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说明书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说明范文一、项目概述。
咱这个项目就像一个即将诞生的大宝贝,位于[具体地点]。
这里可是块风水宝地呢,周边交通方便得很,离地铁站、公交站都近,就像出门就有魔法传送阵一样。
而且周围吃喝玩乐啥都有,生活那叫一个便利。
这建筑就像一个新的地标,要在这片区域闪闪发光。
二、设计依据。
1. 规范标准。
2. 业主需求。
业主就像咱们的“金主爸爸”,他们的要求咱得好好满足。
他们想要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功能分区要合理,空间利用要高效,最好还能有点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眼前一亮,就像在一群路人甲里突然出现个超级明星一样。
三、建筑设计。
1. 功能布局。
2. 空间设计。
咱们特别注重空间的通透感和流动性。
大厅是挑高设计的,一进去就感觉特别宽敞大气,就像走进了一个巨人的宫殿。
走廊也不是那种窄窄的、让人压抑的过道,而是宽敞明亮,两边还设置了一些艺术装饰,走在里面就像在参观一个小型艺术馆。
3. 建筑造型。
建筑的造型可是咱的一大亮点,它不是那种方方正正、死板的盒子。
而是像一个舞动的精灵,有曲线,有起伏。
外立面采用了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幕墙和金属线条的组合,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建筑穿上了一件亮晶晶的铠甲,金属线条就像铠甲上的花纹,特别酷炫。
四、结构设计。
1. 结构体系。
这建筑的结构就像它的骨架,咱们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就像人的骨骼框架,给建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支撑,而剪力墙就像骨骼里的肌肉,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让它能在风吹雨打、地震等情况下稳稳地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2. 基础设计。
基础可是重中之重,就像大树的根一样。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这里的地质条件还不错,咱们采用了筏板基础。
这个筏板基础就像一个大的混凝土板子,把建筑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到地基上,让建筑稳稳地扎根在土地里。
五、防火设计。
1. 防火分区。
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咱们把建筑分成了好几个防火分区,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了几块小蛋糕。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都有防火墙或者防火卷帘门隔开,一旦某个区域着火了,就像把着火的小蛋糕给隔离起来,不让火势蔓延到其他的“小蛋糕”。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大三施工组织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某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期限:两周指导教师:张欣教研室主任:张新院长(主任):史同广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2.工程概况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 3.1排桩锚拉支护施工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 3.2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23.3 钢管桩锚拉施工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64.基坑降水施工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85.施工偏差与检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 5.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偏差与质量检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 5.2土钉墙施工偏差与质量检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3 5.3锚杆施工偏差与质量检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4 5.4锚杆抗拔试验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²²²²²²²²²²255.5土钉抗拔试验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²²²²²²²²²²266.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7 6.1总体部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7 6.2进度计划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06.3进度计划横道图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67.劳动力。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6)ABSTRACT (7)前言 (1)1 给水厂处理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任务书 (2)1.1.1设计题目 (2)1.1.2设计原始资料 (2)1.1.3设计任务 (1)1.1.4设计要求 (1)1.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质及水量要求 (1)1.2.1城市用水要求 (1)1.2.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量的确定 (2)2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规模 (3)2.3 厂址选择 (3)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4)2.5 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4)2.5.1混凝工艺选择 (4)2.5.2 混合工艺 (6)2.5.3 絮凝池形式的选择 (7)2.5.4 沉淀工艺 (8)2.5.5 过滤工艺 (10)2.5.6 消毒工艺 (11)2.5.7 清水池 (12)2.6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12)3 加药构筑物设计 (12)3.1 混凝剂的储存及配制 (13)3.1.1 药剂仓库 (13)3.1.2溶液池容积计算 (13)3.1.3 溶解池容积计算 (14)3.1.4. 计量设备 (14)3.2混合 (15)4 絮凝构筑物设计 (16)4.1设计参数 (16)4.2.池体设计 (16)4.3竖井设计计算 (17)4.3.1.絮凝池单个竖井的平面面积 (17)4.3.2. 竖井的个数 (17)4.3.3.竖井内栅条的布置 (17)4.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9)4.3.5.絮凝池出口穿孔尺寸 (20)4.4 水头损失 (20)4.4.1第一段计算 (20)4.4.2第二段计算 (21)4.4.3第三段计算 (21)4.5校核: (22)4.6排泥 (22)5 沉淀设备设计 (23)5.1设计参数 (23)5.2池体尺寸 (23)5.2.1清水区面积 (23)5.2.2 沉淀池长度及宽度 (23)5.2.3 池体高度 (24)5.3 沉淀池进口穿孔花墙 (24)5.4 集水系统 (25)5.4.1 集水槽 (25)5.4.2 孔眼计算 (26)5.4.3出水管及出水总渠 (27)5.5沉淀池斜管的选择 (28)5.6 排泥系统 (28)5.7校核 (29)5.7.2.弗劳德系数 (29)5.7.3.斜管中的沉淀时间 (29)6 普通快滤池设计 (29)6.1平面尺寸计算 (29)6.1.1滤池的总面积: (29)6.1.2单格面积 (30)6.2滤池高度 (31)6.3配水系统 (31)6.3.1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化态流速 (31)6.3.2反冲洗强度 (32)6.3.3反冲洗水流量 (32)6.3.4干管始端流速 (32)6.3.5配水支管流速 (32)6.3.6单根支管入口流量 (33)6.3.7支管入口流速 (33)6.3.8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33)6.3.9配水支管上孔口流速 (34)6.3.10单个孔口面积 (34)6.3.11孔口总数 (34)6.3.12每根支管上的孔口数 (34)6.3.13孔口中心距 (35)6.3.14孔口平均水头损失 (35)6.3.15配水系统校核 (35)6.4洗砂排水槽 (36)6.5滤池反冲洗 (38)6.5.1高位冲洗水箱的容积 (38)6.5.2承托层的水头损失 (38)6.5.3冲洗时滤层的水头损失 (38)6.5.4冲洗水箱高度 (39)6.6进出水系统 (39)6.6.1进水总渠 (39)6.6.3清水管 (40)6.6.4排水渠 (40)7 消毒构筑物设计 (40)7.1加氯量计算及相关问题 (40)7.2加氯间布置 (41)8 清水池及吸水井的设计 (42)8.1清水池尺寸 (42)8.2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 (42)8.2.1清水池的进水管 (43)8.2.2清水池的出水管 (43)8.2.3清水池的溢流管 (43)8.2.4清水池的排水管 (43)8.3清水池的布置 (44)8.4吸水井布置 (44)9 二级泵站设计 (45)9.1 初选水泵 (45)9.1.1设计流量 (45)9.1.2设计扬程 (46)9.1.3选泵 (46)9.2水泵管路布置 (46)9.2.1管路设计管径 (46)9.2.2吸水管布置 (47)9.2.3出水管布置 (47)9.2.4管路附件选配 (48)9.3 选泵校核 (49)9.3.1 每台泵吸水管水头损失 (49)9.3.2 每台泵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49)9.3.3 水泵扬程的确定 (50)9.3.4 校核 (51)9.4 水泵基础设计 (51)9.5各工艺标高计算 (52)9.5.1 水泵轴心标高的确定 (52)9.5.2 泵房高度的计算 (52)9.5.3其他工艺标高 (53)9.6 附属设备的选择 (53)9.6.1 起重设备 (53)9.6.2 排水设备 (54)9.6.3 通风设备 (54)9.6.4 引水设备 (54)9.6.5计量设备 (55)10 给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5)10.1平面布置 (55)10.1.1地表水厂的组成 (55)10.1.2平面布置 (56)10.2高程布置 (57)10.2.1管渠水力计算 (58)10.2.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60)10.2.3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60)结论 (61)谢辞 (62)参考文献 (63)摘要本设计为2万立方米/天给水处理厂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该厂的水源为地表水,水质情况良好,水库位于城市给水处理厂东北方向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公里处,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已经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建筑设计说明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物结构、功能和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最终达到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目标。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建筑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功能性原则,即建筑物应根据使用需求合理布局,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
其次是安全性原则,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抗震、抗风等能力,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还有美观性原则,即建筑物应具备良好的外观设计,符合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特点。
其次,材料选择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性能、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例如,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中,可以选择混凝土或钢材作为主要材料,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而在立面装饰方面,可以选择玻璃、石材等材料,以实现美观和节能效果。
接下来,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形式。
例如,在平原地区可以采用常规平面梁柱结构,而在高风险地区可以采用框架结构或抗震墙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还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使用功能是评价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并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环境。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需要考虑卧室、客厅、厨房等功能区域的布局,并提供良好的通风、采光等条件。
而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则需要考虑商业区、办公区、停车区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局。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遵循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原则。
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并实现安全、舒适和美观的目标。
最后,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还需要通过建造和使用的实践来验证和评价。
土木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土木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水平反映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和《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特制定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要求,请遵照执行。
附件:1.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2.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模版3.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及译文格式模版土木工程学院二○○七年六月七日关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关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要求①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②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按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③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实行考勤制度,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须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设计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④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一旦发现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论处。
对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任务及严重违纪者,指导教师有权不推荐其参加毕业答辩。
⑤毕业设计(论文)全部采用打印,设计(论文)格式依照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
毕业设计说明书、研究类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均不少于1.6万汉字。
⑥毕业设计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手工绘图与计算机图件。
每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必须采用相关专业设计软件,完成一张以上计算机设计图(图纸为3号以上)。
⑦毕业设计应完成字数不少于300个汉字的中文摘要,并翻译成外文,外文摘要不少于250个实词,摘要翻译语言流畅,同时要有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在外文摘要前应有外文标题。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说明范文一、项目概述。
咱这个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啊,就像一个独特的大拼图。
它位于[具体地点],这块地儿可真是选得妙,周边交通挺方便的,环境也不错。
整个项目规划的建筑面积大概是[X]平方米,就像给这个地方定制一件合适的大外套一样,我们得精心设计,让它既好看又实用。
二、设计理念。
我这设计理念呢,就像是给这个建筑赋予一个灵魂。
咱得考虑实用性,这就好比人得先能吃饱饭,建筑得能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不管是住人、办公还是搞商业活动。
然后呢,美观也不能少,建筑要是长得丑,那多影响心情啊,就像出门穿了一身不合身又难看的衣服一样。
所以我想让这个建筑看起来简洁又大气,线条流畅,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优雅的巨人站在那儿。
而且,还要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就像它本来就属于这片土地,是这里的一部分。
三、建筑布局。
1. 功能分区。
咱们先说这入口部分,它就像建筑的嘴巴,是迎接大家的地方。
入口设计得宽敞明亮,让人一进来就感觉特别舒服,就像走进一个热情好客的朋友家一样。
旁边设置了一些小的休息区,要是有人在这儿等人或者想休息一会儿,都挺方便的。
再看这个办公区域,就像是建筑的大脑,是大家工作的地方。
每个办公室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这就好比给大脑充足的氧气,能让大家工作起来更有效率。
而且办公区域的布局很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公司的需求进行调整,就像搭积木一样,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还有商业区域呢,这可是建筑的活力源泉。
这里设计了各种不同大小的商铺,就像一个个小盒子,每个盒子都有自己的特色。
走廊宽敞,方便顾客走来走去逛商店,而且还设置了很多公共休息区,让大家逛累了可以歇会儿,然后继续买买买。
2. 交通组织。
这建筑里的交通流线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重要。
咱们设置了多部电梯和楼梯,电梯就像快速直通车,能迅速把人送到想去的楼层。
楼梯呢,就像是健康步道,不仅是紧急疏散的通道,平时也可以走走锻炼身体。
走廊的宽度也经过精心设计,保证高峰时期人流和物流的顺畅通行,可不能像堵车一样堵在这儿。
土木工程(路桥)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1.1 设计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车速80m/h。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桥面宽度:净-7.5m+2×0.5m护栏。
桥面坡度:双向横坡 1.5%,不设纵坡。
1.2 地质资料1.2.1 工程地质概况该地区属于滨海相海陆交互沉积地貌,地形基本平坦。
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杂填土,其下为亚粘土、细沙、中沙交替分布,该桥桥位场地土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
1.2.2 场地地震效应拟建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地层分布较均匀稳定,在震动作用下不会发生地震液化现象,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比较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1.3 水文资料小长河为一条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断流,汛期流量较小,持续时间短。
一般冲刷线高程-1.62m;最大冲刷线高程-3.12m。
桥址区地表水及地下水为对砼具弱腐蚀性,对砼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年平均相对湿度:75%。
2 初步设计2.1 工程概况初步分析本设计中桥梁总跨径50m,属于中桥,无特殊结构要求和不良地质情况。
对于中小跨径公路桥,上部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结构。
该类结构具有能够就地取材、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
其中,尤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优势更为明显,预应力技术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梁高,提高了跨越能力,使建桥技术和运营质量均产生了较大飞跃。
从主梁横截面形式上分,混凝土梁式桥可分为板桥、肋梁桥(例如:T形梁桥)和箱形梁桥。
板桥构造形式简单、技术成熟、施工方便;肋梁桥显著减轻了自重,使跨越能力提高;箱梁抗弯、抗扭能力强,适于较大跨径体系。
从受力特点上分类,混凝土梁式桥分为简支梁(板)桥、连续梁(板)桥和悬臂梁(板)桥。
简支梁桥属于静定结构,受力和构造形式简单,应用广泛;连续梁桥属超静定结构,跨越能力大,适用于桥基良好的场合;悬臂梁桥属静定结构,但因其行驶状况不良,目前已较少采用。
按施工方法分类,可分为预制装配式和整体现浇式。
装配式施工方便,不受季节影响;整体现浇式整体性好,但不利天气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正式稿

毕业设计题目:某单位办公楼设计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姓名:陶双学号:指导教师:陶双完成日期:目录摘要IV前言0第一部分结构设计11 设计资料12荷载标准值的计算12.1 恒荷载标准值12。
1.1 屋面12。
1.2 楼面22。
1。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32.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32.2 活荷载标准值42.2.1 屋面42.2。
2 楼面42。
2.3 风荷载标准值43材料计算指标54对梁尺寸的验算54.1次梁截面尺寸验算54。
2 主梁截面尺寸验算64.3 柱截面尺寸验算64。
3。
1内柱64.3.2 外柱74。
4柱的线刚度计算85 框架内力计算95。
1 恒荷载作用95.2 活荷载的内力计算125.3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155。
3.1风荷载作用框架的内力本风压值155。
3。
2用D值法列表计算166 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197 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207。
1横梁内力组合表207.2柱内力组合248 框架梁柱配筋308。
1 横梁配筋298。
1。
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98.1。
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08.2次梁配筋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08。
2。
1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28。
2。
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328.3框架柱配筋328.3。
1外柱配筋计算表338.3。
2内柱配筋计算表338。
3。
3框架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和箍筋配置34 9 楼面板的配筋计算369.1楼面的配筋计算359.1.1 按弹性理论计算区格的弯矩359。
1。
2截面设计3810 楼梯设计4110.1 踏步板(TB—1)的计算3910。
2 平台板设计4010.3 平台梁设计4011 基础设计4411.1 外柱基础设计4211.2 内柱基础的计算46第二部分施工设计部分4812 编制依据4813 工程概况4613.1 总体概况4613.2 设计概况4613.2。
1 建筑设计4613。
2。
2 结构设计47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高校教学楼设计(方案五)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4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夏风敏完成日期:2018年5月26日目录摘要--------------------------------------------------------------------------------------- V 1 建筑设计 ---------------------------------------------------------------------------- - 1 -1.1建筑设计概况 ---------------------------------------------------------------------------------- -1-1.2建筑平面设计 ---------------------------------------------------------------------------------- -1-1.3建筑立面设计 ---------------------------------------------------------------------------------- -2-1.4建筑构造与做法 ------------------------------------------------------------------------------- -3-1.4.1 一层地面做法 ---------------------------------------------------------------------------- - 3 -1.4.2 二~五层楼面做法------------------------------------------------------------------------ - 3 -1.4.3 内、外墙面做法 ------------------------------------------------------------------------- - 4 -1.4.4 台阶、散水及屋面做法 ---------------------------------------------------------------- - 4 -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 - 5 -2.1材料选择----------------------------------------------------------------------------------------- -5-2.2板、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6-2.2.1 板厚确定 ---------------------------------------------------------------------------------- - 6 -2.2.2 梁尺寸确定 ------------------------------------------------------------------------------- - 6 -2.2.3 柱截面确定 ------------------------------------------------------------------------------- - 6 -2.3结构计算简图 ---------------------------------------------------------------------------------- -8-2.3.1 计算简图的确定 ------------------------------------------------------------------------- - 8 -2.3.2 截面参数计算 ---------------------------------------------------------------------------- - 8 -3 荷载计算 ---------------------------------------------------------------------------- - 9 -3.1构件自重计算 ---------------------------------------------------------------------------------- -9-3.1.1 板 ------------------------------------------------------------------------------------------- - 9 -3.1.2 梁 ----------------------------------------------------------------------------------------- - 10 -3.1.3 墙 ----------------------------------------------------------------------------------------- - 10 -3.1.4 柱 ----------------------------------------------------------------------------------------- - 10 -3.2.1 恒荷载计算 ------------------------------------------------------------------------------- 11 -3.2.2 活荷载计算 ----------------------------------------------------------------------------- - 12 -3.3横向荷载计算 --------------------------------------------------------------------------------- -13-3.3.1 风荷载计算 ----------------------------------------------------------------------------- - 13 -3.3.2 地震作用计算 -------------------------------------------------------------------------- - 15 -4 6轴框架内力计算 -------------------------------------------------------------- - 18 -4.1恒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18-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18 -4.1.2 梁端、柱端剪力计算 ----------------------------------------------------------------- - 28 -4.1.3 柱轴力计算 ----------------------------------------------------------------------------- - 31 -4.2活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33-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33 -4.1.2 梁端剪力计算 -------------------------------------------------------------------------- - 40 -4.1.3柱轴力计算 ------------------------------------------------------------------------------ - 43 -4.3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44-4.3.1 反弯点法计算柱端弯矩 -------------------------------------------------------------- - 44 -4.3.2 计算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 ----------------------------------------------------- - 45 -4.4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50-5 ⑥轴框架内力组合 --------------------------------------------------------------- - 55 -5.1梁端弯矩调幅 --------------------------------------------------------------------------------- -55-5.2内力组合---------------------------------------------------------------------------------------- -55-5.2.1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56 -5.2.2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1 -5.2.3 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65 -5.2.4 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8 -6 框架截面设计 --------------------------------------------------------------------- - 73 -6.1.1 选取承载力设计值 -------------------------------------------------------------------- - 74 -6.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4 -6.1.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75 -6.2框架柱截面设计 ------------------------------------------------------------------------------ -78-6.2.1 轴压比验算 ----------------------------------------------------------------------------- - 78 -6.2.2 截面尺寸复核 -------------------------------------------------------------------------- - 79 -6.2.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9 -6.2.4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验算 ----------------------------------------- - 80 -6.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81 -6.2.6 裂缝宽度验算 -------------------------------------------------------------------------- - 81 -7 楼板计算 --------------------------------------------------------------------------- - 83 -7.1楼板内力计算 --------------------------------------------------------------------------------- -83-7.2楼板配筋计算 --------------------------------------------------------------------------------- -88-8 基础设计 --------------------------------------------------------------------------- - 91 -8.1设计参数---------------------------------------------------------------------------------------- -91-8.2B、G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1-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2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3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3 -8.2.4 抗震验算 -------------------------------------------------------------------------------- - 93 -8.3D、E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5-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5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6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6 -8.2.4 抗震验算 -------------------------------------------------------------------------------- - 96 -9 楼梯设计 --------------------------------------------------------------------------- - 98 -9.1.1 荷载统计 -------------------------------------------------------------------------------- - 98 -9.1.2 截面设计 -------------------------------------------------------------------------------- - 98 -9.2平台板设计------------------------------------------------------------------------------------- -99-9.2.1 荷载统计 -------------------------------------------------------------------------------- - 99 -9.2.2 截面设计 -------------------------------------------------------------------------------- - 99 -9.3平台梁设计----------------------------------------------------------------------------------- -101-9.3.1 荷载统计 ------------------------------------------------------------------------------- - 101 -9.3.2 截面设计 ------------------------------------------------------------------------------- - 101 -9.2.3 裂缝验算 ------------------------------------------------------------------------------- - 102 -9.2.4 挠度验算 ------------------------------------------------------------------------------- - 103 -9.4梯柱设计-------------------------------------------------------------------------------------- -103-谢辞--------------------------------------------------------------------------------- - 105 -参考文献 ---------------------------------------------------------------------------- - 106 -摘要本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该建筑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