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队的蛇形排列

合集下载

篮球赛循环赛制的内容是什么

篮球赛循环赛制的内容是什么

篮球赛循环赛制的内容是什么循环赛指参赛队之间,都要互相轮流比赛,最后按照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篮球赛循环赛制,希望对你有用!篮球循环赛发展历史循环赛种类循环赛包括单循环、双循环或分组循环三种。

单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相互轮赛一次;双循环是所有参赛队(人)相互轮赛二次;分组循环是参赛队(人)较多时,采用种子法,把强队(人)分散在各组,先进行小组单循环赛,再根据小组名次来组织第二阶段的比赛。

主办单位可根据参赛队多少和比赛期限的长短以及项目特点而灵活选用。

一般情况下,单循环宜在参赛队不太多,比赛时间与场地又比较充裕时采用;分组循环大多是在参赛队数多,比赛时间又不能过长,并尽量为参赛队提供比赛机会,使比赛能较合理地排定名次时采用。

篮球循环赛特点采用循环法进行比赛,总的优点是参赛队机会均等,实战和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多,能准确地反映出参赛队之间真正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地排定参赛队的名次,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和机遇性小。

上述优点正是淘汰赛的主要缺点,但循环赛自身也存在有某些不足与矛盾,应引起组织者的重视。

1.比赛总的期限长,占用场地和时间多,当参赛队(人)多时,直接采用大循环赛有一定困难,应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如何合理地安排比赛的顺序,避免在比赛时间、间隙、地点、场次和比赛条件等方面出现的不均衡现象。

3.当比赛结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队的胜负场数相同,得失分相等时,如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科学地解决好最后名次的排定。

循环赛项目规则循环赛的轮数与场数计算(一)循环赛的轮数每个参赛队赛毕一场(轮空队除外),称为一轮结束。

计算循环赛的轮数,目的在于计划整个比赛所需用的时间或期限,是比赛日程安排的主要依据。

其计算方法:Y=轮次数,N=参赛队数如果参赛队为偶数 Y=N-1 即轮次数=参赛队数-1如果参赛队为奇数,则:比赛轮数=参赛队数。

注:双循环赛的轮数是单循环赛轮数的加倍。

蛇型分组法

蛇型分组法

蛇型分组法
蛇型分组法是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团队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名称来源于蛇的特点,团队成员像蛇一样呈现出连续的排列,形成分组。

这种分组方法的目标是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效率。

蛇型分组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 确定团队成员的数量和角色分配。

根据团队的需要,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确保人数合适。

2. 创建分组矩阵。

将团队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一行或一列,并形成一个矩阵。

每个小组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设定循环规则。

团队成员从矩阵的一端开始,按照设定的循环规则逐个分组。

循环可以是逐行、逐列或其他方式。

4. 定期调整分组。

根据团队的需求和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情况,定期调整分组。

这可以促进团队的多样性,并帮助成员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5. 促进交流和协作。

通过定期会议、讨论和其他形式的交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和成员的个人发展。

蛇型分组法可以在各种组织和团队中应用,例如企业、学校、研究团队等。

它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组织成员,促进团队协作和创造力的发展。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成员的个人喜好和合作问题,但通过定期的调整和交流,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蛇型分组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团队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效率,推动团队的整体发展。

体育课队列队形.

体育课队列队形.

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一、队列练习(一)原地队列动作1、常用队列动作(1)立正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

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

两肩要平,稍向后张。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3)看齐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向右(左)看——齐!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

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

向中看齐的口令:以某人为基准,向中看——齐!要领:当教师指定“以某人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体育课不持器械时,可举右手),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看齐时,左右间隔(指两肘间的间隙)为10厘米(约以拳),前后距离为75厘米(约一臂之长)。

看齐完毕则发“向前——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4)报数口令:报数!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数路纵队时,右路最后一名报“全到”或“缺×名”。

(5)踏步口令:踏步——走!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下落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行进。

听到“立定”口令,左、右脚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势。

做原地跑步时,口令是:“原地跑步——走!”(6)集合(横队、纵队)口令:成某列横队——集合!或成某路纵队——集合!要领: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或某组)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某队——集合”的口令。

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方法

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方法

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一、队列练习(一)原地队列动作1、常用队列动作(1)立正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

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

两肩要平,稍向后张。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3)看齐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向右(左)看——齐!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

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

向中看齐的口令:以某人为基准,向中看——齐!要领:当教师指定“以某人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体育课不持器械时,可举右手),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看齐时,左右间隔(指两肘间的间隙)为10厘米(约以拳),前后距离为75厘米(约一臂之长)。

看齐完毕则发“向前——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4)报数口令:报数!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数路纵队时,右路最后一名报“全到”或“缺×名”。

(5)踏步口令:踏步——走!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下落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行进。

听到“立定”口令,左、右脚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势。

做原地跑步时,口令是:“原地跑步——走!”(6)集合(横队、纵队)口令:成某列横队——集合!或成某路纵队——集合!要领: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或某组)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某队——集合”的口令。

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三人制篮球项目竞赛规程

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三人制篮球项目竞赛规程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三人制篮球项目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一)男子:成年组、青年U19组。

(二)女子:成年组、青年U19组。

二、运动员资格(一)资格要求1.符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代表资格规定》(体竞字〔2018〕128号)的有关要求。

2.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19〕121号)和《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补充规定的通知》(体竞字〔2020〕168号)的有关规定。

3.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配合做好全军专业体育力量调整改革工作的通知》(体竞字〔2020〕176号)的有关规定。

4.青年U19组年龄: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资格审查1.主办单位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查,并采取公示等程序接受各参赛单位监督。

各参赛单位可利用自查、互查和举报等形式,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核与监督。

凡举报其他单位运动员代表资格的,须实名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如培养合同、代表协议等,否则,不予受理。

2.运动员在参赛资格上经查证违反规定属实的,取消全队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已完成的比赛结果不再改变,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

此外,还将根据代表团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及其它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进行处罚。

3. 2021年度三人篮球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因备战需要无法参加资格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后,可代表所属参赛单位直接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4. 体能测试不达标的运动员不能参加比赛。

5.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需通过资格赛获得决赛资格。

三、参赛办法(一)全运会三人篮球比赛分为资格赛阶段和决赛阶段。

(二)各参赛单位每组别参赛队伍数1支。

(三)资格赛阶段每队可报教练员1名、队医或运动防护师1名,决赛阶段按照规程总则中运动队官员人数相关规定执行。

每队最终确认并经公示的参赛运动员不少于4人、不多于8人(含国家集训队队员)。

田径3级裁判考试资料

田径3级裁判考试资料

田径竞赛规程: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是以田径运动竞赛规则和田径运动裁判法为依据所制定的、指导竞赛工作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与实施田径运动竞赛的依据,是解决田径运动会所有竞赛问题的法规该性文件。

竞赛规程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日期地点、主承办单位2、比赛的项目、年龄组别、器材规定等3、参加办法:主要是对报名、报项人数、资格等有关规定。

竞赛规程的主要内容4、报名办法:报名的时间、地点和截止日期等5、计分和奖励办法6、比赛所用的规则、补充规则以及规程解释权。

7、其他及注意事项等。

径赛分组的方法一、关于赛次的定义赛次是指当某项目参赛人数较多时,运动会组织者对其举行不同层次的比赛,如预赛、次入赛、复赛及决赛。

二、径赛分组的原则:径赛的定义:在跑道上或道路上举行的,以距离和时间计量成绩的田径比赛简称为径赛。

二、径赛分组的原则:1、按参赛人数、跑道数、赛次、录取方法和裁判人数进行分组,各组尽可能人数均等。

2、同一项目,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在同一组,3、不分道的比赛项目,各组人数一般不应超过跑道分道数的2倍,4、长距离跑分组决赛时,一般把成绩好的集中编在一组。

5、一次性决赛的径赛项目,按成绩优劣分组。

6、全能项目每组最好5人或5人以上,但不得少于3人,最后一个径赛项目应把前面各单项累积分较多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二、田赛分组的原则:田赛的定义:在平地上举行的,以高度或远度计量成绩的田径比赛简称为田赛。

二、田赛分组的原则:1、田赛一般不分组。

2、同一项目,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可以衔接在一起参加同组比赛。

3、如果参赛人数较多时,可安排及格赛。

及格赛的标准应根据参赛运动员水平制定。

4、如果因参赛人数较多又不举行及格赛时,也可分组进行,但要求分组比赛的场地和条件尽可能均等。

编排记录组对径赛各赛次录取与分组的方法一、规则的有关规定:1、录取运动员进入下一赛次比赛时,应按每组比赛成绩录取前二至三名进入下一赛次比赛,余下名额按剩余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优劣顺序补足。

乒乓球比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比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比赛的组织与编排(一)乒乓球竞赛组织国内外举行的大型,正规的乒乓球比赛,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组织和协调比赛的顺序进行。

成立比赛组织委员会(设立正副主任):下设秘书处(包括负责会务、宣传、保卫、医务等方面的工作)、竞赛处(负责裁判场地竞赛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仲裁委员(负责比赛期间执行竞赛规则,竞赛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等)。

在基层举行的一般性业余比赛,不一定完全照上述机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组织形式,对工作人员的配置和其他一些组织办法灵活掌握。

(二)竞赛规程竞赛规程是竞赛工作的根本依据,是整个比赛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竞赛规程一般由主办单位指定,其内容应包括:竞赛名称,竞赛日期和地点,参加单位和人员,参加办法,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裁判人员等。

(三)竞赛项目和方法乒乓球竞赛一般包括团体赛和单项比赛,团体赛有男子团体赛和女子团体赛;单项有男、女单打比赛,男、女双打比赛和混合双打比赛。

1.男子团体赛从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男子团体赛中每场比赛出3名选手,比赛顺序为:第一场:A----X 第二场:B----Y 第三场:C----Z 第四场:A----Y 第五场:B----X在男子团体赛中,先胜3场者为胜方。

2.女子团体赛女子团体赛中,每场比赛每队可以上场2—4人,比赛顺序为:第一场:A----X 第二场:B----Y 第三场:双打第四场:A----Y 第五场:B----X双打比赛可从上场的2---4人中任选2人配对。

3.单项比赛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一般采用七局四胜制,其它3个双打项目采用五局三胜制。

(四)竞赛制度同其它球类竞赛项目一样,乒乓球比赛也多采用循环制和淘汰制两种形式,有时也采用混合制。

1.循环制:循环制是球类比赛的一种基本和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参加竞赛的各队在整个比赛中都有相遇的机会,这种方法有利于对手之间的交流和提高技术水平,并且较能公正客观地反映比赛结果,因而成为乒乓球比赛经常采用的方法。

田径运动32名运动员蛇形编排法

田径运动32名运动员蛇形编排法

田径运动32名运动员蛇形编排法编排和记录公告组的主要任务是:在运动会开始前编排比赛秩序册,准备比赛用的各种表格,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编排复、决赛的秩序,赛后统计和整理成绩记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1.学习竞赛规程、田径规则,了解裁判人数及水平、场地、器材等情况。

2.准备各种用具、各种比赛表格。

3.审查报名表。

4.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各项目参加比赛的人数,统计运动员兼项人数。

5.编号和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1)单位编号。

单位次序的编排一般按大会指定顺序排列,或按报名先后顺序编排,但学校运动会可按年级和班级顺序排列。

编成4位数,即第1位数代表年级,第2位数代表班级,第3、4位数代表运动员号码。

如1508号,表示一年级五班08号运动员。

(2)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6.填写卡片。

根据报名单把参加各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姓名、号码、单位、报名成绩等分别填入“径赛成绩记录卡片”,田赛按单位将报名运动员姓名、号码、学位等填写“田赛成绩记录表”每项-份,田赛表格分为高度和远度表两种。

卡片填好核对后,按项目归类,以备编排径赛分组时用。

在基层学校田径运动会上,一般不用成绩记录卡片,径赛分组编排时直接使用“起、终点用表”。

这样编排记录组工作明显减少了,但操作中容易发生错漏。

(一)径赛项目分组的原则1.根据各项目参赛人数统计、跑道数、赛次、录取方法和裁判员情况等,报定径赛分组计划。

2.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同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组里。

3.按成绩录取分组时(包括不分道跑项目),应把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相对集中编在一组。

4.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必须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别编排在各组内。

5.不分道的径赛项目每组人数不应超过12人,否则应将他们分成两组同时起跑。

(二)径赛项目分组的方法1、蛇形法。

如有报名成绩,则按报名成绩排序后,采用蛇形分组方法进行。

如初一男子100米,18人,有6条跑道。

先按运动员成绩优劣排序,然后蛇形排列,把运动员分别编在各组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