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精品教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逐步引导和探究,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够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个面的表面积。
重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个面的表面积难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个面的表面积学法任务驱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你还记得如何用字母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吗?请写出下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在纸上画一画长方体的展开图,并将各个面标注出来?追问:仔细观察思考,长方体有几组对面?它们长方形:S=ab正方形: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节课知识回顾,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特点为本节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
6个面的面积之和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S=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计算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S=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54(平方分米)答:要用硬纸板54平方分米。
追问:请你用一句话总结目前所学知识?答案: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一个长方体铁盒,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
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25×20+25×15+20×15)×2=(500+375+300)×2=2350(平方厘米)答: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铁皮2350平方厘米。
练一练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答案: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通用7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篇1一、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
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
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习者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已经明确了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三、教学设想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欲望。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新课伊始,我创设了“纸箱厂要制作一种长8分米,宽2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包装盒和一种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包装盒.哪种包装盒要用的硬纸板少?”这一问题情景,接着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地方要用硬纸板?”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好充分准备。
六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任务清单(苏教版)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学习任务单______年级_____班学生________ 国标数学魔法数学一、16个数学概念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乘法则、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百分数、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折扣。
二、40道经典题目1.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直径的()倍。
3.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是圆柱体积的()。
4.一个长3.5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圆木,把它平均锯成三个圆柱体,则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5.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体积只比是()6.一个圆锥的体积、底面积与另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相等。
已知这个圆锥的高是6厘米,那么另一个圆柱的高是()厘米。
7.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了()倍8.一个圆柱底面直径4dm,高5dm,滚动一周压过的面积是()dm²;放在桌面上,占()的空间。
9、把一个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8厘米的圆柱沿一条直径剖成大小相等的两个部分 , 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10、把一个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8厘米的圆锥形沿一条直径剖成大小相等的两个部分 , 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11、甲数比乙数多1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 ),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
12、实际造林面积比计划多18,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 )( ),计划造林面积是实际的( )( ),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 )( )。
13、一本书看了的页数是剩下的75%,看了的页数占总页数的( )( ),剩下的页数是看了的页数的( )( )。
14、一条水渠修了120米,还剩下38没有修。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授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以及资源开发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说的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这也是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本单元教材包括:(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个内容。
按照“特征——表面——体”的基本模式,从图形的基本认识深入到相关面积及体积的计算,体现了由点到面再到体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探究新知,本节教材的第一个例题一开始就提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象力有限,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长方体的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长方体的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以便于把展开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上下面:长×宽×2,前后面:长×高×2,左右面:高×宽×2。
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学习单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导学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2.熟练掌握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经历练习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通过各种变式习题,增强自我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重难点: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请填写计算公式。
上下面:
前后面:正方体表面积=
左右面:或=
长方体表面积=
或=
二、解决问题。
基础练习:
1、一个无盖长方体塑料盒长4米,宽3米,高2.5米。
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写出一共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对照公式列算式!
2、一个正方体纸盒如下图,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看课件说说要计算几个面?对照公式列算式!)
综合练习:
1、一节长方体形状的铁皮通风管长2m,横截面是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做这节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2、一个新建的游泳池长50m,长是宽的2倍,深2.5m。
现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
3.学校要粉刷新教室。
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 m,高是3m,门窗的面积是11.4m2 。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化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钱?
拓展延伸: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从4.5cm增加到6cm,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2、有一个形状如下图的零件,求它表面积。
(单位: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大闯关(二)学习任务单

29-五年级数学大闯关(二)-学习任务单自测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8-52页内容。
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分数的意义”部分。
自测目标:1.通过参与习题闯关,检查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从自测中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主动弥补学习上的疏漏。
3.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我反思能力。
自测准备:准备练习纸和笔。
自测任务:同学们,本次测试共分四个题型: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
请你按照视频提示来逐项完成。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任务单,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我们将在明天的讲评课上与你一起分析,核对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大闯关双向细目表题目总数25个,其中容易题17个;中等题5个;难题3个。
复习链接: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线上学习,你一定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方法。
现在就请你用心思考,仔细作答,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定要认真书写哦。
一 、填空1.2. 1112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 ) 米,每段是全长的( )( ) 。
4.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9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7分米=( )( ) 米17千克=( )( ) 吨 23分=( )( )时5.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桶色拉油的容积是5( )。
一本汉语词典的体积约为1( )。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为6( )。
一盒牛奶的容积约250( )。
6. 1.5dm 3=( )cm 3 3.06L =( )mL730 dm 3=( )m 3 ( )m 3=30L =( )cm 37. 一个长方体长8cm ,宽6cm ,高2cm ,它的棱长总和是( )cm ,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cm 3。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7cm ,它的棱长之和是( )cm ,表面积是( )cm²,体积是( )cm³。
9.一个长20m ,宽10m ,深2m 的水池,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m²。
(精)部编人教 小学5年 数学下---《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内容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独立自主学习:(1)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各怎样计算?(2)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长方体的面一般都是(),也可能有()是正方形,长方体()的两个面的()相等,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组,相对的()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正方体()个面完全相同,()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二、合作互助学习:1、动手:拿出各自的长方体纸盒,并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长方体的6个面。
再将长方体纸盒展开,看一看它们各是什么形状?要求这个纸盒需要多少材料制成,怎么求?2、思考:(1)要求前面(或后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和(),因此,前面(或后面)的面积=()× ( )。
(2)要求左面(或右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和(),因此,左面(或右面)的面积=()× ( )。
(3)要求上面(或下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和(),因此,上面(或下面)的面积=()× ( )。
3、尝试:根据以上分析完成书本24页例1和做一做,并交流展示。
4、归纳: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由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我猜测:②正方体的表面积=()5、完成书本24页的例2及做一做。
并交流展示。
三、展示引导学习:分小组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四、评价提升学习:1、如图:(单位:厘米)作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怎么去算?想一想?(1)上面和下面的面积:()(2)前面和后面的面积:()(3)左面和右面的面积:()(4)长方体的表面积:()2、一个长方体的工具箱,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40厘米,高是35厘米,给它的表面涂上油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魔方的棱长是5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一个正方体木盒,棱长总和为96厘米,这个木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把4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9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1一、教学构思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联想:(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4.教学例2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
1.“微课程”名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2.达成目标:
1、在自主选择学习中初步了解、观察发现、探索领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初步探究用展开图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其中的数学规律。
3、领略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方法建议:
1、观看视频前:认真观察长方体与正方体,思考。
2、观看过程中:认真倾听老师通过投放的相关内容,通过观看展开图,结合自己对几何图形各个面的思考,及时调整想象画面,借以加深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深入理解和形象记忆。
3、观看视频后:及时总结,学以致用,把课后习题完成。
4.学习形式预告:讨论汇报
二、学习任务
1、仔细观察长方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观看后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又是怎样的呢?
3、整理出他们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思考:如果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但是这个包装箱不需要盖子,那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呢?
三、资源链接
四、困惑与建议(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