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刊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刊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指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

“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结论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2.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扬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55℃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匹马立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频率高B.音色差C.音调高D.响度大5.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7.下面列出的是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一些操作步骤:①使温度计的液泡和被测物接触几分钟;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③估计被测物的温度;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⑤记录示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③②④⑤8.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适当烤一下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9.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水银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 .酒精温度计D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10.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 .在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熔化过程用了10分钟D .在BC 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B .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C .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D .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1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3.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 和 ▲ 。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 9 小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6八·房县月考) 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7八上·南宁月考) 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 . 25.81B . 25.82dmC . 25.82cmD . 25.816cm3. (2分)下列工具不属于计时器的是()A . 漏刻B . 日晷C . 量筒D . 沙漏4. (2分) (2018八上·河南月考) 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B . 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C . 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D . 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5. (2分)(2017·朝阳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 . 广场上的激光束B . 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C . 小桥在水中的“倒影”D . 水中的筷子“弯折”6. (2分)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 . 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 . 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 . 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7. (2分) (2016八上·西城期末)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 . 广场上的激光束B . 阳光穿过三棱镜C . 小桥在水中的“倒影”D . 水中的筷子弯折8. (2分)(2017·莘县模拟) 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介质9. (2分) (2017八上·兴化期中) 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A .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 电焊工人焊接时带面罩C . 牙医用镜子观察牙齿的背面D .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二、多选题(共 1 小题) (共1题;共3分)10. (3分) (2018八上·忻城期中)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光线一定会发生偏折B . 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 反射和折射现象一定会同时发生D . 光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速度一定会发生改变三、填空题(共 6 小题) (共6题;共10分)11. (4分) (2017八上·钦州港月考) “线宽”指的是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导线的宽度,是衡量集成电路技术先进程度的标志之一,线宽越小,集成电路的技术就越先进.现在常用的电脑的CPU﹣﹣奔腾4的线宽是0.13μm,它等于________ nm.成都到德阳的公交车的速度是72km/h=________ m/s.12. (1分) (2016八上·莒县期中) 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________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13. (1分) (2016八上·石河子期中) 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1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2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________.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_.我们通过声音的________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14. (1分) (2018八下·大丰月考) 小明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已知ρ银=10.5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①.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②.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类比。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④.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③和④。

2. (2分) (2019八上·高州月考)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A .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 .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 .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3. (2分)唢呐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4. (2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 . 改变杯内的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 .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波动钢尺D .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5. (2分)(2017·深圳) 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B . 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C . 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D . 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6.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烧杯,分别盛冰块和热水,上方盖有玻璃片分别为a、b,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 .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 .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C .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D .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7. (2分)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 .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8. (2分)已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液态水银的沸点是357℃,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液态酒精的沸点是78℃,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普通温度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 .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9℃可在该地区使用水银温度计C . 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D . 要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水银和酒精温度计均可使用9. (2分)(2016·孝感) 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 .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 . 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10. (2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 春天早晨出现的雾是液化现象,这一过程要放热B . 闻到桂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这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 . 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温度升高11. (2分)有两个温度计,它的玻璃泡里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是它们的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当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杯热水中时,则()A . 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B . 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不同C . 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 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同12. (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B . 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C . 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D . 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13. (2分)(2011·柳州)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 . 0mB . 0.5mC . 0.8mD . 1m14. (2分) (2018八上·港南期中) 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灿烂的“笑脸”。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1 / 5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尖叫鸡是很多小朋友爱玩的玩具,它“喔喔”的叫声给孩子带来了乐趣,原来是在塑料皮里内置了一个塑料小笛,在按压让尖叫鸡发出声音的是( )A.手指B.塑料皮C.尖叫鸡的嘴D.笛中的空气柱 2.下列现象中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观赏站立在浅水中的天鹅及其倒影B.看幻灯机放映的图象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茎的切片 3.我们要观察植物的细胞,应选用(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4.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声音在空气在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一位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秒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 A. 米 B. 米 C. 米 D. 米5.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6.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 图象,若第 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则( )A.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B.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C.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D.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7.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8.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 ,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 匀速转动,在转动 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 ,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 ,则( )A. ,B. ,C. ,D. , 9.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 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10.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为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11.生活中处处用到物理知识,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属于升华现象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鱼的虚像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2.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 用了 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 ) A. B. C. D. 13.关于温度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体温计也可用做寒暑表C.摄氏温度规定沸水的温度为D.摄氏温度规定冰的温度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拿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变小B.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C.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15.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钨 铁 冰 海波 A.查表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 的海波一定是液态的 B.蒸发、沸腾都是汽化现象C.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D.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17.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代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面以下一定深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18.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升高音调B.医用口腔镜,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口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C.医生使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后,可用沸水对体温计进行消毒D.医生为病人打针时,用酒精棉擦拭皮肤,人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的原因 19.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剧场上淡淡薄雾是二氧化碳气体20.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时 时,水开始沸腾B.在 时 到 时 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 时 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2 分 ) 21.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 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的一共性是________. 2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当烛焰距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拿走光屏,将蜡烛放在原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原先放_________的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的.经实验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图中的________处.23.把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表示出来: 夏天湿衣服晾干:________.用久了的灯丝变细:________.吃冰棒解热:________.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四、解答题(共 1 小题 ,共 8 分 )24.(8分) 如图 所示,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3 / 5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对蜡烛 、 的要求是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填“ ”或“ ”)这一侧观察.但李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能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小红用跳棋替代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她想了这样一个办法,用手电筒对着图 平面镜中的跳棋的像 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 、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移开棋子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但不能直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根据小红在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怎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40 分 )25.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 ,酒精的凝固点为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表一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 ,酒精的凝固点为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表一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 ,当实验进行到 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在水中渗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 表二 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6.小林和小涵同学在做“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冰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是________,小林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________.细心的小涵发现:在用稳定热源加热的情况下,冰熔化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她猜想这可能是熔化前后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于是取适量的碎冰和水继续实验,请你写出她的探究思路.27.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了四个没有焦距标签的凸透镜,只知道四个焦距值分别是、,,但已分不清哪块透镜的焦距是多少.经过思考,小明仿照“探究–凸透镜成像”做了以下实验: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了四个没有焦距标签的凸透镜,只知道四个焦距值分别是、,,但已分不清哪块透镜的焦距是多少.经过思考,小明仿照“探究–凸透镜成像”做了以下实验:将四个透镜记为甲、乙、丙、丁,确定放置透镜的位置.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点处,然后依次将四块透镜放在点,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观察比较蜡烛经各透镜的成像情况.结果发现:放置甲透镜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放置乙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通过透镜也不能在蜡烛同侧看到虚像;放置丙和丁时,光屏上都能得到放大的像,但仔细比较发现通过丙成的像较大一些.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各透镜的焦距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丁为________.你还有什么方法来辨别四块透镜的焦距?请简明说出至少两种方法.28.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棉布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回答问题】: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下列选项中哪个工作的?________红光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否靠?请你指出三位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至少三点.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答案1.D2.B3.C4.D5.A6.B7.B8.D9.D10.C11.A12.D13.A14.D15.C16.BCD17.BAFCDE18.BD19.AB20.ACD21.凝固熔化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22.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蜡烛可逆23.汽化;升华;熔化;凝固.24.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虚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能.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正确结论,应多测几组数据(至少组数据)25.固低升高26.晶体有熔点(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增加冰的质量取质量相同的碎冰和水,用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它们的温度变化,就能够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或取质量相同的碎冰和水,用酒精灯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的加热时间长短,就能够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27.28.;不可靠; ①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②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③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5 / 5。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夏天的早晨,扬州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 B. C. D.2.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 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冰的量增大了B. 冰的量没变化C. 冰的量减少了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 千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下列象中有一个与其它的形成原理不同,它是()A. 雨后彩虹B. 日食C. 小孔成像D. 路灯下人的影子5.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6.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 银幕上的像是虚像C.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 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7.“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 (共10题;共28分)1. (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男学生实际的是()A . 身高1.70 mB . 体重100NC . 手掌的面积2cm2D . 步行速度15m/s2. (3分) (2018八上·惠阳期中)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现象和原理不匹配的是()A . 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 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C . 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D . 听不到真空罩中的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 (2分) (2018八上·仪征期末) 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A .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 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 .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 .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4. (3分)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A .B .C .D .5. (2分) (2019八上·荔湾期末)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B .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C . 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 0s~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6. (3分)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 . 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 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 . 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7. (3分) (2017八上·福建月考)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A . 45.29厘米B . 45.297厘米C . 45.30厘米D . 45.3 厘米8. (3分)(2017·陕西模拟)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 . 噪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 .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9. (3分)(2017·西城模拟) 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152A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 .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时,其状态是液态C . 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D . 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10. (3分) (2016八下·蓟县开学考)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 . 10cm/sB . 9cm/sC . 8cm/sD . 7cm/s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6分,12小题6分,13 (共5题;共32分)11. (6.0分) (2019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适宜温度是40℃左右 B.人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8℃左右C.刚出锅水饺的温度约为零下8℃ D.扬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用力越大,鼓越响B.倒车雷达C. 真空罩中的闹钟D.超声波清洗机4.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A.音调变了 B.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C.音色不变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5.如图,小乔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王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乔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A.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B.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C.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D.小乔产生的幻觉,食指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6.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7.下列关于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8.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课后www的练习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

如图所示,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D.水沸腾吸热降温,达不到纸的着火点9.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B.N固体的熔点是100℃C.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10.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鞋子,试穿了一双鞋后,小明站着从鞋柜旁放在地上的小镜子中看到自己穿的鞋,很满意.下图中,镜子摆放位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1.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 上升到B 位置,则表明气温(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12.小华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3.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 不同.(音调/响度/音色)14.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 成小水滴或 ▲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第17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3题图15.如图,一手按住高脚杯的底部,另一手指蘸水后摩擦酒杯的杯口,可以听到▲(手指/酒杯)振动发出的声音.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不断摩擦杯口,听到声音的音调将▲(变高/变低/不变).16.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乙同学则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支试管里都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由上述信息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沸腾后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可以/不再)继续上升.(2)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 (可能/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3)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 (可能/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乙).17.一群风华少女在春节晚会上,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音调/音色/响度).(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呢?原来在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18.小明同学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对比前后两图片,你认为冰和水的不同之处是▲。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7分)1. (1分)(2017·东城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来控制电路的2. (1分) (2016八上·黄石期中) 在两块夹角为α的平面镜A和B的镜面前方对角线上有一点光源,欲使点光源和它在两平面镜中的像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两平面镜夹角α只可能是()A . 120°B . 90°C . 60°D . 45°3. (1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4. (1分)(2018·云南)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B .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C . 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D .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5. (1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A .B .C .D .6. (1分)(2017·博山模拟)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 .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 . 小芳面站在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则镜中的像大小不变D .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7. (1分) (2019八上·北京期中) 如图,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二、填空题 (共12题;共13分)8. (1分) (2017八上·祥云期中)(1)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测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 )A .水可以在98℃时沸腾B .洗澡水最佳温度约为40℃C .水的凝固点为0℃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 .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B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 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樟脑丸逐渐变小B .河水结冰C .露珠的形成D .“雾凇”的形成 4.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5. 如图,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6. 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 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 )D .日食C .手影A .水中倒影B .雨后彩虹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7.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清晰的红色“E”字 B.几乎看不出“E”字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D.清晰的黑色“E”字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9.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0.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12.如图(a)所示,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光线AB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CD.现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O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β,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A.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 平行B.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 重合C.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 之间的夹角为2βD.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 之间的夹角为β 二 、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7分)13.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 处减弱噪声.在地震时会伴有很强的 ▲ (选填“超”或“次”)声波,会使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14.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 2 s 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31 m/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 m ;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15. 发生火灾时,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 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干旱时需要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 (填物态变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气中水蒸气便 ▲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 成雨点降落到地面.16. 如右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 ▲ ,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 ▲ 形成水雾.17. 如图,将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 (选填“改变”或“不变”).18. 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有温度决定的,己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和氧的熔点和沸点如右表所示.(1)215-℃的氮是 ▲ 态,0℃的氮是 ▲ 态;(2)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 ▲ ;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来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 .19.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人眼看不见的光也有许多应用,如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 ▲ 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电视遥控器是靠 ▲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20. 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 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 (填 “左”或“右”)移动.21. 《九曲棹歌》诗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等太阳出来后,桑麻叶上的“露”会消失,发生了 ▲ (填物态变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长约10cm 的蜻蜓立于距水面0.6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 ,映在平静湖水的蜻蜓的“倒影”长约 ▲ m ,“倒影”距蜻蜓 ▲ m. 三 、 解答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图2分,第30题4分,共49 分) 22. (6分)按要求作图:(1) 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2) 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3) 图丙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井中无水),设点E 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23. (4分)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回答下列问题:(1)一块黄金掉入铁水中 ▲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2)制造灯泡的灯丝通常选用钨制成,因为钨的 ▲ 高;(3)表中铜的沸点 ▲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4)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其测温液体适宜选用 ▲ . 24. (4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 m/s .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 .操作过程中他还 在 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25. (8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分组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小明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错误之处是 ▲ ,这样测出的温度会偏 ▲(选填“高”或 “低”); 物质熔点/℃ 沸点/℃ 黄金1064 2500纯铁 1525 2750铜 1083 2360钨 3410 5900水 0 100水银 -39 357酒精 -114 78乙醚 -11735甲 乙 丙(2)小华同学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 ▲ ℃;根据实验数据,他们描绘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时可以改用 ▲ (选填“大”或“小”)火继续煮较好.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 ,观察水是否沸腾;(3)小芳再次实验时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实验时间,请在图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两项措施的图线;(2 分)(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 (选填“A ”或“B ”).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 26. (5分)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 ;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如图乙,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若在白屏上贴一张蓝纸, ▲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3)如图丙,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在均匀介质中光是 ▲ ;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 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27. (7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甲 乙 丙丙甲乙甲 乙 丙(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海波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又继续熔化,说明海波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数据表格,请指出这个数据表格的缺陷▲;(3)分析图乙中的图像 AEFG,在 4~5 min 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仔细观察图像发现,海波熔化前(AE 段)升温比熔化后(FG 段)升温▲(选填“快”或“慢”);(4)图乙中的两个图像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海波的▲不同;(5)如图丙所示是某小组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 .28.(7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茶色玻璃板、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白纸、平面镜支架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选择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目的是▲;(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茶色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茶色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里运用了▲法,若棋子B始终不能与棋子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3)如果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直接正对▲(选填“棋子A”或“棋子A 的像”)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清晰度;(4)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9.(4分)如表格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格中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1)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选填“一致”或“不一致”)的;(2)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选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如下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 mm,小孔距地80cm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30.(4分)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1)该不准确温度计的一小格(1℃)所表示的真实温度为▲℃(该小题结果用分数表示);(2)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3)若用该温度计测量真实温度为50℃的温度时,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温度为▲℃时读数(测量值)和真实值相同.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 声源 次14、响度 音调 能量 1531 真空不能传声 15、压缩体积 升华 凝华 熔化 16、 成像 液化 17、 变大 不变 18、固 气 氮 氧 19、漫 紫外线 红外线 20、热胀冷缩 左 21、汽化 0.1 1.2三、解答题(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第30题4分,共49分) 22、作图略23、(1)会 (2)熔点 (3)不能 (4)酒精 24、3×108同一直线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倒立25、(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杯底 高 (2)94 小 撤去酒精灯 (3)如图所示 (4)A26、(1)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粗糙 (2)不能25题(3)(3)沿直线传播反射27、(1)均匀受热吸收(2)未设计状态栏(3)固液共存快(4)质量(5)增加海波的质量(答案合理即可)28、(1)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2)A 等效替代法玻璃板未竖直摆放(3)棋子A (4)白纸上无像虚29、(1)一致(2)小(3)不变变暗30、(1)10/9 (2)20 (3)49 (4)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