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重庆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

重庆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
重庆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如下:
1. 招生领域:重庆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和工学等学科领域。
2. 申请条件: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历,并且具备良好的学术素质和科研潜力。
3. 招生计划:每年根据学院的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确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4. 报名方式:申请者需在指定时间内在线填写报名表和提交相关材料。
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
5. 考试内容:招生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主要评估申请者的学术能力、研究方向和发展潜力。
6. 录取标准:根据考试成绩、学术表现以及招生计划情况综合评估,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录取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者。
7. 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学院会根据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提供特别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8. 学制和学费: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
学费一
般按年收取,具体收费标准根据学院政策确定。
以上是重庆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的主要内容,具体详情可参考学院官方网站或与学院相关部门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第 2010-293-001 号)。
裴小革,经济系博士生导师。1956 年 10 月出生于北京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济研究所研究员、《资本论》研究中心主任、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主任,同时为中
国《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全国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
会委员、全国经济贸易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 卷副主编。主持院级课题《抗战前中国产业经济发 展状况研究》、《中国经济史学数据库》等项目,现担任院创新工程《我国初期工业化》 首席研究员。已发表《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2006 年)、《民族工业发展史 话》(2000 年、2011 年)等个人专著,发表了《官产官业处置、收归国有取向与民初经 济政策》(1998 年)等数十篇学术论文。《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获 2009 年 经济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专著)三等奖。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导师
考试科目
401 经济系 (14)
①1001 英语
01 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中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生招生简章

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我国社会科学院非全日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下简称“我国社科院”)按学科领域分别设立了经济、法学、管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七个学科门类,涵盖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具体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详情请参见我国社科院冠方全球信息站发布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计划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招生计划根据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因素确定,具体招生计划数量以我国社科院冠方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根据不同学科门类的需要,学科门类所设定的招生计划也有所不同。
招生计划的分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具体招生计划数量如下:1. 经济学:招生计划20人2. 法学:招生计划15人3. 管理学:招生计划18人4. 哲学:招生计划10人5. 政治学:招生计划12人6. 社会学:招生计划15人7. 国际关系:招生计划10人(以上招生计划为参考,具体以冠方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三、招生条件1. 学历要求:申请人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硕士学位。
2. 芳龄限制:芳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申请人必须是在职人员,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
3. 工作经历:申请人必须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在职时间不少于三年。
4. 政治条件: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无违法违纪记录。
四、招生程序1. 网上报名:申请人需登入我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凡符合招生条件的申请人,均可通过网上报名。
2. 考试环节:招生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综合素质考试。
面试主要对申请人进行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的考察。
3. 录取及注册:录取名单将由我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发布,被录取者需按照规定时间到我国社科院进行注册手续办理。
五、学费及奖学金1. 学费: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学费标准为每学年0元人民币。
2. 奖学金:我国社科院将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类别有:国家奖学金、院长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一、培养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019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的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单位代码为“14596”,报考点代码为“1172”。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所有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附件2:学科基础(721)考试大纲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学科基础(721)考试大纲政治学基础部分:一、政治与政治学政治与政治学: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政治的起源与发展,政治学的学科地位;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含义与矛盾,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涵义及特征,政治权力的基本类型,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涵义及特性,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三、政治行为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含义和类型,政治斗争的方略和烈度,政治斗争的作用;政治统治: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点,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政治管理的职能及类型,政治管理与相关政治现象的关系,传统政治管理与现代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原则、主要方式及作用;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类型,政治参与的方式及条件,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国家: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历史类型,国体、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政党:政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政党的基本类型,政党功能,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政治社团:政治社团的涵义与特征,政治社团的技术类型,政治社团的社会类型,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心理的含义特征,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政治心理的类型作用;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含义特征,政治思想的结构类型,政治思想的发展作用;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特点,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及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六、政治发展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含义与特征,政治革命的类型与方略,政治革命的方式与作用;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含义与特征,政治改革的目标与方式,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政治民主:政治民主的含义,政治民主的类型,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武大生科院化院考研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生物化学②遗传学
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系方式
培养单位代码及名称
联系人
办公
102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赵冬梅
雷云〔专业学位〕
68754143
87867096
103新闻与传播学院
帅晓琴
68752684
104信息管理学院
刘秋霞
68754436
105经济与管理学院
07白血病发病机理及治疗
08细胞信号转导的蛋白质基础
09表观遗传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2分子生物学
④886细胞生物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生物化学②遗传学
01生物学电脑模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2分子生物学
④886细胞生物学
〔01方向要求具有相当的数学与电脑基础知识〕
04植物分子与发育遗传学
05植物发育遗传与功能基因
06水稻新种质创建、基因开掘与分子育种〔湖北省农科院培养〕
07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08生物信息学和数量遗传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2分子生物学
④888遗传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生物化学②遗传学
01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02植物细胞工程及生殖工程
②201英语一
③650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或652分子生物学
④882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或886细胞生物学
复试笔试科目:化学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现代仪器分析②结构化学
01有机合成化学
02有机光电材料化学
03生物有机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简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是湖北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基地,是全省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是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的、省委宣传部主管的省直属事业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
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多学科综合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现任党组书记:李锦章研究员;现任院长: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赵凌云教授。
全院设有办公室(含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教育管理中心、纪检组、离退休干部处等5个职能处室;有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政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十个科研所和图书情报中心、《江汉论坛》杂志社两个科辅单位;有后勤服务中心、开发管理中心两个直属单位。
有外事(信息)办、财务室、继续教育学院、企业导报杂志社等内设单位;还在市县建立了分院分所,成立了部分专业研究中心。
全院现有中外文藏书30余万册,订阅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三个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建院以来,按照“立足湖北,坚持三为,发挥三大功能,实现两争三出”的办院思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积极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得到了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立足湖北”,就是以研究湖北为重点,同时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当前;“坚持三为”,是指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发挥三大功能”,就是发挥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功能,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功能,全省社科研究的网络功能;实现“两争三出”,就是争智囊地位、争学术地位,出思想、出人才、出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508社会发展系(4)030301社会学(4)01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李汉林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2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02发展社会学沈红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3发展社会学03社会发展政策葛道顺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4社会发展政策二、导师介绍李汉林,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导师。
1953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
1983年毕业于德国比勒菲尔特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际社会转型研究学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
学科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制度社会学。
主要著作:《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2)》,2012;《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2012;《中国单位社会》,2004;《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2005。
主要学术论文:“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2007;《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2007;《变迁中的单位制度》,2008主要承担课题:2006-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员工参与”;2007-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90年代以来工会的角色与作用”;2007-2009年,中德合作课题,“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的员工参与”;2010-2013年,交办课题,“中国发展经验研究”主要获奖情况:2007年,《中国单位社会》获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荣誉称号:人社部“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红,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导师。
1965年5月出生于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简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6月,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中共一大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李达。
现任党组书记张忠家,院长宋亚平。
建院以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改革兴院、制度治院的办院方针,认真履行专门智库、理论阵地、学术殿堂、人才基地的社科功能,以打造新型智库、建设中部最强、全国一流的地方社科院为奋斗目标,经过50多年的辛勤耕耘和创新发展,已逐步建设成为多学科、多功能、信息化、开放型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是国内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也是全国“东西南北中”科研单位培养社科类高级人才战略布局的关键单位之一。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七个硕士点(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史、企业管理)。
其中,有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包括区域、产业经济学两个专业,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史包括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方向。
具备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发展,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生培养特色,锻炼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围绕自身定位,积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我院在研究方向和学科创新方面有着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由此带出了一批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
如中国史授权点的楚文化研究,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研究楚文化、汉唐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毕业后大多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还有产业经济学授权点的农村经济和“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授权点的长江流域经济、城市群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是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与高校模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教育特色。
我院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我院长期以来实行“一带一”的导师制。
一方面,增强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责任心;另一方面,研究生有大量的机会与导师见面,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能够更好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是锻炼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和教师队伍。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汇聚了朱剑农、张培刚、夏振坤等大师级的学术名家和众多的知名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60余名导师队伍当中,有中组部直接联系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名,高等院校博士生导师8名,企业领导等兼职导师7名;中青年教师中,有31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院的导师和专家们,紧紧围绕我省战略目标的实施,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企业、农村调研,开展理论宣讲、成果推广、决策咨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5年来,我院毕业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其中,有23%的学生考取博士和中央、省、市公务员,有35%的学生进入大中型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他们当中,有省部级领导2名,厅级领导17名,有超过50%的人工作在处、高级职称及公司高管岗位上。
近5年,省纪委、省安全厅、武汉市科委等单位的人事部门主动上门联系,要求录用我院毕业学生,这是对我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方式的充分肯定。
学院位于世界最大的城中湖、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之滨,与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省博物馆、省艺术馆毗邻而居,拥有一栋9000平方米的研究生综合教学专用大楼。
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楚文化氛围,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们学习、生活、成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有力的保障。
二、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面向全国招生,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备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40岁以内。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学历要求。
考生的学历要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时间和地点1、网上报名: 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8:00-23: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进行网上报名。
2、现场报名:2015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考生持本人的毕业证和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身份证)到本人所在省级招办指定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现场照相、交纳报名考试费,逾期不再补办。
四、全国统一考试1、准考证的打印: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时间和地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在本人报名所在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
4、复试时间和地点:2016年4月10-15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大楼。
五、硕士学位授权点介绍1.区域经济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家流域经济所,依托该研究所的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从1985年起开始招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各级党政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政策研究和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国内知名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近年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
该点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所从事的区域经济、长江经济研究属新兴学科,在学术理论和现实应用上均具有特色和广阔的前景,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走在全国前列。
2.产业经济学:从1985年开始招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金融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近年已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该点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1人。
该点从事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研究。
其中,农村改革与发展和大国发展理论研究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从2015年起,新招赛马经济研究方向研究生。
3.政治学理论:该点从1981年开始招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政策研究、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已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
该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
该点从事的政治学原理、地方行政管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从2015年起,新招社会保障方向研究生。
4.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与党的学说):该点从2006年起开始招生,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党政机关、高校、省市以上党校及企业等。
近年来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该点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7人。
导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各1人。
该点从事的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研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从2016年起,新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向研究生。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该点从2006年开始招生,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党政机关等,迄今为止已毕业研究生27人,有5人考入中央党校等名校攻读博士学位,2人考入中央党史研究室等中央直属机关工作。
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人。
该点赓续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开创的事业,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6.中国史:该点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两个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
该点从1981年起开始招收古代史硕士研究生,2004年起新增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该点古代史方向的楚文化研究、长江文化研究、文化遗产研究、汉唐文化研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近现代史以近现代湖北经济史、社会史和武汉城市史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相关研究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科研机构、高校、报刊杂志社、党政机关等。
迄今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7.企业管理:该点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全国各地的国家机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就业,从事政策研究、教学、科研和企业管理工作。
近年该硕士点累计有10多名毕业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
现有硕士生专、兼职导师11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
该点将企业管理研究与工业经济研究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专长。
详情请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页:/电子邮件地址: yjshban@单位代码:88701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邮政编码:430077联系部门:研究生办公室电话:(027)86781509 86792506联系人:陈老师郑老师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