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板裂纹的产生及处理
混凝土基础裂纹处理方案

混凝土基础裂纹处理方案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基础工程中。
然而,在使用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裂纹的情况。
裂纹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导致结构破坏。
因此,针对混凝土基础裂纹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基础的安全和稳定。
1. 混凝土基础裂纹的成因混凝土基础裂纹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温度变化混凝土本身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体积的变化,导致产生应力,进而引起裂纹的生成。
1.2 湿度变化混凝土在施工后会慢慢干燥,当湿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生应力,引发裂纹的产生。
1.3 荷载作用在基础工程中,混凝土会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如果荷载过大或者荷载集中,就会产生超过混凝土承载力的应力,导致裂纹的产生。
1.4 施工质量不合理的施工操作,如浇筑不均匀、浇筑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混凝土表面的气泡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基础裂纹的形成。
2. 混凝土基础裂纹的处理方法对于混凝土基础裂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2.1 补充混凝土对于较小的裂纹,可以使用相同的混凝土材料进行补充修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洁裂纹表面,去除杂物和尘土。
2.使用水湿润裂纹表面,以提供更好的附着力。
3.混合相同配比的混凝土材料,并倒入裂纹中,使用抹光工具将其平整。
4.湿润处理补充的混凝土,以防止其过早干燥引起开裂。
2.2 使用缝合剂对于较大的裂纹,可以使用缝合剂进行处理。
缝合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合性,可以有效地修复裂纹并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洁裂纹表面,去除杂物和尘土。
2.使用刷子或者喷涂工具将缝合剂均匀涂抹在裂纹表面。
3.确保缝合剂充分渗透进裂纹中,并与混凝土产生密切的粘结。
4.等待缝合剂干燥固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表面抛光,使其与周围的混凝土表面平整。
2.3 加固处理对于较大且较严重的裂纹,仅进行补充混凝土或使用缝合剂可能效果不明显。
裂纹原因分析报告

裂纹原因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裂纹是物体表面或内部出现的细微断裂,可能会导致物体的破坏或失效。
在工程领域中,对于裂纹的原因分析十分重要,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修复裂纹。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步骤,对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2. 数据收集在进行裂纹原因分析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物体的历史记录、使用环境、操作条件、材料特性等。
通过收集充分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裂纹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3. 观察和检测观察和检测是裂纹原因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需要对物体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来检测裂纹的形态和位置。
这可能包括使用显微镜、探伤仪器或其他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4. 裂纹形态分析在观察和检测的基础上,对裂纹的形态进行分析。
裂纹的形态可以提供有关裂纹的起源和扩展方式的重要线索。
需要注意裂纹的长度、深度、形状以及是否存在支裂纹等特征。
5. 材料分析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通常与材料的性质和特性有关。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裂纹周围的材料进行分析。
可以对材料的组成、硬度、强度等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材料缺陷或异常。
6. 应力分析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与物体所受的应力有关。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和模拟物体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行为,以确定裂纹可能的起因。
7. 环境分析物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可能对裂纹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在环境分析中,需要考虑温度、湿度、腐蚀性物质等因素。
通过分析物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可以确定裂纹形成的环境因素。
8. 结果总结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可以得出裂纹形成的可能原因。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更换、改变使用条件、增加支撑结构等。
9. 结论裂纹原因分析是预防和修复裂纹的重要步骤。
通过收集数据、观察和检测、裂纹形态分析、材料分析、应力分析和环境分析等步骤,可以找到裂纹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Q345C钢板弯曲裂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表 1 Q345C 化学成分(%)
元素 C
Mn
Si
P
S
Al
V
Nb
Ti
含量 燮 0.20 燮 1.70 燮 0.55 燮 0.035 燮 0.035 叟 0.015 0.02-0.15 0.015-0.060 0.02-0.20
1.2 板材轧制方向的影响 Q345C 钢板由钢坯加热轧制而成,轧制就是将
拉伸试验。从表 2 Q345C 钢板拉伸试验数据可以看 出,钢板横向与纵向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差别,钢板 横向的塑性和韧性性能低于纵向 4 %左右。
表 2 Q345C 拉伸数据
板厚(mm) 10 20
轧制方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抗拉强度(Mpa) 525-540 535-550 495-515 510-535
刺或者对有毛刺的弯曲部分进行退火处理,提高其 塑性。
(3)超过厚板弯曲极限而又要弯曲成小半径时, 采用附加反压法。该方法是自由弯曲模中,下模使用 强力顶料板,其能在弯曲过程中对板的变形部分增 加压缩应力,从而可以使最小弯曲半径显著减小,防 止裂纹的产生。
(4)如要加工图 1(a)中的折弯,可以将曲线从 毛坯断面后移(2t+R),或者将弯曲线对齐毛坯断面, 则须制出(1.5-2.0t+R)的空槽。图 1(b)中进行中空弯 曲加工时,首先要考虑冲出大于板厚 2-3 倍的槽,然 后就行弯曲;或者在前道工序中开出圆形的工艺孔, 而后进行冲裁(切口)- 弯曲加工。
对下好料的钢板进行 900 ℃正火处理。正火可 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钢板的综合机械性能, 在不降低强度的条件下,提高钢板的塑性和韧性。
取压弯成型时在压弯处有裂纹的零件,制成拉 伸试样,采用 900 ℃空冷正火处理后进行拉伸试验, 表 2 为拉伸试验数据,从表 3 正火态 Q345C 钢板拉 伸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强度基本没有变化,但伸长率 横向与纵向变化很大,和热轧态相比,提高了 10 %左 右,而且横向与纵向的伸长率基本相同,因此热处理 后的钢板塑性和韧性提高很多。基本能够满足弯曲 要求。对发现裂纹的零件,进行了 900 ℃正火处理, 在处理后进行压弯成型,未发现裂纹。
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缺陷的类型及预防

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缺陷的类型及预防中厚钢板是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材料,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锅炉、容器、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管线及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厚钢板的品种繁多,使用温度区域较广(-200℃~600℃),使用环境复杂,(耐候性、耐蚀性),使用要求高(强韧性、焊接性)。
目前,我国中厚板生产厚度为4~250mm, 宽度可达4000mm, 最长可达27m。
在品种方面, 已能生产难度比较大的装甲、船身、不锈、高压锅炉容器、桥梁等专用中厚板。
但是, 高档次板仍然比较少,专用板只占20%多一点, 大多数厂以生产大路货普碳板为主, 产量占70%~80%。
由于大部分企业炼钢缺少炉外精炼手段, 钢质纯净度差, 钢板夹杂、分层现象有时较为突出, 在轧制生产中, 钢板表面铁皮多, 麻点面积大且深, 修磨量大, 严重影响了钢板品种与质量的发展。
另外国产中厚板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力学性能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是大多数厂生产以普碳钢为主,钢板质量问题还未完全暴露出来。
(中厚板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中厚板品种、规格、尺寸精度、内外部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日益增高的要求。
所以中厚钢板不仅要有好的机械性能,还要求有优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目前,国内中厚板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1) 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要求产品表面无缺陷且无修磨痕迹, 厚度公差带较国内标准减少50%, 不平度长度测量单位增加一倍, 产品全部双定尺交货。
国内中厚板双定尺率只有65%左右。
(2) 产品品种单一, 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 有订单不能接受。
大部分企业只生产普碳和低合金钢中的A、B级钢,C、D级不能保证性能。
(3) 钢板外观质量差,如断面有兰边, 锯齿、撕裂、错牙等缺陷,表面有划伤、铁皮、油污、麻点等缺陷,厚度偏差大、宽度大小头差大、对角线差值大等非矩形缺陷。
国内外中厚板外观质量对照表(4) 机械性能一次检验合格率低,,性能商检不合格率大。
中厚板生产中的钢板缺陷及消除这些缺陷的措施

中厚板生产中的钢板缺陷及消除这些缺陷的措施钢板的缺陷是指影响钢板的使用性能,产品标准要求不允许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分层。
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原料中有气泡、缩孔、夹杂等,而在轧制时又未使之焊合,而形成分层。
通常分层要剪切清除。
(2)气泡。
由于原料中存在气泡,在轧制时气泡未焊合,而且中间还充有气体,使得轧后钢板表面有圆包出现。
这种缺陷需要切除。
(3)夹杂。
夹杂分为内部夹杂和表面夹杂。
产生原因是原料中带有非金属夹杂物,或者将非金属杂物等压入钢板表面。
对于面积较小,深度较浅者可以通过清理修磨消除,严重者必须 切除。
(4)发纹。
发纹是指钢板表面细小的裂纹。
其产生原因是原料的皮下气泡在轧制过程中未焊合,而在钢板表面形成细小发纹。
由于钢板中气泡未焊合所形成的发纹则需切除。
(5)裂纹。
在轧制过程中,原料中的气泡破裂,内表面暴露氧化,轧后在钢板表面形成裂纹。
原料清理时,由于沟槽过深也有可能形成裂纹。
如果裂纹较浅,可以修磨清除,否则则需切除。
(6)结疤。
产生结疤的原因是由于原料表面质量不好,或原料表面原有的结疤没有彻底清除所致。
轻微者可以通过修磨清除,严重者则需 切除。
(7)凸包。
在钢板表面形成有周期的凸起。
其产生原因是轧辊或矫直辊表面破坏,形成凹坑所造成。
如果凸包轻微,可通过修磨清除,而严重时则为不合格产品。
(8)麻点。
麻点是指在钢板表面形成的粗糙表面。
产生原因是由于加热时燃料喷溅侵蚀表面或者是氧化严重而形成的粗糙平面,轻微者可以修磨,严重者则需切除。
加热时应控制好加热炉温度波动与喷油量均匀,防止氧化严重,并加强除鳞。
(9)氧化铁皮压入。
在轧制时由于氧化铁皮没有清除干净,而被压入钢板表面,形成粗糙的平面。
为防止氧化铁皮压入,要加强清除氧化铁皮。
较轻微的氧化铁皮压入可以通过修磨清除,而严重影响质量时则要切除。
(10)划伤。
钢板的划伤是指在钢板的表面留有深浅不等的划道。
纵向划伤多为辊道、导板等部位的不光滑棱角刮伤。
中厚板边部横裂纹产生机理研究

关键词 边部横裂纹
冷却水
控轧工艺
延伸不均
I v si a i n o a s e s g a k n e h n s n e tg to n Tr n v r e Ed e Cr c i g M c a im o e i m n a y Pl t fM d u a d He v a e
效措施 , 对问题
力较 弱 , 同时 , 铸坯 存 在过 多 的边 角 区裂纹 、 面 表 边部 横裂纹 , 些裂 纹 在 加 热 和轧 制 过 程不 断 扩 这
展。
安钢第二炼轧 ( 炉卷 ) 厂的产品质量一直 很
稳 定 ,00年 以来 , 着 品 种 、 格 范 围 的 拓 宽 , 21 随 规
() 4 钢坯 加 热 过 程 中有 局 部 过 热 或 过 烧 现 象, 在钢 板边 缘存 在 晶 粒粗 大 现象 及 密 集 析 出 夹 杂 物 , 些夹 杂物分 布 于奥 氏体 晶界 , 这 降低 了 晶界 强度 , 诱发 裂纹 。 ( ) 热轧过 程 中 , 5在 由于边 角部 冷却 更 快 ( 轧 制 时 咬人 速 度慢 , 尾部 冷 却 水 相对 较 多 ) 有 头 或
S ou, hn unog Z agXajnadD n aghu uB hi Z agQ at , hn i u n egH nzo n o
(A yn o n te G opC . t) nagI na dSel ru o Ld r
Ab t a t T a s e s d e c a k i o e o r c i g d f cs o d u a d h a y p ae s c r n v r e e g r c s n fc a kn ee t n me im n e v lt .B ol ci g a g e t r y c l t r a e n n mb ro r d cin d t ,c mb nn e t e r t a e e r hwi u r n o ol g p o e sfau e ,e u p n o — u e fp o u t aa o ii gt o ei lr s ac t c re t t l n rc s e tr s q i me t n o h h c h h r i c dt n ,o e ain mo e ,a ay i gt es e i c c u e f r s es d ec a k, o rh n ie s l t n a e b e — i o s p rt d s n zn p cf a s so a v re e g r c c mp e e s o ui sh v e n e i o l h i tn v o v n u l sa l h d,a d g o e ut a e b e b an d e tal e t bi e y s n o d r s l h v e n o ti e . s Ke wo d T a s es d e c a k y rs r v re e g r c ,C o n ae ,C nr l d ri n r c s ,Unf r e t n in n o l g w tr o tol ol g p o e s i e i i m xe so o
不锈钢无缝管焊接裂纹的原因

不锈钢无缝管焊接裂纹的原因不锈钢无缝管焊接裂纹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热裂纹:热裂纹是焊接冷却过程中高温阶段产生的裂纹,主要存在于焊接金属中,少量存在于近缝部。
分为结晶(凝固)裂纹、液化裂纹和多边化裂纹。
其中晶体裂纹是常见的裂纹,主要发生在杂质元素多的碳钢焊接中。
2.再热裂纹:厚板焊接结构消除应力处理过程中,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时,由于应力松弛所产生附加变形大于该部位的蠕变塑性,则产生再热裂纹。
产生温度通常在为550℃~650℃。
3.冷裂纹: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下(对于钢来说在M。
温度以下)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冷裂纹可在焊后立即出现,也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这种裂纹又称延迟裂纹,它是冷裂纹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4.应力腐蚀裂缝:某些焊接结构(如容器和管道等),在腐蚀介质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延迟开裂;在任何温度下可发生;裂纹发生的位置通常位于焊缝和热影响区;裂纹形态为沿晶或穿晶。
5.层状撕裂:主要是由于钢板中存在分层的夹杂物(沿轧制方向),在焊接时产生垂直于轧制方向的应力,致使在热影响区或稍远的地方,产生“台阶”式层状开裂;产生温度通常在约400℃以下;裂纹发生的位置通常位于热影响区附近;裂纹形态为穿晶或沿晶。
6.工艺不良: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参数设置不当、热输入过大或者焊接速度过快,都可能导致焊接区域内应力过高,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
7.材质问题:不锈钢本身性质不佳,如果存在夹杂物、气孔等缺陷,那么焊接时这些缺陷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缺陷区域,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
8.环境因素影响:不锈钢焊接时,环境的氧气、水分等物质会对焊接区域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
如果焊接区域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比如制备压力容器时,热应力增大,易导致裂纹的产生。
为了防止不锈钢无缝管焊接出现裂纹,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焊接,选用合格的焊材,避免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焊接。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1.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会使墙面、地面等
处出现裂缝。
这种情况下,要请专业人员评估并修复裂缝,防止其扩大。
2.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材料使用不当、施工工
艺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建筑物的沉降: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外力影响,建筑物的沉降
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4.建筑材料问题: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或者材料之间的兼
容性不好,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修复法:对于一些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修复的方法。
例如,可以用水泥、石膏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然后对表面进行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2.注浆法:对于一些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注浆的方法。
具体来
说,就是将水泥浆或其他适当的填充物注入到裂缝中,然后通过压力使填充物硬化并填补裂缝。
3.加固法:对于一些非常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采用加固的方法。
例如,可以在裂缝周围增加钢筋网,或者在墙体内部增加支撑,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4.拆除重建:如果裂缝非常严重,或者由于建筑物的沉降等原因
导致裂缝无法修复,那么可能需要拆除重建。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裂缝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也要注意施工安全和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板裂纹的产生及处理
一、根据裂纹形成的三大要素分析,产生厚板焊接裂纹可以认定为冷裂纹,其主要原因不在于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淬硬倾向,而是产品中的拘束力的影响,即应力集中。
在拘束力作用下,通过以下途径形成裂纹:
(1)定位焊缝开裂后没有清理干净,在正式焊缝中扩展。
(2)存在强制装配、装配质量不符合要求,母材中含S、P等杂质含量偏高。
(3)经过多次返修的部位,因多次收缩,周围金属的塑性达到了极限。
(4)埋弧焊焊接时终端引熄弧板尺寸较小,产生晶粒粗大继而引发热裂纹延伸至产品。
(5)焊条未按工艺烘干,焊件坡口有油、水等污物,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形成氢聚集在应力集中部位。
二、裂纹的分布形式
对裂纹分布形式的分析,对返修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厚板裂纹的常见形式归纳为以下四种:
(1)单向单面裂纹:指方向一致的一条或数条分布于焊缝一侧的裂纹。
(2)单向双面裂纹:指方向一致的一条或数条贯穿于焊缝厚度内的裂纹。
(3)多向单面裂纹:指数条方向各异且分布于焊缝一侧的裂纹。
(4)多向双面裂纹:指数条方向各异且贯穿于焊缝厚度内的裂纹。
三、厚板焊缝裂纹返修的一般步骤
(1)返修前,用超声波探伤重新复探一次,准确定位裂纹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以防裂纹扩展后漏返,并根据探伤结果,编制“焊缝返修工艺卡”,并向返修焊工详细交代。
(2)按返修工艺卡要求进行预热,控制好层间温度,气刨前和焊接前均应以裂纹所在区域为中心,在一定半径范围外加热,切不可在裂纹区域内加热,以防止裂纹扩展。
(3)采用碳弧气刨开止裂槽。
(4)采用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区域。
(5)打磨清理氧化皮等。
(6)低氢型焊条电弧焊焊接。
(7)焊后进行后热和保温处理。
(8)返修后48小时重新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复查。
四、厚板焊接裂纹返修要点
(1)开止裂槽的方法:如是单向裂纹,先在裂纹两端头以外10~15㎜区域气刨至超过裂纹深度;如是多向裂纹,则在裂纹区域外四周10~15㎜刨槽至超过裂纹深度。
(2)气刨顺序:根据裂纹沿焊缝厚度方向分布情况,确定采用单面气刨还是双面气刨。
当裂纹靠近焊缝表面的深度不超过焊缝厚度的2/3时,可采用单面气刨,其刨槽深度要比裂纹最大深度大10㎜;双面裂纹,即裂纹贯穿焊缝时,采用双面碳弧气刨,第一面气刨深度为焊缝深度的2/3,该面焊好后气刨反面,其气刨深度应大于焊缝厚度的1/2。
(3)修补焊道的布置:单向裂纹的刨槽多为线条型,可采用多层单道焊焊接技术;多向裂纹的刨槽面积一般较大,应采用多层多道焊,焊接时注意层道间焊接接头要错开,每焊一道要仔细确认无缺陷后再行施焊,并注意先从刨槽两边逐步施焊,规则地堆焊至焊缝表面,最后施焊中间焊缝,将两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返修焊缝。
(4)双面裂纹返修焊时。
一面返修好后,及时进行背面的返修焊接,最好是正面返修焊至一定深度后,就着手气刨背面,以防裂纹向焊缝及母材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