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财务规范化手册123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123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123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通化县晟鑫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维护股东的利益。
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则中的股份资金是指公司通过股东入股、增资扩股等用于特定用途的资金。
第三条资金投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以提高股东回报、提高公司资产收益为目的。
资金投向规模与公司现有经营规模、管理能力相适应.第四条资金限定用于公司对外公布的资金投向的项目,公司董事会另外制订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做到资金使用规范、公开、透明。
公司应负责、谨慎使用资金,以最低投资成本和最大产出效益为原则,处理好投资时机、投资金额、投资进度、项目效益的关系.第五条非经公司股东大会依法作出决议,任何人无权改变公司资金说明书公告的资金使用用途。
第六条凡违反本规则,只是公司遭受损失时(包括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应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关责任人以处分,必要时,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第七条为方便资金的使用和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公式建立资金的专户存储制度。
第八条公司在银行设计资金专户,必须将资金及时、完整地存放在制定的帐户内。
第九条公司认为资金的数额大,并且结合投资项目的信贷安排确有必要在一家以上银行开设帐户的,应坚持集中存放、便于监督的原则,同一投资项目的资金须在同意帐户存储.第十条资金必须按照资金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承诺的资金投向及资金运用方案中确定的使用计划及进度实行专款专用.第十一条使用资金时,应按照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履行资金使用的申请和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本制度所称使用资金申请,是指使用部门或单位提出使用资金的报告,内容包括:申请用途、金额、款项提取或划拨的时间等.第十三条本制度所称使用资金的审批手续,是指资金使用计划或者公司预算范围内,针对使用部门的使用资金由财务部门审核、公司负责人签批的程序.第十四条资金使用的依据及其编制要求:资金使用的依据为资金使用计划书。
财务规范手册

xxxxxx有限公司财务手册一、货币资金管理规定银行存款收付制度管理办法(1)银行存款支付申请流程规定1.由资金申请人至财务部领取空白资金申请单。
2.填写资金申请单。
3.将资金申请单交送财务部,由财务主管审核签字。
4.出纳根据资金申请单开具支票、贷记凭证、电汇单等银行票据。
5.由财务主管在填好的银行票据上加盖财务专用章。
6.出纳将加盖财务专用章的银行票据及资金申请单送交总经理处,由总经理审核签字并在银行票据上加盖法人章。
7.资金申请人在资金申请单上签字,涉及领用空白支票的还须在票据领用簿上签字。
8.将资金申请单交至出纳。
9.出纳付款完毕后,将资金申请单连同银行票据回单一起交送会计入账。
(2)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规定1.资金申请人必须就表格内容完整填写,涉及购买工程材料款的,应详细写明用途及工程项目名称,以便会计正确核算工程成本。
2.资金申请定于每周二、周四上午十二时前办理,过时不予受理。
3.提取备用金应由出纳填写“备用金申领单”,由经理签字方可开支票领取。
4.用款人应使用黑色墨水笔填写资金申请单,字迹工整、清洁并且不允许涂改,所付款项的发票及相关原始凭据应及时返回财务部,发票要求合法、真实、完整、正确。
5.公司财务人员支付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大小均须总经理签字。
总经理外出应由财务人员设法通知,同意后可先付款后补签。
现金管理规定(1)使用现金申请流程规定1. 员工借款制度及流程1.1 由借款人填写“借款申请单”1.2 交财务主管审核签字1.3 交至总经理审核签字1.4 交至出纳处领取款项,并在借款申请单上签字1.5 交至会计处入账,会计帐上据此显示借款人借款记录1.6 借款人用完款后及时填写“费用报销单”,并由经理签字。
1.7 借款人将“费用报销单”交至财务部,会计以费用报销单的核销数进行冲销借款的处理。
若核销金额大于前期借款数,表明借款人有代垫资金的现象,出纳应将超过金额退补给借款人;若核销金额小于前期借款数,表明借款人应退回未用现金,出纳开具收据收回现金,收据一式三联,一联留存,二联交会计销帐,三联交还款人,收据应由出纳、会计、经办人签字。
银监会 1 3 管理制度

银监会 1 3 管理制度一、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背景中国银行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逐渐增多,监管难度也在增大。
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变动不断增加,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运而生。
该制度是在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具体细则,为银行业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
二、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体系银监会13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2. 银行监管:包括对银行业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和要求,包括备案审批、年度考核、监督检查等。
3. 银行合规:包括对银行业各项业务的规范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
4. 银行内控:包括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管理规定,旨在保障银行业的正常运作和风险控制。
5. 银行监督:包括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督制度和执行,通过定期检查和报告,监督金融机构的合规运作。
6. 银行信息披露:包括对银行业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的披露要求,保证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7. 其他:包括对洗钱防范、金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要求。
银监会13管理制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覆盖了银行业日常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为银行业的监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
三、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果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金融机构严格遵守,并由银行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执行。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和督查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通过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同时也可以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一种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银监会13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金融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1月13日[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公布银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档
![2011年1月13日[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公布银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档](https://img.taocdn.com/s3/m/23f97426482fb4daa58d4bac.png)
2011年1月13日【銀監會】中國銀監會公佈銀行業規章和規範性
檔清理結果
近日,中國銀監會發佈《中國銀監會關於發佈銀行業規章清理結果的公告》(銀監發〔2011〕1號,以下簡稱《公告》),正式對外宣佈了銀行業規章和規範性檔的清理結果。
《公告》公佈了六類檔目錄,一是由銀監會發佈39件規章,繼續有效;二是由銀監會發佈493件規範性檔,繼續有效;三是由人民銀行發佈68件規章和規範性檔,繼續適用;四是由銀監會發佈2件規章,自公告之日起廢止;五是由銀監會發佈的82件規範性檔,自公告之日起廢止;六是由人民銀行發佈66件規章和規範性檔,不再適用。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法規清理工作對於實施依法監管意義重大。
自2004年開始,銀監會就將法規清理工作列為銀行監管法律體系建設的重點。
2006年,銀監會出臺了《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法律工作規定》,明確了法規清理工作是推動銀行監管品質立法的重要制度,並建立了定期開展法規清理的長效機制。
銀監會自成立以來已開展了多次法規清理工作,在取得良好實踐效果同時已積累了豐富的清理工作經驗。
按照國務院要求,銀監會於2010年5月啟動了銀行業規章和規範性檔的清理工作。
這位負責人表示,此次清理的法規時間跨度大、數量和內容多、涉及部門廣。
為保證法規清理的品質,銀監會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調配了穩定的專業力量組成清理辦公室,並制定了詳細的清理工作方案。
本次法規清理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目前銀行業監管法規中不適用、不一致、不協調等突出問題,為構建一個層次清晰、內容完整、體系統一、公開透明的銀行業監管法律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銀監會將結合此次法規清理的成果,對銀行業規章和規範性檔進行分類、整理和彙編,以便於廣大公眾瞭解、查閱和運用。
财务标准化手册 pan

财务标准化手册 pan
财务标准化手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果
财务标准化手册是一种规范化的文件,用于指导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标准化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会计准则与政策:详细阐述企业采用的会计准则和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的编
制符合相应的法规和规范。
2. 财务流程与流程控制:明确企业各项财务流程的步骤和责任分工,确保财务
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3. 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规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式和时间,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 资产负债管理:规定企业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方法,包括资产评估、资产清查、资产运营和风险控制等,以确保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
5. 成本管理与预算控制:明确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程序,包括成本核算、成
本控制和预算编制等,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水平。
6. 资金管理与风险防控:规定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包括现金管理、收
款付款、资金预测和风险防范等,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稳定。
7. 内部控制与审计:明确内部控制的要求和目标,规定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能力。
财务标准化手册的编制和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通过财务标准化手册的有效执行,企业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财务管理的效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银行财务规章制度手册范本

银行财务规章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银行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务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银行业务特点,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本银行所有分支机构及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银行财务管理的宗旨是:合法、合规、效益、安全。
第四条本银行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本手册的规定。
(二)制定和修订本银行财务管理制度,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核算和分析。
(三)监督和管理本银行财务活动,确保财务安全。
(四)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提高财务效益。
(五)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财务工作。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第五条坚持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六条坚持合规性原则,按照银行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
第七条坚持效益性原则,充分考虑成本效益,提高财务效益。
第八条坚持安全性原则,确保银行财务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第三章财务计划管理第九条财务计划应根据银行发展战略和业务计划制定,包括收入、支出、利润等指标。
第十条财务计划应按照年度、季度、月度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第十一条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财务核算管理第十二条财务核算应按照国家会计准则和银行业务特点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银行应设立会计科目,明确会计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
第十四条银行应加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管理,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
第十五条银行应定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状况评价,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五章财务资金管理第十六条银行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流动、效益。
第十七条银行应制定资金筹集、使用、偿还等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
第十八条银行应加强信贷管理,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控制信贷风险。
第十九条银行应加强存款管理,提高存款效益,确保存款安全。
第六章财务风险管理第二十条银行应加强财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确保财务安全。
银监会财务规范化手册123

1
基本制度
• • • • 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原则 建立财务开支预算审批制度(授权审批原则) 建立严格的证、章分离制度 建立会计主管对账和重大会计事项审批制度
(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职务相分离原则)
(即不相容
•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 建立财务制度评估和补充制度
•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2 1
会计基础工作
20
(4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内控制度)
(2健全独立的会计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相应的岗位设置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
(按权责分明原则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履职要求)
(6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及时办理准确核算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2规范档案的归档、保管查阅移交和销毁)
• (三)会计系统控制 1、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 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 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 3、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
《银监会财务规范化手册》解读
• • • • • •
财务工作的核心就是规范。 操作必须规范、 管理必须规范、 评价考核也必须规范 规范是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确保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培训指南及收益
• 以规范化手册为框架,针对自评报告中所占分 值较高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以期达到强化 规范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直接受益:基本了解为什么要加强财务规范化 工作?它的终极意义何在?如何实现财务规范 化?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找到 依据。
银监会财务规范化手册123

• 3、授权审批控制的实施 • 任何授权都应当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
一方面需要避免权限过于集中,即所谓的“一支 笔”制度,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盲目授权,使有关 人员逃避管理责任。
• 特别授权是指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 临时性授权。
• 例如在洽谈投资、收购兼并、对外担保等重要 经济业务中需要临时出某项承诺,以及超过常 规授权限制的交易,都需要特别授权。
• 2、授权审批控制的内容 • 一是授权批准的范围; • 二是授权批准的层次; • 三是授权批准的责任; • 四是授权批准的程序; • 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照程序办
• 二是权力与职责应当明确地授予具体的部门和 人员;
• 三是对于重要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定期独立的 检查等。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示例
工作职责
存在的风险
同时负责现金的收取和 可能会通过注销应收账款和截留应 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 收账款等调节账簿的方法来私自挪
用现金
同时负责购货订单的审 可能以组织的名义为个人购入货物,
使用对象是一线财会人员和会计主管,经办人的每笔业务处理、管理人员的每日履职要求,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规范化的指导内容。
第一部分 财务规范化基本框架
• 一、规范化的内涵:即四五六 • 二、规范化的目标:财务行为合规、财务配置科学、核算真实、控制严谨、财务保
障有力、业务操作无差错、杜绝账外账和“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基本制度
• 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原则(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 建立财务开支预算审批制度(授权审批原则) • 建立严格的证、章分离制度(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 建立会计主管对账和重大会计事项审批制度(即不相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提纲
• 一、了解《手册》的结构及特点 • 二、财务规范化操作指引的重点内容讲解 • 三、财务规范化管理指南讲解 • 四、财务规范化评价指引简介
• 《手册》共由四个部分组成 • 《财务规范化基本框架》---基本了解 • 《财务规范化操作指引》---重点掌握 • 《财务规范化管理指南》---一般了解 • 《财务规范化评价办法》---基本熟悉 • 《手册》的特点:系统 制度 实用 开放
可能弄虚作假或易于掩盖其作弊行为的职务。
• 不相容职务分离措施的理念基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 门或人员无意识地犯有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有意 识地合伙作弊的可能性低于一个部门或人员舞弊的可能 性。
垂直分离
监督分离
接触分离 账物分离
流程分离
• 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
• 一是每类经济业务的发生与完成,不论是简单 还是复杂,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 人员,并保证业务循环中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 员之间进行检查与核对;
• 各项授权应予书面化,并通知到所有流程中的相 关人员,以确保业务按照授权执行,避免在内部 由于个别人比较强势导致授权混乱或“有法不 依”。
• (三)会计系统控制 1、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
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 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
理审批,避免越级审批或违规审批。如对于货币资 金业务,通常应当建立的授权审批,程序包括:支 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和办理支付等。
• 3、授权审批控制的实施 • 任何授权都应当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
一方面需要避免权限过于集中,即所谓的“一支 笔”制度,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盲目授权,使有关 人员逃避管理责任。
基本制度
• 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原则(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 建立财务开支预算审批制度(授权审批原则) • 建立严格的证、章分离制度(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 建立会计主管对账和重大会计事项审批制度(即不相容
职务相分离原则)
•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 建立财务制度评估和补充制度
•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人员兼任,否则
• 三、规范化的要求:系统、整体、持续 • 四、制度化内容:
• 会计核算、财务预算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各相关管理制度
• 五、流程化管理 • 六、持续化评价
第二部分 财务规范化操作指引
• 第一章 会计基础工作 • 第二章 财务预算管理 • 第三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一章 会计基础工作20
• 基本制度(4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内控制度) • 岗位设置(2健全独立的会计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相应的岗位设置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 • 履职要求(按权责分明原则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履职要求) • 会计核算(6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及时办理准确核算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 会计档案(2规范档案的归档、保管查阅移交和销毁) • 系统运行2 • 银行账户管理1 • 信息交流1
3、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பைடு நூலகம்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
• (四)财产保护控制:
• 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 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 1、财产记录 • 首先,应严格限制接近记录的人员,以保持保管、批准
• 二是所有业务未经授权不能执行;
• 三是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审批业务,经办 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 1.授权批准的形式 • 一般包括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 • 常规授权是指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
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可以通过编制岗位 职责手册、权限指引等方式予以公布,提高权 限的透明度。
使用对象是一线财会人员和会计主管,经办人的每笔业务处理、管理人员的每日履职要求,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规范化的指导内容。
第一部分 财务规范化基本框架
• 一、规范化的内涵:即四五六 • 二、规范化的目标:财务行为合规、财务配置科学、核算真实、控制严谨、财务保
障有力、业务操作无差错、杜绝账外账和“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和记录职务分离的有效性。
• 其次,各种记录应妥善保存,尽可能减少记录受损、被盗 或被毁的可能性。
• 特别授权是指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 临时性授权。
• 例如在洽谈投资、收购兼并、对外担保等重要 经济业务中需要临时出某项承诺,以及超过常 规授权限制的交易,都需要特别授权。
• 2、授权审批控制的内容 • 一是授权批准的范围; • 二是授权批准的层次; • 三是授权批准的责任; • 四是授权批准的程序; • 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照程序办
批和货物的收取
在收取货物时利用职务之便将货物
占为己有,同时不向会计部门递交
原始凭证或者在原始凭证上反映虚
假信息
同时负责付款的审批和 可能会伪造购货业务并支付货款, 购货订单签发与审核 从而贪污现金
• (二)授权审批控制 • 授权审批控制应当实现:
• 一是所有人员,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 务。
• 二是权力与职责应当明确地授予具体的部门和 人员;
• 三是对于重要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定期独立的 检查等。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示例
工作职责
存在的风险
同时负责现金的收取和 可能会通过注销应收账款和截留应 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 收账款等调节账簿的方法来私自挪
用现金
同时负责购货订单的审 可能以组织的名义为个人购入货物,
《银监会财务规》解读
• 财务工作的核心就是规范。 • 操作必须规范、 • 管理必须规范、 • 评价考核也必须规范 • 规范是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是确保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培训指南及收益
• 以规范化手册为框架,针对自评报告中所占分 值较高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以期达到强化 规范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