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
2、自主探究: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教学过程【引入】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板书]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卤族元素[科学探究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讲解]非金属性: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对卤素性质的推测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1、卤素的物理性质[科学探究2]根据下表,总结卤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
相似性: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板书]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总结]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1-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找出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氧化性强弱。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教学过程【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设计1:设计2: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现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实践。
2、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
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1.1 元素周期表

【过渡】学完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我们再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族。
【板书】2.族
【讲解】请大家数一下,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 18个。)
【讲解】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0号元素的符号并会写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行”和“列”的编排原则。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形”与原子结构的’义“的相互关系和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美,从周期表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本质在于不断的探究。
【投影】门捷列夫图像
【课外阅读】《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
方法
【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到目前位置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回答】112种,
【投影】元素周期表。
【讲解】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呢?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1-1元素周期表 教案

教案
2Li 2
2
2 2
2 2
)是原子符号,其意义为: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如为同一种核素。
)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是氧的同位素。
)同位素中,有些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如就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如考古时利用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治疗肿瘤。
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某原子质量与而不是与原子质量的比值。
应为原子个数比,用十字交叉法得出的是原子个数比:,故的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为
两种天然、稳定的核素,的原子个数比为由和
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②③④
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但
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②③④。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Word版含解析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观看门捷列夫的视频资料与直接讲解周期表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研究周期表的结构,教学内容琐碎,又没有实验,这样的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枯燥,往往课堂气氛很沉闷。为此,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学生与门捷列夫亲密接触”视频片断的欣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还真的被吸引了,比纯文字的介绍或老师纯语言的讲解要吸引人的多。此后我问学生的感受,大家开始以为真的是那个时代留下的视频呢,他们说影片中扮演门捷列夫的演员真像,介绍内容全面、具体有生动,学生很喜欢。这也达到了我课前设计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求知与探索“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3、丰富的学生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场所
学生在课上动手操作flash动态周期表排列前20号元素时兴奋,一名同学说原子序数另一个同学指出它在表中的位置时高兴,讨论探究问题时的热烈,动手画图时的认真……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枯燥的学习内容也能让学生学的兴趣实足,肯定是与那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关系画视频、学案、PPT演示文稿。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三维目标体系;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多种学习方式;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
(1)从知识的角度,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且可以通过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上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第一课时)一、课题: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二、课型:新课,配合多媒体课件使用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亲自实践,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3、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研究化学的方法;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则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联系和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五、教学用品:多媒体六、教学实录: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生: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师:非常正确。
至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编排起来,得到了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得到原子序数。
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 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板书]原子序数一 核电荷数一 质子数一 核外电子数[科学探究]1. 画出1 — 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 将上述1 — 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元素同期表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启发类比法、辨析法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课本课型:新课课时:2+1(习题课)+1(研究性学习辅导)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新课的准备:复习几组关系:①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位置的关系②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电子数;③负化合价与最高正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
新课进行:一、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同一主族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②氢化物稳定性渐小,氢化物还原性渐强。
二、元素属性判定规律①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最后一种金属属nA族;有(8-n)种非金属(含稀有气体元素)。
②过渡族元素,元素化合价高于电子层数,表现非金属性,如,Mn2O7;元素化合价不高于电子层数,表现金属性,如,MnO。
三、氢化物质子数、电子数规律各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质子数、电子数与该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相同。
HF H2O NH3CH410个电子、10个质子F-OH-NH2- 10个电子、9个质子H3O+NH4+10个电子、11个质子四、原子序数差规律⑴同周期元素ⅡA元素原子序数为n,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二、三周期,m-n =1 ;四、五周期,m-n =11 ;六、七周期,m-n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
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
④增强⑤Al⑥Si⑦金属⑧非金属
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钫),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
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例】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Z③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③D.只有①④
答案 A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R为He,X为N,Y为S,Z为Br;2NH3+H2SO4===(NH4)2SO4,氢硫酸的酸性小于氢溴酸;Br2在常温下是液体,能与铁粉反应;Br的原子序数为35,S的原子序数为16;Br处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包括18种元素。
规律总结
同一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主要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主要性质,故三者之间可相互推断。
即: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主要性质。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