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新闻学考研必读经验

合集下载

新闻学备考技巧

新闻学备考技巧

新闻学备考技巧新闻学目前已经成为热门学科,君不见国家宣传部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大量的优秀新闻学专业人才,各大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也是对相关的人才求贤若渴。

中公考研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闻学专业及其复习方法。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新闻学专业课一直以考查范围广、跨度大、答案灵活而着称。

要想顺利过关,一是要平时注意积累,二是要进行系统复习。

有效复习的最大前提就是对知识点的全面把握,并根据考试规律和风格,调整复习策略。

考生花费一定时间研究专业课大纲及真题命题规律,可以有的放矢,更快的进入复习状态,提高复习效率。

基础复习阶段大家要认真阅读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方面的著作,考新闻学的同学还要进行新闻采编的练习,考传播学的同学应当看一些文科综合类的书籍。

在此期间,考生应该对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大致了解该学科涵盖的内容。

强化复习阶段进一步复习和总结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新闻学方向的考生对新闻采编应当比较熟练,传播学方向的学员应当有比较开阔的视野。

这个阶段结束的时候学员应该对专业课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专业内的热点和时事热点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这个阶段,考生要开始新闻传播史方面的学习,把新闻传播史方面的教材至少浏览一遍。

同时,考生要开始着手政治和英语的复习。

建议考生报一个政治考试的辅导班,把政治学科的东西好好梳理一下。

冲刺复习阶段巩固强化阶段的复习知识,重点背诵新闻传播史等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另外,考生要学会应对复习漏点。

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肯定会出一些难题来拉开差距。

复习再全面,也难免有疏忽之处,因此在考试中遭遇没复习到或不大了解的东西,再正常不过。

新闻专业必看的100本书(老师推荐的)

新闻专业必看的100本书(老师推荐的)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1.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2.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3.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5.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7.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9.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1.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12.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7.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8.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9.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20.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24.[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2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26.[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27.[美]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2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2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130.[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 32.[美]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3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又译《媒介通论》),商务印书馆,2000 35.[美]埃默里父子,展江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36.[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7.[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8.[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美]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美]巴格迪坎,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341.Bruce D.Itule,Douglas A.Anderson:《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Ken Metzler,《创造性的采访》(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Brian S.Brooks,《编辑的艺术》(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4.Kelly Leiter,Julian Harriss,Stanly Johnson,《全能记者必备》(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William C.Gaines,《调查性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6.Dorothy A.Bowles,Diane L.Borden,《创造性的编辑》(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7.Carole Rich,《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49.[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199950.[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5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953.[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54.[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三联书店,北大出版社5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56.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变迁与对峙》,东方出版社,199457.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58.黄禧祯,《现代公共关系学》,广东高教出版社59.胡屹,《策划学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60.[美]里斯•特劳特,《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61.[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解放出版社62.夏年喜,《世界上最迷人的公关大师》,工商出版社63.[美]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64.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三环出版社65.[日]松下幸之助,《松下经营哲学》,延边大学出版社66.鲍文杰,《世界上最卓越的广告大师》,工商出版社67.[美]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友谊出版社68.郭肖华,《广告创意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69.吴灿,《策划与广告技巧及误区》,四川人民出版社70.文浩,《新编现代广告策划实务》,蓝天出版社71.卢泰宏等,《广告创意100》,广州出版社72.雪琴,《广告经典100》,广州出版社73.[台]颜伯勤,《成功广告80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7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75.但宝元,《大学修辞》,安徽教育出版社76.朱自清,《论雅俗共赏》,三联出版社77.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78.《中国文学史》79.《唐诗三百首》80.《古文观止》81.《古希腊神话与传说》82.《莎士比亚作品选》83.[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海南出版社,2004 84.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85.王璞,《企业文化与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86.[德]希格弗里德,《创造力的训练》,贵州人民出版社87.张梅,《心理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88.[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新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9.苏•吉尔马尼克,《广告媒体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90.[法]洛特非•马赫兹,师淑云等译,《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91.奥美公司,《奥美的观点》,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92.[美]肯罗曼•珍曼丝,《贩卖创意——如何做广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93.[法]让•马贺•杜瑞,《颠覆广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4.[美]路克•苏立文,《文案发烧》,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95.叶茂中,《广告人手记》,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96.[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97.[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98.卡迈利保尔,《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9.[美]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第七版),华夏出版社,1999100.[美]所罗门杜卡(Solomon Dutka),《广告目标与效果测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新闻学研究 考试重点(背诵版)

新闻学研究 考试重点(背诵版)

新闻学研究考试重点(背诵版)新闻学研究考试重点(背诵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新闻学研究考试的重点内容,以便考生能够进
行有针对性的复。

以下是需要背诵和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传媒理论与研究方法
- 影响传媒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哪些?
- 描述内容分析和受访者调查研究方法。

- 解释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术语。

二、新闻原则和伦理
- 解释新闻原则中的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和透明度的含义。

- 描述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 讨论社会变革对新闻业伦理的影响。

三、传媒与社会
- 新闻传媒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 描述媒体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

- 讨论网络和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和公共舆论的影响。

四、新闻产业与新媒体
- 描述媒体所有权与控制的重要性。

- 讨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差异和互补。

- 解释数字新闻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五、国际新闻与新闻传播理论
- 描述国际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国际新闻机构的作用。

- 解释国际传播理论中的媒介依赖和文化冲突概念。

- 讨论全球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请考生按照上述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准备,希望能对考试有所帮助。

祝你们考试顺利!。

新闻学子必读的好书

新闻学子必读的好书

新闻学子必读的42本好书1.《全能记者必备》,(美)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美)杰里•施瓦茨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3.《新闻采访:第一线采访手边书》,(英)萨利•亚当斯、文弗•希克斯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采访技巧》,(美)约翰•布雷迪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5.《<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美)威廉•E•布隆代尔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新闻报道与写作》,(美)布雷恩•S. 布鲁克斯等著,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7.《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美)康拉德•芬克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8.《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上、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

9.人民日报编辑部:《人民日报版面备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10、《新闻报道教程--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术》,高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11.《调查性报道》,(美)威廉•C•盖恩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特稿采写宝典》,余音著,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13.《准记者培训教程:南方周末采编精英演讲录》,蔡军剑、张晋升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4.《常识》,梁文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历史深处的忧虑》(讲美国法治传统),林达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6.《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欧阳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张志安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版。

18.《新闻与揭丑(I)——美国黑幕揭发报道经典作品集》,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19.《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李希光、孙静惟、王晶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校园新闻实战手册》,王卫明、倪洪江、蔡招娣、沈林、沈栋琴、胡飞军等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的四种思路

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的四种思路

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的四种思路思路一:纵向串联教材的编撰有一定的客观限制,比如《中国新闻传播史》因为国内政治环境,还有要达到知识普及的目标,新闻史写成了一部革命史。

它的体系的建构跟我们研究生考试有点衔接不上,包括你将来要进行新闻史研究的时候,都会截取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个具体的侧面来考查,比如新闻文体的演进,民营报纸的发展等等。

陈力丹老师《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0》有一篇文章《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可以作为一篇范文来读。

教科书上对于《申报》这种生命周期比较长的报纸的叙述,分散在书上的四个地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它的经营上或者业务上有了什么新的发展,会提上一两句。

考场上答题是有时间限制的,题量不小,对于这种基础知识,你应该要熟记到看到题目,手已经在写了,这样才能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后面“拔高”的论述题。

如果你的记忆跟书一致,你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抽取这些碎片,这无疑是很耗费时间的,而且还不容易答完整。

所以,你要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整理到两张纸上,做成一块砖,到时候直接搬过去就行了。

除了会做砖,还要会砌墙。

我在前面的经验也介绍过,我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笔记分了这样几个部分:报纸(又分为“维新十报”,“辛亥八报”等等)﹑报人﹑报案﹑报刊发展史﹑通讯社发展史﹑广播发展史﹑电视发展史﹑新闻思想史﹑新闻教育史﹑新闻记者团体﹑新闻立法史。

这是我分析了真题之后,按照考试的思路整理的。

比如我给出一个题目,简述我国通讯社发展简史。

如果你在考场上去拼接各个时期出现的通讯社,很容易漏掉,我们可以事先做一个专题串联起来:清末明初的诞生和发展,中俄社1920,国闻社1921,中央社1924,申时社1925,红中社1931,新华社1937,国新社1938,中新社1952。

现在我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其实不光是考人大新闻的同学在用,考清华的考厦大的,使用同一本参考书的也都在用,而且跟我反馈说“这样分类很好用”。

这本笔记我确实花了很多功夫在里面,150页,条理性和详细度完全可以让你放弃书本直接记笔记。

记者编辑学习——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记者编辑学习——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陈力丹必读报刊:《读书》月刊《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一,综合《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新闻出版大典》,新华社国际部编纂,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总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技法鉴赏辞典》,刘文波主编,林业出版社1999年版。

二,新闻理论1,马列主义新闻理论较全的原著类:《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或:任何一本中共中央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简读的原著类:《马恩列斯论报刊》上下册,人民大学新闻系编,内部出版。

或:《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研究类:《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新闻学科》(在下卷内),廖盖隆总主编,新闻学科陈力丹分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传统著作《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一般新闻理论历史开篇:《新闻学》,徐宝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或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国内教材类代表作:《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新闻传播学原理》,童兵、展江、郭青春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如何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

如何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

如何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新闻与传播学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之一,考取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的考研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分析能力。

那么,在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时,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呢?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的方法和技巧。

一、系统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首先要系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梳理课程大纲:仔细阅读考研教材,并结合教材所提供的大纲,了解该学科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2. 深入学习专业书籍:阅读与新闻与传播学相关的专业书籍,深入理解学科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学习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实际案例,提高对新闻与传播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经验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不仅需要了解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拓展:1. 阅读行业相关资讯:定期浏览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权威网站和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2. 参与实践项目:主动参与实践项目,如媒体实习、社会调查等,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3. 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座:关注学术研讨会和讲座的信息,积极参加,与专家学者交流,拓宽专业视野。

三、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复习计划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需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科学高效的复习计划。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长期目标:根据个人情况和考研要求,制定长期目标,明确备考的重点和方向。

2. 制定周、日计划:将长期目标拆分为具体的周、日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复习时间。

3. 分阶段备考:按照计划,将备考内容分阶段进行,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四、注重复习和总结备考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课考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复习和总结。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普及,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备受关注。

考研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备考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三个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些备考攻略。

一、准备阶段1.了解考试内容:详细了解新闻传播学考研的报考科目、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掌握考试大纲,确保备考的方向正确。

2.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二、复习阶段1.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复习时要系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介经济学等,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概念。

2.熟悉常用方法和研究工具: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研究设计能力的提升。

3.阅读相关专业著作:阅读一些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著作和经典案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刷题和做笔记:通过刷题和做笔记的方式,将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记忆并强化记忆。

三、应试阶段1.把握复习重点:根据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分析重点和热点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练习。

2.多做模拟试题:模拟考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3.注意答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正确理解题目要求,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给出准确的答案,注意时间的分配和节奏的掌握。

4.保持心理状态良好:考研备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过程,考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总结:备考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熟悉研究方法和工具,加强阅读和实践,注重答题技巧和心理调节。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科学的复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提供的备考攻略对考研新闻传播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我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所的入学考试。

本文仅谈谈专业课,我原来学的是软件工程,这个专业这些年被烧的,不说了。

3月份时,鄙人我大三,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一个小程序员,开始了大家所谓的艰难的实习,干了大约2个月,做的是Java的协同管理系统,总共拿的工资不说了。

5月份,女朋友去参加我姐姐的婚礼,我开始思考自己在干什么,以后能干什么!考研、工作、公务员,所以就打算考研。

本人自幼爱好没事写点东西,大学期间,又在校记者团干了两年,混到部长,又担任过几天信息学院书记助理,觉得对新闻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开始定下了跨专业考研,以及考研专业新闻传播学。

选学校,我翻了北京的所有的招新闻研究生的院校,觉得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最合适我这样的考生。

接下来,找资料,大约6月初,去了趟新闻所,跟系秘聊了聊。

步入正题,我一科一科地说吧。

《中国新闻传播史》,
1教材:我用的是人大的方汉奇的教材(当时好像是旧版的,现在除了新的),以及笔记,后来又看了看清华大学李彬的《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2心得:这科一直是往年考试的重点,我梳理了一下,大约保持在55分以上,但是以往老师们的论文、社会热点是重点;去年是范长江,因为范70年纪念。

剩下的自己总结吧。

但是这科主要是背,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是个记忆活。

3出题规律:看过清华、北大、人大、南师大的真题,没见过出填空的,社科院是个例外,但是惊奇的发现厦大也考填空,而且有点相似,所以记得看看厦大的真题。

但是,社科院的填空题是逐年减少的,当初我估计研院填空题有20分,但是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改成15分了。

而且之前是解放前的新闻史一章一题,解放后的不考,去年似乎变了,新闻史考的相对减少,传播相对增加。

名词解释是一份报纸、一个新闻单位、组织,大约是10分,考的是《字林西报》、《共产党》月刊,还考了《毛泽东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我提前就感觉今年会考文献,这个内容之前一直没有考查过,但是厦门大学好像考过。

简答题没有考中国新闻史的内容(记不太清了),考了世界新闻史。

论述没有直接考,但是间接考了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
1教材:我用的也是人大的教材以及笔记,后来又看的是陈力丹世界新闻史的要点。

2心得:这科几乎是往年考试的次要部分,我梳理了一下,大约保持在5分,甚至更少,很崩溃的是我没怎么认真复习这部分,但是之前,填空、简答可是都出了题的了啊,分值还不小,填空考的是第一份电报的两端地点、简答考的是普利策以及他的世界报的办报理念。

呵呵,还好,题不是很难,但是是一个警示啊!
新闻学
1教材:我用的这科的教材比较多:人大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清华刘建明的《当代新闻学原理》、人大郑保卫的《当代新闻理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高教何梓华的《新闻理论教程》,还有一些补充的社科院老师的书,比如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

我要说的是清华刘建明老师的《当代新闻学原理》,这本书以往不好说什么,但是去年考的论述题的答案可能只有这本书交代的是比较详细的了,弥尔顿、洛克、密尔的关于新闻自由的观点(30分呢),听着都会害怕,但是这题是作为前年的一道复试题来考查的。

2心得: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你的基础很重要,之前看真题。

人民日报出题的时候,新闻学是重点的重点。

去年考的是新闻自律,我感觉考这个题是因为前年新修订的记者协会章程里重提了这个概念的原因。

论述题在新闻学中,是考某位学者的一句话对此谈谈你的理解等。

传播学
1教材:我用的这科的教材也比较多。

戴元光的《传播学》、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以及社科院明安香老师的《大众传播学》、宋小卫老师的《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研究》还有一些论文等。

2心得:去年考的传播学用空前绝后形容,自我感觉并不夸张,考题是最多的、最难的、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传播学本土化等等吧,很多的!然而往年却没有这么多过,虽然逐年递增,但是往年出题真正涉及传播学主干知识的并非太多,还考了《阿尔及尔宣言》……
因为我是跨专业所以心里一直没有底气,在学长介绍下报了新祥旭的班感觉还不错,资料比较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