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重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通用7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篇1一、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
这样可以把表面积的概念与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好的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做好准备。
接着,通过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安排“试一试”学习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习者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已经明确了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三、教学设想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欲望。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新课伊始,我创设了“纸箱厂要制作一种长8分米,宽2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包装盒和一种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包装盒.哪种包装盒要用的硬纸板少?”这一问题情景,接着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地方要用硬纸板?”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好充分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突破重难点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突破重难点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探究性目标: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求、经历、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情感性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纸盒、直尺,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之前咱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课件出示冰箱,微波炉等)它们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老师和你们一起回顾一下:(出示复习题)1. 长方体有(6 )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面与面相交的边叫(棱),长方体有(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 长方体共有(8 )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正方体特殊在哪里?二、创设活动情境,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还有很多,咱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老师最近要给好朋友送份礼物,可直接这样送不太好看,想用漂亮的包装纸把盒子包起来。
我至少要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呢?盒子有几个面要包?谁来说说哪几个面这6个面组成了长方体的表面。
6个面和包装纸的大小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称为它的表面积。
(出示概念)齐读一遍概念课件演示长方体展开动画:仔细看,将长方体沿着棱展开,这6个面就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6个面闪烁)这就是它的表面积2、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这6个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要计算前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前面的长和宽)前面的长其实是长方体的什么?(长)前面的宽是长方体的什么?(高)谁来量一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能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计算表面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能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4.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题、笔记本等。
3.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吗?2.呈现(10分钟)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三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成语,引入新课e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画面,你能找到这则成语,并解释吗?预设生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生2:外表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很华丽,而里面一团糟。
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内涵、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要外表看着一表人才,实则不学无术。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外表,像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也有外表,就是表面,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的大小,我们就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触摸外表,体会表面积。
师:看一看,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是由几个面组成的?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都是由6个面组成的。
师:什么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生: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操作指导先通过猜成语,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外表,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触摸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建立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引起学生研究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想法,同时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块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活动1小组合作,引发思考手工操作,尝试总结求表面积的方法。
出示合作提纲:(1)在长方体纸盒棱的边缘标上长、宽、高。
(2)把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沿一些棱剪开并展开,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怎么求?小组合作标长、宽、高,剪开长方体纸盒并展开,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学期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此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
教材通过直观的插图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探索并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卡片、投影仪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一份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
3、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4、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
5、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对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观念。
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
6、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7、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空间观念,并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及体积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和互化。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加深直观性。
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积是一个较生疏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个飞跃,要通过认真观察,比较他们的形状、大小来认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通过实物、教具,掌握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
4、在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通过摆木块,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再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体积单位间的。
5、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易混淆,要结合实例,利用表格的形式加以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
6、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结合实物教学。
7、教学容积时,让学生动手,分组试验,掌握容积的概念。
要讲清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什么情况下求物体的体积,什么情况下求物体的容积。
通过动手量,了解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源: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2)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展开图是这样的,(课件出法展开图),和你想的一们吗?(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重难点应用题训练题40题 带详细答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重难点应用题训练题40题带详细答案1.将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求该长方体框架的表面积。
解:长方体的高为3厘米,表面积为108平方厘米。
2.将一根长84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求该正方体框架的表面积。
解:正方体的棱长为7厘米,表面积为294平方厘米。
3.XXX老师要做一个长1.2米、宽45厘米、高1.5米的陈列箱,其中正面用玻璃,其余各面都用木板。
求XXX老师需要准备多少平方米的木板?解:陈列箱除正面外的表面积为4.23平方米。
4.舞蹈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高为3.5米。
现在要粉刷墙壁和天花板,门窗和镜子的面积共为22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0.25千克涂料。
求粉刷这间教室需要多少千克涂料?解: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的总面积为124平方米,需要31千克涂料。
5.有一个长方体,如果将它的高增加3厘米,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会比原来增加96平方厘米。
求原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原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8厘米、5厘米,表面积为336平方厘米。
6.如果把一个正方体木块一刀切成两个长方体,那么表面积会增加60平方厘米。
求原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原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0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面积为4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也是一个正方形。
求该长方体的高和表面积。
解:该长方体的高为8米,表面积为72平方米。
8.桌子上有一根长1.5米的长方体木料,木料有两面是正方形。
如果把这根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会增加0.18平方米,求该木料的表面积。
解:该木料的表面积为未知。
1.锯成两段会增加两个面,这两个面是正方形,其面积为0.09平方米,边长为0.3米。
木料的表面积为1.98平方米。
2.将3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最小表面积为202平方厘米。
3.从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的上面竖直向下挖一个长方体的洞,洞的底面为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空心正方体的表面积为750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重难点
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制作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如果用铁丝制作这个长方体,至少需要________厘米的铁丝;(接头处忽略不计).
如果用硬纸板制作这个长方体,至少需要________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接缝处忽略不计).
【解答】:
(1)8,12,6,三,长、宽、高。
(2)40,62
重难点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把两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
A.25平方厘米
B.50平方厘米
C.75平方厘米
D.100平方
厘米
(3)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4分米,高0.3米.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解答】:
(1)96 (2)B
(3)0.3米=3分米
(5×4+5×3+4×3)×2=94(平方分米)
答: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94平方分米铁皮
重难点3——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把长7厘米,宽5厘米,厚3厘米的长方体肥皂两块包装在一起,用()平方厘米包装纸最节省.
A.127
B.242
C.214
D.254
(2)体育馆内要建一个长100米,宽50米,深2米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要在池内的四周和底铺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瓷砖,共需要这样的瓷砖多少块?
(3)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高4米要粉刷屋顶和四壁(底面不用粉刷),扣除门窗和黑板面积共24平方米,粉刷这间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1)C
(7×5+7×6+5×6)×2=214(平方厘米)
(2)100×50=5000(平方米)
(100×2+50×2)×2+5000=5600(平方米)=560000(平方分米)
560000÷(4×4)=35000(块)
答:游泳池占地5000平方米.共需要这样的瓷砖35000块.
(3)S=(9×6+9×4+6×4)×2=228(平方米)
228-9×6=174(平方米)
174-24=150(平方米)
答:粉刷这间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