然后通过算法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

三维建模软件则可以通过手动绘制或者基于图片的建模等方式制作三维模型。

2.三维建模和切片:在完成物理模型的数字化之后,我们需要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改或者优化。

可以调整尺寸、形状、结构等,满足具体需求。

当模型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该模型切片,即将其分解成一层层的二维切片。

3.切片数据转换为G-code:通过切片软件,将切片数据转换为G-code语言。

G-code是一种用于编程控制机器工具或机器人的指令语言。

它包含了打印头在X、Y、Z轴上的移动路径、打印速度、打印温度等参数,用于控制3D打印机的运行。

4.3D打印:将G-code输入到3D打印机中,机器按照G-code的指令开始工作。

3D打印机会根据上一步骤生成的G-code平面图,依次叠加打印物的每一层。

打印头在打印过程中会控制喷嘴温度,将材料熔化成液态,并通过喷嘴依次涂抹在打印床上,逐层堆叠成为一个完整的物理对象。

1.制造业:在制造业中,3D打印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传统制造方式需要通过多个模具和工序来制作一个物理模型,而3D打印只需要一个数字模型和一个3D打印机即可。

3D打印技术还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加快产品研发周期。

2.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生通过三维扫描患者的器官,生成其精确的数字模型。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化制作适合病人的假肢和植入器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3D打印技术概述与应用

3D打印技术概述与应用
19
3.5 打印过程-完成打印
三维打印机的分辨率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在弯曲的表面可能会比较粗糙,像图像上的锯 齿一样),要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物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先用当前的三维打印机打出稍大一点的 物体,再稍微经过表面打磨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高分辨率”物品。 有些技术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打印。有些技术在打印的过程中还会用到支撑物,比如在打 印出一些有倒挂状的物体时就需要用到一些易于除去的东西(如可溶物)作为支撑物。
3D打印技术概述与应用
— 3D打印简介 二 3D打印发展历史
三 3D打印CONTENT

3D打印简介
1.1 定义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 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 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 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基本材料
热塑性塑料,共晶系统金属、可食用材料
几乎任何合金 几乎任何合金 钛合金 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铝 热塑性粉末 热塑性塑料、金属粉末、陶瓷粉 石膏 纸、金属膜、塑料薄膜 光硬化树脂 光硬化树脂
17
3.3 打印过程-三维设计
三维打印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 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设计软件和打印机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一个STL文件使用三角面来近似模 拟物体的表面。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分辨率越高。 PLY是一种通过扫描产生的三维文件的扫描器,其生成的VRML或者WRL文件经常被用作全彩打 印的输入文件。

苏州3D打印服务盘点3D打印技术之SLS原理

苏州3D打印服务盘点3D打印技术之SLS原理

苏州3D打印服务盘点3D打印技术之SLS原理●什么是3D打印技术之SLS【技术原理】:该技术采用铺粉将一层粉末材料平铺在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并加热至恰好低于该粉末烧结点的某一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激光束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在粉层上扫描,使粉末的温度升到熔化点,进行烧结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结。

一层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层厚度,铺料辊在上面铺上一层均匀密实粉末,进行新一层截面的烧结,直至完成整个模型。

【SLS技术的优点】:1)可用多种材料。

其可用材料包括高分子、金属、陶瓷、石膏、尼龙等多种粉末材料。

特别是金属粉末材料,是目前3D打印技术中最热门的发展方向之一。

2)制造工艺简单。

由于可用材料比较多,该工艺按材料的不同可以直接生产复杂形状的原型、型腔模三维构建或部件及工具。

3)高精度。

一般能够达到工件整体范围内(0.05-2.5)mm的公差。

4)无需支撑结构。

叠层过程出现的悬空层可直接由未烧结的粉末来支撑。

5)材料利用率高。

由于不需要支撑,无需添加底座,为常见几种3D打印技术中材料利用率最高的,且价格相对便宜。

【SLS技术的缺点】:1)表面粗糙。

由于原材料是粉状的,原型建造是由材料粉层经过加热熔化实现逐层粘结的,因此,原型表面严格讲是粉粒状的,因而表面质量不高。

2)烧结过程有异味。

SLS工艺中粉层需要激光使其加热达到熔化状态,高分子材料或者粉粒在激光烧结时会挥发异味气体。

3)无法直接成型高性能的金属盒陶瓷零件,成型大尺寸零件时容易发生翘曲变形。

4)加工时间长。

加工前,要有2小时的预热时间;零件构建后,要花5~10小时时间冷却,才能从粉末缸中取出。

5)由于使用了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设备成本,还需要很多辅助保护工艺,整体技术难度大,制造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户无法承受。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是指一种通过对数字模型分层打印的方式来实现三维实体的构建的技术。

该技术于1986年首次发明,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简述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一、技术原理3D打印技术是由一系列数字化打印方法组成的,其基本原理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中的三维模型切成很多的离散层,然后通过打印机上的特殊喷头,分层喷射固态材料,每一层都可以构成物体的一个截面,直到所有的层都被打印完成,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三维实体。

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粉末烧结、光固化、熔融沉积三种技术模式。

其中粉末烧结方式,是通过激光将粉末烧结成为一体,制造出各种复杂的零部件;光固化方式,是通过紫外光固化液体树脂,打印出各种具有精细结构的模型;而熔融沉积方式,则通过将材料以细小的线以层层堆积的方式打印出所需要的零部件。

二、应用领域3D打印技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生产领域。

自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于各种工业中,其中最广泛的应用是在汽车制造、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制造、教育研究等领域。

世界上许多知名的汽车厂商,如福特、宝马、奔驰等,都在采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各种零部件,并且该技术在设计车身结构与汽车底盘时也尤为重要。

此外,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由于各种病痛的病因不同,指定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而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患者的精准三维模型,通过对这个模型进行模拟和研究,能够更好的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临床上,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更精确和完美的供体模型,这对于医生进行手术前的实际操作训练是非常有利的。

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艺术设计领域,3D打印技术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于雕塑、建筑和人物造型的制作;在智能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被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机技术等领域。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逐层构建物体的方式制造物品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CAD设计软件实现物体的三维模型转化为分层的切片模型,然后再将这些切片逐层堆叠,最终形成完整的物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3D打印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应用。

首先,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光固化原理。

常见的3D打印技术种类有光固化、熔融沉积成型、料粉烧结等。

其中,光固化型3D打印技术最为常见。

在光固化型3D打印技术中,液态光敏树脂经过特定光源的照射,通过光聚合反应固化成为固态物体。

该光源通常是激光光源或者是紫外线光源。

通过极细的喷头或者精密的挤压机构将光固化树脂均匀地涂覆在工作台或者已打印层上,并通过光源进行照射,使树脂固化。

固化后,喷头或者挤压机构再将下一层树脂涂覆上去,以此类推,最终形成整个三维物体。

而在熔融沉积成型型3D打印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加热将固态材料(通常是塑料)熔化变成液态,在精确控制的工作台上一步步堆积形成物体。

利用打印机设备的喷头或挤压机构将熔融物料挤出,并通过运动控制系统精确地绘制物体每一层的轮廓形状,使得物体逐渐建立起来。

早期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制造原型及模型等领域,这是由于3D打印技术具备快速制造、定制化生产等优势。

在制造原型方面,3D打印技术能够将数字模型快速转化成物理模型,可以快速验证设计,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在模型制作方面,3D打印技术能够以精度高、制作快的优势,制造出各种各样样式的模型。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扩展。

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个体化医疗、矫形外科、牙科、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

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快速制作出个性化的矫形器械或者假体,提高治疗效果。

在制造业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用于大规模生产。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多个零件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减少零件的数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建筑领域,3D打印技术也得到了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装备及应用技术江苏省3D 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合同书
名称:项目
期: 2017.12.20-2018.12.19 起止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
项目负责人姓名:
江苏省3D打印装备及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2017 年12 月20 日
一、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二、研究项目
三、经费预算
注:外拨经费需具体到预算科目,并与发票或行政事业性收据内容一致。

四、其他条款
(一)缔约各方的权利、义务
第一条缔约各方均应严格执行《南通理工学院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严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项条款。

项目设立单位(以下简称“甲方”)按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时间提供项目研究开发经费,负责监督、检查项目负责人(以下简称“乙方”)对本合同履行情况。

乙方完成合同任务后,由甲方负责进行验收。

乙方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与条件保障,履行财务管理、成果管理、科技档案管理服务等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乙方应加强项目实施成果的转化,甲方可以协助乙方将成果在市内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挂牌转让。


第二条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甲方和乙方所在单位财会制度规定,健全研发投入和项目经费核算机制,分项目设置外拨经费台账并实行专账核算,以供甲方随时检查。

第三条甲方根据乙方项目计划进度完成情况决定是否拨付后续经费。

乙方使用项目经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支出范围执行,确保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严禁弄虚作假和挪用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四条乙方在合同到期后三个月内提出验收申请,准备验收材料,甲方将按照计划安排组织验收。

第五条缔约各方对项目合同及其他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二)违约责任
第六条甲方未能按合同约定的经费数提供经费,导致合同实施延误的,允许合同期限相应顺延。

第七条因乙方原因,未能达到合同约定指标和时序进度的,乙方应采取措施尽快使项目达到合同预定要求,并承担由此而增加的费用。

第八条乙方无正当理由未履行合同时,甲方有权通知相关部门停拨、追缴部分或全部外拨经费,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

第九条乙方违反经费使用规定或经甲方检查确认计划进度不符合合同约定的,甲方有权通知相关部门减拨、缓拨或停拨后续经费;情节严重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应返还已拨付的全部经费。

第十条乙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免除违约责任,但应及时书面通知甲方,并出具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证明。

第十一条乙方因主观原因未能完成合同任务或验收不合格时,甲方将具体情况录入信誉档案,乙方三年内不得申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三)合同的变更、解除和争议解决
第十二条合同的变更或解除,须经缔约各方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文件。

第十三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缔约方应当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1)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2)由于项目目标已被他人先行实现,有关成果已被申请专利或公开,继续履行合同已无必要;(3)由于乙方未按合同要求履行合同,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项目在检查或评估中被淘汰的。

(4)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路线等发生5(于政策、客观条件变化导致项目无法完成的。


变更时,乙方应及时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论证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十四条乙方发生合并、分立或更名时,由变更后的单位继受或分别继受变更一方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但必须及时书面通知甲方。

第十五条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缔约各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

如协商不成时,缔约各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在有关司法、仲裁结果生效之前,乙方有责任按照甲方要求继续履行或终止履行本合同。


、双方签字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