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一节隐私权和隐私

合集下载

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隐”
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 不愿让他人介入, 或不宜公开, 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
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 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
扰的秘密或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 纯个人私事.
A 私人信息:家庭地址、身体缺陷 婚恋状况、家庭关系、 财产状况等 B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C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隐私权: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
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 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 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 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1)私人生活的安宁权 (2)个人信息保密权 (3)私人通信保密权
※假如老师或Βιβλιοθήκη 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相关规定: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 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是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查阅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看未满10周岁学生的 信件是不合法的。
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
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
权利。
※请你依据法律关于公民隐私权的相关规定, 请分析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谈谈你的理由。 ※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 10 周岁的学生或子 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请你依据法律关于公民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请分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权
小红豁然开朗,谁知好景不长,最近的风波 加上刚转学不久学习还不习惯,第一次月考成绩 很不理想,她整天魂不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 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小红,妈妈担心她有 没有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
妈妈的做法合法吗?
隐私权的定义: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 权利。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 五课隐私和隐私权
课本P46小红的故事 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
案例解析
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 父母信息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 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虽然同学们并无恶意,但却属于窥探个人隐私,小 红没有回答,一是警惕性高的表现,二是维护自己 合法权利的表现
隐私对个人的意义 隐私权的含义
二、隐私权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私人生活的安宁权 私人信息保密权 私人通信保密权
谢谢!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
下列现象是否属于隐私:
• 1、老师的收入—是 •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否 • 3、个人病情 —是 •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
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否 •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否
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状况属于 个人隐私,但是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 配和纳税问题,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 有权披露,因此报道明星的收入是合法的。
从这幅漫画和调查 数据中你想到了什 么?
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个人的隐 私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
隐私对个人的意义:

人教版八下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共36张

人教版八下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共36张

天使 19:57:41
最近妈妈老是问我上网在干什么, 想看聊天记录,烦死了。
苹果 19:58:12
我妈妈也老是在我上QQ的时候张望电 脑屏幕,好象我在干坏事一样 天使 19:58:55
她还一定要我的QQ密码,不然不 让我上网。
苹果 19:59:06
那怎么办呀,我以后都不敢确定是不 是在和你聊天了,搞不好是你妈!
2、隐私的具体内容:
隐 私
私人信息: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等。
请判断下列哪些是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否
3、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安琪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一 家网吧,可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 她注册会员时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 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了…
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公民享有 个人信息保密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维权?
与侵权人协商
停止侵害
要求 赔礼道歉
请求司法保护
精神损害赔偿
一天深夜,安琪睡的正香,突然被一阵 嘈杂声吵醒了。原来辖区派出所以“扫黄打 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正在对小 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1、隐私权的含义
权 二、隐私权 2、隐私权的重要性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姓名
籍贯 健康状况 毕业学校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E-mail 兴趣爱好
学习和 工作经历
个人简历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政治面貌
时间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 第1框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2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 第1框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2 新人教版

是指(

A自由权 B隐私权 C荣誉权 D平等权
小结: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他的 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 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 权保护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否
3、个人病情 —是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 (2)搜查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
紧急情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 行搜查。
心情糟透了的小郁忽然想给 网友“乐天派”发E-mail诉说自 己的苦恼,不料“乐天派”也遇 到烦心事了:我也很苦恼,我昨天上
网的时候发现,我在某一网站注册会员时 用的照片、个人资料等都被他们公开了, 我该怎么办啊?
拆看他人信件是不合法的。法律 依据是:P50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 ……
所以, 拆看他人信件侵犯了公民的 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请你依据法律关于公民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请分析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谈谈你 的理由。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法律依据见P50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 老师不是监护人,拆看学生的信件不合法。 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 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做了规定:
• (1)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只有公安机关和人 民检察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 权对公民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
该网站的做法对吗?

八年级政治下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八年级政治下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权的特定作用P48
1、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 定权, 2、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3、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4、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分条记忆上题)
&(1)私人生活的安宁权 (2)个人信息保密权 (3)私人通信保密权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 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 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P48
※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
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 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 群、不开朗。虽然同学们并无恶意,但却属于窥探个人隐私,小红 没有回答,一是警惕性高的表现,二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表现。
“隐”
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 不愿让他人介入, 或不宜公开, 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其本人
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
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
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
权利。 P49
※请你依据法律关于公民隐私权的相关规定, 请分析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谈谈你的理由。 ※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 10 周岁的学生或子 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 种权利?
报纸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的收入,婚恋 部分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一般而言,个人 收入,婚恋情况是他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 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对他人的个人收入、 婚恋情况等隐私有保密的义务,只有权利人才 能公开或允许他人公开自己隐私。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打黄打非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

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明人人有隐私。
隐私具体包括( B ) ①私人信息 ②个人私事 ③私人领域 ④单位情况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2.以下属于隐私的是( C ) ①个人身体状况 ②某官员接受贿赂的清单 ③某单位的“小金库” ④家庭住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4.自学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既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进 步的表现。下列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C) A.某企业擅自将篮球巨星姚明的巨照作为形象代言广告 B.广西一高考落榜女生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 C.母亲为了了解女儿的心理状态,悄悄翻看她的日记 D.公安机关为了破案依法监听犯罪嫌疑人的通讯电话
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诸如“人肉搜索”“网络隐私”“社交 网站”等问题不断出现,肆无忌惮地侵犯着公民的隐私权。对于公民的 隐私权,你的理解是( B) A.隐私权只针对成年人 B.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C.做诚实守信的公民,不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D.限制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12.材料一:据一项调查表明:有31%的中小学生的日记被父母偷看过,
而且有些家长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更不放心,过多的联想和猜测便会成为问
长问短的素材,使本来就承受过重学习压力的孩子,还要想办法应对家长 的盘问,因而又承受更重的精神压力,有些孩子还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上 不归路。 材料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 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为正确保护自己的隐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父母的 关系,让父母尊重、了解、关心自己,某中学决定开展“保护隐私”的系 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 新人教版
1、同桌同学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小郁 的隐私? 2、公布别人隐私会带来什么影响?
(1)在家庭、学校里,存在哪些侵犯你 个人隐私的现象?
(2)你的隐私被他人公开或传播过后, 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 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
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2、搜查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紧 急情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行 搜查。
夜深了,天气很冷,疲倦的小郁睡得正 香.这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
在没有搜查证隐的私情权况的下内,对容某小区住房进
行全面搜查。现在,他们要求小郁家开门 接受检查……3、私人生活安宁权
在生活中有哪些属于我们的 个人隐私? 隐私的具体内容:
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信件等。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是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正是这些烦心事的困扰,加上刚转学不久, 学习还不习惯。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她 整天精神恍惚,引起了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 有一位男生打电话找她,妈妈担心她早恋。于 是,经常偷听她的电话和私拆她的信……小郁 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飘逸”网吧,可更 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注册会员的家庭地址、 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 了……
状况,发现她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 6、我双休日的安排
—否
—是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八年级政治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

八年级政治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 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 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何种情况下的搜查没有侵犯 公民的个人生活安宁权?
—否
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 有人说“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 事。” 你压在心底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丑 事吗? “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 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 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 会到做人的尊严的需要。(隐私对个人 的意义)P46 • 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与众,人无异 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 下惶惶不可终日。(非法披露隐私的危 害性)P47 • 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 社会的需要P48
1、老师拆看学生信件。 2、同学间打探他人隐私,并 将其传播。
3、公布学生个人信息。
……
本课要点
第一目 Hale Waihona Puke 人有隐私 隐私及其重要性第二目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权及其内容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包括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个人信息保密权
3、个人通讯秘密权 4、个人隐私利用权
1、床头卡曝光病人病情 2、隐私被候诊者“旁听”
3、医学观摩未经病人同意
4、化验单随时公开
5、注射室不分男女
是爱?是侵权?
家庭方面
校园范围
社会侵害
1、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已满10周 岁的未成年人)。 2、查看孩子的手机短信、留言、电子邮 件及聊天记录。 3、偷听孩子电话。 4、翻看孩子书包、个人物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7/2013 20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权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 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 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 的隐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 章?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 权?侵犯何种权利?
请你断案P49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 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请你依据法律关于公民隐私权的相关
规定,请分析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谈 谈你的理由。
探究评解
• 1、老师拆看未满10周岁学生的信件是违法的,因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 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 2、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 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 3、老师不是法定的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所以拆 看学生信件是不合法的。 • 4、而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 但应保护他们的隐私权。
1、私人生活安宁权;P48
2、私人信息保密权;P49 3、私人通信保密权。P50
荣荣的烦恼三:
正是这些烦心事的困扰,第一次月 考成绩很不理想,荣荣整天魂不守神,引 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 来电话找荣荣,妈妈担心她有没有早恋, 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荣荣一气 之下跑出家门,来到一家网吧,可更倒 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 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 闷极了…
隐私权的含义: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 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隐私权的特定作用P48 1、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 定权 2、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3、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4、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有哪些隐私权?
具体内容包括:
新闻评述:
思考: 1、请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在仔细阅读教材的 基础上分别评析两种意见。
2、你认为该怎样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尊重隐私,要看场合。 请你思考: 街头、商场、车站、教室等公共场所,顾名 思义,就是大家可以任意看、任意评头品足的。 公共场所安装探头,在保障公共安 警方依据法律,对公共场所实行监控,维护社会 全的同时是否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治安,有利于维护公众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有关部门应该在安装摄像头的地段做上标记, 提醒市民在这个地段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 既可以保证了市民的知情权,从而最大程度地减 少隐私曝光的可能性
•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 请谈谈你的观点。
妈妈的做法不合法, 公民享有私人通信保密权
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公民还享有 个人信息保密权
与侵权人协商 要求 请求司法保护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必要时应该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
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
精神损害赔偿
恢复名誉
心情糟透了的荣荣忽然想给从未 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料 “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
某一黑客进入了一家经纪公司的电脑,并 把600名明星的电话号码公布在了网络论坛中, 造成了众多明星纷纷接到不明电话的骚扰。而 自称是“黑客高手”的人士说,这一切不过是 他们的一场恶作剧游戏。 问:该黑客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明星的什么 权利?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一个初中女生,和大家一 样,喜欢听音乐上网,可是,生活中也有 不少烦恼,让她很困惑……
主 题 发件人 收件人
“我的烦恼” “乐天派” 荣荣
2012、12、5

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 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 查证的情况下,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 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觉得很反感。

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权
荣荣很想帮助网友,你能帮她找到哪 些法律依据?p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 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共同点: 甲和乙都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具有 “隐”的特点。 不同点: 甲的行为已侵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乙的纯属 私事。 小结: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他的 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 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 权保护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否 3、个人病情 —是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 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否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具体内容:
私人信息: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电话号码;
隐 私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
俗话说“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 事”
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 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 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 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 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人们可能有丑事不愿意别人知晓,因为这些 丑事违法、缺德,见不得人,但它不属于隐 私,因为它损害了公共利益。
这样的啊
毛茸茸 19:58:45
我妈来了,不说了。
第二天,荣荣发现 好多同学都在她背后指 指点点,还指着她的手 臂,荣荣知道,肯定是 心直口快的肖肖告诉同 学了。荣荣为此感到很 痛苦。
看了这幅漫画你想到了什么?
这样的生活你喜欢吗?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传播媒 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 就越大,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 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 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隐私是个人不受干扰的权利。
保密权 保密权
新闻评述:
据报道,2010年前,上海将安装20多万个监控摄像头,全面建
立起“社会防控体系”。这一消息引发了上海市民议论纷纷。
意见一:反对。在安装摄像头这项决策上,可能的收益是提高
治安防空能力和打击犯罪能力。但有可能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权
问题,似有不妥。 意见二:赞成。日常生活中,居民的隐私并不会暴露于公共场 所。因为在公共场所里,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本来就意味着会被 众人所看见,那又何必担心给电视机前的监控员看见呢?
荣荣 -------
烦恼一: 吃过晚饭,和往常一样,荣荣 和网名为苹果的同班好友肖肖 在QQ上聊天……
毛茸茸 19:57:41
最近妈妈老是问我上网在干什 么,想看聊天记录,烦死了
苹果 19:58:25
我妈妈也老是在我上QQ的时候张望 电脑屏幕,好象我在干坏事一样
毛茸茸19:57:41
她还一定要我的QQ密码,不 然不让我上网
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和冲 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我 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苦心. 为此,我们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交流, 另外我们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 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少一些让父母疑 心的举动.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 为人所知 ,与 公共 利益无关的 纯 个人私事 。 具体包括 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
苹果 19:58:25
那怎么办呀,我以后都不敢确定是 不是在和你聊天了,搞不好是你妈!
“隐”
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 不愿让他人介入, 或不宜公开, 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
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 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侵
扰的秘密或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 纯个人私事.
人人有隐私
① 个人独立自由 的需要。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②
自身安宁 和安全
的需要。
隐私和 隐私权
③ 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 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 私人生活安宁和 私人信息保密 的权利。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权的内容
① 私人生活(住宅) 安宁权 ② ③
个人信息 个人通信
—否
和妈妈的冲突还没有解决, 荣荣又遇到了新的烦恼!
烦恼二:
这还要从上个星期的QQ聊天说起……
苹果 19:57:59
天热起来了,我们双休日去买 短袖 的T恤吧!咦?好象从没看你穿过短 袖嘛?
毛茸茸 19:57:41
是啊,我手臂上有个很大的胎 迹,露出来太难看了 ,我怕同学 会笑话我
苹果 19:58:25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P46--48
1、放松身体与心灵,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
和隐私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p46 2、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 被纰漏的可能性越大,对自身安宁和安全 的需要也越迫切。p47 3、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 代社会,必须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 缓解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自由舒畅生 活。p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做了规定:p49
• (1)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只有公安机关 和人民检察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 人无权对公民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 • (2)搜查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 紧急情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 行搜查。 • (4)否则,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
保护隐私 并不排斥 正常的社会交往
更不要把保护隐私作为对付父母的挡箭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 私的意识。但也不能因此矫枉过正,因 噎废食,为保护隐私而排斥正常的社会 交往。
甲深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 报警。
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传 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