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借代

借代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运用方式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6、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
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更多少儿学习内容请关注:泡泡少儿•。
借代的名词解释

借代的名词解释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借代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它通过用一个词或短语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以达到丰富语言表达和增加意境的效果。
在下文中,将详细解释借代的定义、种类和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借代的定义借代,顾名思义即借用他物代表真实意义。
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或概念与之相关的物品或事物联系起来,达到引申意义和加强表现力的效果。
借代广泛运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使得文本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二、借代的种类1.象征借代:它是借代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形式。
通过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展现出丰富的含义。
例如,用“白鸽”来象征和平,用“残花败柳”来象征岁月的流逝等。
2.比喻借代:它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用一个形象的句子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以增强句子的修辞效果。
例如,用“月亮”来比喻美丽的女性,用“飞鸟”来比喻自由等。
3.拟人借代:它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特征或感受,从而增加句子的形象感和感情色彩。
例如,“山峰低头”、“雨水哭泣”等。
4.转喻借代:它是利用某个领域的名词或术语来代替另一个领域的名词或术语,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用体育赛事的术语来描述人生的战斗,用军事术语来比喻商业竞争等。
三、借代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1.丰富意境:借代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给读者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空间,使得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意境。
通过将诗人的感受和意境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表达的内涵。
2.增加表达力:借代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诗歌、小说和散文的表达力。
通过借用象征概念或将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的事物,作者能够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增加审美效果:借代的使用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使得作品更加动人、引人入胜。
通过善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作者能够将深奥的情感和思想以更加美妙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4.加强情感表达:借代的使用有助于加深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借代的七种类型

借代的七种类型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用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词,从而达到修辞的目的。
借代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意思。
在实际写作中,借代是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
下面将介绍借代的七种类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一、指代借代指代借代是用代词、名词、形容词等来代替前文中提到的事物或人物。
这种借代方式能够减少重复,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原句:小明买了一本英语书,这本英语书很有用。
改写后:小明买了一本英语书,它很有用。
二、词类借代词类借代是指用不同的词类来代替原词,从而达到修辞效果。
例如:原句:他的笑容很温暖。
改写后:他笑得很温暖。
三、隐喻借代隐喻借代是指用具有隐喻意义的词语来代替原词,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原句:他的眼睛很亮。
改写后:他的眼睛是星星点点的。
四、拟人化借代拟人化借代是指用拟人化的方式来代替原词,使其具有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原句: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
改写后:风在树叶中游走,发出簌簌声响。
五、比喻借代比喻借代是指用具有比喻意义的词来代替原词,从而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原句:他的声音很低沉。
改写后:他的声音像是深夜里的虫鸣。
六、借代重复借代重复是指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同一词语,从而达到强调和突出的效果。
例如:原句: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
改写后:他一直在努力,坚持不懈。
七、借代对比借代对比是指用对比的方式来代替原词,从而使文笔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原句:他的脸色很差。
改写后:他的脸色像是被晒黑了一样。
总之,借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借代方式可以用于不同的文章类型和场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借代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借代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以某一具体事物代替另一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从而达到凸显某种特定意义或达到修辞效果的目的。
借代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不仅使作品富有变化和艺术感,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
借代的名词解释是指对借代这一修辞手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借代的特点在于通过一种隐喻的方式,以某种近似的事物或概念来替代另一种事物或概念,从而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借代的名词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近似性解释〕借代所依据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具有部分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构成了借代的基础。
通过类比和比喻,原本的事物或概念得以以一种强烈而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作品的色彩和形象感。
2. 〔情感解释〕借代可以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读者。
通过以一个情感充沛的事物代替另一个抽象的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绪,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3. 〔符号意义解释〕借代可以通过符号的意义,转化和传递某种特殊的含义。
通过选取特定的事物或概念来代表另一种事物或概念,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从而加深作品的隐喻意味。
借代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对修辞手法的解释,更是对于修辞手法背后意义和文学效果的解读。
通过使用借代,作者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深度感人。
借代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有不同的应用方法,例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也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和表现形式。
总之,借代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修辞手法,扮演着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借代,作者能够巧妙地传递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丰富独特的艺术形象。
借代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对这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更是对其内涵和修饰效果的理解和解读。
它是对于文学创作中一种独特艺术手法的诠释,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和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文学之美。
借代修辞手法解释

借代修辞手法解释一、借代的定义借代指用某些与本意相近的词语代替原词,从而增加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
二、借代的分类1. 同类借代:用同一范畴的词来代替本来要说的词。
2. 异类借代:用不同词类的语言来替换其他语言中的某个词汇。
3. 形声借代:以相同形状或相似的音调和韵律来取代原词。
4. 祷文借代:借用祈祷的语言代替一般性语言。
5. 反复借代:反复使用同一词汇来替换不同的内涵。
三、借代的例子1. 同类借代- 我的芳心熏染了三春(芳心代表了爱情,提高了表达的浪漫气息)- 四十年河西,南北多少事(河西指的是解放区的陇东一带,南北多少事代表着国家的分裂和内战)2. 异类借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代表世界,月代表民族,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分崔肝胆,结交皆忠诚(崔肝胆是古代名将,形容交情要求忠诚,结交的人必须信守承诺)3. 形声借代- 晨钟暮鼓(钟鼓指的是寺院的声音,表现一种平静)- 肆意妄为(妄指的是无可辩护的程序,令人感到惊讶)4. 祷文借代- 请门外邻居兼听(兼听代表请他们慈悲宽容,好像听到门外的声音)- 参天古树,君宜爱护(参天代表的是髙耸入云的古树令人感到敬畏,表达了爱护环境的观念)5. 反复借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想代表的是遐想,花想代表的是幻想,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无限的遐思和幻想)。
四、借代的效果1. 提高句子的艺术特点借代的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使句子的词汇表现更加丰富,加强了表现力,提高了句子的艺术特点。
2. 提高语言表现的含义借代常常用于刻画人物、描绘景色和表达思想情感等,增加了情感的体现,提高了语言表现的含义。
3. 起到极大的感染力借代的修辞手法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4. 丰富语言表现的多样性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表现的多样性,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借代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借代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用的44个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
•桃李:学生。
•社稷、轩辕:国家。
•南冠:囚犯。
•同窗:同学。
•烽烟:战争。
•巾帼:妇女。
•丝竹:音乐。
•须眉:男子。
•手足:兄弟。
•汗青:史册。
•伉俪:夫妻。
•白丁、布衣:百姓。
•伛偻、黄发:老人。
•桑麻:农事。
•提携、垂髫:小孩。
•三尺:法律。
•膝下:父母。
•华盖:运气。
•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庙堂:朝廷。
•朱门:富贵人家。
•干戈、玉帛:战争与和平。
•金乌:太阳。
•婵娟、嫦娥:月亮。
•青鸟、鸿雁:传信的使者。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岁寒三友:松、竹、梅。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泰山、泰斗、岳父:比喻敬仰的人。
•东床:对女婿的称呼。
•问鼎:指图谋篡夺政权。
•逐鹿: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请缨:喻杀敌报国。
•五柳:隐者的代称。
•鸿鹄、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红豆:相思。
•杜康:酒。
•三尺:法律。
•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烂柯:比喻离家年久。
•青眼、青睐:指对人喜爱或重视。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借代的例子大全

借代的例子大全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它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来达到表达意义的目的。
借代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修辞文体以及日常语言中,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借代的例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修辞手法。
1. "铁杵磨成针",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能够取得成功。
这里的铁杵和针是两个不同的事物,通过借代的手法,将铁杵代表了艰苦的努力,针代表了成功的成果,从而生动地表达了一个道理。
2. "白发苍苍",这是用来形容年老的人的常见词语,其中的白发借代了老年,苍苍借代了年迈的样子。
通过这种借代的方式,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年老的状态。
3. "金戈铁马",这是用来形容战争的词语,金戈代表了武器,铁马代表了战马。
通过借代的手法,将战争中的两个元素用金戈和铁马来代指,从而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气息。
4. "风和日丽",这是用来形容天气晴朗的词语,其中的风和日代表了良好的天气状况。
通过借代的方式,使得描述更加简洁明了,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晴朗天气的美好。
5. "一叶知秋",这是用来形容观察细微变化能够推断大局的词语,其中的一叶借代了微小的变化,知秋借代了推断大局。
通过借代的手法,使得描述更加深刻有力,让人们能够明白观察细微变化的重要性。
6. "百花齐放",这是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花儿一起开放的词语,其中的百花借代了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借代了一起开放。
通过借代的方式,使得描述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各种花朵一起绽放的美好景象。
7. "山高水长",这是用来形容地势险峻的词语,其中的山高借代了高耸的山峰,水长借代了绵延的河流。
通过借代的手法,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险峻的地势特点。
借代词语大全500个

借代词语大全500个代词是语言中的一类词汇,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以避免重复使用。
在文学创作和修辞手法中,借代词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使用借代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生动、形象,并让读者产生更深的感受。
本文将介绍500个常用的借代词语,以供参考和使用。
一、人物类1. 他(她、它):指代某个人物。
2. 你(您):指代读者或与读者相关的人物。
3. 我:指代作者本人。
4. 众人:指代一群人。
5. 他们(她们、它们):指代多个人物。
6. 别人:指代除上文提及的人物以外的其他人。
二、动物类1. 鸟儿:指代鸟类。
2. 小狗:指代狗类。
3. 小猫:指代猫类。
4. 小鱼儿:指代鱼类。
5. 虫子:指代昆虫等小动物。
6. 野兽:指代野生动物。
三、植物类1. 花朵:指代各种花。
2. 树木:指代各种树。
3. 草地:指代长满草的地面。
4. 果实:指代各种水果。
5. 树叶:指代树上的叶子。
6. 庄稼:指代农作物。
四、自然物类1. 日月:指代太阳和月亮。
2. 星辰:指代星星和星座。
3. 天空:指代天气和大气。
4. 山水:指代山脉和江河湖海。
5. 大地:指代地球和土地。
6. 风雨:指代各种气象现象。
五、抽象概念类1. 爱情:指代人际之间的情感关系。
2. 友谊:指代朋友之间的关系。
3. 心灵:指代思想和情感的内在世界。
4. 希望:指代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望。
5. 努力:指代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6. 时间:指代过去、现在和未来。
六、时间空间类1. 今天:指代当天的时间。
2. 昨天:指代过去的时间。
3. 明天:指代将来的时间。
4. 这里:指代当前所在的地点。
5. 那里:指代离开当前地点的地方。
6. 此地:指代当前所在的地点。
七、数量类1. 数字:指代具体的数值。
2. 一些:指代不确定的数量。
3. 多少:指代询问具体数量。
4. 许多:指代大量的数量。
5. 很少:指代少量的数量。
6. 全部:指代整体的数量。
八、情感类1. 快乐:指代愉快的情感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finition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 “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 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 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 借代辞。” 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 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 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 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 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 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 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 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 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 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 足。
与借喻的区别
种类: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 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 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 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 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运用方式 3.1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3.2特征代本体: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3.3具体代抽象: 3.4工具代本体: 3.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3.6以结果代原因: 3.7形象代本体: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 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 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 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以 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 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 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 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 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 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