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2.2%,狭义货币增长3.2%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
二、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6.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574亿元。
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
三、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4.7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31亿元。
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亿元,同比少增4281亿元。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9%2014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02.44万亿元,日均成交1.2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8.5%。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汇总(更新到2011)

中国1991- 2011 创投发展二十年1984 – 1990 “史前”启蒙1984 国家科委(1998年后更名为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创业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建议。
1985.3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机制给以支持”。
1985.9 以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依托,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这家以支持高科技创业为主的创业投资公司,国家科委占40%股份,财政部占23%股份。
1986.9国家科委在《中国科学技术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的战略方针。
1986.11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转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启动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
1987.3 “863计划”正式实施。
1987.6 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该孵化器以政府投资为主,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
1988.5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成立。
之后,各级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在试验区内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1988.8 经中国政府批准,由国家科委开始组织实施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1989.6 经国务院、外经贸部批准,由香港招商局集团、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科招高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科招”),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
中国科招是中国最早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也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创投公司。
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2045家1,较2015年增长15.2%。
全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8277.1亿元,较2015年增长24.4%;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11%;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05亿元。
整体中国创投市场投资项目数较上年有所滑落,当年披露机构投资项目数2744项,较去年下滑19.8%。
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达到19296项,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8490项,占比44.0%。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创业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2016年江苏、浙江和北京三个地区的创投机构数量与管理资本数量分别占全国的56.23%、65.6%。
一、机构与资本数量持续增长,专业化管理能力明显增强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2045家,较2015年增加270家,增长15.2%。
其中,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421家,较2015年增加110家,增长8.4%;创业风险投资管理机构624家,较2015增加160家,增长34.5%。
与国外相比,近年来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猛,2016年创投机构数量与管理资本规模仅次于美国。
2016年,美国创投机构数达到2460家(其中,创投基金1562家,管理机构898家)。
表1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总量和增量(2007-2016年)2016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8277.1亿元,较2015年增加1为实际存量机构数,主要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基金)、创业投资管理企业以及少量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事业单位。
该数据已剔除不再经营创投业务或注销的机构数。
1623.8亿元,增幅为24.4%;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11%;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05亿元,较2015年有所下降。
相比而言,同期美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为3330亿美元(相当于22644亿元),占GDP的1.93%。
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_最成功的风投案例

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_最成功的风投案例风险资本是投入到具有高成长性风险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收益。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风险投资成功案例,欢迎阅读!风险投资成功案例篇1从多年前包袱沉重的“找矿队”到“矿业跨国公司”,对国内诸多勘探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华丽转身。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企业专注于较为成熟的矿山并购不同,这些勘探企业的海外着力点大多为初期阶段的勘查项目,其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就在其他企业对海外矿山投资“望而却步”之时,国有勘探企业却显露了积极姿态。
《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日前获悉,据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统计,中国企业目前已在67个国家拥有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而在从事海外矿业投资的企业中地勘单位占76家,占统计企业总数的58%。
“中国对资源能源的刚性需求还有约15年的‘窗口期’,这将是地勘单位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长邵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事实也是如此。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各项政策鼓励下,国有勘探单位“走出去”步伐加快。
资料显示,2010年10月,内蒙古地矿局直属地勘公司在蒙古国斥资795.5万元开展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同时期,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也开始在尼日利亚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合作勘查项目涉及金、铌、钽等多个金属矿种。
今年初,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全资子公司与国中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向海外“探矿”征途;山东省地矿局已在10余个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勘查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并在10个国家取得矿业权171项。
“其实这些火热的景象背后风险很大。
”一位在澳大利亚从事海外矿业投资多年的资深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从矿业投资本身链条来看,风险最大的应该就是勘探环节,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时间长,且成功率也不高。
此外,中国企业对海外环境、人文、政治等因素都不熟悉,大量资金投进去,项目勘探成功与否还是未知数;即使勘探顺利,生产和开采仍需很长时间,其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014年11月基金分析数据(上)

Date:2014.11.031.逾3000亿优先股如箭在弦公募基金先围观链接:/2014/11-3/zNMDA1MDNfMTMzMTczNA.html投资指南:上周,农业银行率先拉开境内优先股的发行大幕,光大银行也在上周六发布优先股预案。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加上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康美药业、广汇能源、中国建筑等已经发布的预案,优先股发行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作为偏债券性质的优先股,无疑也将成为公募基金的一大投资品种。
不过,在境内首单优先股正式步入发行之时,公募基金目前对于能否投资及是否投资还在观望。
2.基金收获2110亿最赚钱季伊利重夺第一重仓股链接:/2014/11-3/yNMDA1MzVfMTMzMTYyNA.html投资指南:据统计,三季度基金公司整体交出了2110亿元的盈利成绩单,创下了四年来最赚钱季度。
随着基金三季报新鲜出炉,各基金在三季度的动作得以一窥究竟,加仓几乎成为了基金经理们在三季度的一致选择。
被增持最多前十个股是国电电力、中国重工、中国建筑、交通银行、东吴证券、长江证券、金螳螂、中信证券、伊利股份以及隆平高科。
3.三季度债基继续“满仓”骑牛绩优债基看好明年债市链接:/2014/1103/11821783.shtml投资指南:基金三季报日前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继续以接近满仓的状态操作,充分分享了报告期内的债市整体上涨收益。
对于明年债基,基金经理代宇持续乐观态度并认为,债券价格涨跌归根到底与整个市场的供求有关。
今年央行对市场的流动性的态度与去年不同,始终保持一定程度宽松的,目前看央行的态度不会有大的转折。
现在来看,债券的牛市还会持续。
4.市场“意外”强势反弹基金紧盯资金面链接:/20141103/c568115487.shtml投资指南:就在多数人对市场谨慎之际,上证指数却在短短一周内出现了百点大反弹,轻松越过2400点。
基金经理坦言,赚钱效应下,增量资金入市凶猛,似乎形成了“正循环”,在基金经理看来,增量资金虽然能够推升市场上行,但飙涨过后,最终还是要回归经济基本面的正常轨道。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目录
01 一、发展历史
03 三、展望
02 二、现状 04 参考内容
风险投资是我国创新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 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 史、现状和展望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这一领域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发展历史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但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尝试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风险投资也开始 进入萌芽阶段。
2、起步阶段(1980-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开始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风险 投资的政策。同时,一些本土的民营风险投资机构也逐渐崭露头角,如联想、万 科等。
5、创新阶段(2005-2011年)
这一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市场逐渐成熟,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数量不 断增加。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许多优秀的互 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获得了风险投资的支持。
6、繁荣阶段(2012年至今)
自2012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进入繁荣阶段。政府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同时资本市场也逐渐成熟,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案 例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我国风险投资现状
1、历史发展进程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较短,但发展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风险 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投资规模和地域分布
截至2022年初,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已超过3000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 万亿元。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以北京、上海、 深圳、杭州等城市为主。
中国风投发展史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2007年11月29日星期四下午07:01最近七八年,海外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像新浪、网易、盛大、百度等等,都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风险投资机构获得了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
中国风险投资14年之泡沫期(1998~2001年)1998年前后的美国互联网正驶上快车道。
1995年8月,网景上市,触发互联网热潮,那一年,全球网民500万人。
6个月后,雅虎公司上市,当日市值达到8.5亿美元。
网络概念正式受到追捧,此次投资中的红杉资本和日本软银集团都成为同行艳羡的宠儿。
1996年,美国电信解除管制,光纤热兴起。
1996年,累积600万光纤千米。
75%属于AT&T、World和Sprint三大运营商。
2000年美国累积光纤2800万光纤英里。
30%属于AT&T、World 和Sprint;29%属于全国性新兴运营商;16%属于电力和其他公共事业公司。
运营商建设了大量的光纤网,带宽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带宽的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这些都为互联网领域的崛起提起了物质保证。
这一时期,日本软银集团的孙正义投资了中国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亚信科技,2000年3月3日,在互联网企业的一片上市声中,亚信科技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涨幅超过300%,其主承销商摩根斯坦利和投资者孙正义都获利不菲。
作为先知先觉者,孙正义通过投资亚信科技和UT斯达康(古亚信同一天上市),开始关注中国市场。
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风险投资者都得到了真金XX。
新浪、搜狐、亚信都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回报。
在此期间孙正义结识了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并为其投资了3 000万美元。
同一期间来到中国寻找商机的还包括霸菱亚洲、TDF等荷兰和新加坡的风险投资机构。
最早来到中国的企业投资者是英特尔投资,其风险投资业务在1998年被引入中国,结合美国的发展趋势,他们投资了中国的门户搜狐,也同时开启了自己在中国大陆的高科技投资。
中国的另外两家IT制造企业,也尝试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2014年股市投资总结及2015年展望

2014年股市投资总结及2015年展望——写给真正的洪粉家人,不是的请一定绕道无与伦比的2014年终将过去,我们注定要迎来爱恨交加的2015年。
总结一定是为了更好的展望,否则不如不总结。
[总结篇]2014年上证指数:涨49%;券商板块:涨154%;创业板:18% 2014年,我对自己的股市投资及研究是感到非常满意的,其中有遗憾,但我认为这些个遗憾恰恰是成就完美的关键。
人生苦短,总得选个时机癫狂,我把这个时机定义在了2014年的下半年。
我癫狂了吗?先请看下表,各位你确认你会认真看每一篇文章吗,这里罗列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我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的,现在看,是不是每一篇都是付出了心血也确实有些价值呢。
限于篇幅还有一些文章我没有收录,短微博(新浪微博@洪榕)还有更多。
2014年7月开始,我几乎没有在零点前入睡过,这算不算癫狂?与此同时,券商股癫狂吗?上证指数癫狂吗?哈,不癫狂就太可惜了,就太不合时宜了。
作为一名老证券、老互联网人,我感恩自己一直有颗年轻而激情的心,我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自己一直保有的理想情怀。
温饱之余,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力,我骨子里崇尚简单,崇尚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因为自己的理想足够简单却广阔远大,生活只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没有谁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又奢望感受生活的踏实和温暖。
2014年,是中国政治经济重整步伐再出发的伟大起点,是互联网开始推动金融变革的关键一年,也是我过去所有经验和激情整体绽放的一年,券商互联网,本就是我过去工作的全部,所以要理解我对他们的痴情是非常难的,我在《说说恨铁不成钢的券商》一文中对此有过一些描述,但没经历过的当时看一定以为我在无病呻吟,当然之后券商板块的走势出来了,一些人才发觉原来这篇文章如此的价值连城。
说这些,我是想提醒自己,自己可以带领一些洪粉家人赚到券商股的150%,这虽不是偶然的,但一定是难于复制的。
是的,如果这次自己仅是成功推荐了一个券商板块(虽然很多人给我贴了这个标签),那我认为是没什么好总结的,我想总结的是这次我为什么可以让很多洪粉家做到“重仓并坚持持有”券商或其他股票,并且赚到了大钱,而且赢得了好心态,这是我认为最值得总结和感到自豪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2014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呈现增长趋势。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比上年增长10.2%,创业风险投资管理企业比上年增长22.7%,创新风险投资管理资本额比上年增长31.7%。
投资总量迅猛增加,投资项目数达2459家,金额共计374.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9%和34.2%。
创业风险投资年度投资金额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网络产业、通讯设备、其他设备和新材料工业等行业,累计占比40.6%。
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重心持续前移,初创期的项目占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对初创期项目的投资金额占比达到57.3%。
东部发达地区是国内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2014年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7.5%。
行业退出渠道日趋完善,行业年均收益略有提升。
一、机构数量和募资呈现增长态势
2014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各类机构数达到1551家①,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基金)1095家,比上年增长6.6%;创业风险投资管理企业384家,比上年增长22.7%。
当年新募基金216家,比上年增长16.8%。
2014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52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7.4%。
表1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基金)总量、增量(2006—2014年)
①为实际存量机构数,主要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基金)、创业投资管理企业以及少量从事政府创业投资业务的事业单位。
该数据已剔除不再经营创投业务或注销的机构数。
二、投资总量迅猛增加,投资标准日趋多元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逐渐融合传统行业,创业机会增多,资本市场环境向好,2014年,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数急剧增加至2459家,比上年增加28.9%;投资金额增至374.4亿元,比上年增加34.2%。
截止2014年底,创业风险投资累计投资项目数达到14118项,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7330项,占51.9%;累计投资金额2933.6亿元,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金额1401.9亿元,占47.8%。
从当年投资与累计投资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创业风险当年投资项目集中在1500-2500项内,总投资金额在280-550亿元区间,投资强度主要集中在1500-3000万元/项,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与趋势:一是自2011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项目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占比60%左右下降到2014年的3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标准日趋多元化;二是2010年以前,平均投资强度为1716万元/项,到2011年达到峰值2879.1万元/项,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06年以来的急剧扩张造成了机构短期化的后端逐利行为,从2011年起,投资行为更加理性,更趋于小规模、早前期企业,以及网络型等轻资产行业。
三、新兴产业备受青睐,投资阶段逐步向理性回归
2014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网络产业、通讯设备、其他设备和新材料工业等行业,集中了40.6%以上的项目。
从历年投资趋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投资重点由过去的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向互联网、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涌现出大量投资机会,2014年网络、IT等信息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数占到了25.53%,位居首位;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和环保业,以及医药生物业分别占
14.6%、13.2%、9.4%;按投资金额划分,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占比21.2%,排在首位;二是投资行业热点轮动,如金融保险业、传播与娱乐业,以及农林牧副渔行业波动较大,在个别年份进入投资热点。
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历年投资的趋势来看,2011年以前,急剧扩张的投资行为也伴随着大量投资的短期逐利效应,投资阶段不断后移,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占比逐年提升;2011年以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经历了竞争加剧的行业洗牌,投资行为也日趋理性,投资重心逐年前移,种子期和起步期的项目占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截止2014年底,初创期(种子期、起步期)项目占比达到57.3%,远高于2011年的39.4%。
表2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处阶段的总体分布(2007-2014年)单位:%
四、地区集聚效应明显,欠发达地区以国有资本为主
整体看,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机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在内的东部发达地区一直是国内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到2014年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达到892家,占全国总量的57.5%。
从历年统计看,风险投资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江苏和浙江的风险投资在全国的占比从2002年的18.2%持续增加到2014年的48.4%。
此外,安徽、重庆、湖北、山东等中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业在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
从资金体量来看,2014年,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的管理资本总量排在了全国前五名,合计占80.5%。
其中,江苏、浙江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体量较小,约80%的公司资金规模在5000万到5亿之间,北京和广东的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规模较大,大多集中在5亿以上。
从资本来源的结构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风险投资来源主要以政府和国有独资
机构为主,山西、内蒙、甘肃、黑龙江、河北等地创业风险投资中政府和国有独资机构的资金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上。
而北京、福建、浙江、江苏、广东、湖北等地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通过企业行为募集资金。
五、行业退出渠道日趋完善,行业年均收益略有提升
目前,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仍然以并购和公司股权回购为主,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上市退出的比例整体呈上升态势,在近两年IPO市场暂停期间,并购交易表现活跃。
统计显示,2014年,共有103个项目通过IPO市场实现退出收益,占总退出的20.72%,披露并购交易179项,占比36.02%。
其中,境内创业板上市仍然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企业IPO退出的主要渠道,退出项目占42.7%。
从历年退出的盈利表现来看,2014年,受中国资本市场IPO重启、股票市场活跃等利好政策影响,上市退出收益较前两年大幅提高,平均账面回报6.01倍;行业平均回报率为123.0%,平均投资退出时间6.83年,年均回报率为23.5%。
表3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分布(2007-2014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