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3.有无灰指甲或涂指甲油,上肢活动情况
·评估患者有无过敏史、有无起搏器
1
仔细询问病人病史无遗漏、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
·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1
1.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是否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光照充足
2.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监护期间不在周围使用手机或电脑,以免影响监测
·六步洗手、戴口罩
1
2.根据选用的探头不同,也可以选择耳垂、鼻尖等部位
血压监测
(16分)
·使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
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反之,则偏高。根据测压原理,避免任何引起袖带抖动的因素以免测量失败
·伸肘并稍外展,将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
3
必要时脱袖,以免衣袖过紧影响血流,从而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2.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监护仪出现报警时勿惊慌,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
1
告知患者,有事及时按床头呼叫器,医护人员也会及时巡视
·整理床单位
1
床单位平、整、紧,病人舒适
·六步洗手
1
洗手时间大于15秒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心率、SpO2、呼吸、血压
2
撤去电极片,观察贴电极片处有红肿,询问有无其它不适
·清洁皮肤
2
用干纱布擦拭粘贴电极片处皮肤,动作轻柔,减少患者疼痛
·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1
整理好衣服,扣好扣子
·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询问需要
1
询问患者如有需要,及时按床头呼叫器
·整理床单位
1
床单位整理平、整、紧
·整理仪器
1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1分
按相应分扣分
2.洗手
1分
3.至床边核对患者身份(两种以上核对方法)
2分
4.评估
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患者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征;所需监测的项目。
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患者局部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指(趾)甲情况
(有无涂指甲油、手指温暖度);静脉输液情况,肢体活动度。
环境:整洁;使用隔帘,注意保护隐私、保暖;有电源及插座;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监护仪的性能。
6分
按相应分扣分每小点0.5分,
缺1项扣1分
操作前准备
(5分)
1.洗手
1分
按相应分扣分
2.准备用物,检查质量及有效期: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
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监护记录单等。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2.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电极片周围皮肤如有瘙痒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
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
4.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可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
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5分
根据给出病情需求讲解操作相关注意事项,少说或说错一项扣0.5分,最多扣满5分
整体评价
(10分)
1.动作轻巧,操作熟练、正确,报警设置合适
3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口述版)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口述版)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心电监护的目的:为了动态观察病人心率及节律变化,监测病人机体组织缺氧状况,动态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心电监护时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和血压袖带。

3、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4、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2.正确安放电极位置⑴三电极法: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⑵五电极法: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4.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结果。

5.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6.正确设定报警限值,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7.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8.定期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9.对频繁测血压患者,定时松开袖带片刻,以减少频繁充气对血液循环造成的不适感,必要时更换测量部位。

10.造成心电干扰的原因有:(1)交流电干扰(2)皮肤清洁脱脂不彻底(3)电极固定不良或脱落。

(4)导线断裂(5)导电糊干涸(6)严重的机电干扰。

11.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12.每日定时回顾病人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
(一)目的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二)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⑶心电监护仪性能。
6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操作流程60分
1.核对患者;操作告知。
4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心电监护仪开机,检查线路连接。
5
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暴露胸部皮肤;用75%酒精擦拭相应部位皮肤,待干。
6
一项不符合扣3分
4.连接电极与导联线(三导联或五导联),准确粘贴: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9.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用松节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4
一项不符合扣2分
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6
一项不符合扣2分
质量评分
20

关爱患者,有效沟通
5
动作熟练,操作规范
5
安置正确,监护有效
5
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5
理论提问5分
1.目的: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2.注意事项:
6
一项不符合扣2分
6.连接血氧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
5
7.选择导联及监护模式;调节心电图波形和振幅至标准;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调节报警上、下限;观察、记录各项监护参数。
8
一项不符合扣2分
8.遵医嘱停止使用心电监护仪,告知患者;撤除监护,关机,断开电源。
6
一项不符合扣3分
⑴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⑵注意观察影响监测结果的情况,如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避免周围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
⑶注意保暖,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⑷正确设定报警界限,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5
一项回答不全或错误扣1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总分操作特点考核要点评分标准仪表 5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服仪表端庄服装整洁A5B3C1操作前准备151、评估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状态)2、评估患者胸前皮肤情况3、评估环境、光照情况,有无电磁波干扰,环境是否安静整洁4、告知患者:监测目的、方法、指导配合5、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6、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完好备用状态)、电极片(5片)、电极导线(有无漏电、断裂)、护理记录单、纱布、酒精、治疗碗评估患者正确 5 3 1告知正确 3 2 1洗手戴口罩 2 1 0备齐用物放置合理仪器性能检查正确5 3 1操作过程601、核对用物至床旁,双向核对并解释,必要时遮挡屏风2、检查监护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确,连接电源,开机3、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暴露胸廓,必要时清洁皮肤4、将电极片连与导联线上,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RA:右锁骨下RL:右肋缘下LA:左锁骨下LL:左肋缘下V:剑突下)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位置,保证电极片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5、选择导联,调节振幅,根据病情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作好记录。

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7、注意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8、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9、停机时向患者说明原因后关机,断开电源取下电极片10、清洁并观察局部皮肤,协助穿衣,注意保暖核对正确 5 3 1仪器检查连接正确5 3 1患者体位正确 5 3 1皮肤准备正确 5 3 1电极片放置位置正确5 3 1报警界限正确 5 3 1操作程序正确10 6 2正确判断异常心电图及时处理10 6 2告知患者正确 5 3 1停机方法正确 3 2 1撤除电极线后皮肤护理正确2 1 0操作后15整理用物(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处理用物方法正确5 3 1洗手、记录、签字顺序正确5 3 1记录规范签名清楚5 3 1理论提问15选中其中一项1、使用心电监测时心电图的主要观察内容?2、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掌握 5部分掌握 3未掌握0总分100 实得分合计。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⑶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及时告诉医务人
3.态度和蔼,应用本院护士语言规范。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全过程熟练、规范、敏捷,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5

目的: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3
不核对扣2分;核对不全一处扣1分
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开机预热。
3
体位不舒适扣2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连接各导线,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正常。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用温水纱布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皮肤。
5
未清洁皮肤扣5分
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各导联放置位置:RA-右锁骨下第二肋间;LA-左锁骨下第二肋间;RL-右腋中线第五肋间;LL-左腋中线第五肋间;V-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或第五肋间)。
2)周围环境情况、有无电磁波干扰,心电监护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3)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检查监护仪性能、电极片、棉签、温水、纱布,插板。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60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8
电极片粘贴部位不正确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根据情况选择导联;调节振幅、报警上下限。保证监测波清晰、无干扰。

心电监护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评分标准
效果评价
(20分)
1.动作轻巧,操作熟练、正确
5
操作不熟练扣5分
2.尊重、关心、爱护病人
5
未体现关爱病人扣5分
3.能识别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熟知氧饱和度监测相关知识
10
不能正确识别心电图扣5分,氧饱和度监测相关知识不熟知扣5分
2.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再开显示屏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根据监护的项目设置监护通道
4
设置错误扣4分
3.将电极片与导联线连接,75%酒精清洁皮肤,安放电极片(三导联为右上一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靠近右肩;左上一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左下一左下腹),注意避开伤口、电除颤部位
11
未清洁皮肤扣2分,电极片位置错误一处扣3分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操作技术”操作考核质量评价表
评委: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
操作前
准备
(20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
5
未洗手扣3分,未戴口罩、帽子扣2分
2.评估患者:评估病情、意识状态、吸氧流量、皮肤、指(趾)甲状况,清醒患者告知目的,取得合作
5
未评扣5分,评估少一项扣1分
4.用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及指(趾)甲,将传感器正确放置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耳廓处,保证接触良好
5
未清洁局部皮肤扣2分,传感器未正确放置扣3分
5.启动并设置:选择监护导联(P波清楚导联一般为Ⅱ导联),调节振幅,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10
导联选择不正确扣2分,振幅不合适扣2分,心率上下限设置不正确扣2分,报警未处于“ON”位置扣2分,未返回主页面扣2分
3.物品准备:监护仪、电极片、弯盘、棉签、75%酒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修订者:宋广玉第一次制订时间:2015.08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
医院审核者:马靓第一次修订时间:2016.08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心电监护第二次修订时间:
2017.07
批准者:张海林
生效时间: 2017.09 心电监护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时间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评分标准
1.核对病人,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 注意事项
2.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及指甲状况、心理状态、合评估
作程度
(10) 3. 是否有监护仪的使用指征及适应症;了解所需监测的项目
4.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有隔帘
1.护士:洗手,戴好口罩
准备2
. 病人:皮肤准备,体位舒适
(10) 3
.
用物: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
带、
SPO2传感
器、
电源转器,电极片, 75%酒精,弯盘、纱布
1.核对病人,解释操作方法,请病人配合
2.根据病情选择舒适体位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心电监测:
拉隔帘,暴露胸部,
定位、清洁皮肤,连接导联线
心电监测选择在 P,QRS,T 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调节合适的振幅
5. 血压监测:根据测量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测量部位应与心脏保持水平,坐位:平第四肋,仰卧位,平腋中线程测压前需检查橡胶管是否扭曲、受压,避免橡胶管堵塞
及标记φ 处对准动脉;
注肱动脉 : 下缘距肘窝 2~3cm,腘动脉:下缘距
腘窝3~5cm,松紧以能出入

1~2 指为宜
事根据病人情况,设定血压测量间隔时间
6.SPO2 监测:将 SPO2传感器安放在合适的
部位, 红点照指甲
项7
. 其他监测:呼吸、体温等
(60) 8
. 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
9
. 调至主屏,记录
10. 巡视病人,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正确处理报警11. 及时准确识别
常见心律失常
12. 停止心电监
护 : 向病人解释;关闭监护仪;撤出
导联线及电极、血

计袖带、 SPO2传
感器等;
13. 清洁皮肤,安
置病人,洗手记录14. 终末处理
考评人
评分标准
A B C
得分分值×××
1 0.7 0.5
3
3
2
2
2
3
5
3
2
2
2
2
3
2
3
3
2
2
3
4
2
5
2
4
4
5
3
2
制修订者:宋广玉第一次制订时间:2015.08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
医院审核者:马靓第一次修订时间:2016.08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心电监护第二次修订时间:
2017.07
批准者:张海林
生效时间: 2017.09
考核
评价(10) 提问(10 )1.操作中保持和病人交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安全。

4
2.操作动作轻柔、娴熟、准确、节力, 导联线整齐。

3
3.心电监护报警设置规范 , 及时正确处理报警 .
3
10
口试题:
1.如何选择心电监护的导联 ?
答: 通常有三个导联和五个导联。

三导联(一): 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 1 肋间;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 1 肋间;
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联(二):①负极 ( 红 ): 右锁骨中点下缘 ; ②正极 ( 黄 ); 左腋前线第 4 肋
间 ; ③接地电极 ( 黑 ): 剑突下偏右。

五导联 : ①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 1 肋间 ; ②左上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 1 肋间 ;
③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 ④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 ⑤胸导
(C):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2.放置电极片及氧饱探头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片时,必须预留一定范围区域,以不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2)避开骨骼突起,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酒精清洁;
(3)电极片方向白边朝上;
(4)心率慢的患者电极片避开左右锁骨下方位置,贴于左右肩部;
(5)避免在同一侧肢体上同时进行SPO2和 NIBP 的测量;
(6)定时更换测量部位。

3. 心电监护仪心电波形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
(1)观察心电图是否有 P 波 ,P 波是否规则出现,形态、高度和宽度有无异常。

(2)观察 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3)观察 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如有异常及时行床边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心肌缺血
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4)观察 T 波是否正常。

(5)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6)根据病情需要设置报警范围,出现报警时需及时明确原因,及时处理。

4.电极片更换时间?
答:每天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有潮湿,松动时随时更换,观察有无皮肤过敏、水泡、
破损现象。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如何处理
答:定时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
更换测量部位。

6.常见异常的心电图有哪些?
( 1)室性期前收缩:① 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 ,其前无P 波
② T 波与 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 随 T 波移位③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代偿间歇。

( 2)房颤:① P 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 波②心室率极不规则,多在100-160 次 /min 之间③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3)
室颤:
心电
图呈
形态、
频率
及振
幅完
全不
规则
的颤
动波,
频率
为150-500 次 / 分,无法


Q
R
S



S
T


T
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