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板块五 世界现代史 主题二十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含8年真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历史解释]
从1929年开始,欧美资本家为了增加销售额,
已经顾不上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了。据悉苏联新建124个大型工
业项目,其中三分之二的项目由美国企业负责,美国人派来专家团队,
手把手教会苏联人安装和使用,剩余的项目也是在英、德等国的帮
助下完成的。材料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命题点 1 经济大危机 1.(2020·安徽)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下图漫画创 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 背景是( D ) A.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3-
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命题点 2 罗斯福新政
3.(2022·安徽)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
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B )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2-
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18·安徽)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 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 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B )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三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三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被纳入
对中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影响
(3)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对殖民地
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侵略和掠夺,给殖民地人 民带来严重灾难
对环境 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4-
主题三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2)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3)资本条件: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并通过殖民扩张 和殖民掠夺等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
火车与 铁路
(1)概况:①开始:1825年,由斯蒂芬森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 时代的开始。②发展:1830年以后,英 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2)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
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9-
主题三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兴起
主题三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时空坐标
时时空空坐坐标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2-
主题三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阶段特征
18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 命,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 革命的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资产阶级与无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1、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

它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放弃原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第2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2、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

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7课疯狂的战车1、二战进程:时间历史事件影响1939.9 德国闪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12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五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五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五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第一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通过巴黎和会建立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议题:1919年,巴黎凡尔赛宫,处置战败的德国。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如何损害中国利益?(1)《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斯和洛林;德国承认波兰、奥地利、捷克的独立;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2)《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全部转交给日本。

在中国引起了五四运动。

3、巴黎和会的性质:战胜国列强的分赃会议,(满足分赃的条件:既是战胜国,又是列强)4、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英、法、美(英法美操纵和会,忽视中小国家的要求)5、凡尔赛体系的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包含了《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总称凡尔赛体系。

二、华盛顿会议建立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议题:1921-1922 、美国华盛顿。

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2、华盛顿会议召开前,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3、《九国公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对于中国的有何影响:(1)1922年2月6日,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宣称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2)《九国公约》实质上保证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共同控制,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美国是华盛顿会议上占主导地位,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获利者。

5、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它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

三、罗斯福新政1、1929年经济危机最先在哪个国家爆发?有什么特点?哪两个国家受到打击最沉重?(1)1929年10月,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一走向近代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一走向近代

现;都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模块概览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名师主题整合 -8-
主题一 走向近代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
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
富裕 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
富裕农 农民 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
主题一 走向近代
(1)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使土
地面积扩大

(2)庄园瓦解:随着法律的规范,农奴获得了离开庄园、摆脱领
的 背景 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

产 和 经
营 方
租 地
农 场

建立
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土地集中: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 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 转租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雇用少地或
模块概览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名师主题整合 -11-
主题一 走向近代
考点二 文艺复兴运动[10年5考]九上P65~P68 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 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 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模块概览
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
代表 人物
但丁
三杰” 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 ”“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主题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3)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
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影响 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续表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7-
主题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重大 成就
内燃 机和 新的 交通 工具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 一台煤气内燃机
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 的发明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工具 得国际比赛大奖,冯如被誉
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10-
主题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重大 成就
内燃 机和 新的 交通 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 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运输领 域的变革,同时带动了相关的新兴 影响 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 便利
能等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材料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 制造技术155周年,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4)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 纤维140周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12-
主题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特点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广,发展 更快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名师考点精讲
名师主题整合
-11-
主题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6-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名师点拨:观点论述题答题步骤。 (1)步骤一: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2)步骤二:选择史实,论证观点。 (3)步骤三:总结升华,再现观点。
-7-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党宣 言》,五四运动。
-8-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9-
-5-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第1步:选择关联事件。阅读6幅图片,根据所学内容选定相互关联 的历史事件(2~4个),如选择与工业革命相关联的巴黎公社起义、 《共产党宣言》、五四运动。 第2步:拟定观点。可根据因果关系来拟定观点,如工业革命推动 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3步:观点阐释。结合工业革命、巴黎公社起义、《共产党宣 言》、五四运动的史实及影响,围绕观点进行阐释。 第4步:总结升华。如,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 革,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分) 论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逐 步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这为马克思主义产生 提供了必要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发展壮大,如法国巴黎公社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4分) 结论: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2分)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大概念一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大概念二 世界近代科技创新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61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8年2考)
1.(xx,21)(节选)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科技与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亚太战场】
材料一
图A
图B
(1)图A军事行动对当时的欧洲战局有何影响?图B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科技威力】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可以怀疑它……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我要依照战争法规确定的方式,把它当作战斗武器来应用。

——《杜鲁门回忆录》(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作战的背景。

日本有人认为,日
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

对此你有何看法?
2.(xx,20)(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如图所示
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是: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
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做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罗斯福(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参考答案
1.(1)影响:美国对日本宣战,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

名称:中途岛海战。

(2)背景:意、德法西斯相继覆灭,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

看法: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日本法西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不是受害者,罪有应得;日本人民和其他遭受侵略的国家的人民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2.态度:隔岸观火(或置身事外)。

原因:中国方面,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地位重要。

美国方面,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