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专题二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2-45页,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2.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

【学习目标】1.(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通过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课前预习案自发过程: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问题1: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试着举一些学过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2:反应焓变是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表示符号:。

熵值越大,越大。

2、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同一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的熵的关系:3、举出一些熵增加(即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过程的例子:4、熵变:,符号:5、熵增加...的反应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有些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如:、。

6、只有熵增加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吗?,试举例:。

熵变是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1、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反应的和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判据为:△H-T△S<0△H-T△S = 0△H-T△S >02、一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的反应。

3、判据△H-T△S 指出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它并不能说明,因为反应能否进行还涉及。

【预习自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2.下列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B.NH4Br(s)=NH3(g)+HBr(g)C.2CO+O2=CO2D.C(s)+H2O(g)=CO(g)+H2(g)3.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4.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 O2(g)= CO2(g)ΔH2= —393.5kJ/mol,C(金刚石、s)+ O2(g)= CO2(g) ΔH2= —395.4kJ/mol。

学案7: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7: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习目标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了解熵和熵变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变和熵变解释化学反应的方向。

(难点)。

知识点一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的比较1.自发过程的逆方向,相同条件下 。

2.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

3.体系趋向于从 体系转变为 体系。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已知:2H 2+O 2=====点燃2H 2O2NH 4Cl +Ba(OH 2)·8H 2O===BaCl 2+2NH 3↑+10H 2O 均为自发反应。

问题思考:(1)自发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自发进行吗?(2)自发反应就是物质能量降低的过程吗?(3)自发反应与其逆过程互为可逆反应吗?[认知升华]1.并不是自发反应一定能发生,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是否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而这个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则不能确定。

例如:碳的燃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需要借助外界条件“点燃”,反应才能发生。

由食盐水生成H2、Cl2和NaOH为非自发反应,在电解的条件下可以发生。

2.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的关系(1)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往往是非自发的。

(2)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可能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可能在另一条件下就是非自发反应,如2NO(g)+O2(g)===2NO2(g)是常温下的自发反应,而在高温条件下其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3)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以及过程发生的速率,如涂有防锈漆和未涂有防锈漆的铜制品器件,它们发生腐蚀过程的自发性是相同的,但只有后者可以实现。

[题组·冲关]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煤炭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2.下列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A.NaOH与HCl反应B.CO与O2点燃C.消石灰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D.SO3与H2O反应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B.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C.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D.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知识点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焓判据1.概念:体系总是趋向于从状态转化为状态(这时体系往往会对外做功或释放能量),该判据又称能量判据。

学案1: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案1:2.3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课标要求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理解熵和熵变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分点突破1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基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的比较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判断过程的限度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分点突破2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基础1.焓判据[特别提醒]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2N2O5(g)===4NO2(g)+O2(g)ΔH>0,能自发进行。

2.熵判据(1)熵:科学家用来量度体系的物理量,用表示。

(2)熵变:ΔS=(3)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即熵变零。

(4)熵判据:体系有自发地向的方向转变的倾向,熵变是影响反应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5)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①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自发进行。

如2H2O2(aq)===2H2O(l)+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有些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如NH3(g)+HCl(g)===NH4Cl(s)。

3.复合判据ΔG=反应能自发进行;ΔG=反应达到平衡状态;ΔG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温度与反应方向关系:典例2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大()(2)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3)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4)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5)过程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发生的速率()2.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B.自发过程的熵变不一定大于0C.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D.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2.能用焓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概率大3.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导学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导学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提纯实验,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的方法的讨论。

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难点:1.粗盐的提纯方法及各种分离提纯操作。

学习过程1.粗盐的提纯分为那几个步骤?2.你认为操作完成后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3.怎样除去检验出来的杂质离子,应加什么试剂?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4.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顺序,用量,以及试剂过量之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杂方案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除去?当堂检测:1.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

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

2.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

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过滤和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两题均选填“过滤、蒸馏、蒸发、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分解,现要对反应完全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为此下列方法可供选择:(a)干燥(b)过滤(c)溶解(d)水洗(e)盐酸洗涤(f)高温灼烧(g)蒸发滤液、结晶(h)高温加碳还原,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c)(b)(d)(a)(e)B(c)(b)(g)(h)C(c)(b)(d)(e)(f)D(c)(b)(d)(a)(g)4.在KNO3晶体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实验操作为A溶解、蒸发、结晶、过滤B溶解、结晶、过滤C加热、溶解、结晶、过滤D溶解、加热、结晶、过滤。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 堂 思 学 区
1.自发过程
(1)概念: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
外部力量
就能自动进行的过
程。
(2)特点:具有
方向性
,即过程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而其逆方向
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能自发。
(3)实例:水由 高处 流向 低处 的过程、热由

温物体的过程都属于自发过程。

温物体传向
2.熵
(1)概念:描述体系
370.4 K


-1
(3)已知在 298 K 时,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反应的 ΔH=+1.895 kJ·mol ,ΔH-TΔS=+2.866
-1
-1
-1
-1
-1
kJ·mol ,又已知石墨的熵 S 石=+5.694 J·mol ·K ,则金刚石的熵 S 金= +2.436 J·mol ·K ,
这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中更有序的是 金刚石 。
能性,并不能说明反应在该条件下一定能发生,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C )。
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有关
反应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
下列现象是我们很熟悉的:①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
流;②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流向电位低的地方;③室温下冰块
自动融化;④墨水溶入水中,不断扩散;⑤食盐溶解于水;⑥火柴棒
散落等。我们非常清楚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将向何方发展,因为它们

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导学案

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导学案

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应用焓变和熵变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二、预习内容:34页1、科学家根据体系的存在着使体系总能量趋向于,也就是⊿H 0的趋势,也存在使体系由有序向无序转化(⊿S 0)的自然现象,提出了焓判据和熵判据。

2、很多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体系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常常是容易发生的。

科学家由此提出用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_____________。

思考一、19世纪的化学家们曾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曾经学习的反应举例说明。

三、预习内容:35页1、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_________。

科学家用熵(符号:_______)来度量这种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混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

2)、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低,熵值就越,有序变为无序——为___ 的过程。

(填“熵增”或“熵减”)⊿S 0 。

3)、熵值的大小判断:气态液态固态2、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增大,这个原理也叫做原理。

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判据。

不难理解,即使是同一物质,应该存在着时的熵值最大,时次之,时最小的这样一种普遍规律。

思考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气体。

试利用上面讲的熵判据加以解释,由此你对于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否有新的体会。

探究: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如:-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所以,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因素。

只有将两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才能准确判定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篇一:化学反应方向教学设计2011-5-25】“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篇二:在化学反应方向的教学中】在化学反应方向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抓大放小,即抓核心问题、核心思想方法,而不在具体概念上纠缠;二是要灵活运用例证策略,在提供证据的同时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

师们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难(或问题),一是学科知识的储备上存在欠缺,例如,老师们对如何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思路分析速率和平衡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二是在焓、熵、化学反应方向等新增内容的教学中存在困难;三是深广度的把握,主要是处理不好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出现了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利用这些数据对某些问题进行定量讨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这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很高,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呢?内容与大学内容的关系,有时会超纲越界。

希望老师们能多学习一些化学史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

7月29日在线研讨回顾(一)选修模块教学实施研讨有关选修模块的教学深广度问题:靳均粉(学员) :选修模块中加入了许多大学的内容,高中的学生学起来有困难吗?具体应该怎么给学生落实呢?邱德志(学员):选修的深度比必修深得多,那么如何做好衔接?选修模块的教学设计与必修有何不同?课程团队:选修模块由于新增了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本身让老师感到陌生,自然也会教学产生一定的担心。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总是在学新的内容,不错在新增与否的问题,从实验区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并不像老师事先所担心的那么困难,即便是结构模块。

对于这些新增内容,我们一定要关注它们的选修与大学的层次划分,新增内容绝对不是大学内容的简单下放,对学生也决不能像对大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那样一定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老师讲到的不一定就是学生学到的,学生有一个只是内化和转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说课堂上要把时间空间更多的让给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该讲解的时候讲解,该活动的时候活动。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导学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分析掌握温度、浓度、压强(有气体参加)、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馨提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应用。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v(B)=()c Bt∆∆=()n BV t∆•∆,单位:mol/(L·s)或mol/(L·min),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新知预习: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外界条件只起次要作用。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磁场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

情景导入: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那么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又怎样呢?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动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1.讨论: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铁、镁、铝、钠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谁最快?为什么?【答案】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是镁> 铝>铁。

2.小结: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客观上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外界条件的改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课时导学案编写代码:szyzgehx 编制人:王留生 备课组长签字: 包级领导签字: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科组长负责,集中时间先认真阅读选修4课本35-36页,用红笔画出重要知识,再规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规范完成“课堂探究”内容,不能完成的用红笔做好标记,准备在课堂上讨论。

3.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该尽力在课堂探究之前完成“课堂小结”内容和“课堂检测”内容,不能完成的用红笔画出,留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课题,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为展示和点评做好准备。

课堂上要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

【重点难点】1. 理解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局限性。

2. 掌握自由能判据的绝对性,并学会运用。

【资料阅读】一、自发过程 和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由落体,电流由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铁 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室温下冰块会融化,……这些都是自发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

3、非自发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借助某种外力才能进行的反应。

4、自发过程 和自发反应的应用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锌与CuSO 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

非自发的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反应方向的焓判据。

经验表明,那些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体系能量趋向于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能量,由此总结而得的经验规律就是所谓的焓判据。

也称能量判据。

1.焓判据:若ΔH <0,正向反应能自发进行;若ΔH >0,正向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逆向反应能自发进行。

2.焓判据的局限性: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而且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如:N 2O 5(g )= 4NO 2(g )+ O 2(g ) △H = +56.7KJ/mol ;NH 4HCO 3(s )+ CH 3COOH (aq )= CO 2(g )+CH 3COONH 4(aq )+ H 2O (l ) △H = +37.3KJ/mol ;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反应方向的熵判椐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或液态物质蒸汽(包括挥发性固体),会通过分子扩散自发形成均匀混合物。

物质溶于水自发地向水中扩散,形成均匀的溶液等。

为解释这一类与能量无关的过程的自发性,科学家提出了另一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变为无序的倾向的熵判据。

1、混乱度: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混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

2、熵: 用来表示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 符号:S ;单位:J·mol -1·K -1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低,熵值就越小。

有序变为无序——熵增的过程。

3、熵的大小判断: (1)气态 > 液态 > 固态 (2)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4、反应熵变△S = 反应产物总熵 — 反应物总熵产生气体的反应,或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S 通常为正值,为熵增加反应,反应自发进行。

注意:两种气体的混合也是熵增加的过程。

5、熵判椐: 在于外界隔离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S > 0。

称为熵增原理。

6、熵判椐的局限性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如:-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等。

因此,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四、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

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体系自由能变化(△G、单位:KJ/mol ):△G = △H — T△S(注意:T 的单位是“K”,不是“℃”) △G = △H —T△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G =△H—T△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G =△H —T△S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总结:类型 △H △S△H—T△S反应的自发性1 - + 永远是- 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反应 2+-永远是+ 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3 - -在高温+ 在低温— 在低温是自发反应 在高温是非自发反应 4+ +在高温— 在低温+ 在低温是非自发反应 在高温是自发反应注意 :1、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的速率;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我们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

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 35页第二、三自然段回答:学 案 装 订 线(1)和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地作为反应是否自发的判断依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问题时,指的是没有时体系的性质;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不能确定过程是否和。

2.阅读教材P36页”科学视野”回答(1)和共同影响着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H 0)和混乱度(△S 0)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

(2)△H<0且△S>0的反应一定自发进行△H>0且△S<0的反应一定自发进行【课堂探究】探究一: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体系自由能变化(△G)△G < 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G>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请回答:(1)△H<0且△S>0的反应为什么一定能自发进行?(2)△H>0且△S<0的反应为什么一定不能自发进行?(3)当△H>0,△S>0或△H<0,△S<0是,反应自发与温度有关,低温焓变影响为主,高温时熵变影响为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探究二: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1)H+(aq)+OH-(aq)=H2O (l) △S=+80.7J·mol-1·K-1△H 0,△S 0,该反应(自发或非自发)2)TiO2(s)+2Cl2(g)=TiCl4(l)+O2(g) △H=+161.9kJ·mol-1△S=-38.4J·mol-1·K-1△H 0,△S 0,该反应(自发或非自发)3)NH3(g)+HCl(g)=NH4Cl(s) △H= -176.9kJ·mol-1△H 0,△S 0,该反应(自发或非自发)4)CaCO3(s)=CaO(s)+CO2(g )△H 0,△S 0,该反应(自发或非自发)4化学方向三.复合判据:恒温恒压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决定于吉布斯自由能△G=△H-T△S 焓变(△H)熵变(△S)△G=△H-T△S 反应自发性<0 >0 <0 能>0 <0 >0 不能>0 >0 低温时>0 不能高温时<0 能<0 <0 高温时>0 不能低温时<0 能【课堂检测】1.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放热还是吸热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 (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4.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5.(2008,高考)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在低温时逆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对其正反应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熵增加B、放热反应,熵增加C、放热反应,熵减小D、升高温度时,平衡常数减小6.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下能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H∣=17KJ/moL ,∣△H-T△S∣=17KJ/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H-T△S<0B、△H<0,△H-T△S>0C、△H>0,△H-T△S>0D、△H<0,△H-T△S<07.已知反应2CO(g) =2C (s)+ O2(g)的△H>0,△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时是自发反应B、高温下是自发反应C、低温下是非自发反应,高温下是自发反应D、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