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技术讲座资料10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

养殖技术培训资料一、养殖技术概述养殖技术是指以人工方式对动物进行繁殖、饲养和管理的一种生产方式。
通过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畜禽的健康成长,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资料将介绍常见畜禽养殖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广大养殖户提高养殖业务水平。
二、猪类养殖技术猪类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猪的生长速度和发育健康与养殖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
以下是猪类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要点:1. 猪舍建设:合理设计猪舍的内外部结构,确保通风、保温和卫生条件良好。
2. 饲料管理:科学配置猪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并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饲料比例。
3.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猪只的疫苗接种,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治工作,保持猪群的健康状况。
4. 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繁殖,注意控制后代繁殖的数量和质量。
三、禽类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是养殖业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包括家禽和水禽两个门类。
以下是禽类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要点:1. 禽舍建设:根据禽类的特性,设计适合的饲养环境,确保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的合理控制。
2. 饲料管理:科学配置禽类的饲料,保证营养需求的满足,并通过饲料添加剂提高禽类的生产性能。
3. 疾病防控:注重禽类的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加强对禽群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4. 孵化和育雏:掌握禽类的孵化技术,确保雏鸟的正常孵化和健康成长。
四、牛羊养殖技术牛羊养殖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肉和羊肉是人们重要的食品来源。
以下是牛羊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要点:1. 饲料管理:确保牛羊的日常饲料供应,合理配置饲料使其营养均衡。
2. 建设合适的牧场:制定科学的牧场管理方案,确保牛羊群的放牧和饲养条件。
3.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牛羊的疫苗接种,并保持牛羊群的健康状态。
4. 繁殖管理:通过优良的品种选育和繁殖技术,提高牛羊的生产性能和繁殖率。
五、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是指对各类水生动物进行养殖和繁育的一种养殖方式,包括鱼类、虾类和贝类等。
畜牧养殖技术

畜牧养殖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合理地进行动物饲养和繁殖,以提高动物的产量和质量,并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畜牧养殖技术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如何选择种畜、合理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优质饲料的供给等等。
1. 种畜选择种畜的选择是畜牧养殖的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要根据养殖的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畜品种。
例如,如果我们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应选择奶牛品种中产奶量高的种牛。
其次,还要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种畜品种。
2.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确保畜牧养殖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合适的栏舍、通风设施和温度调控系统。
其次,合理的饲养计划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喂养频率、喂养量、饲料配方等。
饲养中还要注意定期清洁、消毒饲养环境,以避免疾病传播。
3. 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是畜牧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好疫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其次,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合理使用药物,并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 饲料供给优质饲料的供给是确保畜牧养殖高产高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需要根据畜禽的需求量,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的种类与比例。
同时,要注意储藏和加工饲料,以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
另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添加剂,如酶制剂和益生菌,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5. 畜牧环境保护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畜牧养殖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
首先,减少畜禽粪便和污水的排放,可以采取生物肥池和分散化粪池等方式。
其次,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和废弃物资源,如进行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等。
最后,畜牧养殖场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经营管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畜牧养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科学养猪讲座技术要点ppt课件

四、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
• 一)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母猪是否发情: • a、母猪发情时时常东张西望,摇尾巴,爬跨其他猪. • b、母猪发情时外阴开始充血肿胀,并有粘液流 出。 • c、有条件用公猪试情时,母猪接受公猪爬跨,呆 立不动,频频排尿等。另外,如果母猪不发情或 老配不上怎么办?查原因:多数是过肥或过瘦, 少数是生殖道内有病。如子宫炎、卵巢囊肿等。 适当户外运动,合群并圈或加强营养等。还有, 可以用公猪诱导法。实在不行,只好采用激素催 情法,可选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配合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同时使用,等待发情,用促排3号注射后 再配种。也许成功。
科学养猪讲座技术要点
授课的主要内容
• 1、猪有哪些习性?
• 2、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
• 3、如何选择后备母猪?
• 4、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 • 5、如何配种?具体操作有哪些?
授课的主要内容
• 6、怎样进行妊娠诊断?
• 7、分娩前后如何管理?
• 8、仔猪的如何饲养管理?
• 9、断奶猪的培育应注意哪些事项? • 10、生长肥育猪何时出栏最合适?
六、怎样进行妊娠诊断?
•
一般母猪配种后18-25天表现未发情或6周
后再观察一次,即说明已怀孕,其外部表 现疲倦贪睡不好动,性情温驯,动作稳, 食量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 下垂很自然,阴部缩成一条线。另外,也 可以用超声波测孕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
七、分娩前后如何管理?
• (一)正确计算预产期,母猪预产期一般为111-117, 平均114天。 • (二)产房应彻底刷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 (三)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要点: • 1、灭除体外寄生虫,产前10天左右用伊维菌素 透皮剂或螨净喷洒全身。 • 2、减少日粮喂料的10%左右。产前三天在饲料 中加喂土霉素或母仔安等药物防拉黄白痢。 • 3、产前3-7天迁入产房。 • 4、入产房后,应加强护理,防止早产。 • 5、母猪临产征兆:起卧不安,衔草做窝,挤出 清亮乳汁时则当天分娩。 • 6、准备好接生用具。
养猪技术培训资料

养猪技术培训资料第一章养猪产业发展概况1.1 养猪产业的重要性养猪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食需求的增长,养猪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热点。
1.2 养猪行业现状与趋势目前,养猪行业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日益提高,养猪品种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良。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养猪行业,进一步推动着养猪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养猪技术要点2.1 合理的场地选择养猪场的场地选择直接影响着养猪的效益和健康。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厚、排水良好的地方建立养猪场。
同时,要注意场地的通风条件和日照情况,确保猪群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优质种猪的选育与管理选择优质的种猪对于养猪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选育和管理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种猪管理包括饮水、饲料、环境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要确保种猪的健康与生产能力。
2.3 饲养管理的要点饲养管理是养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只的养殖效益和生产能力。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配制与供应、饲喂方式的选择、环境的控制等方面内容,要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2.4 疾病防控与养殖环境卫生养猪场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卫生是确保猪只生长健康的重要措施。
要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计划,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
同时,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第三章养猪经验案例分享3.1 广东某养猪场的管理模式广东某养猪场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该养猪场注重科学饲养管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设备监控,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精确化喂养,提高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
3.2 江苏某养猪场的疫病防控经验江苏某养猪场在疫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畜牧养殖技术资料

畜牧养殖技术资料<一>肉猪的饲养管理1、合理分群,大栏群养根据断奶仔猪的体重、品种、体质等大体一致的条件下编群。
每群30-50头。
群内头数取决于体重,断奶仔猪体重小,每栏可各纳50头。
进入肥育期体重近50公斤,按10-20头为一群。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养猪,每栏平均15 -20米2。
2、加强调教训练猪群在固定地点吃食、睡觉与排粪尿,以利维持栏内清洁卫生,便于清扫与管理。
3、保证安静,充分休息肉猪吃饱后,特别是催肥期间,必须使其养成安静休息或睡眠的习惯,以减少热能消耗,达到增膘长肉的目的。
4、供应充足饮水猪的增重成分中,水分占比例不少,因此水对于猪的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据研究30公斤重左右的肉猪,夏季日需饮水9公斤,冬季约5公斤。
5、防疫驱虫,保持健康疫病与寄生虫病,对猪的健康与增重影响很大。
除注射传染病疫苗外,在断奶仔猪转入肥育群后2-3周,应驱虫一次。
6、肉猪的屠宰适期国内地方晚熟大型品种360天-540天体重80-110公斤;外来大型种(长白、大约克夏)180天体重90公斤;外来中型种(巴克夏、约克夏)240天体重80-90公斤;杂种一代240天-300天体重90-100公斤;免疫程序(肌肉注射)猪瘟疫苗20-25天龄:1-2头份/头,55天-65天龄2-4头份/头;猪肺疫疫苗25-35天龄:1-2头份/头;副伤寒疫苗30—40天龄:1—2头份/头;链球菌活苗55-60天龄:1-2头份/头;猪丹毒活苗30-60天龄:1-2头份/头;口蹄疫灭活苗40-50天龄:1-2毫升/头,80-90天龄2-3毫升/头。
<二>肉鸡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合适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由于初生雏鸡的体温常较成年鸡低3℃,需至7-10日龄才达到正常体温。
(2)合适的温度在育雏的头10天内,由于育雏温度稍高,垫料较干燥,雏鸡个体小,呼出的水气少,排泄的粪便也较干,常致室内温度偏低,致使雏鸡丧失较多水分。
精讲养殖技术

精讲养殖技术所谓精讲养殖技术,就是讲解畜禽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重要、最实用的技术,内容涉及实际生产中“怎么做”的比较多,涉及理论上“为什么”的比较少,掌握了这些技术知识,将会为大家今后的畜禽养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任何畜禽的养殖,都离不开四个方面的条件,品种、饲料、管理、防疫,也就是说,养殖要品种优良化、饲料优质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现代规模养殖,还要求设施标准化和粪污无害化。
这些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品种是基础、饲料是保障、管理是重点、防疫是关键。
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畜禽品种优良的畜禽品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
只有选择好合适的养殖品种,才能使养殖生产顺利进行,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学习畜禽品种知识,目的就是要大家在发展畜牧养殖业时,知道养什么。
有的同志会说,啥赚钱养啥。
对,但是养啥能赚到钱?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里面却包含着要考虑资金投入、场舍建设、技术能力、饲料资源、市场销售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发展养殖业时,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选出一项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养殖项目。
为了让大家对畜禽的品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对畜禽品种的知识作个简单介绍。
长期以来,畜禽品种资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使肉、蛋、奶等畜产品不断增加,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从大约40个野生动物种类育成了大约4500个畜禽品种,这些品种对人类的生存、进化以及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畜禽品种的形成与发展畜禽品种是在人类进行畜禽生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人类迁移和畜禽饲养实践过程中,畜禽饲养的数量随着饲养技术的改善而逐渐增多,分布也越来越广。
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地理位臵上的隔离,使得向各地迁移的畜禽小群体在一定时间后出现体型外貌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既有基因变化造成的差异,也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成的差异。
这样就开始出现了畜禽品种的雏形,人类以不同的名称称呼这些各具特色的不同产地的畜禽群体,以示区分,这就是最初的畜禽品种,一般称为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或土种。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讲义课件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讲义课件导言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动物的健康管理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课件将从畜禽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常见疾病防治措施以及提高畜禽生产力的技术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畜禽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第一章畜禽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1.1 畜禽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畜禽健康管理对于保障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畜禽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畜禽健康管理的目标。
1.2 畜禽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畜禽健康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本节将分别介绍畜禽健康管理的六大基本原则,包括合理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方法等。
1.3 畜禽养殖常见疾病防治策略预防疾病是畜禽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节将介绍畜禽养殖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卫生消毒以及合理的免疫方案等。
第二章畜禽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2.1 动物传染病的防治动物传染病是畜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畜禽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节将介绍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措施以及卫生消毒等。
2.2 畜禽常见寄生虫防治畜禽常见寄生虫是畜禽养殖中的一大问题,能够降低畜禽的养殖效益。
本节将介绍畜禽常见寄生虫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控制方法。
2.3 畜禽饮水管理饮水管理对畜禽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本节将介绍畜禽饮水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常见问题,帮助养殖者改善饮水环境,提高畜禽的生产力。
第三章提高畜禽生产力的技术3.1 畜禽饲料的合理配制畜禽饲料的合理配制是提高畜禽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节将介绍饲料配制的原则、方法,以及常见的营养平衡问题和解决方法。
3.2 健康生长促进剂的应用健康生长促进剂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
本节将介绍健康生长促进剂的种类、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正确使用生长促进剂。
3.3 畜禽养殖环境改善技术改善养殖环境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羊饲养管理技术专业讲座

羊饲养技术专业讲座1.主持人:现在农民朋友养羊管理都比较粗放,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饲养场的饲养技术比较简单。
王老师,请您给我们讲一下如何提高羊的繁殖力?专家:(1)选用多胎羊的后代留作种用。
羊的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
一般母羊若在第一胎时生产双羔,这样的母羊则在以后胎次的生产中,产双羔的重复率较高。
另外,引入具有多胎性绵羊的基因,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绵羊的繁殖力。
因此,从羊只自身的遗传特性来提高繁殖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种公羊和繁殖母羊的营养水平。
羊的繁殖力不仅要从遗传角度提高,而且在同样的遗传条件下,更应该注意外部环境对繁殖力的影响。
这主要涉及到肉羊生产者对羊只的饲养管理水平。
(3)增加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比例。
羊群结构主要指羊群中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从性别方面讲,羊群中母羊的比例越高越好;从年龄方面讲,羊群中年龄由小到大的个体比例应逐渐减少,形成有一定梯度的“金字塔”结构,从而使羊群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后备生命力非常旺盛的状态。
(4)实行密集产羔。
在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实行密集产羔,也就是使羊2年3产或1年2产。
为了保证密集产羔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选择健康结实、营养良好的母羊,年龄以2.5岁为宜,而且其乳房发育必须良好、泌乳量要求较高;②要加强对母羊及其羔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产前和产后必须有较好的补饲条件;③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有利于母羊的健康及羔羊的发育出发,恰当而有效地安排好羔羊的早期断奶和母羊的配种时间。
(5)应用繁殖新技术。
一些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对肉羊生产和繁育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
如人工授精技术、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等,是有效提高肉羊繁殖力的重要措施。
(6)运用生殖免疫学技术。
免疫是生物识别和清除“异己”的机制,从而使机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的生理功能。
利用激素作抗原,给母羊主动免疫,使之产生对该激素的抗体,从而改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正常反馈调节,增加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释放量,提高发育卵泡数和排卵率,使产羔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养殖技术讲座资料主讲人:***黄梅县畜牧兽医局二〇一一年猪的生产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
近三十年来,我国养猪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存栏数稳居世界第一,猪肉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
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来源,养猪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特殊地位。
一、肉猪的快速肥育技术一般说来,猪的生长速度随年龄的增长而表现为S型曲线,即在生命的初期有一个加速生长期,到达某一点(约30-40千克),生长速度开始下降,人们称这一点为生长拐点。
在生长拐点左右,猪的生长成分开始由瘦肉组织占优势转变为脂肪组织占优势,生长速度由顶峰逐渐开始下降。
因此在生产上,应抓好肥育前期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挥瘦肉的生长优势,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人们常说“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猪体躯各组织生长发育的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肥育前期应喂给较高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且应保证氨基酸的平衡,肥育后期应适当限量,以减少脂肪的沉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1、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1)、直线肥育:就是根据肉猪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整个肥育期充分满足猪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以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及优良的胴体品质。
这种肥育方式克服了农村副业养猪的“吊架子肥育”的缺点,因此,在目前的商品猪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2)、前敞后限的肥育方式:在生长发育的前期敞开饲喂,即20-30kg体重时一般按体重5%投料,以尽量满足营养需要;35-60kg时,按体重的4%-4.5%投料,肥育后期60-90kg时,按体重的3%-4%投料。
一般从体重60kg 起施行限制饲喂,可比自由采食的猪提高瘦肉率3.38%,但此时饲料能量浓度不能低于11MJ/kg,否则虽可提高廋肉率,却会严重影响增重,降低经济效益。
2、选择适宜的出栏体重确定适宜出栏体重,要根据肥育期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屠宰率、活猪销售价等指标综合考虑。
由于不同地区肉猪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组合和饲养条件不同,肉猪的适宜出栏体重也不同,我国早熟易肥猪种适宜出栏体重为70kg,其他地方猪种为75-80kg,以地方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猪,适宜出栏体重约为90-100kg,廋肉型三元杂种,适宜出栏体重为100-110kg。
若在其生长高峰期前出售,则失去获得效益的最好时间,而超过生长高峰期继续饲养,则增重速度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也不经济。
3、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技术要点: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是正大集团在湖北推广的一种农户标准化养猪模式,其核心是“良种+良料+良舍+良法:农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兴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化猪舍(面积225平方米),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150头。
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一年可出栏三批450头猪肉,饲喂营养优质饲料,采用统一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技术。
在养猪生产中采用正大配套的标准化猪种、标准化猪舍、标准化饲料、标准化保健措施、标准化饲养管理,进行全程标准化生产的一种现代养猪方式,对猪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引进“福利养猪、环保养猪、安全养猪”新理念,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猪舍里建有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器、水帘降温系统、采暖烟道增温保温系统。
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全进全出。
通过标准化饲养,一年可出栏三批450头肉猪,非常适合中小养殖户采用。
猪舍建筑:按标准化的育肥猪舍设计,要求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有地下火坑升温保暖、水帘降温防暑、负压通风、粪尿漏板、戏水池等设施。
猪舍外观长24米、宽9米,内分隔成6个大栏,每个栏内安装自动饮水器和自动采料器,每个大栏育肥25头猪,整栋猪舍同时育肥150头。
品种选择:选购来自同一猪场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
饲养管理:①、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②、分小猪、中猪、大猪三个生长阶段采购全价配合饲料,或者采购饲料原料,按配方自己配制;③、猪舍内全天供料、供水、肥育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④、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和猪舍卫生;⑤、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
加强防暑降温、通风、保暖等措施;⑥、经常观察饲养动态,做好养殖档案记录。
4、疫病防治①、制定免疫计划,按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并定期抽取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水平检测;②、猪舍内定期消毒,出入口消毒池药物定期更换,并保持消毒药物的浓度。
肥猪整批出栏后,空栏消毒7-14天;③、病猪隔离饲养,及时治疗,死猪一律无害化处理;④、仔猪入栏前要进行检疫。
二、我国对养猪业的优惠政策1、能繁母猪补贴政策。
每头每年100元。
2、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2007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明确指出由国家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保费由政府负担80%,养殖户负担20%。
为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额为每头1000元,保费为每头60元,其中政府负担48元,保户自负12元。
3、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
针对前段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文件精神,从2007年起,每年都将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原种场、扩繁场、遗传资源保护场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建设。
2007年、2008年根据省发改委、省农业厅下达我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国家每年投资我县16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改扩建工程。
我县畜牧局与县发改局通力合作,互相配合,经过多方考察和评审,2007年确定16户,2008年确定20户生猪养殖场(小区)承担改扩建项目任务。
项目承担单位的确定、组织实施、竣工验收都在有效监管范围内进行,杜绝暗箱操作,均已达到项目规划设计要求,为带动和促进我县生猪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建设项目。
2007年10月,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7〕67号),《意见》要求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2008年,省财政安排1亿元“以奖代补”资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建设要求,在全省新建100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
每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经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验收合格后,给予100万元奖励。
我县在2007年11月份与县财政局农发办经过多方筛选,最后确定小池镇板桥畈村廖立新养猪场为项目承担单位,报经省市主管部门同意,猪场于2007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于2008年10月9日顺利地通过省级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并于2009年1月份领取了100万元的奖补资金。
2008年度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建设项目正在实施,我县已经上报了2家申请验收的材料,一家是杉木柘林村的梅林牧业有限公司万头猪场,老板陈艳群;第二家是独山陈大村鑫海农牧有限公司万头猪场,老板赵海峰。
5、贴息贷款扶持政策:2008年省财政2000万元用于中、小型养殖户贴息贷款。
分配到我县的贴息资金为18万元,已于6月份全部发放到户。
发放要求是2008年度用于畜禽养殖方面贷款产生的利息,而且每户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8000元。
6、落实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2007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兴建规模化畜禽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牛的饲养管理一、牛的品种简介常见品种:秦川牛、鲁西黄牛、荷斯坦奶牛其他品种:西门塔尔牛(瑞士)、夏洛来牛(法)、利木赞牛(法)二、牛的饲养管理(一)、选牛肉牛与奶牛的选择1、技术条件(肉牛要求低,奶牛要求高)2、饲养同期(肉牛1年半,奶牛2年后产奶)3、政策扶持(肉牛提供冷精,奶牛500元/头)4、市场销售(肉牛1万/头,奶牛5000元/年)三、奶牛的优惠政策1、黄冈市政府支持(1)、按规划设计要求,完成千头奶牛牧场栏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市政府一次性奖补50万元。
(2)、购进1000头成年产奶奶牛进场,市政府一次性奖补资金50万元(200头以上产奶母牛开始奖,每头奖补500元)。
(3)、牧场奶牛统一实行人工授精和防疫,每头每年分别奖补30元和10元。
(4)、按建设进程,由市政府贴息,农发行给予千头奶牛牧场建设贷款300万元。
2、伊利公司支持(1)、为千头奶牛牧场建设提供有偿资金100万元(其中设备60万元,资金40万元)。
(2)、对千头奶牛牧场建设规划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3)、与伊利公司签订鲜奶销售合同,对鲜奶的收购价实行浮动价格,每公斤鲜奶收购价比照武汉市收购价高0.03元以上。
3、黄梅县政府支持(1)、按规划要求,完成千头奶牛牧场建设,县政府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奖补办法同市政府)。
(2)、负责水、电、路、电话及有线电视的管线到场外围墙,负责场围墙内的场地平整。
(3)、负责为牧场争取沼气项目资金;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和协调用地事宜。
(4)、对牧场实行挂牌保护,协调办理有关经营证照,实行相关职能部门跟踪服务。
(二)、选场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
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今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适应现代化养牛业的发展趋势。
所选场址,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选址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2m以下,具有缓坡坡度(1%-3%,最大25%)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汛期积水,造成排水困难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地形:开阔整齐,方形最为理想,避免狭长和多边形。
但尽量少占耕地。
3、水源: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土质:土质以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
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6、社会联系: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以上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米以上;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三)、选法一是规模化饲养二是标准化饲养——养牛“165”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即是:一个农户建设1栋标准牛舍,购买6头能繁母牛,一年出售5小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