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doc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课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材版本】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年级】中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程序正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程序正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了解程序正义在我国法律中的具体体现;4.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1.程序正义的概念、原则和要求;2.法律程序中的程序正义。
【教学难点】1.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1.讲授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与优化学生思维方式;2.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模拟实际情况做出决策,提高思考与判断能力;3.案例分析,分析法律文书,让学生了解实际案例,并培养其判断力。
【教学准备】1.与程序正义相关的案例资料;2.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程序正义?”等问题,以此引出本堂课程的主题——崇尚程序正义。
Step2 讲解程序正义(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手写板书,向学生讲解程序正义的含义、特点、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程序正义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
Step3 法律程序中的程序正义(30分钟)引用相关的法律文书,教师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中程序正义的表现形式、实际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并指出程序正义的保障作用。
Step4 案例分析(15分钟)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程序正义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行分组,带着问题进行探究,结合自己的思考经验来分析这些案例,并在分析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Step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和概括本节课讲解的程序正义内容。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3)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①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②诉讼的基本程序(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③确保司法公正(案例:视频:青少年犯罪启示录教师结合教材第94页互动在线栏目内容)④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1、教材P94页案例 2、教材第95页案例)参考资料1.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内容:了解不同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公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
目的: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讲授课件演示观看约5钟引入(创境激趣)教材P89页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件演示观看、发言(引思明理)项目一: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总结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二:诉讼的基本程序了解诉讼基本程序,明白其重要性。
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三:确保司法公正了解司法公正的内容、原则和重要性。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资料教学文案

• C、被告举证
D、检察院举证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收集该特定证据的手段与结果是
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6
课堂练习
• 1、某法院法官赵某在审理一起共同犯罪案 件中,因其弟弟是犯罪嫌疑人之一而退出 审判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诉讼法的( )
• A、回避原则
B、合议制原则
• C、公开审判原则 D、两审终审原则
• 2、法律实现正义的方式有( )
• A、社会正义
4
看P96的文字材料:“借钱”,回 答问题:
打
官 司
借钱明明是事实, 法院为什么不支
,
持李某呢?
说
到
因为李某证据不足
底 就 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 是 切凭证或根据 。
打
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切实增强证据
据
意识,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5
❖ 思考:非法取得的证据能否被法庭采纳?
❖
❖
偷拍、偷录呢?
B、实体正义
• C、自我救济正义 D、程序正义
7
课堂练习
• 1、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 ) 提起诉讼。
•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 C、政府部门 D、行政机关
• 2、刑事诉讼的起点是( )
• A、侦查 B、立案 C、审理 D、受理
• 3、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
• A、谁主张、谁举证 B、原告举证
2
程序正义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效地防止权利滥用和司法腐败
有力地保障人权 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崇尚程序正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三单元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一、崇尚程序正义〖导入新课〗【创境激趣】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不同诉讼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据此导入新课。
案例1 故意抢劫杀人,徐某被判死刑徐某于2007年流窜至某市,采取刀刺、殴打威胁等手段抢劫过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万五千余元。
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宁夏路持刀抢劫行人张某,抢劫中,徐某持刀向张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张某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出动警力,经过侦查,将四处藏匿的徐某抓捕归案,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徐某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徐某故意抢劫杀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徐某死刑。
案例2邻居纠纷,法官断案家住某市市北区镇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刘某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因为琐事两家起了争执,王某只要见到刘某就破口大骂,还在干休所范围内散布刘某的谣言。
刘某不堪其扰、总觉得人们在背后指点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刘某多次劝说无效后将王某起诉到市北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事实清楚,要求王某向刘某赔礼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围内消除影响。
案例3乱刻乱画该谁处罚?济南历下区游客胡某在游览曲阜孔庙时,用水果刀在古建筑物上刻下:“胡某到此一游”,致使古建筑表皮严重污损。
曲阜市文物局对胡某做出罚款200元,并赔偿寺庙损失的处罚决定。
胡某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对自己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承认,但认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机构只行使文物管理权,行使文物处罚权的则是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因而曲阜市文物局无权做出处罚决定,并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胡某的起诉理由,判决撤消了曲阜市文物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设置问题>1.什么是诉讼?2.上述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何种诉讼?3.它们的涉案范围有何不同?学生逐个阅读案例,观察体味、思考,由案例进入诉讼知识的学习。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广州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NO:1课程名称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授课班级2011春中医美容班/2011春药剂班日期2011-11-2单元第三单元时数2学时编写老师巫小娟课题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学习目标1.认知: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了解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懂得程序正义的作用;理解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
了解三大诉讼、法院管辖及其受案范围,理解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懂得证据的作用及种类,认清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
2.情感态度观念:在理解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通过学习诉讼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3.运用:学习了程序正义后,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之人。
通过学习,提高诉讼能力;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程序正义的作用。
三种非诉讼方式和三大诉讼。
(※)难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区别。
举证责任的确定。
(Δ)课型理论课练习课讨论课实验课见习课考核其他(请注明)√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资源1.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3~86;《教师教学用书》P95~109相关内容;PPT课件;普法教育视频。
2.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6~91;《教师教学用书》P95~109相关内容; PPT课件;普法教育视频。
※—重点Δ—难点主要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1.教学内容案例探究,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一:“家中看黄碟,民警上门查”。
(1)出示PPT,叙述案例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张林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违法吗?公安机关为什么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2)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公安机关在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当民事责任。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感谢大家的共同努力!
学生思考:为何美国民众民意调查会如此结果?为 何辛普森案的陪审团会放走凶手? 教师点拨: 因为放走凶手, 受害的是被害人的亲朋, 而判辛普 森有罪会放出更大的老虎,所有老百姓都会遭殃。 警察或者法官拥有着裁夺他人自由甚至生命的职 权,司法人员不守程序,滥用权力后果最可怕, 对卷入法律纠纷的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无可反抗的 灭顶之灾。国家的公检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想要 搞死一个个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事情每 天都在全世界发生。
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有程序的设计都是为了制约权 力!如果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是严守程序的,那么, 我们就说,他的行为是符合程序正义的!
辛普森杀妻案-----20世纪最具争议的 世纪大案之一
辛普森无罪释放!
美国公众民意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辛普森 杀人了,但同时有79%以上的人认为这场审判 是公正的!
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1.打官司到法院只能算是找对了地方,到有管 辖权的法院起诉,才算是找对了门! 2.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 仲裁 行政复议
当上述方式都没办法解决纠纷时, 我们就可以选择解决各种冲突与 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即我 们常说的打官司。 Nhomakorabea
第二框知识结构图:
今天课程结束!
程序正义的积极作用
程序正义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 腐败。 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
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 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程序正义实现的标准
裁判者保持中立 回避制度P87 当事人充分参与 裁判过程尽量公开 当事人对等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备课日期 2012年 3 月 1 日上课时间 2012 年月日课题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二合法权益总第19 课时教学目标1、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本课第 2 课时2、认识证据在维护合法权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课型:新授3、增强证据意识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重点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增强证据意识教具:计算机、多媒体难点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创境激趣】案例:笔迹鉴定,一审人民法院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提起上诉。
二审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老师:你知道上述案例中林行使的是公民的哪项权利吗?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
【引思明理】老师:上述案例中林新木行使的是公民的诉讼权利,那么,公民的这项权利主要有哪些种类?林新木行使的是公民基本诉讼权利中的哪一项呢?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师生一起总结公民诉讼权利的主要种类: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公民有上诉的权利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老师:如果林新木手中没有那张欠条,诉讼结果将会怎样?这给我们什么警示?2.增强证据意识案例1:欠条上的“0”是后加的,跟张某的笔迹不符。
案例2:原告张某虽有损伤事实,但无证据证明其损伤事实是陈某造成的,依法驳回了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老师:上面两个案例中的证据都没有被法院所采信,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96页的有关内容,自主学习、了解法定证据理解例子,体会道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96页中有关证据应具备的特征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派代表发言。
的主要种类,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几个案例中的证据分别属于哪类证据。
案例:法院要求该医院给出证据,医院无法证明。
老师:前几个案例中的证据都是由哪一方出具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主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年级:高中
学科:法律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了解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学会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
3.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
5. 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
2. 放映相关视频。
3. 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授课讲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放映相关视频。
3. 学生分组讨论程序正义的作用和意义,形成报告。
第二课时:
1. 授课讲解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形成报告。
3. 学生就自己曾经遇到的或者周围人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建议。
4.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手段:
1. PPT课件。
2. 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报告或者PPT。
教学评估:
1. 学生讨论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口头自我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共五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涉及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涉及法律的内容,教材通过设计系列专题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本课内容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包括“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与“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三课内容。
本设计内容为“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该内容一方面能够帮助中职生充分认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尊重法律、崇尚正义的意识;另一方面,中职生通过学习相关的依法维权的知识,了解基本的维权程序,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生活中利用法律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课重点和难点:
1.理解调解与和解
2.什么是证据?什么是举证?我过三大诉讼对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80分钟)。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认识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明确实现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知道实现程序正义的意义;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知道三大诉讼的名称,列出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及诉讼中举证责任的不同;认识法院管辖的分类;认识我国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明确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明确证据的种类及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
运用目标:学会比较各种诉讼的主要方式,提高辨别能力;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予的案例或现象;提高收集分析材料、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组织及方法
教学对象为中职二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利用组间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积极为小组增分。
在教学方法上,从案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结合声像动画等直观手段分析具体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合作交流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三大诉讼。
四、环境与资源
课室,学习材料(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维权的方式方法(8分钟)
1、案例分析:肖像权被侵犯引发的纠纷。
学生讨论案例呈现的三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认识实际生活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
结合案例,教师讲解实际生活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的适用。
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了解三大诉讼。
(二)活动探究——认识三大诉讼的区别(20分钟)
教师简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1、分组抢答
引导学生认识三大诉讼在诉讼侧重、受案范围、举证及管辖方面的不同。
(1)学生查阅资料(课本关于三大诉讼的内容),对三大诉讼进行比较。
(2)案例分析比赛:播放若干案例的视频,学生分析并查找适用的诉讼。
(3)师生小结三大诉讼在诉讼侧重、受案范围、举证及管辖方面的不同。
2、“米兰达”规则演示
每组根据对“米兰达”规则的理解进行表演。
3、我国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明确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引导学生理解实现程序正义的意义。
掌握我国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明确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三)巩固拓展——成克杰案件的讨论(15分钟)
1、情境感受,“成克杰”案件认识,观看视频,了解成克杰案件审理。
2、活动探究
提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为何可以审理此案,说出法律依据。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和本课的学习感受。
(四)课后活动——观摩法庭审判
在课堂活动的基础上,课后组织观摩法庭审判或解析审判程序,帮助学生感受法律的威严,树立敬畏法律的观念,强化法治意识。
学习提纲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一、依照程序维权
(一)不打官司也维权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
(二)明明白白打官司
1、三大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2、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判
(三)证据——诉讼的灵魂
“以事实为根据”——证据是最有力的武器。
二、崇尚程序正义
(一)认识程序正义
“米兰达规则”
(二)程序正义的实现
三、学习评价
对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四、课后拓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