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一)3 小青蛙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小青蛙”、“水草”。

2.能理解“小青蛙”喜欢住在水草里的情节。

3.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生字“小青蛙”、“水草”的认读。

2.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生字“小青蛙”、“水草”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和认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有关小青蛙生活的视频,唤起学生对小青蛙的兴趣,引入教学内容。

2. 学习生字1.老师板书生字“小青蛙”、“水草”,并让学生跟读、认读。

2.教师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小青蛙”和“水草”。

3. 阅读故事《小青蛙》1.教师朗读故事《小青蛙》,让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小青蛙”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动物,“水草”就是小青蛙生活的环境。

3.教师用简单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青蛙为什么喜欢住在水草里。

4. 情感认知1.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小青蛙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的生活习惯。

2.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保护水草和小青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编写关于小青蛙的小故事,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下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学习。

以上是针对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爱护小动物、环保的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3 小青蛙》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3 小青蛙》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并初步认识其笔画构造。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教学和认读。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书写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1.课本《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

2.黑板、彩色粉笔。

3.单词卡片: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4.笔、本子、橡皮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谈论小动物。

2.导入本课生字词: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教师用单词卡片展示单词,并让学生听读。

第二步: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逐句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提问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增强课文理解深度。

第三步:生字词教学1.分解生字词,教学生字的偏旁部首。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并注意笔画顺序。

3.练习生字词的造句,巩固记忆。

第四步:语文游戏1.以生字词为素材设计语文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2.小组竞赛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五步:课堂作业1.布置作业:按规范书写生字词并造句。

2.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展开,通过生字词教学、课文学习和语文游戏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表达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生字:小、青、蛙、在。

2.能够听说认读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认读新生字:小、青、蛙、在。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提炼主要信息。

2.运用生字认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具准备1.课文《小青蛙》图片或幻灯片。

2.生字卡片:小、青、蛙、在。

3.听力材料:录音机或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小青蛙”这个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生字:介绍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让学生跟读,重复几遍确保学生掌握。

3.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要求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4.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模仿不同角色的语音表达方式进行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5.图画理解: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描述小青蛙在画面中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6.课文讨论: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生字巩固: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认读和拼写练习,巩固学生对“小、青、蛙、在”四个生字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能够理解课文《小青蛙》中的故事情节。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七、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小青蛙》,熟练朗读。

2.复习生字“小、青、蛙、在”,写出拼音和意义。

3.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词语表达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的复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小青蛙》导学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小青蛙》导学案

小青蛙型新授《文程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文教课着重培育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尊敬学生的个性差别,鼓舞学生合适自明己的方式,并运用自己擅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学程。

本的力争体“快学、自主学”的理念,堂成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天地,运用多种手段激学生主字的趣。

1.自文,自学生字。

(学生 )前准2.制作有关的多媒体件,卡、字卡。

(教 )安排1教课程教课教指学生活成效1. 学生。

1. 件出示文插。

1 :上画了一只小:同学1. 我会填。

青蛙。

一、上都画了什么。

2 :小青蛙在禾苗中(1) 青“”的部首是2. 板,注意察沟通,捉害虫。

(),入新“青”的写法。

()。

⋯⋯⋯⋯(用: 5 3. 教引:你喜2.“青”字,(2) 我喜小青蛙,因分 )小青蛙?什么?它能 ()。

(注意引学生完好3. 沟通。

的。

)1 :我喜小青蛙,因它得很可。

2 :我喜小青蛙,因小青蛙能捉害虫。

⋯⋯⋯⋯1.出示自学要求。

1. 小内依据自学要求2. 比一比,看能把(1) 初文,借助拼行、沟通。

儿歌得正确、流畅。

音准生字。

(1) 学生生字。

3. 我的。

(2)自由文,将容 (2) 自由文,依据注“清、晴、睛、情、”易的句子多几音通句子。

几个字的右都是遍,直到通止。

(3)同桌相互沟通生字的()字,“清”的左是二、初 (3)同桌相互学生方法。

()旁,明和 ()文,学字:圈出生字并沟通 2. 在教指下沟通有关;“晴”的左是字方法。

()旁,明和 ()(用: 2. 自学成效。

(1)学生个人生字卡有关;“睛”的左是12 分 ) (1)指名生字卡片。

片。

()旁,明和 ()(2)生字卡片。

(3)(2)生字卡片。

有关;“情”的左是开火字,并一个(3)开火字,并一()旁,明和 ()。

个。

有关;“ ”的左是3.指学生察3. 在教指放学生 ()旁,明和 ()“清”“晴”“睛”“情”“ ” 字“清”有关。

的特色,相机通偏旁“晴”“睛”“情”“ ”,认识 4. 我能送字宝宝回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识字3 小青蛙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识字3  小青蛙

识字3《小青蛙》导学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青蛙》中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判断和推理。

4.能够感知和理解生字词“青蛙”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1.教学生字词“青蛙”的发音和书写。

2.教学生字词“青蛙”在课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PPT2.生字词“青蛙”的卡片或图片3.板书:青蛙4.学生课本和笔四、教学过程开场(5分钟)1.老师播放课文《小青蛙》PPT,并让学生聆听。

导入新知(10分钟)1.让学生看生字词“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它的含义。

2.教师解释“青蛙”一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明白。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青蛙》,并注重发音准确性。

2.再次播放课文PPT,让学生跟读。

拓展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用“青蛙”这个词造句。

2.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小青蛙》,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复习巩固(10分钟)1.老师提问“谁是课文《小青蛙》中的主人公?”2.让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背诵《小青蛙》的课文内容。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青蛙”这个生字词的认知较深,容易接受。

但在课文理解和复述方面,还需多加练习。

下一堂课可增加一些与“青蛙”有关的趣味游戏,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 学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 学案

“情”“请”的特点,相机通过偏旁识字。

4.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带有“青”的形声字。

5.指导学生当小老师识记其他生字:眼保护害事让病(1)出示学习要求:教大家读读字音,说说字的意思,讲讲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2)指导学生按要求汇报交流。

4.汇报带有“青”的形声字。

预设:蜻婧5.学生当小老师教组内学生识记其他生字。

(1)组内按要求学习生字。

眼保护害事让病预设:加一加:眼保护让病形声字:护让病字谜:事害…………(2)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17分钟)1.要求学生开火车读会写字并组一个词。

2.引导学生观察“青、清、晴、情、请”,并注意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请”的写法。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展示优秀作业,组织评议。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闯关游戏,巩固生字。

2.仔细观察字形,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3.边看教师范写边书空,感知“言字旁”的写法。

4.认真描红,临写生字。

5.欣赏同学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哪里。

5.我会漂亮地写字。

四、再读文本,感知内容(用时:6分钟)1.引导学生再读儿歌,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一画。

2.教师导学:你喜欢小青蛙吗?3.指导背诵儿歌。

1.学生组内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2.学生汇报,了解小青蛙是益虫。

3.在教师指导下比赛背诵儿歌。

6.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能把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教师批注。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小青蛙”、“踢”、“球”、“鱼”、“游”、“走”、“花”,理解字、词的含义。

2.能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小青蛙”“踢球”“游鱼”“走路”“看花”的意思。

3.能根据插图,准确描述小青蛙的形象和动作。

4.能模仿教师读课文的语音语调,并在朗读时感情适当。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识红字词。

难点:会读红字词、理解生字词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学生认识第一个字“水”,以及上节识字内容,“青蛙”、“小”。

2. 学习《识字3 小青蛙》(10分钟)•教师先读课文,然后学生跟读。

•分段教学,详细解释每个关键词的意思,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3. 练习(15分钟)•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4. 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识字3 小青蛙》展开,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小青蛙形象,让学生对识字内容产生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中注重重难点的突破,通过生字词的解释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理解课文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拓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语言拓展活动,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默写课文生字词“小青蛙”、“踢”、“球”、“鱼”、“游”、“走”、“花”。

2.用“小青蛙”、“走路”、“看花”等生字词造句。

3.描述一个你心目中的小青蛙的形象和特征。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升语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学案
教材解析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学情分析
《小青蛙》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禾苗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本内容简单,易于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识字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民主和谐的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眼、睛”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懂得生活中要保护青蛙,增强保护动物意识。

3、了解“青”字的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一般规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认字,了解“青”字的造字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偏旁理解“青”字族汉字的字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时安排2时
第一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快乐小青蛙》,激趣导入
师:你听出歌中描写的是谁吗?
小青蛙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这节我们就一起学习识字3《小青蛙》
设计意图: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师范读文,学生边听边纠正读错的字音。

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我们要想美美的把文读下来,必须先和字宝宝交个朋友。

生:圈出文中生字,并多读几遍
三、挑战过关。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词语。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离开词语,单独识记。

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设计意图:由简单到复杂,有过度的学习生字。

通过开火车检测学生识记情况。

四、围绕“青”字,介绍“青”字族。

引导:题中的“青”字,能和许多偏旁交朋友组成新字,这些字就组成了“青”族大家庭。

我们认识了这些字,那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让我们一起看图片来了解。

指生领读生字。

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
汇报交流:
出示“清”
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我们把它们放回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学生组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读句子
依次学习“请情睛晴”
师小结: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生:偏旁不同。

师: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

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

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

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图文、语言环境)主动识字。

五、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师生承接读)
设计意图:达到熟读成诵,进一步巩固识字
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
的学习,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一举多得”。

七、布置作业
教材后习题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晴、



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