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目录第一编学校基本情况 (1)一、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 (1)二、学校办学情况简介 (1)第二编 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一、就业规模及结构 (5)二、毕业生就业 (6)三、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8)第三编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10)一、行业类型分布 (10)二、单位类型分布 (11)三、单位规模分析 (12)四、工作岗位类型 (13)五、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30个 (14)六、各专业毕业半年后月收入 (15)第四编 2015届就业创业工作基本措施与服务 (17)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员参与,上下齐抓共管,强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保障 (17)二、建设开发新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完善就业创业新的就业服务新模式 (17)三、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步加强创业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9)四、加强创新创业园建设,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取得新成效 (20)第五篇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与影响 (23)一、建立基于毕业生就业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23)二、反馈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3)三、创新人才培养载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4)第一编学校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竞争、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为方向,围绕建设与漯河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探索建立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5 年12 月I目录前言 (2)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4)2.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4)3.性别比例构成 (5)4.少数民族毕业生情况 (5)二、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分析 (6)1.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6)2.分专业统计毕业生就业率 (7)2.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7)三、毕业生毕业去向构成. (9)1.分专业统计毕业去向 (9)2.就业单位类别分析 (10)四、就业调查 (10)1.求职信息获取途径 (11)2.毕业生签约单位匹配度调查 (11)3.对就业服务满意度 (12)4.毕业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的就业工作 (13)5.毕业生择业关注因素 (13)6.毕业生对用人单位评价 (14)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4)结束语 (18)前言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高职院校。

学院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汽车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和道路桥梁施工、监理、公路运营管理及轨道交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课部等7个系(部)和实训中心、驾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汽车新技术研究所、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教育科研机构。

现开设30多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

学院的汽车实训中心和汽车营销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教育实训基地。

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一流汽车专业人才,振兴民族汽车工业。

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管理、专业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对外交流的开展上,彰显出独有的鲜明特色和雄厚实力。

学院在国家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下,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标准化汽车专业实训中心。

2015届高校毕业生

2015届高校毕业生
办学指导思想。中共山东政法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山东政 法学院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学校实施“错位竞争,特色发 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突出服务国家法治 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 主体,以法学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 大学。
科学研究。“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00 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和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 30 余项。学校主办的《政法 论丛》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文化育人。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建设和谐校园,弘扬“博学笃行 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实事求是”的校风、 “学在前沿,大爱施 教”的教风、“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学风和“爱岗敬业,务实高效” 的工作作风,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省级 “文明校园”、 “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群众 信得过基层单位”、“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5 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山东政法学院
2016 年 1 月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学校简介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肇始于 1955 年 7 月山 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 年 2 月中共 山东省委决定建立山东政法学院,时任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写校名; 1979 年 12 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恢复建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 年 7 月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 年 10 月更名为山 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 年 2 月开始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 年 3 月 16 日和 4 月 26 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正式设立 山东政法学院。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注:1、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截至日期为2015年10月31日。

2、因数据的小数位数问题,加总百分比可能有0.1%以内的误差。

3、数据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4、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华北电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目录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1)第二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3)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3)二、毕业生去向情况 (3)三、毕业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 (4)四、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 (4)五、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情况 (4)第三部分就业工作特点 (11)一、工作体系健全高效、联动协调 (11)二、指导体系特色鲜明、注重实效 (12)三、服务体系全面细致、科学创新 (13)四、帮扶体系体贴入微、突出重点 (14)五、市场体系开放包容、一体多元 (15)六、就业创业实践形式丰富、精准高效 (16)七、创新创业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18)第四部分就业质量分析 (19)一、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情况 (19)二、用人单位招聘及校企合作反馈 (19)三、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预测 (23)第五部分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24)一、结合就业形势,合理制定招生计划 (24)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24)三、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紧缺人才 (25)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5)第一部分学校概况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教育部与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华北电力大学九家单位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全面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秉承“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的理念,积极总结经验、凝练特色,不断促进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协调发展。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体情况 (1)1 毕业生总体规模 (1)2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1)3 招聘会总体情况 (2)第二章2015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3)1 毕业生分学院分学历情况 (3)2 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3)3 毕业生性别分布情况 (5)4 毕业生中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6)第三章201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7)1 毕业生就业结构 (7)2 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9)2.1 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9)2.2 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10)3 毕业生出国(境)留学情况 (11)4 毕业生签约就业情况 (14)4.1 毕业生签约就业区域分布情况 (14)4.2 毕业生签约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17)4.3 毕业生签约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8)4.4 毕业生到部分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9)4.5 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情况 (20)5 毕业生待就业的情况分析 (23)5.1 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情况 (23)5.2 硕士毕业生待就业情况 (23)第四章校园就业市场建设情况 (24)1入校招聘单位情况 (24)1.1 入校招聘单位地域分布 (24)1.2入校招聘单位性质分布 (25)1.3 入校招聘单位行业分布 (26)1.4 入校招聘单位重点类型分布 (26)2 发布招聘信息单位情况 (27)2.1 发布招聘信息单位地域分布 (27)2.2 发布招聘信息单位性质分布 (28)2.3 发布招聘信息单位行业分布 (29)第五章2015年就业工作重要举措 (30)1 坚持统一规格,面向国家发展需求 (30)2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30)3发挥团队走访力度,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31)4 加强校企合作,多方携手育英才 (33)5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33)6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营造“双创”氛围 (34)7 建设就业信息平台,丰富校园就业活动 (36)第六章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实证分析 (37)1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37)2 调查结果与初步分析 (38)2.1 职业价值观评估 (38)2.2 就业能力评估 (39)2.3 职业选择结果调查 (41)第一章总体情况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

2015年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2015年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〇山东是教育、生源大省,201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数量达到51.04万人,占全国总量的6.81%。

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47.19万人,师范类毕业生3.85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三支一扶”服务基层计划等项目,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及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等专场活动,深入全省高校开展小型化、专业性的省级集中招聘活动,不断拓展就业岗位,畅通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共有46.96万2015届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总体就业率为92.01%,较上年同期增长1.91个百分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毕业生生源状况 (1)(一)学历分布 (1)(二)生源地分布 (1)(三)学科分布 (3)(四)性别构成 (5)(五)民族构成 (5)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6)(一)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6)(二)毕业生就业方式 (9)(三)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 (12)(四)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 (12)三、就业工作分析 (12)(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二)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和服务满意度分析 (16)(三)全省大学生创业情况分析 (17)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情况 (20)五、发展趋势 (20)(一)近五年毕业生生源规模 (20)(二)近五年毕业生各学历生源结构 (21)(三)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21)(四)近五年毕业生市场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22)关于本报告 (23)一、毕业生生源状况2015年,山东省有应届毕业生的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146所,非师范类毕业生47.19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0.84万人,增加比例为1.81%。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毕业生月历表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毕业生月历表
分科复习:
英语:进行大量模考练习,强化短文训练写作;
数学: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政治: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
求职高峰期
总结规划:回顾10月份的求职经历,总结经验,提高就业力和竞争力,关注省、市、校举办的人才交流会信息,在实践中提高择业技巧与能力;
建议采取行测题、申论题交替复习的方式。
建议语言考试大一确立方向,打好基础;大二,大三开始第一次语言考试;大四第二次语言考试提高分数。
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注:本表涉及的所有考试时间以当年官网通知的时间为准。
鉴定:填写毕业生登记表,进行毕业鉴定;
领证:领取毕业证、学位证和报到证;
档案:到辅导员处明确档案转递地址。
体检:各研招单位开始组织体检工作,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调档: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到学院团总支上交调档函。
职前准备
完成学校就业手续,学校锁定就业方案,领取报到证。
体检:通过面试的报考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前往指定地点接受体检。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毕业生月历表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毕业生月历表
时间
所有人
考研
就业
公务员
留学
基层就业
2014年
9月
分析定位:自我分析,合理定位,确定毕业去向;
活动:
1.简历设计大赛;
2..浏览月历表;
3.就业创业征文比赛;
推荐表制作:认真填写毕业生推荐表,完成审核盖章程序。
报名:关注考试大纲,应往届毕业生报名开始;
就业实习期
到意向单位进行短期实习。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5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2015年12月目录学院概况 (1)1 毕业生基本情况 (3)1.1 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3)1.2 毕业生生源结构 (3)1.3 毕业生性别结构 (4)2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5)2.1 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5)2.2 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6)2.3 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6)2.4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7)2.5 毕业生升学情况 (7)3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8)3.1 近三年毕业生人数概况 (8)3.2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8)3.3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区域分析 (9)3.4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9)3.5 我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情况 (10)4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 (11)5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 (11)5.1 政策落实 (12)5.2 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并重 (12)5.2.1加强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平台建设 (12)5.2.2大力发展、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 (12)5.2.3建设学生就业咨询平台建设 (13)5.3 市场开拓与就业质量并重 (13)5.4 规范管理与优质服务并重 (13)6 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14)6.1 建设完善良性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 (14)6.2 持续推进校企合作,结合市场需求指向性培养 (14)6.3 结合学院专业和生源结构特点,重点突出,打造特色 (14)学院概况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

2005年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的合格评估。

学院位于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350亩,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06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现有在校本科生9120余人。

学院采用欧式建筑风格,校园环境优雅,配备国内最领先的教学、公寓等设施,办学条件齐备,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 安徽省 山西省 甘肃省 天津市 贵州省
宁夏 陕西省 江苏省 湖南省 湖北省 河北省 浙江省 四川省
新疆 辽宁省 福建省 海南省 黑龙江 吉林省 云南省 江西省 广东省 重庆市
广西 内蒙古 青海省 北京市 上海市
1.25% 0.96% 0.90% 0.88% 0.77% 0.74% 0.71% 0.65% 0.65% 0.65% 0.65% 0.63% 0.62% 0.60% 0.58% 0.58% 0.55% 0.54% 0.52% 0.47% 0.43% 0.43% 0.43% 0.41% 0.41% 0.35% 0.32%
图 3.山东省内生源分布
济南市 17.06%
潍坊市 10
464
烟台市 5.89%
373
菏泽市 5.81%
368
济宁市 5.18%
328
聊城市 4.53%
287
青岛市 4.09%
259
枣庄市 3.69%
234
德州市 3.61%
229
威海市 3.11% 197
泰安市 2.95% 187
-2-
前言
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 1956 年。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筑基建业” 的校训,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 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艺术 学等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 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 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 有专任教师 1300 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660 余人,双聘院 士 3 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 5 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 外特聘专家 12 人。学校设有 17 个教学院部,1 个博士后流动站,1 个博士点,53 个硕士点,57 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 2.6 万人。 拥有 1 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 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 验室,7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积极对接山东省城镇化进程 和“蓝黄”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在 结构工程、建筑节能、智能建筑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按照“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 单位,服务教学科研”的理念,狠抓“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指导服务、 创业教育和实践”三大体系建设,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 连续 11 年保持在 90%以上,名列我省高校前茅。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创业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 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 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 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
山东建筑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 年 1 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 一、2015 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2 (一)宏观形势不乐观…………………………………………………2 (二)毕业生总量多……………………………………………………2 二、毕业生生源情况……………………………………………………2 (一)学历结构…………………………………………………………2 (二)性别结构…………………………………………………………3 (三)学科结构…………………………………………………………3 (四)生源地域…………………………………………………………4 1.省内生源分布…………………………………………………………4 2.省外生源分布…………………………………………………………5 (五)各专业生源与全省对比情况……………………………………6 三、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情况…………………………………………9 (一)全省需求我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情况……………………………9 1.需求人数情况…………………………………………………………9 2.地域分布情况 ………………………………………………………11 3.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2 4.单位行业分布情况 …………………………………………………13 (二)全省招聘时间分布情况 ………………………………………14 (三)进校招聘用人单位需求我校毕业生情况 ……………………14 四、毕业生就业率 ……………………………………………………14 (一)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率 …………………………………………14 (二)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 ………………………………………15 (三)各学科结构毕业生就业率 ……………………………………15 (四)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 ………………………………………15 (五)各学院和各专业就业率 ………………………………………15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特色………………………………18 一、狠抓质量工程,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18 二、推进目标管理,加强过程督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18
淄博市 2.87% 182
日照市 2.49% 158
滨州市
2.23%
141
东营市
1.31%
83
莱芜市
1.06%
67
0
200
400
600
800
1081 1000 1200
-4-
2.省外生源分布 2015 年省外生源毕业生共 106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6.77%。河 南、安徽、山西、甘肃等省生源比例相对较高(图 4)。
本科层次的景观学、建筑设施智能技术、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电
0.08%5
0.03%
2
0
10
图 4.山东省外生源分布
49 47 45 41 41 41 41 40 39 38 37 37 35 34 33 30 27 27 27 26 26 22 20
61 57 56
20
30
40
50
60
70
79
80
90
-5-
(五)各专业生源与全省对比情况
如表 2 所示,据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简称“信息网”)统
研究生
本科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53 60.53% 3035 56.41%
62 14.83% 1191 22.14%
13 3.11% 313 5.82% 55 13.16% 177 3.29%
/
/ 225 4.18%
28 6.70% 193 3.59%
7 1.67% 186 3.46%
/
/
60 1.12%
图 2.毕业生性别结构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132
33.64% 女毕业生
4205
66.36% 男毕业生
(三)学科结构
如表 1 所示,我校各学科结构毕业生以工学人数最多,毕业生
3491 人,比例达到 55.09%。其次是管理学,占 25.07%。
表 1.毕业生学科结构
工学 管理学 理学 艺术学 文学 建筑学 法学 农学
2015 年,学校获批山东省(首批)“创客之家”荣誉称号,1 名毕业生获“世界绿色设计国际金奖”。《山东建筑大学 2015 年毕 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汇总了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色、相关 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内容。报告中的数据如无特 殊说明,截止时间为 2015 年 12 月 31 日。
计数据,2015 年我校 50 个研究生专业、49 个本科专业、8 个专科专
业中,属于“热门专业”的共 14 个,包括 9 个本科专业:会计学、
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财务管理、英语、艺术设计、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5 个专科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会
计学、市场营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图 1.毕业生学历结构
专科生, 8.50%
研究生, 6.60%
本科生, 84.90%
-2-
(二)性别结构 我校毕业生中,男生占有较大比例,达到 66.36%。近年来,女 生比例逐年提高,2015 届共 2132 名,达到 33.64%(图 2),比去年 增长 2.08 个百分点,所占比例创近年新高。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2015 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宏观形势不乐观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毕业生岗位供给受 到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据国内最大的房地产数据信息平 台(CREIS 中指数据)统计,2015 年上半年全国 300 个城市各类用地 推出及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30.4%和 39.5%,降幅显著,相关产业 受到较大影响。房地产市场低迷,我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大于往年。 面向我校 2015 届毕业生离校前的调查显示,97.24%的毕业生认为 2015 年就业形势“严峻”或“非常严峻”。 (二)毕业生总量多 201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749 万人,又创新记录。加上往年 遗留的未就业毕业生,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超过 1000 万;我校毕业 生总数 6337,是人数最多的一年。 二、毕业生生源情况 (一)学历结构 6337 名 2015 届毕业生中,有研究生 418 人,本科生 5380 人, 专科生 539 人。其中本科生比例最高,达到 84.90%(图 1)。
-1-
三、狠抓市场建设,搭建毕业生就业直通车 ………………………18 四、狠抓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求职择业能力 ……………………19 五、狠抓创业教育实践,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20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分析…………………………………21 一、毕业生求职意向 …………………………………………………21 (一)求职地域意向 …………………………………………………21 (二)薪酬意向 ………………………………………………………21 (三)就业岗位和专业对口意向 ……………………………………22 二、就业途径 …………………………………………………………22 三、就业流向 …………………………………………………………23 (一)毕业去向 ………………………………………………………23 (二)就业地域分布 …………………………………………………23 1.省内分布情况 ………………………………………………………23 2.省外分布情况 ………………………………………………………24 3.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分布情况 ………………………………………25 (三)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26 (四)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6 四、就业岗位对口率 …………………………………………………27 五、薪酬待遇情况 ……………………………………………………28 六、就业岗位满意度情况 ……………………………………………28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29 一、毕业生生源数量变化趋势 ………………………………………29 二、毕业生就业率趋势 ………………………………………………29 三、2016 年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29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30 一、对招生的反馈 ……………………………………………………30 二、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30 三、对教学工作的反馈 ………………………………………………30 四、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31 五、毕业生对学校的推荐度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