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观后感:经典?只是功夫不死!】
英语作文功夫观后感

英语作文功夫观后感Kung Fu Hustle is a Chinese action-comedy film that was released in 2004. The movie was directed by Stephen Chow, who also starred in the film. The story is set in 1940s China and follows the journey of a young man who dreams of becoming a gangster. However, he soon finds himself caught up in a battle between two rival gangs, both of which possess incredible kung fu skills.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I was left with a feeling of awe and admiration for the incredible kung fu skills displayed by the characters. The fight scenes were intense and fast-paced, leaving me on the edge of my seat throughout the entire movie. The use of special effects and choreography was outstanding, and it was clear that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had gone into making the fight scenes as realistic and thrilling as possible.However, what I found particularly impressive about Kung Fu Hustle was the way it blended action with comedy.The movie had a lighthearted and humorous tone, whichhelped to offset the violence and brutality of the fight scenes. The characters were all quirky and eccentric,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often hilarious. This made themovie enjoyable to watch, even for those who are nottypically fans of action movies.Another aspect of the movie that I appreciated was the way it explored the theme of redemption. The main character, Sing, starts off as a selfish and ruthless gangster who is only interested in his own gain. However, as the movie progresses, he begins to realize the error of his ways and seeks to make amends for the harm he has caused. This character development added depth to the story and madeSing a more relatable and likable character.Overall, Kung Fu Hustle is a fantastic movie that combines action, comedy, and drama to create a truly unique and entertaining experience. The incredible kung fu skills displayed by the characters, the use of special effects and choreography, and the lighthearted tone all contribute to making this movie a must-see for fans of the genre. Ihighly recommend it to anyone looking for an exciting and enjoyable movie experience.。
李连杰电影《功夫皇帝方世玉》影评

功夫皇帝方世玉精彩点评李连杰的影片太多的经典,基本上他赋予角色的定义就是让它成为永恒.记不起来第一次看《方世玉1》是什么时候,总之是很遥远的回忆。
那时这部片子在各个电视台播映了无数遍,光我看了就有不下十次了。
虽然反复看了这么多次,每次看时却似看新片时那般饶有兴致,真不知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竟能将幼小的我牢牢的锁在屏幕前。
这一次又看这部片,距离上次却又有许多年了,却终于弄清它魔力所在。
先是故事。
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广东十虎之一“方世玉”的故事。
以前的传统的大侠,或忧国忧民,或嫉恶如仇,要么是一派宗师风范,要么是飘逸高雅,要么是酷劲十足,总之都是比较完美,异于常人的角色.方世玉则不同,他贪玩耍宝, 活泼有趣;在比武招亲他可以因为看到对象太丑而主动放弃胜利,他可以在被带到衙门时慌报姓名,全然是个大男孩.他似乎没有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包括为了红花会打拼也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总之他更近于普通的年轻人.没有太多家国仇恨的包袱,故事当然也轻松多了.再说演员.首先是李连杰饰演的方世玉.看惯了黄飞鸿忧国忧民,正义凛然的宗师风范,再看方世玉的顽皮耍宝,竟似两个人一样.方世玉的侠义的一面,李连杰演起来自然是架轻就熟了.在为大宝收尸那种凛然正气,救父亲时信念坚定都被诠释得十分到位.应该说这种侠义的本质已经深深印刻在李连杰身上,所以他的角色中的侠义气质更似从身上散发出来一样.主要看点是他怎样演绎方世玉顽皮少年的一面,毕竟之前演绎的黄飞鸿正襟危坐的一代宗师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当时李连杰也已年届三十,与年少时演绎这种角色相比难度自然大了不少.从片中看来,这种演绎无疑是很成功的.方世玉的年少顽皮活泼的气质把握得比较好,从打架被抓后慌报姓名,到比武时自报一长串的名号,从招亲时看到台上小姐太丑就主动放弃胜利,到与九门提督打斗时斗嘴,无不反应了这一面.另外顽皮的一面与侠义的一面却不是脱节的.应该说,李连杰塑造的方世玉是立体而生动的.(有一个问题就是国语配音.不知李连杰拍戏时是说国语还是粤语,感觉有时候口型和对白对得不是太好.这点在方世玉敲锣唱歌那段表现尤为严重,几乎完全对不上.)其次是苗翠花.萧芳芳饰演的苗翠花是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她将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功夫老妈刻画得惟妙惟肖.只要她一出场,画面立马就生动有趣起来.她浑身是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将注目的焦点吸引过去.因此关于她的经典画面就不胜枚举了.有她听到丈夫念诗后开心到不能自持的场景,有她赶时髦烫发使头发着火的场景,有她冒充方大玉比武招亲言语动作挑逗李小环的场景,还有她假意撞墙却又弄巧成拙真的撞上墙的场景.无不让人捧腹.她的演绎是夸张但不做作的,甚至有点卡通风格.这在撞墙那段她被撞得飞到对面的房梁上有充分的体现.(都说<功夫>引入卡通元素是创新之举,现在看来却原来是有师傅的)这样一个搞笑老妈与顽皮儿子方世玉相得益彰,甚是相称,使本片谐趣幽默,精彩纷呈.其他角色.赵文卓的九门提督演得够坏,而且形象阴郁,很称这个角色.李嘉欣在这部戏中发挥空间不多,但也算尽职尽则.胡惠中的李小环演得也是不错.印象深刻的是雷老虎..形象上就很契合这个富商的角色,演得也十分到位,更令”以德服人”的口头禅成了经典.有一点疑问就是雷老虎是山东人,怎么戏中反倒只有他的口音最像广东人.总之,影片中的演员表现都十分到位,与角色十分契合,以至于剧中角色竟似为演员量身订做一般.最后是武打设计.本片的武戏不算很多,但主要的几场打戏设计得还是不错的.一是比武招亲时的人头桩,很有新意;另一场是最后救父亲时在台下狭小的空间打斗,颇有些难度.不过从整部戏来讲,武打还是略显不够精彩.现在我弄清本片的魔力所在了:精彩却不沉重的故事,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再加上有新意的武打.加上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就构成了这部电影成功的所有元素.相对那些主题深奥的影片来讲,这部片子更加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联想到现在一些中国电影人都在做些所谓主题深刻的影片,似乎不深刻就显不出自己的水准,搞得电影越来越小众.其实电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娱乐.当然这不是说就可以忽视内涵,一味向观众谄媚.观众希望看到的是精彩而不肤浅的电影.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这样的典范:它没有严肃深沉的虚伪脸孔,它没有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它有的是轻松活泼的电影语言,它有的是淳朴的情义.总之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娱乐片,也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功夫梦》观后感

《功夫梦》观后感《功夫梦》观后感1今天早上,我偶然在百度旗下的奇艺电影网上看到了功夫梦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播放排行榜上排名第八。
平时我很喜欢中国功夫,我就打开这部电影观看。
这电影讲的是,一个美国黑人小男孩德瑞被迫来到中国,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
胡同里的一切对德瑞来说都是新鲜的,但不美好。
德瑞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但就是这次经历让德瑞吃尽了苦头。
德瑞被一个学功夫的中国男孩欺负,德瑞打不过他,只能逃命。
在一次逃命的过程中,德瑞幸亏遇到了后来教他功夫的韩。
后来,韩在无意之间教德瑞中国功夫,德瑞也在无意之间学了很多。
功夫大赛开始了,德瑞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四强,在四强的比赛中,德瑞遇到了对方选手教练的黑手,把德瑞打伤了。
所有人都觉得德瑞应该放弃比赛,但是德瑞选择了坚持,坚持去比赛。
在决赛中,德瑞展现出了自己高超的本领,一度领先。
由于德瑞左腿受伤,且被对手看到了这个弱点,被对手摆平比分。
最后在决胜的一分钟,德瑞用以静制动的一招打败了对手,赢得了冠军。
看完电影后,我觉得我应该像影片中的德瑞那样,选择坚持,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
《功夫梦》观后感2在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功夫梦》,它是我最喜爱的电影演员——成龙主演的。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有信心就有力量”。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成龙收了一个外国徒弟——唐德。
她从小跟着成龙学功夫、四处奔波。
一家武馆的武师心术不正,瞧不起他们。
于是,他们举办了一场武会,准备较量一下高低。
比赛快结束了,那家武馆馆主告诉他的徒弟不要手软,往她的残腿上踢。
唐德拼命地努力,最终用“金鸡独立”打败了那家道馆,成为了冠军。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小女孩居然有如此之大的力量,这个力量的来源是——信心。
有了信心,就是再大的困难都能解决。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
就说邓雅平吧,她从小腿短,没有打乒乓球的天赋。
可是,她不懈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终于克服了困难,成为了一名乒乓球冠军。
功夫之王

功夫之王作者:童树梅来源:《课外阅读》2009年第01期高耸入云的大青山景色优美远近闻名,一年四季登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更出名的是青山寺里的住持方丈那一身出神入化的绝世武功。
这天天气晴好,几个大男孩流着汗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来到青山寺外,他们是来求方丈传授武功的。
为表示诚心,几个人在寺外一字排开笔直跪倒。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师终于出来了。
大师满睑愧色,说:“孩子们,并不是老僧藏技不肯教你们,实是有人比我的功夫更高,他才是真正的功夫之王,你们若跟了我,岂不是误了你们?”几个人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人比大师的武功更高?其中一个男孩忍不住问道:“大师莫不是在考验我们吧?”大师摇摇头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喏,他正好来了!”众人掉头一看,只见一个人出现在他们身后。
来人四十开外,脸膛黝黑,满脸大汗,头发凌乱,衣着陈旧,整个一副山上农民打扮,背上还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大袋子,显然刚从山下爬上来。
男孩问:“他会是功夫之王?”大师一脸郑重地点点头,说:“就是他。
他是最让我钦佩的人!你们切不可小瞧了他。
他每天都要上山下山十几趟用来锻炼脚力,另外你们也看到了,他身上还背着几十斤重的沙袋。
这样的功夫试问天下谁能达到?老僧我只怕跑个三五趟就撑不住了。
”男孩们顿时兴奋起来,个个一跃而起,抢上前喊道:“师傅、师傅,教我们武功吧,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那功夫之王听了,慌得连忙把背上的沙袋放下来,汗也顾不上擦,双手直摇,说:“羞死人了,什么功夫之王啊,我一丁点的功夫也不会。
”男孩们当然不信,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这样的,便嚷嚷道:“师傅,您就别装了,每天上山下山几十趟,还背着个沙袋,没功夫的话早就累死了。
”功夫之王更慌了,说:“沙袋?谁告诉你们我背沙袋了?你们说的是这个袋子吗?”说着,他弯腰打开那个鼓实实的袋子,刚一打开大伙就愣住了。
袋子里装的不是沙子,而是白花花的大米。
这是怎么回事?男孩们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方丈大师,却听大师缓缓说道:“他确实不会功夫,他只是本寺的一个挑夫,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山下背上油米粮盐及其他杂物。
致敬中国功夫之王演讲稿

致敬中国功夫之王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为你们致敬中国功夫之王。
中国功夫,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武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功夫之王是那些在武艺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伟大人物,他们以其非凡的才能和努力,让中国功夫走向了世界。
中国功夫之王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武术家,更是一个杰出的人。
他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超凡的运动能力,在武术竞技中独领风骚。
他们勇敢无畏,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弘扬着中国功夫的精髓。
他们的拳脚,不仅仅是技艺的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不懈,中国功夫才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中国功夫之王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武术比赛的荣耀,他们更多的是在传播文化,传播友谊。
他们将中国功夫的精髓融入到了电影、电视剧等娱乐作品中,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们都能够领略到中国功夫的魅力。
他们的身影遍布全球,他们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中国功夫的历史中。
在致敬中国功夫之王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是否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功夫这一瑰宝?我们是否为中国功夫之王的努力和付出献上足够的赞美和钦佩?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国功夫的精神,让中国功夫之王的光芒照亮
每一个角落。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功夫之王鼓掌,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国功夫的精神,让中国功夫之王的传奇故事继续在世界上流传!
谢谢大家!。
功夫观后感

功夫观后感功夫观后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功夫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功夫观后感1快到过年了,这周末我结束了古筝集训,进入了真正的寒假自由时间,可以放松一下啦!我们今天下午去金逸影城看《功夫熊猫3》。
很久以前我就看过功夫熊猫的第一、第二部,故事都记不太清了,但是我对这部续集充满期待,何况口碑是如此之好!以前网络订票、取票都是妈妈搞定的,这次爸爸让我也学一下取票流程,我们是在金逸影城宝龙店订的,我取票很顺利,看到出票那一刻,我真的好兴奋!过年前这两周,电影院远不如国庆档和圣诞档那么热闹,因为很多人都忙着回家过年呢,所以,今天下午这场IMAX 3D大厅,能有将近一半的上座率,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放在暑期档,《功夫熊猫3》还是有能力和《捉妖记》扳一下手腕的,熊猫3的实力其实非常强大,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动画电影!看得很爽!我喜欢它的剧情,喜欢它的诙谐,爸爸喜欢它的画风和音乐。
这部电影的画风非常的纯净,明丽,色彩非常鲜艳,和《阿凡达》那种阴郁灰暗的风格不同,儿童主题更明显。
熊猫3延续了阿宝不畏强敌,以弱胜强的传奇故事,新鲜之处是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熊猫村,这个熊猫村里的大大小小的熊猫都非常可爱,萌态可掬,他们都不会武功。
但阿宝的亲爸李山却骗了他,说这里的熊猫会气功。
当大反派天煞即将杀到熊猫村的时候,李山却沮丧地告诉儿子,他们根本不会气功,这是对阿宝最大的考验——而阿宝经受住了这种突然的考验,他没有气馁,而是充分发挥每个熊猫的天分,发掘他们的特长,教会了这些熊猫武功,阿宝也成为了最好的师傅!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认识你自己,相信你的潜能,你就一定会成功!熊猫3是一部非常流畅的故事片,该感动人的地方它一定会让你感动,该出现高潮的地方它一定会让你嗨起来!这部电影结尾的插曲也很有气势,是熊猫们集体练武的配乐,配的非常好,和《捉妖记》的集体舞蹈插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术的观后感和总结200字

武术的观后感和总结200字Watching martial arts movies always leaves me in awe of the incredible skills and discipline displayed by the actors. Each fight scene is meticulously choreographed to showcase the beauty and power of the martial arts. These movies are not just about fighting, but also about the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martial arts.看武术电影总是让我对演员展现出的令人惊叹的技能和纪律感到敬畏。
每一场战斗场面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展示武术的美和力量。
这些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战斗,还包含武术的精神和哲学方面。
One thing that always stands out to me is the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that goes into mastering martial arts. It takes years of practice and training to be able to perform the intricate movements and techniques with precision and grace. The actors in these movies truly embody the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 required to excel in martial arts.我一直认为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致力于掌握武术所需要的奉献和努力。
要想精确而优雅地执行这些复杂的动作和技巧,需要多年的实践和训练。
李小龙传免费版(功夫之王李小龙)

李小龙传免费版(功夫之王李小龙)“关于李小龙,总有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在流传。
在一个星期中,有人说他在伦敦被击败,有人说他在纽约受伤,甚至是在香港被杀。
这就是事业巅峰时期的李小龙......”在1970年代,李小龙绝对是国际影坛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就连大洋彼岸也不例外,哪怕是孟菲斯的卡车司机也开始把他当成“天降神人”或者“来自中国的救世主”,获得了如同约翰·列侬一般的赞誉。
就像李小龙的传记所回忆的,在他开始拍摄《龙争虎斗》的时期,“他的照片无处不在”,“他是武术界的猫王”。
当他再次回到香港,开启了“功夫电影”的新时代,李小龙不再只是一个演员,他成为了一个代表,展示了一个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又能引起全球共鸣的电影流派。
不管是在香港,还是罗马、伦敦、旧金山,都刮起了李小龙和嘉禾影业创造出的这股功夫旋风。
随之而来,李小龙也成了潮流偶像,虽然有时有些自相矛盾,根据他妻子 Linda Lee 回忆,"他拥有非常帅气的西装,但是他又经常会穿得很随意,被媒体成为‘最不注重穿着的亚洲人士’!”但是,他散发出的美感无可辩驳,充满阳刚之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读者在美国武术杂志《黑带》(Black Belt)的信中写道:“在玛丽莲·梦露的摇曳腰肢之后最美的事物,就是李小龙的微笑。
”李小龙是一位哲学家(作为一名热爱阅读又坚持早起的人,李小龙每天都在书房里读好几个小时的书),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武士,一个要求严苛的教练,一个前途光明的导演。
他是思想家、诗人,并且留下了许多深具启发性的话语(笔者最喜欢的一句:“如果你弯下脊梁,你会发现,总有人想要爬上去。
”)。
李小龙绝对属于他的观众,也就是说,属于所有那些仿效他的形象、欲望、梦想的人。
“明星制”的滋味“我知道人们常常讨论他的修行,但是我总觉得这就像是在说一辆停在修道院里的宾利车。
”John Sa某on 曾在一部介绍李小龙的纪录片中这么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夫之王观后感:经典?只是功夫不死!】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
成龙和李连杰,谁更强?十年前,人们会说,你去做梦。
十年后,答案在电影里。
对于电影这门类型片丰富,融合了多样艺术元素的综合体来说,某些电影类型是其永恒不变的宠儿。
比起爱情片的炽烈和科幻片的纵横,华语电影中的一朵奇葩--功夫电影,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深入人心的美感,时时在我们的心中,梦中,生命中,绚烂无比,精彩不停。
于是,在《功夫之王》这样一部电影诞生之后,我们无需多言,只要观看。
可是,当一个好莱坞式的故事,冲淡了神话的优雅显得粗陋无比。
当两位功夫巨星,只是瞬间的过招,虽然精彩却显得意犹未尽。
当所有人,梦想着李连杰和成龙对打的场面真正的实现,电影却不能尽如人意时,这样的一部电影便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显得步履蹒跚。
不过,最真实的答案是,《功夫之王》不是功夫电影的里程碑,亦非开创新派动作的分水岭。
更谈不上两个功夫巨人的完美之作。
拳脚生风,尘埃落定,这只是一个圆梦的过程。
首先一点,当罗伯特?民可夫这样一位导演接手这部电影之后,你就应该知道,从这个只喜欢制造类似《精灵鼠小弟》级别合家欢氛围的导演手下,想要诞生一部经典,永远只能是奢望。
于是,当好莱坞全盘接手这部实拍期间演员念着英语对白的影片后。
对于我们熟悉这些传说和华语功夫电影的影迷来讲,其中的颠倒混乱就显得被放大般的难以忍受。
套用的《西游记》故事和众多熟悉的人物名称的出现后,让这部电影的血统遭受到了最大的诟病,就如同迪斯尼的《花木兰》让人不爽一样,这部影片的文化过渡,让“维模”在电影里过分受到了关注。
这部影片的身上,你可以找到很多熟悉的影子。
那个外国小男孩的故事使你想起了大黄蜂的好朋友?虽然他远没有希安?拉博夫在《变形金刚》当中那样有眼缘;而“天行者”的一再失灵结尾暴走,无外乎是《黑客帝国》的尼奥救世主片段的重演;而开篇的梯田里有着《霍元甲》的世外桃源影子;烟花锦榻之上的亲和唱热瞬间刀兵相见众人闪躲,更是近乎《真实的谎言》开篇酒店一段的重现;每一个人物骑马纵横而过,背后的“假五指山”就在CG的帮助下若隐若现,摇臂推远,《魔戒》般的风光感和众人终极地点频现,助其顺利转场;甚至就连结尾与反派在熔岩边大战,草草了事的情节,都让人无比熟悉的想起了《忍者神龟》最近一部的电影版。
是的,这部影片坏就坏在完全的好莱坞流水线打造生产,当编剧们憋得青丝飘落之后。
你看到的仍然是熟悉的东西和滥俗于心的桥段。
桥段,还是桥段!被人爆贬到学武成功,倒叙成为必然,轮回一年一年,坏人不死,故事不完。
这一切的“坏”,使得这样一个在史诗面前踏步不前的故事变得近乎熟悉般的支离破碎。
可是,这部影片的好更明显,当功夫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商业电影类型,在近年展现疲态时,你需要这样一部酣畅淋漓的故事来终结一切。
《功夫之王》没有让人等很久,成李二人的交手,来得迅猛无比,更有着意犹未尽的玄妙。
这比照汽车人的近乎一个小时才集体变形更过瘾也更厚道,导演民可夫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他的必杀技在中段用完,之后他在明知情节一路将犹如大盘走低的态势下,将节奏变得无比快速,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
功夫的练习和对反派的逼近相结合。
摧枯拉朽般的落下帷幕。
没有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正方汇合,寻找敌人,杀死反派--结束。
不过,虽然故事水得出奇,当袁和平操刀的动作指导展现峥嵘,使得成李更取所长后,主角们所打出精彩的动作场面,便让一切好看了起来。
你无法回避的便是这样的一件事情:成李对打。
而在此基础上,两个人都在用着他们最擅长的东西PK。
醉拳是成龙的不二之选,鲁彦的角色比之李连杰的默僧更为活跃。
而招式也更为多样。
注意这部影片里李连杰的动作,比起很多我们熟悉的西片,袁和平的动作终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李连杰长期被元奎所困扰的“飘之罪”。
拳拳到肉的打法更适合这个不苟言笑的角色之设定。
这段打戏分成三个段落,初始夺棍,小擒拿见长。
之后徒手,先拳后脚。
最后再夺棍,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部分的某些动作虽然似曾相识,但是比起那些整日在乐趣里游走和凶残间砍杀,回避(或无缘)写意打斗的成李二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
袁和平的妙处还在于,这部电影中,扮演金燕子的刘亦菲和扮演白发魔女的李冰冰的打斗场面也极为出色。
比起成家班在《尖峰时刻2》里把章子怡变狠辣和程小东让女性动作舞蹈化。
袁和平在这部作品中,对于女性的处理遵循着一个默许的规则。
即男性的打法和女性的套路杂糅。
给人印象极深的便是二人夺人眼球的玉飞镖和长鞭的加入。
虽然这两件兵器的外表被装点一新。
但是使用上却多为刚猛套路。
这样,鲁彦,默僧,金燕子,白发魔女。
四个人的性格便因为打斗凸现出来了。
鲁彦的随意和不羁,默僧的强悍和至刚,金燕子的飘逸,白发魔女的狠。
这部影片的正反面角色破天荒的四箭齐发,效果不俗。
而这部电影的一些特殊之处颇值得玩味,技术方面,开篇的动画虽不是首创,却也有着极为引人入胜之感。
而鲍德熹的摄影仍然是发挥了其妙处:即在成功的大制作商业片里,他的中景人物和动作场景永远最华丽。
画面之外,美国人操刀的音乐也出奇的合拍。
但是对比这些长处,整个故事的细节却显出无法细细深究的遗憾。
比如,宋朝最强盛的娱乐业和唐朝最流行的女性服装嫁接自然,让本就不甚明确的时代更加混乱。
而金牌反角邹兆龙的装束实在是无法令人接受,《江山美人》般的葫芦娃盔甲和烟熏彩妆遭遇会是什么结果?再加上玉帝那每次出场就“飘飘欲仙”的来去,和结尾吹气如兰的送男孩入门的无敌创意。
你可以想象以上的这些东西,在一个对中国历史稍有常识的观者眼中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部电影有着很多值得挖掘之处,当开篇战神与孙悟空大战,后者拔毛变化时,那个关于仙妖难辨的“六耳”案例便可以提点一二。
而当中段,成龙扮演的鲁彦教导功夫如水,李连杰扮演的默僧沙漠中提起尚需呼吸时。
这些功夫在拳脚之外的亮点都应该有着更深一层的挖掘。
可是问题在于,这部电影除了后半部分的节奏快得令人发指,反派死的迅雷一般之外,整部影片看下来还算流畅。
你无法想象这部电影被在不适合的地方加入过多的说教和理念,会将整体扯得多么破碎。
当很多的梦想远去时,你知道还有东西存在着。
当功夫这一词汇由于一个特殊的名字被世界铭记时,我们知道,关于演员也好,宗师也罢,对于所谓逝者强者和永远的不死之躯李小龙来说这都只是一个称呼,我们知道,你愿意争论崇敬咒骂讪笑也好,喜欢五体投地感叹造物弄人也罢,那逝去的身影后,只有功夫,与世长存;当周星驰在电影结尾双手合十,或者调笑或者疲惫或者从容得留下一个掌印和火云邪神的哭声时,我们知道,那坍塌的楼宇也好,破败的猪笼城寨也罢,只有功夫,再次凭借夸张的票房数字验证了一个男孩和无数颗功夫之心的不灭梦想;而当有影片信誓旦旦在2019席卷全球的所有功夫迷的口袋,且把一个多年来很多人期许却只知道是梦的过程演化为真实的两个身影对峙并立时,我们知道,在所有华人影星中第一个能够把功夫片引向新的高度的焕发新生的成龙也好,在所有的华人影星中把中国传统的武术动作和银幕鲜见的王者之风结合一体的李连杰也罢,我们在银幕前期待的,只是一场场精妙无比,终生反复玩味却受用的打斗,那些江湖上的厮杀,宗师们的气度,普通人的反击,其实都是功夫的最高境界。
《功夫之王》的出现,是因为有了这样出色的人的存在,他们的成就足以让他们躺在功劳薄上高枕无忧,收获满满。
可是,最后的问题,谁是功夫之王呢?所谓功夫之王是指能将自己的武学观念与出色的影视作品加以结合,所产生的复合效应。
从武学观念上看,成龙的想法在影视作品中和现实相结合所传递的是一个观点:躲避打斗,回避战争。
对于他而言,我们最熟悉的是这样一个表情:敌人纷至沓来,成龙无奈,慌张,转身,跑走--这个场面在《功夫之王》里又出现了两次。
细细回顾,除了《警察故事》的商场大战和《神话》的百人斩,成龙一直在回避和逃遁打斗,这不是一个弱者的行为,而是强者的明智之选,在银幕内外,他的角色从来都不是莽夫。
而李连杰,他的武学观点和以往片中以其所言的“武以止戈”的说法显得很有哲思,强者恒强的时刻,不用出手的制敌是其所追求的境界。
作为一个武者而言,李连杰的形象塑造是这样的过程:被套路化打造出原形,被徐克奉上神坛,被好莱坞惊人天人。
他所说的“速度”在《致命武器4》的拍摄期间,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刻便已经被他提及,他的武学观点存在着保留和接受并存,且在此基础上小幅度再进化的过程。
这一点,作为一个武者,是极为难得的。
而当2019年,《尖峰时刻3》少得可怜的打斗被笑话掩盖,《游侠》拉风和僵硬的一塌糊涂之后。
当《投名状》让李连杰夺得金像影帝,《新宿事件》让成龙放弃武戏全面转型时,《功夫之王》犹如最后一班开往功夫乐园的地铁,呼啸着穿过我们的视线,过分的夺人耳目,也过分的有些不够绚烂。
也即是说,作为一部这样两个明星领衔的影片,这部影片从很多的方面显得粗陋得过分。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最终意义,他的精神力量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气场,虽然民可夫这个老外不懂得什么是意境和气场,但是,最终的结果会证明给他看。
商业的最终胜利,几乎无悬念的在这部电影上映后一定会实现。
可是,对于一个普通的,从小在门外跑走,电视前守候,录像厅徘徊,电脑前鏖战的人来说:《功夫之王》很好。
虽然你明知道十年前这都是影坛独一无二的盛宴,而如今只是噱头大过拳脚。
虽然现实的一切都令英雄荡然无存而只有电影借以暖心。
虽然这比起《醉拳》的石破天惊和《精武英雄》的正气长存只是昙花一现而非里程碑而非分水岭而非功夫的超级经典。
但是这部电影令我们骄傲。
因为它可以让梦实现,是的,那个在文章开头提及的十年前,让成李对打的梦想被实现。
最后你问我因何而骄傲?它使得我在多年后,可以对儿孙们讲述那些只在影像中才可依稀辨认,书籍上慢慢寻找的名字:你问我亲眼看见过?哦,是的。
这两个家伙,那个大鼻子的爱用东西打人,要么醉醺醺要么笑呵呵。
而那个小和尚一样的瘦子,眼里都是精光,动作帅气极了,他们一起打架拍片?不是做梦,是真的,当时就是这样--而银幕上。
功夫不死,双雄犹在。
于是,他们拳脚不止,我们一梦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