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复习限时规范综合训练 综合练9 含解析
2018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在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面对学习,我们不应该不求甚解,也不应该囫囵吞枣,而应该寻根究底,锲.而不舍,面对成绩,我们不应该妄自尊大,也不应该妄自绯薄,而应该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以这样的心态全身心地备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强恬不舍的父母和敬业乐.群的老师。
(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锲.而不舍( ) 敬业乐.群( )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 改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每位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殷殷期盼着自家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天骄....。
B.面对社会舆论的指责,他称自己的观点遭到了断章取义....的误读,并准备联系主流媒体予以澄清。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面对贫困与收入差距现状的问题,探索新的经济体制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D.中韩大战结束后,国足将士们绕场一周向球迷表达感谢之情,而球迷们揭竿而起....集体鼓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2017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向各班级发出了“读一本好书”。
B.该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C.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我们看到了路遥对他中意的写作方法的坚持。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4.诗文默写。
(10分)(1)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比,表现豪情、勇毅的句子是: ,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晚练 9 含解析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晚练 9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②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了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歌曲旋律优美,而演唱者阿宝的嗓音穿云裂石....,更让听者印象深刻。
③北京城的历史遗迹虽然非常丰富,然而几度沧桑,实物留存也不过是雪泥鸿爪....而已。
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⑤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⑥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不绝如...缕.。
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⑤⑥【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①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例句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②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高。
③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④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例句错解为“危险的语言和行为”。
⑤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运用不当。
⑥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微弱,时断时续。
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认为瓦尔登湖是无底之湖。
我可以确切地告诉读者,瓦尔登有一个坚密的合乎常理的湖底,__①__那深度很罕见,__②__也并非不合理。
我用一根钓鳕鱼的钓丝测量了它,这很容易,__③__需在它的一头系一块重一磅半的石头,它__④__能很准确地告诉我这石头在什么时候离开了湖底,__⑤__在它下面再有湖水以前,要把它提起来得费很大力气。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组合练九 含解析

专题组合(九)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五)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piāo)顷.刻(qǐnɡ)脂.肪(zhī) 解.甲归田(xiè)B.梵.文(Fàn) 悭.吝(qiān)拎.包(līn) 岿.然不动(kuī)C.绯.闻(fēi) 殄.灭(tiǎn)着.落(zháo) 踽.踽独行(jǔ)D.烘焙.(bèi) 尘寰.(huán)尽.快(jìn) 风光绮.丽(qǐ)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项,解(jiě)甲归田;C项,着(zhuó)落;D项,尽(jǐn)快。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中外嘉宾登上天安门城楼,谈笑风生。
阅兵式开始后,大家归于肃静,因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捍卫金瓯的坚定决心。
B.国务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灵活实现“2.5天小短假”,借此契机,旅行社将完善周末旅游渡假市场的研发,这也可缓解长假期间各大景点游客水泄不通的状况。
C.中纪委表示,天网诙诙,疏而不漏,自“天网”行动以来,我国已缉捕800多人,可见我国反腐之心坚如磐石。
D.凭借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浙商出奇制胜地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商帮。
在新背景下,浙商要懂得审时度势、前赴后继、格物致之,创造社会财富,兼济社会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项,渡假—度假;C项,天网诙诙—天网恢恢;D项,格物致之—格物致知。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六分钟,简明扼要,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套话。
B.这种鸟的羽毛洁白如雪,腿脚鲜红艳丽,飞羽黑中闪亮,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次远足,全校同学倾巢而出....,在镜湖湿地公园愉快地玩耍了一天,很好地调节了身心。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全程训练09含答案

天天练09 连贯(一)[基础过关]1.(2016·许昌二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釉变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飞瀑、伯牙抚琴等。
这些釉变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穿越千年的魅力。
①叩之声音圆润悦耳②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玉润透活③钧瓷独特的窑变釉色自然形成④观之形态端庄优美⑤非人工描绘⑥尤其是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独一无二,即“钧瓷无双”A.③①④②⑥⑤B.③④①②⑥⑤C.②①④⑥③⑤ D.②④①⑤③⑥2.(2016·邯郸市第一中学模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微信最开始是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到了微信4.0,腾讯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沟通更加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A.④⑤⑥①②③ B.⑤⑥②①④③C.③⑥①⑤④② D.①④③⑤②⑥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特征,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
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
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版通用)大一轮复习自修作业:基础组合练18 第9周 Word版含答案

基础组合练18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
当一种起码的道德被当作标准来要求甚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
②尽管目前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
③10月1日晚上,3万多枚烟花同时燃放,打出了各种造型,烟火交相辉映,令人目不交睫....。
④惠普网络中国高层换帅尘埃落定....,11月15日,新任中国区总经理琴德智音沃在惠普“网络优势,尽数呈现”的媒体见面会上露面。
⑤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大幕缓缓拉开,十二名长袖善舞....、身姿曼妙的舞蹈演员身着古装,为大家表演了经典的舞蹈《敦煌》。
⑥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A.①③⑥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⑥答案 D解析岌岌可危: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
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从长计议:慢慢儿地多加商量;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凭借,就容易成功。
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制造业发展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大而不强。
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刻不容缓。
B.国务院近日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降税商品范围,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
C.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强弱已成为国际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新时代进步时,竞争显示出许多新特点,特别是竞争与合作往往同时存在。
2018高考语文复习限时规范综合训练 综合练12 含解析

(二)限时规范综合训练规范提醒] 1.合理分配时间。
实用类文本考场用时在20~25分钟间。
首先要保证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为8~10分钟,有时得分就在最后一遍阅读中。
剩余时间边做题边阅读。
2.明确阅读要求。
现代人物传记与文言人物传记一样,无非是记录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一般也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记述其人的主要生平。
阅读时应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对重要信息进行标示,以备解答试题时查阅。
应勾画的地方主要有:重要的时间,重要的地点,传主的身份,传主所做的事,传主所说的能表现其思想情感的语言,与传主关系密切的其他人物等。
阅读一遍传记,一般要弄清三大内容:(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主要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有时候会写几件事)(3)作者是怎样评价传主的?3.掌握审题答题要求。
(1)规范审题一是要认真阅读题干,看题干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提供了哪些答题的条件。
据此对答案作出较准确的预设。
二是考虑题的分值,看应该分成几点作答。
三是考虑每个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规范作答①分条作答。
一般情况,答案至少分三条,有的甚至四到六条。
每一条都用①②③④等标号提示。
每个标号与前一条答案之间要隔开一定的空隙,不要紧紧地挤在一起。
②书写认真清楚。
字体既不可太大,又不能太小,更不能乱糟糟一团,让人辨识不清。
字迹潦草或不整洁的答案,大部分是要丢分的,即使全答对了,也不见得拿多少分,因为阅卷者根本不认真看或根本看不清。
③答案都从文本中来,分条作答时,此条与彼条不能在内容上重复,重复者无效。
④按答题规律作答。
比如探究题,要分三大点:第一点是提出看法,第二点是在文中找出两至三处论据(也要分条),第三点是指出自己怎样做。
下面以两篇实用类文本为一组,训练时间约为40~50分钟。
综合练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5分)国学守望者定之旅居杭城,已有数年了。
总喜欢杭州的雅静,就着一方湖水,随意游走,或独处一隅,隐于柳桂之间,发些古思,情浓之时,便在山水悠然处,吟读几行先贤的字句,聊遣幽怀。
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Ⅱ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九 语言综合应用+(共137张PPT)

栏目索引
答案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及仿用句式的能力。城市的名字响亮与否,与城市经济发展 的快慢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如果仅更改城市名字,但不改善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提高相关部 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城市经济也未必会腾飞。故“我市的名字不够 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表述不符合 实际,过于绝对。 审题方法 审准题眼,巧解语言表达准确及逻辑推断题 “推断”类题目首次在课标卷中出现,作答该题要审准题眼,并挖掘出隐含要求。题眼就是题干 中的“推断存在问题”,这就说明,命题人让考生寻找语段中表述不符合思维逻辑的地方,而不 是寻找表达存在语法错误或不连贯的地方。从例句“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可看 出命题人要求考生“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的隐含要求——仿用“……不一定……”的句式,直 接将错误的句子改为)
专题九 语言综合应用
栏目索引
五年高考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7课标全国Ⅱ,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 龙①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 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 ,温度和光线是其
栏目索引
答案 (示例)①想变成什么颜色 ②事实并非如此
③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空前的半句是总起句,总说人们长久
以来对变色龙所变颜色的看法,结合语段第1句中的“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以及第①空后 “就”这个关联词可知,第①空所补充内容应侧重于说人们夸大了变色龙所变颜色的种类。语 段的尾句指出蜥蜴所能变的颜色是固定的,这就否定了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第②空前“其 实”一词就暗示读者,第②空所补充内容应侧重于对人们的偏见的批判。第③空前有“变色” 一词,后有“决定因素”,据此可推断第③空所补充内容应侧重于说变色龙变色受多种因素制 约。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9 含答案 精品

小题组合训练9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也有人不愿按部就班....,想去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②生活方式包括个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一系列习惯,不少养生专家认为,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长寿休戚相关....。
③鲁迅在他的《序言》里说,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物....者,即使有人讥之为“教授小说”,也属于“实难组织之作”。
④陶潜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就不需要字斟句酌....呢?我想二者并不对立,都是读书之法。
⑤幼儿教育需要那些真正热爱孩子的人来从事,尤其是能使自己真正对孩子一生幸福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但当前幼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
⑥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耸人听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就中国来说,软实力的核心是中华文明得到世界各地的最大限度的接受和认可,与世界文明价值体系对话和接轨。
这是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崛起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B.进入到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后,我的思想有些松懈,学习上动力不足。
自打班主任跟我谈话后,解开了我思想上的疙瘩,端正了我的认识,我的成绩提高得很快。
C.“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情,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D.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依托和加快农业先导区建设,把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环境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尤其要解决好农用机械和农用设备的配套问题。
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A.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B.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C.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D.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5分)
楼顶的玉米
吴宏博
儿子对我说:“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
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现在的老师事儿可真多,我心想。
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
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现在又忙工作,哪懂种庄稼的事啊!”
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
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
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
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
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老家习惯把玉米叫苞谷。
我说:“爸,家里怎么能种玉米呢?那秆都比楼层高。
”
“你别管。
”父亲笑着说。
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对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
”
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
父亲是个有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
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
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
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回来后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
儿子隔三岔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
儿子早就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
父亲有时上楼顶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去。
”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
”
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
他自己倒乐在其中了。
父亲忙碌着,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
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对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
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
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
”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
父亲走的时候,对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
”
我跟儿子都“嗯嗯”着。
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
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
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苞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
”铭铭是儿子的小名。
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就交了,不过写的不是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
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地独辟蹊径。
接完电话,我对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
”其实,我也忘了。
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
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
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
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
我对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部分老父亲抢先回答孙子的话,既表明了他的农民身份,又写出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他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
B.“满手是泥土”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
C. “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也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岔五”地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
D.“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做了铺垫。
E.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细致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我”的描写则较少。
答案CD
解析A项“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的说法不准确,老父亲主要是认为“我”根本不懂种庄稼。
B项“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的说法不正确,儿子在这时只是因为种庄稼而激动。
E项错在“肖像描写”,本文没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
2.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①慈爱体贴,充满对家人的关心。
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
②有耐心。
在孙子不愿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
③勤劳,热爱种庄稼。
在儿子家阳台上种菜,积极帮孙子种玉米。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分析“父亲”的具体表现,二要看文中对“父亲”的介绍。
在文中,“父亲”的具体表现有:主动提出帮助孙子种玉米(慈爱、热爱种庄稼);每天去楼顶照看玉米(勤劳);闪了腰后,怕影响儿子儿媳工作而回家养伤(体贴家人);回老家后提醒孙子收玉米(关爱孙子);等等。
而文中一些有关“父亲”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我”来介绍的,如“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
3.小说中“儿子”拉着“我”上楼顶掰棒子时看到的情景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