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入学评估表1
(详细版)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AS)

(详细版)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AS)(详细版)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AS)一、前言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Assessment Scale,简称CAAS)是一份针对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评定工具。
本量表旨在为专业人士提供一种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估方法,以帮助识别和诊断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
二、评分说明评分标准- 每项评分范围为0-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 0分:无该症状- 1分:轻微该症状- 2分:中等程度该症状- 3分:严重该症状评分方法1. 针对每个项目,根据儿童的表现进行评分。
2. 将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3. 根据总分判断儿童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程度。
三、评定项目社交互动障碍1. 与同龄儿童建立友谊的能力有限。
2. 社交互动时,缺乏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3. 对他人的情绪和需求缺乏理解和同情。
沟通障碍4. 晚于同龄儿童掌握语言技能。
5. 使用非语言方式(如手指指物、尖叫)来表达需求。
6. 重复使用相同的单词或短语,缺乏词汇多样性。
重复、刻板和兴趣限制7. 表现出重复的动作或行为,如拍手、转圈。
8. 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反应剧烈。
9. 对特定物品或活动过度感兴趣,忽视其他事物。
其他症状10. 存在感觉异常,如对声音、光线或触感的过度敏感或迟钝。
11. 表现出极端的焦虑、抑郁或冲动行为。
12.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饮食)的自理能力有限。
四、评分结果解读总分范围- 0-6分:可能不存在自闭症谱系障碍- 7-12分:可能存在轻微自闭症谱系障碍- 13-18分:可能存在中度自闭症谱系障碍- 19-24分:可能存在严重自闭症谱系障碍建议- 总分低于6分:建议观察儿童的发展情况,必要时进行进一步评估。
- 总分7-18分:建议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心理、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评估。
- 总分19-24分:高度怀疑自闭症谱系障碍,建议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干预。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第一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二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三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1、能单脚站5秒;
2、能原地双脚跳(离地5CM);
3、能跳过高度及膝的栏杆;
4、能左右跳3次;
5、能镶嵌跨跳一步;
6、能站立推球1.5CM远;
7、能双手向下抛球至1.5CM处;
8、能单手向下抛球至1.2CM处;
9、能单手-手过肩抛口袋至3米远2米宽目标;
17、消除鹦鹉学舌的行为。
1、编写社交故事,训练其情绪表达能力。
2、运用模仿法训练其情绪表达能力。
3、设计多种情境,引导、训练其情感情绪的表达。
4、运动功能性评估,分析其情绪行为的功能与前情,以便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5、家校合作,反复练习。
XXX发展情况剖面图
XXX情绪行为表现图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14、能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转折关系;
15、能表达3个常见物品、身体部位、水果;
16、能用手势主动提问2个问题。
1、进行一对一的语训。
2、集体课多鼓励其发言、参与活动
3、充分运用其视觉能力,用图片进行刺激提示,搭支架,帮助提升其理解能力。
3、分解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其高其成功感。
4、充分发挥塑造、渐隐、链锁和正强化在其语训中的作用。
6、能区分衣物的干湿;
7、能区分食物的冷热。
1、日常生活中多品尝不同味觉的食物。
2、在日常生活中多闻一闻常见的花香、饭菜的味、日用品等不同的气味。
3、多呈现移动物体由慢而快,进行追视能力训练。
4、运用多种不同的人声、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以及乐器等的声音进行训练。
粗大动作能力
优势:坐姿、站姿、爬、坐、站立、简单行走能力发展的较好
儿童自闭症评量量表+答案

儿童自闭症评量量表(CARS)儿童自闭症评量量表(CARS,The 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共计十五项,见下表;采「正常」得1分,「轻微不正常」得2分,「很不正常」得3分,「极度不正常」得4分的评分方式适用对象为学龄前儿童;总得分低于30分者非自闭症,得分介于30-36分之间者有自闭症倾向,得分高过36分者则确实为自闭症;本量表初时设计的目的做为筛选出适合史氏等人所设计的TEACCH 教育治疗之自闭症儿为目的。
其鉴别方可达百分之百的准确,唯需专业人士的评鉴。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下列十五项儿童行为,请您详细阅读后,根据您的孩子最近一个月情况,在题目右边的空格打勾,请不要漏掉任何一题。
1.人际关系………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2.模仿行为………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3.情感反应………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4.奇异的身体动作或仪式化的行为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5.对无生命物体有特殊的喜好……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6.抗拒环境的改变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7.奇特的视觉反应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8.奇特的听觉反应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9.感觉器官对刺激几近过度反应…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0.焦虑反应-----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1.口语沟通-----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2.非口语沟通---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3.活动量系-----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4.智力功能不平衡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15.一般印象-----正常轻微不正常很不正常极不正常。
自闭症检测评估表

自闭症检测评估表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的疾病,常常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影响。
为了帮助医生对自闭症进行准确的诊断,评估表可以成为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
下面是一份自闭症检测评估表的样本,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自闭症检测评估表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评估人:(医生/教育专家/家长)一、社交互动领域评估1. 对他人进行眼神交流的频率和质量:(1分:频率和质量都正常;2分:频率或质量有一方不正常;3分:频率和质量都异常)2. 是否能够建立和维持常规的非语言互动:(1分:能够;2分:能够但有困难;3分:无法建立和维持)3. 是否能够与同龄人进行适当的社交互动:(1分:能够;2分:能够但不正常;3分:无法进行)4. 是否有共享兴趣和情感的能力:(1分:有能力;2分:有能力但有困难;3分:无能力)二、沟通能力评估1. 是否有语言习得和使用的能力:(1分:正常发展;2分:有习得能力但有困难;3分:无习得能力)2. 是否有社交和情感性的非语言沟通能力:(1分:能够;2分:能够但有困难;3分:无法进行)3. 是否有表达需求和分享信息的能力:(1分:有能力;2分:有能力但有困难;3分:无能力)4. 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非直接和直接的表达方式:(1分:能够;2分:能够但有困难;3分:无法进行)三、行为模式评估1. 是否有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模式:(1分:无;2分:有个别表现;3分:有明显表现)2. 是否有固定和狭窄的兴趣和活动范围:(1分:无;2分:有个别表现;3分:有明显表现)3. 是否有刻意违反社会规则和自我伤害的行为:(1分:无;2分:有个别表现;3分:有明显表现)4. 是否对环境的变化敏感:(1分:正常;2分:有一定敏感性;3分:敏感性特别明显)四、认知和学习能力评估1. 是否有学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1分:正常;2分:有一定困难;3分:无法进行)2. 是否能够自发和刻意地解决问题:(1分:能够;2分:需要他人帮助;3分:无法进行)3. 是否有注意力和专注力的问题:(1分:正常;2分:有一定困难;3分:无法进行)4. 是否有创造性思维和灵活性的能力:(1分:正常;2分:有一定困难;3分:无法进行)评估总分:根据评估总分的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自闭症,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干预措施。
标准化评估自闭症量表

标准化评估自闭症量表
评估自闭症的标准化量表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两种常用的量表:
1. ABC量表:该量表包括57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包括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
适用于2-14岁的人群进行ASD筛查。
量表填
写者可以是父母、主要抚养者或教师,至少与调查对象共同生活1个月。
中文版ABC量表由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引进,在60例自闭症儿童、157例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和108例发育正常儿童中进行了量表的信效度测试,
制定了中文版ABC量表的筛查切点值:总分≥31分作为初筛阳性,即提示
存在可疑自闭症症状;总分≥62分高度怀疑自闭症。
2. 本量表:该量表最高分为60分。
总分低于30分则评分为非孤独症;总
分等于高于36分并且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则评为重度孤独症;总分在30~36分之间,并且低于3分项目不到5项,则评为轻至中度孤独症。
凡是宝宝语言发育落后,听力没有问题,怀疑孤独症(自闭症)的家长和医务人员都可以采用这个量表进行评估。
请注意,每个量表的评估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使用哪种量表进行评估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第一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二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三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儿童自闭症测评表

儿童自闭症测评表(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表----CARS用法指南:本测评表包含了15项内容,请根据每项内容相关的行为表现来对孩子进行评估,选择最接近你孩子的选项。
每项内容对于正常孩子是1分,最严重的是4分(所以最低15分,最高60分),如果你孩子的表现处于两个选项之间,可以用半分来表达,比如、或者。
根据最后相加得到的分数进行测评。
15-30分:不是自闭症30-36分:轻微或中度自闭症(可怀疑HFA或Asperger,对于Asperger,很可能在30-33分之间)36-60分:重度自闭症第一项:Relating to People:(和他人的交互)在与他人交互上没有困难或异常的表现。
孩子的行为表现和他/她的年龄相当。
当被要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羞涩、急躁或者厌烦的情绪,但是没有到反常的程度。
与他人交互有轻微的异常。
孩子可能回避与大人眼神交流,躲避大人,或者在被强求进行交互时产生急躁厌烦的情绪,或者过度害羞。
不能象正常孩子一样对大人作出响应,或者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更加依附父母。
与他人交互上有中度异常。
孩子时常会处于超然度外的样子(似乎不意识到大人的存在)。
时常需要用持续和强制的努力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孩子极少发出主动接触。
与他人交互上有重度异常。
孩子一直出于超然度外的样子,毫不关心大人在作什么。
他几乎从不对大人发出响应或主动发起交互。
仅在极度持续的努力下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项: Imitation:(模仿)合适的模仿行为。
孩子能够模仿声音,词句和动作,这些行为和他的应有的能力水平相当。
轻度异常的模仿行为。
孩子在很多时候能模仿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手)或者简单的语音,偶尔只能在受激励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或者时间上有所延迟地做到。
中度异常的模仿行为。
孩子只能在部分时间里做到模仿,并且需要大人持续大量的帮助才能做到,或者仅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后,频繁地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年龄:评估日期:评量人:. .
一、社交表现观察表
观察项目
评估时单对单交往
有组织的课堂活动
独自玩耍
A.愿意接纳亲近的情况
1.当别人接触儿童的身体时,儿童会:
□无反应
□抗拒(陌生人)
□接受
□其他
□无反应
□抗拒
□接受
□其他
□无反应
□抗拒(陌生人)
□接受
□其他
2.在群体中,儿童喜欢靠近的位置是:
□其他
F.适应转变
1.在学校内,当要求儿童作出改变时,他会:
□抗拒改变
□接受改变
□其他
□抗拒改变
□接受改变
□其他
□抗拒改变
□接受改变
□其他
2.在学校的户外活动中,若要求作出改变时,他会:
□抗拒改变
□接受改变
□其他
填写方法:请在□中打“√”选出儿童的表现,可选择多于一项
□恰当玩耍
□其他
2.儿童在上课或玩耍时,身体动作会:
□有自我刺激行为(如:摇晃身体、自转等)
□恰当地运用身体
□其他
□有自我刺激行为(如:摇晃身体、自转等)
□恰当地运用身体
□其他
□有自我刺激行为(如:摇晃身体、自社交沟通
1.儿童的沟通意欲是:
□主动
□未会主动(较被动)
□逃避目光接触
□与别人的目光接触过度持久
□与别人有适当的目光接触
□其他
□逃避目光接触
□与别人的目光接触过度持久
□与别人有适当的目光接触
□其他
□逃避目光接触
□与别人的目光接触过度持久
□与别人有适当的目光接触
□其他
2.当别人与儿童沟通时,他会:
□没有反应
□转向与他沟通的人
□回应别人的要求
□其他
□没有反应
□未能适当地终结对话
□其他
□有效地持续对话
□未能有效地持续对话
□适当地终结对话
□未能适当地终结对话
□其他
□有效地持续对话
□未能有效地持续对话
□适当地终结对话
□未能适当地终结对话
□其他
填写方法:请在□中打“”选出儿童的表现,可选择多于一项
观察项目
评估时单对单交往
有组织的课堂活动
独自玩耍
1.当别人与儿童有目光接触时,他会:
□转向与他沟通的人
□回应别人的要求
□其他
□没有反应
□转向与他沟通的人
□回应别人的要求
□其他
3.当别人与儿童沟通时,他回应速度是:
□太快
□太慢
□适中
□其他
□太快
□太慢
□适中
□其他
□太快
□太慢
□适中
□其他
E.障碍儿童学习的行为
行为:
□伤害自己
□伤害别人
□其他
□伤害自己
□伤害别人
□其他
□伤害自己
□伤害别人
□只关注玩具的某部分
□以不符合年龄的方式把玩玩具(把物件放进口里或用鼻子嗅)
□恰当玩耍
□其他
□只把玩某一种/数种玩具
□只关注玩具的某部分
□以不符合年龄的方式把玩玩具(把物件放进口里或用鼻子嗅)
□恰当玩耍
□其他
□只把玩某一种/数种玩具
□只关注玩具的某部分
□以不符合年龄的方式把玩玩具(把物件放进口里或用鼻子嗅)
□靠近墙壁
□靠近墙角
□位置恰当
□其他
□靠近墙壁
□靠近墙角
□位置恰当
□其他
□靠近墙壁
□靠近墙角
□位置恰当
□其他
3.与人交往时,儿童与人的距离是:
□太近
□太远
□恰当
□背向别人
□其他
□太近
□太远
□恰当
□背向别人
□其他
□太近
□太远
□恰当
□背向别人
□其他
B.运用物件及身体
1.儿童把玩玩具时,他会:
□只把玩某一种/数种玩具
□其他
□主动
□未会主动(较被动)
□其他
□主动
□未会主动(较被动)
□其他
2.儿童的沟通方法是:
□非语言沟通(很少)
□语言沟通
□没有沟通
□其他
□非语言沟通(很少)
□语言沟通
□没有沟通
□其他
□非语言沟通(很少)
□语言沟通
□没有沟通
□其他
3.有语言能力的儿童在对话时能:
□有效地持续对话
□未能有效地持续对话
□适当地终结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