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磁是什么(第1课时 认识磁现象 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磁是什么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磁是什么课件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认识磁现象 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磁感线—— 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地磁场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从身边的问题出发: 图1 的黑板擦靠磁体吸引在黑板上;图2 的门吸靠磁体吸引
而固定门。 另外,你知道吗,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图3)也是磁体。
①应用磁极特点及相互作用规律解题
知1-讲
说明: ①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是磁极; ②磁极分为南极和北极; ③南极和北极的作用规律是同斥异吸。
知识点 2 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知2-讲
现象
现象 描述
小磁针的N 极被手 持磁体的S 极吸引
小磁针的N 极 被手持磁体的
N 极排斥
纸上均匀分布的 铁屑,由于条形 磁体的加入而改
知3-讲
在条形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在玻璃 上均匀地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可 以看到铁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
铁屑磁化 后相当于 一个个小 磁针
减小摩擦力
思想方法 从点到面,从面到体认识磁场
知3-讲
(1)在磁体周围,某个位置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
向,反映了该点的磁场方向;
(2)在磁体周围,同一平面内多个小磁针的排列情况,
思想方法 “模型法”表示磁场
知3-讲
模型法:借助与原型相似的模型,反映原型的形态、
特征等。
(1)本节体现: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感线的疏密反
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
的磁场方向。
(2)温故知新:光线、力的示意图也是模型法。
知识拓展 磁感线的类型(图6)
知3-讲
知3-讲
例 3 如图9 所示是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若在 b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则小磁针静止时, 其N 极指向图中的__Q___(填“P”或“Q”)处;同一小 磁针在a点所受磁场力_小__于__(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b 点所受磁场力。

初中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1【教学课件】《磁是什么 》

初中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1【教学课件】《磁是什么 》

一、简单的磁现象
探究实验三: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如何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如果磁铁从中间断了, 如果把两磁极靠 它有几个磁极呢? 近会有什么现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一、简单的磁现象
探究实验四: 能让铁钉也有磁性吗
4、使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一、简单的磁现象
探究实验一: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 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一、简单的磁现象
探究实验二: 磁体各部分磁性一样强吗
2、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2、在下图中标出小磁针的北极(N)和磁感线的 方向(用箭头表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3、如下图小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现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在 条形磁体上方从左端匀速移到右端,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变大 B.变小 C.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D不变
(1)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北极(N)发出,最后 回到南极(S) (3)磁感线分别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你知道磁在生活中 有哪些妙用吗?
指南针为什么要指 南北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人们在研究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方向时先把天 然磁石磨成一个”地球”,然后将磁针放在”小地球”的各个不同位置进行 观察,发现在磁性小球上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地球上所看到的完全类似,进而 断定地球是一个天然大磁体。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练习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 生磁力的作用。 返回 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练习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原 理实现悬浮的;列车速度大大提高,是由于车厢与导轨 之间的 摩擦 大大减小。
返回
1、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 点’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C )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D、A。 2、关于磁感线下列正确的是:( A ) A、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B 、磁感线在磁体附近的空间客观存在 ; C、磁针北极受磁力方向与该点磁感线方向不相同; D、 磁场能产生磁感线。ຫໍສະໝຸດ 磁极磁极N
S
如果两个相同的 磁极或两个相反 的磁极相互靠近 时,会出现什么 样的现象呢?
探究实验五: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 极相互吸引。
结论
N
S
NN
S
N
S
S 铁棒 N
S
N
S
钢棒
N S N S N S N
铁棒磁化后容 易失去磁性
(钢)铁棒靠近磁体 的一端被磁化出异 名磁极,另一端被 磁化出同名磁极。
第十七章
第一节
探究活动一:把磁铁靠近大头针、 铁块。 现象:磁铁吸引大头针、铁块。 探究活动二:把磁铁靠近铜、铝块。 现象: 磁铁不能吸引铜、铝块。 探究活动三:让小磁针在水平面 内自由转动。 现象: 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向南
方,一端指北方。
结论: 磁体具有吸引铁质物质的性质。 吸铁性
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北方。 指向性

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7章《第1节磁是什么》教案

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7章《第1节磁是什么》教案

教案: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7章《第1节磁是什么》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磁铁、磁石等。

2. 磁性的产生:磁性是由于磁体内的微观粒子的排列有序所产生的,这种排列有序的微观粒子称为磁畴。

3. 磁极的概念: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磁极有两个,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

6. 磁感线的性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在磁体内部从南极指向北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知道磁性的产生和磁极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性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性的产生、磁极的定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性质。

难点: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磁石、铁屑、实验板、直尺、圆规、三角板。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触摸磁铁和磁石,引导学生发现磁体的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 讲解磁体的概念:介绍磁体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磁性的产生和磁极的定义。

3. 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用两个磁铁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

4. 讲解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性质:介绍磁场的定义和磁感线的性质,解释磁感线的形成和分布。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6.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有关磁体、磁场和磁感线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磁体、磁场和磁感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遂川县八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教案新版沪科版

遂川县八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在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直至铁屑形成条纹状。

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磁场的特性。

(学生观察,然后对照自己实验的结果,找出共同点:有一种物质使铁屑发生偏转,这种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师生总结:磁体的周围确实存在着一种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磁场”。

(三)磁感线——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在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并使这些小磁针首尾相连。

我们在磁体周围放了好多小磁针,把它们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连接起来,能不能用这些线来表示磁场呢?[学生分组实验(蹄形磁体或条形磁体),将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连接起来。

]把两个小组(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实验结果通过投影展示出来,集体交流。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总结出磁感线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磁感线的内容,然后归纳磁感线的特点:(1)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上的箭头方向是由N极指向S极,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其磁场越弱。

)投影几种磁感线。

(四)地磁场播放视频是加强学生对磁场存在的肯定。

学生亲自通过做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为磁感线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这部分内容很抽象,要在做好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引导: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经过前人的研究得出地球是一个天然的大磁体,那么,地磁场的南北极在何处?(学生自学“信息窗”,讨论交流:地磁场的南北极在何处?)教师播放课件,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让学生讨论,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地磁场。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总结含解析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总结含解析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磁是什么【知识详解】1.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磁北极和磁南极),将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北的一端叫做磁北极(N极),指南的一端叫做磁南极(S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

(5)磁化:我们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1)磁场的存在: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人们将其称为磁场。

(2)磁场的方向:磁场具有方向性,当小磁针放在磁场各点不同处,小磁针N极的指向不同,这说明磁场各点方向是不同的,我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3)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产生的。

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能发生偏转,就是因为磁针受到了磁场的作用。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放在其中的磁体所产生的作用来感知它、认识它。

(4)磁感线:磁感线是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

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人为地引入了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利用这些曲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磁场的强弱。

(5)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

【典例分析】例1、(2019•河北模拟)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A.磁感线确实存在于磁场中B.在磁体内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C.将磁铁放在硬纸上,周围均匀地撒上铁粉,然后轻轻地敲打几下,我们就看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线D.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可能相交【答案】D【解析】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为了描述磁场,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建模的方法想象出来的磁感线,磁感线并不客观存在,A错误;磁感线在磁体的周围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N极,故B错误;在该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铁粉形成的真实存在的曲线,借助于该实验,利用建模的思想想象出来磁感线,但这不是磁感线,故C 错误;磁感线最密集的地方,磁场的强度最强,反之磁场最弱。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1 磁是什么 课件 _5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1 磁是什么 课件 _5
最强;两端分别叫做磁南(S)极、磁北(N)极。 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
极互相吸引。 4.我们把铁磁性物质(铁、钴、镍)与磁铁的磁极
接触或靠近时显出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学以致用
思考⑴:看一个小实验,它能说明什么? 如果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每一段还会有
两个磁极吗? 逆向思维
磁体放小磁针周围时,能使 小磁针转动,说明磁体对小磁 针有力的作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不用小磁针如何判断A点的磁场方向?
A.
N
S
1. 画一条磁感线经过A点 2. 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3. 画出曲线上A点的切线 4. 标出磁场方向
我学到了什么?
一、磁现象: 二、磁场: 三、磁感线
种子最后是果实;努力最后是成功;放弃最后是失败。 用力只能做完,用心才能做好;用心是积极主动,视工作为事业;用心才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刘迎春 要求别人是很痛苦的,要求自己是很快乐的。 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长相,因为能力不会写在脸上。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达尽头,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奥古斯汀 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
磁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存在着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磁场 -------
磁场
1.磁场是物质,真实客观存在。 2.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性: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7.1磁是什么 教学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7.1磁是什么  教学课件

例题: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 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 铁棒(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解析:铁棒吸引小磁针,说明甲铁棒具 有和小磁针相反的磁性或者不具有磁性; 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铁棒具有 和小磁针相同的磁性;若甲、乙铁棒相 互靠近,则会出现互相吸引或者排斥的 现象,则D正确
磁体两端处磁感线最密, 表示其两极处磁性最强, 磁体中间较疏所以中间 磁性较弱。
注意: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在画图时,一般都把 磁感线画成虚线。磁感线不能相交,都是闭合曲线。 4.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分布:
NS
N
N
SN
S
S
S
N
S
练习:根据下图中的磁感线方向,标出图中 磁体的N、S极。
N
SLeabharlann 五、地磁场1.我们生活的地球本 身就是一个大磁体,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 附近,地磁南极在地 理北极附近。因此指 南针会指南北。
信息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就 利用司南来辨别方向,司南是现代所用的指南针 的始祖。指南针这一 伟大发明,在航海、 探险、军事方面都具 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课堂练习
1.机械手表一般不应放 在磁体周围,这是因为这 样放置,手表会被( 磁化 ),走时不准。 2.信鸽具有卓越的航行本领,它能从2000km以外 的地方飞回家里,鸽子在飞行时是靠( 地磁场 ) 来导航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 可通过实验来模拟; B.磁体周围 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 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 C.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 方向与放在该点的 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 D.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本章标题“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就表明磁在生活、生产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学习本章的内容时既要弄清磁的基本概念,又要结合电学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磁场和磁感线,理解电生磁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知道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及作用.
本章共分3节:
1.第一节磁是什么,通过“磁的妙用——指南针、磁浮列车”引人新课,逐步让学生认识磁极、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磁化、磁场、磁感线和地磁场,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点,指导学生充分理解磁场和磁感线.
2.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是原老教材中“电生磁”和“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两节内容合并而成,教材从电与磁的应用切入,通过重复做奥斯特所做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电与磁的联系,并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用右手螺旋定则(又叫安培定则)来判定通电螺母管的磁极;介绍电磁铁的结构和应用,电磁继电器的内容则放在信息窗中,让学生常识性地了解,降低了教材的难度,迷你实验室:自制一个电磁铁,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以及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结合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迷你实验室:制作简易电动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电动机不转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③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④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⑤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⑥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建
立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
【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和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的原理;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6课时
第一节磁是什么…………………………………………………………2课时
第1课时认识磁现象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第2课时磁感线地磁场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2课时
第1课时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第2课时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1课时认识磁现象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磁性和磁体.
2. 知道磁极、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
3. 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 了解磁化现象及其应用.
5.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 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3. 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3. 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
【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铁钉.
学生活动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小磁针、铁片、钻片、镍片.
【教学课时】1课时
师: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他们是怎样被发现的?
生: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是用磁石做的,它能吸铁.
师:非常不错.从这一章起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38-14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现象和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认识磁现象
一、学习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
师1:你见过磁浮列车吗?你知道它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吗?
生: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工作的.
师 2.请利用桌面上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观察,指出磁体的两个磁极,并按下图进行操作,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请归纳出你的结论:
(1)
(2)
生:2.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2)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师3:请拿起桌上的一根条形磁铁靠近一堆大头针,能看到课本图17.2的现象吗?若用磁铁的中部去靠近大头针,情况又如何?为什么?并请说出什么是磁化?
生:能,几乎不吸引,因为磁体中部磁性最弱,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重难点点拨]只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才能被磁化,我们可以利用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几乎为零来判断磁铁的磁极.
思维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
知识点2 磁体的周围有什么
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指导点评.
师1: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按课本图17.4进行操作,指出你看到的现象?说出你的结论?
生:1.磁体之间没有接触,却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师:2.将铁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置在条形磁铁上方,然后,轻轻敲打玻璃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你又有什么结论?
生:2.铁屑分布有规律,两极密,中间疏,磁场有强弱之分,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易错警示]任何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不仅有强弱之分(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而且有方向.
思维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 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的物质叫磁体.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3.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化:
①定义: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
②磁化现象既有利又有弊.
③磁化的2种方法
a.靠近或接触磁化法:
b.摩擦磁化法:
5.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我们通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到磁场力来检验小磁针所在空间是否受到磁场力来检验小磁针所在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材习题解答
新课标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他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同时又采用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上课时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太强,有些探究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磁现象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