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创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创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1.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来源(1)运营管理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初创期、发展并尚未成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着核心竞争力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市场认可度差等问题,因而,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这就对创业投资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创业投资基金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与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和投资企业均存在着委托代理风险,进而引发了信息不对称风险的产生,这些都给创业投资基金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但随着我国合伙企业法的修订,越来越多的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选择有限合伙制,这种方式很好的规避了第一种委托代理风险的产生,因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对创业投资基金承担无限责任,其所能享受到的道德利益与基金运营紧密相关。
(3)资本退出风险现阶段,我国创业投资基金退出风险除了受内在退出途径选择的影响以外,受外在国家政策性影响较大。
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能否成功的获得增值收益,关键在于如何退出,一方面,投资企业的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预期影响着创业投资基金资金能否顺利退出;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退出渠道不完善也影响着投资企业的退出收益,通过清科集团最新的统计报告可以看出,2016年新三板挂牌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来说,这种方式并不是项目退出的最佳方式,新三板挂牌企业多为经营风险较大的小企业,加之新三板流动性较差、市盈率过高等问题,都为创业投资基金增加了风险。
2.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原则(1)合法合规的原则无论是针对创业投资企业还是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合法合规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创业投资属于高风险行业,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必须严格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它的募资、投资、退出行为都需要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进行操作。
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2045家1,较2015年增长15.2%。
全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8277.1亿元,较2015年增长24.4%;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11%;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05亿元。
整体中国创投市场投资项目数较上年有所滑落,当年披露机构投资项目数2744项,较去年下滑19.8%。
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达到19296项,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8490项,占比44.0%。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创业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2016年江苏、浙江和北京三个地区的创投机构数量与管理资本数量分别占全国的56.23%、65.6%。
一、机构与资本数量持续增长,专业化管理能力明显增强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2045家,较2015年增加270家,增长15.2%。
其中,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421家,较2015年增加110家,增长8.4%;创业风险投资管理机构624家,较2015增加160家,增长34.5%。
与国外相比,近年来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猛,2016年创投机构数量与管理资本规模仅次于美国。
2016年,美国创投机构数达到2460家(其中,创投基金1562家,管理机构898家)。
表1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总量和增量(2007-2016年)2016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8277.1亿元,较2015年增加1为实际存量机构数,主要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基金)、创业投资管理企业以及少量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事业单位。
该数据已剔除不再经营创投业务或注销的机构数。
1623.8亿元,增幅为24.4%;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11%;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05亿元,较2015年有所下降。
相比而言,同期美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为3330亿美元(相当于22644亿元),占GDP的1.93%。
ChinaVenture 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统计分析报告

ChinaVenture 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统计分析报告1. 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综述1.1中国企业IPO综述根据CVSouce统计显示:进入2009年,国内IPO市场经历了触底反弹到全面复苏的全过程。
第一季度仅有9家企业成功IPO,融资金额不足2亿美元,为近两年来的最低值。
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经济的率先回暖,IPO市场也走出了寒冬,第二季度IPO案例11起,融资金额23.39亿美元。
第三季度IPO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IPO数量激增至51起,接近金融危机前的峰值。
第四季度IPO 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程度,共计发生116起IPO事件,融资金额达到35.52亿美元的高位数字。
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创业板开板等综合利好因素刺激下,2009年国内企业IPO活跃程度超出预期,完全恢复甚至超越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交易所分布方面,境内融资表现活跃,其中深交所仍是各家企业上市的首选交易所,97家境内IPO企业中52家选择在此IPO,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和相对较低门槛也吸引了36家企业成功实现IPO,另外有9家企业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企业数量虽然较少,但融资规模普遍较大,在上交所IPO企业融资金额总额高达164.45亿美元,占融资总额66.3%。
另有90家中国企业在12个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境外IPO活动延续稳步上升的趋势。
香港交易所依然在IPO 数量和融资金额两方面领先于其他各境外资本市场,57起IPO案例占2009年境外IPO总量的63.3%,294.58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占总融资金额的92.1%。
行业分布来看,2009年共有17个行业的中国企业实现IPO,其中制造业企业无论在IPO数量还是融资金额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的企业,能源、IT、医疗健康、连锁经营、房地产等均为发生IPO数量较多的行业,金融业IPO数量不多,但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较大,因此总体融资金额在各行业排名中较为靠前。
案例-败走麦城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教学总结

案例败走麦城的中创一、生涯——辉煌而悲壮的篇章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简称中刨公司)是我国首家风险投资公司。
在中国经济的跌荡起伏中,中创公司度过了13个年头。
风风雨雨中,中创从其产生到其消失都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外在因素的影响。
中创公司的倒闭,责任在谁,问题根源是什么,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反省。
中创公司于1986年1月成立.中创的注册资本是4000万元人民币,中创公司建立伊始,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国有公司,国家科委注资2700万元人民币,其他资本是从财政、五金矿、中信、船舶等各业筹集而来。
中创公司是一个不完整的股份制公司,从它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中创公司是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先驱。
中创公司是定位于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
它也是中国第一家获得金融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通过投资、贷款、租赁、财务担保、业务咨询等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资本。
中创公司的建立、运作和发展一开始便定位于试验田,这无疑是带给中创无限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创公司这一新兴事物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极大的风险面前开始了它维难维艰的成长历程,也为其最终的惨败而埋下了伏笔。
中创公司自谕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是说,中创公司有可能淘出神州大地风险投资事业的第一桶黄金。
同时,也有可能从此掩灭成为风险投资发展的奠脚石。
中创公司早期大量的风险资本注入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创公司对乡镇企业、中关村科技一条街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此外,中创公司在“八五”期间参与过许多火炬项目,并对其进行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在这批火炬项目中,中创对他们的贷款达2.3亿元,参与近百个项目。
中创公司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前5年内,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几近乎20个亿。
1991年,中创公司先后在珠海、深圳投资3 500万人民币;1992年,信托存款增长 142%,扩大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投资额。
在1992年年底;中创公司在这些地区的营运资本高达41亿元。
双创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双创企业财务状况的深入分析,揭示双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双创企业财务状况概述1. 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双创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涵盖了科技、文创、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1300万户,同比增长10.3%。
2. 融资渠道多元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双创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政府基金等多种方式。
特别是股权融资,已成为双创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3. 盈利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双创企业不断成熟,其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据《中国双创企业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双创企业平均净利润为6.2%,较2017年增长12.3%。
三、双创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 收入结构分析(1)主营业务收入:双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逐渐提高,成为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调查,2018年双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5.6%,较2017年提高5.2个百分点。
(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政府补贴等。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逐渐降低。
2. 成本费用分析(1)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双创企业的主要成本之一。
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人力成本占比逐年上升。
据调查,2018年双创企业人力成本占比达到35.2%,较2017年提高3.5个百分点。
(2)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双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双创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逐年提高。
3.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双创企业毛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据调查,2018年双创企业平均毛利率为24.8%,较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净利率:双创企业净利率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创业中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回报率计算

在采购原材料、设备租赁、人力资源等方面,要积极寻求价格优惠 和质量保障,以降低投资成本。
提高效率
通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 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提高投资收益
市场调研
在投资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 势和潜在客户,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VS
优化效果
经过一系列优化措施的实施,该公司的投 资回报率从原来的15%提升到了25%以上 。同时,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盈 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案例三:某投资公司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风险评估方法
该投资公司采用了一套综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 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主要关注行业趋 势、公司竞争力、管理团队能力等非财务因素;定量 评估则运用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手段,对公司的 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投资回报率计算
本报告将阐述如何计算创业项目的投 资回报率,包括确定投资额度、预测 收益和成本等,并提供相关的计算公 式和方法。
02
风险评估
市场风险
01
02
03
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的波动可能导致 产品滞销,进而影响公司 的盈利能力和生存空间。
竞争态势
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 价格战、营销战等,增加 公司的市场开拓难度和成 本。
敏感性分析
01
02
03
04
关键变量识别
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 因素,如产品价格、销售量等
。
变量变动范围设定
为每个关键因素设定合理的变 动范围。
经济效益评估
计算不同变量组合下的项目经 济效益,找出敏感因素。
33637当代大学生创业及其风险分析

当代大学生创业及其风险分析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学校和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许多大学生在鼓励之下,也选择了自主创业。
然而,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风险重重,对于经验、能力、资金等各方面都相对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创业就不仅仅是考验,甚至创业会失败,会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为此,本文对大学生创业中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寻找出现这些风险和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风险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政府部门以及高校都纷纷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解决就业压力。
专家称,大学生创业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又能带动其他人就业,同时能积极推动创新体系的构建,值得鼓励和提倡。
尽管确实有许多高校学生创业成功,但更多的创业学生却是乘兴而去,铩羽而归。
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几率只有0.5%。
这个比率相对较低,足可以说明大学生创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此,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对其可能遇到的风险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在国家的鼓励下,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中国LP调查统计分析

中国LP 调查统计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目前走出了以往低迷状态,发展前景良好,多数LP 机构有增大其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的意愿。
截至2015年6月,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CVSour ce 共收录7286家LP 数据,根据数据组成统计分析,企业投资者依然是目前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的主要来源(图1)。
VC/PE 投资机构列第二位,政府机构为第三位。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中国LP 市场企业投资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由55%升至56%。
此外,VC/PE 投资机构、政府机构以及银行保险信托机构的占比也与2014年基本持平。
在境内LP 群体中,企业投资者占比达56%,高于境外LP 群体中企业投资者占比;排名第二位的VC/PE 投资机构,占比达19%;其后为政府机构,占比达8%。
境内LP 类型分布情况与2014年相比,VC/PE 机构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政府机构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企业投资者依旧占据了大半的比例,而养老金、家族基金、保险、捐助基金等欧美市场成熟机构投资者,在本土LP 市场中占比依然较低,难成主流。
而在境外LP 群体中,尽管企业投资者同样为数量最多的LP 类型,但其占比仅有图1创投4626%,相比本土LP群体类型分布,该占比低3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银行保险信托、FO F、公共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占比明显高于本土LP,体现出境外LP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较为成熟的状态。
整体来看,通过对比2014年及2015年LP分布数据,中国LP市场不同类型参与主体数量占比基本趋于稳定,但其中显现出中、外资LP类型差异明显。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目前走出了以往低迷状态,发展前景良好,多数LP机构有在2015年增大其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的意愿。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在其投资组合中所占权重,有39%的受访者倾向于这一比例在5%以下;35%的受访者认为这一比例应为5%-9%;而26%的受访者认为这一比例应为1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统计分析
2015年,中国创业投资各类机构数已达1775家,较2014年增长14.4%。
全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6653.3亿元,占GDP总量的0.96%,较2014年增长31.7%。
全年披露新募基金197家,较上年增长16.6%。
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达到17376项,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8047项,占46.3%。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创业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这些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达到1130家,占全国总量的63.7%。
一、机构数量和募资呈现增长态势
截至2015年底,中国创业投资各类机构数已达1775家1,较2014年增加224家,增长14.4%。
其中,创业投资企业(基金)1311家,较2014年增加144家,增幅12.3%;创业投资管理企业464家,较2014增加80家,增幅20.8%。
相比而言,同期美国创业投资机构2022家,其中创业投资基金1224家;欧洲创业投资机构约500家。
表1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总量、增量(2006—2015年)
2015年,全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6653.3亿元,占GDP总量的0.96%;较2014年增加1420.9亿元,增幅为31.7%;基金平均管理资本规模为4.66亿元,较2014年略有提高;其中,最大母基金管理的子基金数达35家;管理资金规模达400亿元。
相比而言,同期美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为1653亿美元,占GDP 总量的0.96%;欧洲创业投资机构基金管理资本总额约为550亿欧元。
可见,中1 为实际存量机构数,主要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基金)、创业投资管理企业以及少量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事业单位,该数据已剔除不再经营创投业务或注销的机构数。
国创投在行业规模上仅次于美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创业投资大国。
但从投资方面而言,2015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披露当年投资企业3423家,投资金额465.6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0.063%;相比而言,美国当年投资企业4497家,投资金额591亿美元,占GDP总量的0.34%;欧洲共有2836家企业获得了创业投资资助,投资金额为38亿欧元。
整个欧洲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0.025%,其中排名第一的丹麦创业投资占GDP比重达到0.109%。
可见,中国的创业投资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表2 中国创业风险管理资本总额(2006—2015年)单位:亿元、%
二、募集资金总量不断攀升,政府及国有资本仍占重要地位
201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如火如荼极大刺激了创投业的发展,全年披露新募基金197家,较上年增长16.6%;行业新增资本募集总量1420.9亿元,其中新募基金募集资本总量262.1亿元。
从行业总体募集资金来源来看,仍以各类未上市公司资金为主体,占比53.89%,上市公司资金仅占2.55%。
按照资金来源所有制性质划分,政府及国有资金占比35.3%,较2014年上升3.9个百分点;个人投资占比12.0%,较2014年略有下降;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资金占比19.6%,外资企业占比2.1%,此外,社保基金开始进入创投领域。
按照资金的金融属性划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资本合计占比2.70%,较2014年略有上升;其他金融资本占比28.6%。
三、高新技术企业仍是投资的主战场,互联网等行业备受青睐
截至2015年底,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达到17376项,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8047项,占比46.3%;累计投资金额为3361.2亿元,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金额1493.1亿元,占比44.4%。
按投资行业细类划分,2015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年度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
其他产业、网络产业、软件产业、IT服务业、通讯设备等行业,集中了当年40.41%以上的项目。
此外,网络产业、金融保险业等增幅较大,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热情。
表3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主要行业分布单位:%
四、投资阶段仍以早前期项目为主,投资日趋理性
表4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所处阶段分布单位:%
2015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仍然倾向于早前期阶段的项目投资,尽管对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项目占比较上年略有下降,分别为18.2%、35.6%,但合计
占比仍然超过半数,占到53.8%;其中,对种子期项目的投资金额明显上升,达到8.1%,单笔种子期投资金额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金额合计占比达到29.6%,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投资轮次而言,2015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仍以首轮投资为主导,首轮投资和后续投资项目分别占62.7%和37.3%,但首轮投资的比例自2010年以后逐年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日趋理性与谨慎。
五、地区集聚效应明显,内陆部分地区增长较快
从整体看,我国创业投资的机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包括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在内的经济发达地区也一直是创业投资机构最为集聚的地区,到2015年这些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达到1130家,占全国总量的63.7%。
从历年统计看,风险投资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以江苏、浙江为首的风险投资在全国的占比从2002年的18.2%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46.7%。
此外,山东、重庆、安徽、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业在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
从资金体量来看,2015年,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安徽的管理资本总量排在了全国前五名,合计占比82.3%。
其中,江苏、浙江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体量较小,约70%的公司资金规模在5000万到5亿之间,而北京、广东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规模较大,40%的机构资金规模在5亿以上。
六、IPO退出受到较大影响,行业平均收益率大幅提升
2015年共披露了677笔退出交易。
按照退出渠道划分,创业投资企业中共有105个项目通过IPO方式退出,较2014年略有提升,但相对占比大幅回落,仅占15.51%,这主要源于下半年市场IPO的暂停;相对而言,并购交易有所提升,尽管占比下降到31.02%,但项目数额上升到210项。
此外,2015年新三板市场的火爆,也促进了创投企业实现有效退出,全年有69个项目通过新三板挂牌进行交易,占比9.45%,退出的总体环境向好。
从2015年退出项目收益情况来看,由于受到2015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活跃等利好政策影响,上市退出收益较往年进一步提高,达到779.27%,即平均账目回
报7.8倍,接近历史表现最好水平;通过并购退出的项目收益率也出现大幅度提高,收益率达135.55%;回购股份也有好的表现,实现了19.01%的盈利水平;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部分项目退出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实现了16.86%的收益水平;全行业的项目退出收益率高达260.18%。
此外,整个行业投资退出步伐加速,项目投资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投资退出时间仅为3.92年,整体行业年均收益率达到32.39%。
表5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的投资收益率(2006-2015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