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设计

合集下载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5篇数学时间的认识教案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5篇数学时间的认识教案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5篇数学时间的认识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育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进展目测力、推断力。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5、初步培育观看、比拟和反响力量。

活动预备: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看图并结合生活阅历熟悉时间。

1、熟悉早晨。

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由于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

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与晨间熬炼。

2、熟悉白天。

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嬉戏。

)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

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说。

3、熟悉晚上。

出示晚上图片: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着幼儿念读词汇:晚上。

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假如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4、熟悉黑夜。

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

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

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二、了解时间的昼、夜更替。

1、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

白天我们一起嬉戏,晚上我们回家,夜里就睡觉休息。

其次天我们又开头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渐渐地长大了。

《熟悉时间》数学教案2课题生成: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把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

“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挨次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老师板书〕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如今是几时吗?〔出示如今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2、认识时。

钟面演示:挪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理论、稳固新知。

1、老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老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小芳出场,画外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芳,我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我要学会独立生活。

自从我学会看钟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说出我什么时候干什么吗?将练习中的四幅图用电脑动画、画外音等创设情境,通过叙述“小芳一天”的故事,从而巧妙地与所学内容联系上。

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兴趣,靠着兴趣,自觉、自愿地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芳叙述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回答她的作息时间。

看来大家都会读时间,你们会写时间吗?请同学们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写好后,集体订正。

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肯定会有许多收获的。

期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给小动物找座位。

大家今天表现很不错。

老师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森林乐园里要开联欢会了,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要求小动物身上的时间与座位上的时间一样。

媒体出示:小动物身上的时间和椅子上的时间,请同学们给小动物对号入座。

例如:4∶25=4时25分小松鼠怎么还没有坐下呀?给它一把椅子,请一个同学写出它的时间。

3.“吃”水果,认时间。

此处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内容,通过给小动物找座位和“吃”水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特别欢乐,从而真正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

小松鼠特别的快乐,是我们的小朋友们帮忙了它。

小松鼠为了感谢大家,预备了一些水果。

有苹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们好吃极了,忍不住让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假如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就把它送给你。

投影展示各种水果钟面,请同学们认时间。

四、配乐朗诵在美丽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你们看一分钟能制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气!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

《认识时间》一的教案

《认识时间》一的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并理解时间的概念,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时间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1. 时间的认识: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和理解。

2. 时间计算: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时和分钟的加减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课件。

2. 教学材料: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教师可以用折纸钟或者实物钟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出“钟”的答案后,再问:“你知道钟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引导学生回答出“钟可以用来看时间”的答案。

2. 接着,教师可以放一段音乐或者快速提问,让学生观察并注意音乐或提问的持续时间,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概念。

Step 2 时间单位的认识(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一个圆圈写上“小时”,另一个圆圈写上“分钟”,并解释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换算。

Step 3 时间计算(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计算的问题,例如:“现在是9点,过了两个小时是几点呢?”或者“10点钟再过20分钟是几点钟呢?”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进行讨论。

2.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例如:“早上起床到上学需要多长时间?”或者“早上7点半到晚上8点半一共有多少小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并解释正确的计算方法。

Step 4 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时间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进行时间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

Step 5 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例如:“一天有多少分钟?”或者“你可以说出一些你每天必须做的事情,然后计算你每天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完成吗?”让学生尝试思考并回答。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时间》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时间》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单位,如年、月、日、小时、分钟等。

–能够使用钟面图来表达时间。

–能够独立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时间的概念。

–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时间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意识,学会珍惜时间。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单位。

–训练学生用钟面图表示时间。

–指导学生解决时间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会用钟面图来解决时间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钟面图、挂钟、练习册。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钟面图,请学生猜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2. 讲解时间单位(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回答,让学生了解年、月、日、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

3. 学习钟面图表示时间(20分钟)•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如何用钟面图表示时间,并进行练习。

4.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互相绘制钟面图,表示不同时间点。

5. 解决问题(20分钟)•学生通过练习册中的时间问题进行解答,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钟面图解决问题。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练习1.下列时间,用钟面图表示:–10点15分–3点30分–6点45分2.解决问题:–如果现在是上午9点,再过3小时是几点?–从上午10点开始,过了2小时30分钟是几点?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有关时间的练习。

2.观察家中的钟表,描述钟表上的时间。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时间,掌握时间的相关概念,提高时间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教师和学生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时间认知的过程中,提高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时间认知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时间的认识和学习,使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培养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注: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时间,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认识时间的概念和基础:使学生了解时间的含义,初步掌握钟表的认识,能够识别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掌握整点和半点的识别:通过实物钟表或模型教学,让学生能准确读出整点时刻和半点时刻。

学会读取时间的读写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时间用文字表述(如“几点几分”)和用电子表格式(如“XX:XX”)两种方式表达出来。

理解时间的基本运算:包括时间的加减运算,如经过时间的计算等,为今后更复杂的时间问题打下基础。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进行简单的日程规划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准确认识时间,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和基本运算,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课堂互动的效果等。

对于教学效果不佳的部分,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下一单元的教学中,将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反思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和优化。

《认识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掌握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学会正确地读出时间。

3. 了解时间单位时、分,并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 教学难点: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学会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钟面的运行规律。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钟面的组成部分。

- 提问:谁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认识钟面- 教师讲解钟面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3. 认识整点和半点-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整点和半点的特征。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整点和半点的特征。

4. 学会读时间-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5. 时间单位换算- 教师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

-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学会正确地读出时间。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时间观念,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2024年幼儿园中班设计的数学教学内容,主题为《认识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将学会认识时间的概念,包括时钟上的时、分指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描述。

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时钟上的时、分指示。

3.能够描述日常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

4.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时钟模型或图片。

2.时间相关的玩具或卡片。

3.图表或海报展示时间顺序。

4.计时器或钟表。

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概念,时间是用来衡量事物发生、持续和结束的概念。

•引导幼儿认识时钟,时钟上由时针和分针组成,时针表示小时,分针表示分钟。

2. 学习时钟的基本认识•指着时钟请幼儿指出时针和分针的指向。

•让幼儿玩转时钟,让他们用指针指出不同的时间。

3. 时间的描述•利用图片或卡片描述日常活动的时间顺序,如早上吃早饭、中午午休、晚上睡觉等。

•让幼儿描述自己一天不同时间做的事情。

4. 时间的实际运用•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将活动安排在时间轴上。

•教导幼儿如何使用计时器,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和示范。

2.孩子互动参与,实际操作时钟模型等教具。

3.图表展示,让幼儿看图识时间。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时钟指针的指认能力。

2.询问幼儿关于时间描述的能力。

3.观察幼儿在分辨日常事件发生时间上的表现。

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时间的概念。

2.让幼儿参与时间管理,制定时间表,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结语通过《认识时间》这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会逐渐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钟的基本指示,锻炼时间描述的能力,借此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希望每个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都能学会有效利用时间,做一个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34团学校孟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的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尝试、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掌握“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难点: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掌握“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具:教师用钟表模型
学具:学生用钟表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与半时,可是有时时针不一定是指向某一数,你看——出示8时1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出示目标
(一)出示目标
(二)齐读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过渡:师:同学们要想知道钟面有多少大格?一大格有几小格,就要看书。

自学指导(一)
齐读:
认真看课本90页钟表图,重点看:1、钟面一共有多少大格?2、放大镜下的一大格里有几小格?读:小聪聪说的话。

数一数:
2大格里有几小格?3大格里有几小格?
想一想:
小聪聪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钟?分针走3小格是几分钟?哪根针告诉我们是几时?
(自学时间4分钟,4分钟后要检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过渡:通过刚才的思考,我想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小格的秘密,现在来
检测。

自学检测(一)
1、填书上90页钟面上与12个大格相对应的小格数。

2、拿出纸做的钟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出一大格,二大格……四大格。

3、读出老师拨出的时刻?先看哪根针?后看哪根针?为什么呀?
过渡:同学们发现了读时刻的秘密,其实时针、分针,这对兄弟也有很多秘密,你想知道吗?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教师口述自学指导(二):
老师实物演示。

拨动时针,并且时针从12走到1。

男生看: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走了几大格?拨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走到12。

女生看分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几小格?
教师口述自学检测(二):
1、师:男生,那么时针走这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呢?
板书:1小时
师:那么分针走这十二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呢?
板书:60分钟
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就同时走了一圈,60分钟。

从你的发现能知道时针的转动跟分针转动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
板书:1时=60分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过渡: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了时针经过几大格就是几时,分针经过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你们会读、写时刻吗?
师:看老师的自学指导(三)
•看书上91页例2的“做一做”上面的三块钟表。

想:
•第一块钟表为什么写成4:05?
•第二块钟表的分针指向第几小格?为什么是4:30?
•第三块钟表的时针走过了数字几?也就是时针走过了几大格?
为什么是4:45?
(自学时间4分钟,4分钟后要检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设计意图:学习读取钟面上的时刻、及写法。

自学检测(三)
读出下面的时刻。

3:05 3:30 3:50 4:00 30分钟也可以说成几时?4时5分在电子表上是怎样写的?
书上91页“做一做”
纠正错误、讨论:
为什么是9:55而不是10:55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愉快的度过了一节课,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师补充:看时刻,要先看时针,后看分针。

时针从12开始,走过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分针也从12开始,走过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七、当堂训练: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敏捷,观察得也很仔细。

发现了好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那你们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一、回答问题:
1、1小时=( )分钟
2、2大格里有几小格?
3、30分钟为什么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4、分针指向5是几分?为什么?
5、3时5分在电子表上是怎么写的?为什么?
二、书上练习二十三第1题
七、生活中的时间: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体验1分钟及1小时的长短。

拿出口算题做。

师:一分钟虽然短暂,但是只要不浪费它,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情,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八、拓展延伸:你知道1时与1小时的区别吗?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钟。

看时刻时,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1小时=60分钟3时5分和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