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6《狼牙山五壮士》名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6《狼牙山五壮士》名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6《狼牙山五壮士》名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41年秋,五位八路军战士在狼牙山为抵抗日军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五壮士的英勇行为,展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对一些历史知识也有所了解。

但六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感悟人物品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五壮士的精神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五壮士的形象特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五壮士的形象特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五壮士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壮士的英勇行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4.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五壮士的英勇精神。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体会五壮士的形象特点。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合作、讨论、探究, 理解课文内容。
(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 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英勇 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 (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称他 们为壮士?)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 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7、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为什么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等。)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学生分小组 合作探究:狼牙山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他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并 体会五壮士的品质。全班讨论交流:体会五壮士的品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重点 段。
7、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9、通过读读、议议我们已经大体把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那么从接受任务到英勇跳崖这中间可经历了不少事情,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 第二部分(4~6自然段),看看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圈圈画画,做上读书笔记,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学生读书、圈画、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 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
内容摘要
为此,我将以《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链接资源, 任务驱动,落实要素,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链接资源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状况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3、词语解释: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能够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理解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述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必须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能够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人民和军队的转移英勇阻击敌人,壮烈牺牲的故事。

表了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选此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同学们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的英雄故事;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属于第三学段,能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相关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感悟。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寇、葛、吼等10个生字,掌握庙、务、腔、眺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4、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的英雄人物。

那么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英雄人物呢?2、课件出示图片:狼牙山五壮士。

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们认识他们吗?3、请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好好想想,说说你认为他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4、导入: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事情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从书本中去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和提问想象的方式导入课文学习,并点出词语“故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养成好的方法。

同学们可以边读边划,也可以通过圈,点,注等方法,找出你不懂的句子词语,同时可以在你认为好的地方,可以写一写,留下你的想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

能正确读“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寇、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2、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百度搜索视频: 《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断)(/s?tn=site888_pg&lm=-1&word=%CA%D3%C6%B5%A1%B6%C0%C7%D1%C0%C9%BD%CE%E5%D7%B3%CA%BF%A1%B7)(/v_show/id_XMzQ0MjUzNzI=.html)(观看视频片段,虽说用了近10来分钟,却让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有了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敬爱。

)2、、学生谈感受,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刚才这一个真实的故事。

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2、读后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读生字组词(2)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读。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让学生从两组词中分别感受壮士的英雄气概,和痛击敌寇的痛快)(3)注意生字的书写,如“葛、斩“等字的字形。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5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5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5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班48名学生,男生人数居多,男生喜欢英雄故事的兴趣比较浓,所以要诱导学生多读,读出英雄的气慨,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感情。

教学理念: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文本解读】《狼牙山五壮士》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为“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习作要素为“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指向非常明确。

《狼牙山五壮士》是《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沈重创作的一篇通讯。

这篇文章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奋勇抗击日寇,最后跳崖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五壮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在人物描写方面着墨较多,选取了最能代表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其中既有对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又有对人物群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

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五个,作者根据各自的身份、性格等特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序地呈现了一组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激发爱国之情。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1.回顾五年级上册课文《冀中的地道战》,出示“晋察冀根据地”资料: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根据地。

它位于华北北部,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

抗战期间,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三万二千余次,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片土地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王二小、白求恩等,狼牙山五壮士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出示日军侵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今天北京的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抗战,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为止。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教学要点:细读课文第一、三段,了解作者在这两段中安排的材料,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

二、学习第一、三段。

五壮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一)讲读第一段:(接受任务)1.指名读。

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2.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使学生明白:“敌人大举进犯”,我们只有“五个战士”,在这样的形势下,接受掩护任务是多么艰巨!这不是五位战士豪壮的.气慨,勇敢的精神的表现吗?战士们为完成掩护任务,主要用“拖”住敌人的办法,这在上节课我们己知道,战士们在诱敌上山的路上,引敌上山这“引”——是为了拖住敌人,在狼牙山顶峰勇歼敌人,这“打”——也是为了拖住敌人,战士们又是怎样把敌人引上这绝路的呢?(二)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1、战士们为什么这样做?默读、思考:①两条路是怎样的两条路?②战士们为什么要选择绝路?2、哪几句直接描述五壮士?(“走”一个字表达了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做好了自我牺牲的准备。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表现了英雄置个人生死度外的崇高思想境界。

3、齐读此段。

三、总结课文。

1.小结:本文是以“壮”贯全文,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五个材料,重点写了“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个事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作业1.用简短文字写出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完成作业本2、4、7。

板书设计:4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抢、夺、插、举、喊、拔、拧、掷)引上绝路英勇跳崖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诱敌上山(沉着、吼、抢、全神贯注)接受任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的意思:能辨析“掩护”和“保护”、“打击”和“痛击”、“屹立’’和“站立”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