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考研备考之十大翻译技巧十 翻译标准翻译的步骤
考研英语翻译方法大全

考研英语翻译方法大全翻译方法在考研英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翻译方法对于提高翻译水平和应对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考研英语翻译方法的更多内容:1.意译和直译:意译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而做出的调整和改变。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意译,但要保持原始信息的准确性。
直译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不添加任何解释和说明。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原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要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并在翻译中正确使用。
3.上下文理解: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对原文进行准确的理解。
上下文可以提供关键信息,帮助理解原文的含义。
4.词语搭配:在翻译中,要注意原文中的词语搭配,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翻译。
词语搭配可以帮助理解原文的语义和用法。
5.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时要考虑到原文的文化背景,尽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熟悉原文所属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有助于准确地翻译。
6.平衡释义: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对单词的多种含义进行平衡,选择最合适的释义。
避免过于字面的翻译,要考虑整个句子的意思。
7.语法结构:在进行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语法结构,并在翻译中保持相同的语法结构。
要注意原文的时态、语态和句型等方面的差异。
8.语义转换:在进行翻译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直接翻译的词语和句子。
这时可以考虑进行语义转换,使用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9.归纳概括: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对原文进行归纳概括,将复杂的句子和长篇描写进行简化和提炼。
要保持原文的信息和核心思想。
10.反复斟酌:在进行翻译时,要反复斟酌和修改翻译结果,确保翻译准确、通顺和符合语言习惯。
11.镜像翻译:镜像翻译是将原文的结构、语法和用词方式,尽量与目标语言完全保持一致,以达到深入理解、忠实表达原文的目的。
12.并列结构: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并列结构来表达原文中的复合结构和并列关系。
并列结构可以使翻译更加简洁明了。
考研英语中的翻译技巧

考研英语中的翻译技巧考研英语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其中,翻译部分更是被很多考生视为最难攻克的一环。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翻译技巧,就能够在考试中有所斩获。
首先,翻译技巧的第一条是借助上下文。
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长难句,理解这些句子很困难。
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理解上下文,结合上下句的意思来推断出句子的大致含义。
上下文中的关键词汇、逻辑关系词、转折连词等都是我们理解句子的有力工具。
通过分析上下文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从而完成准确的翻译。
其次,翻译技巧的第二条是运用词汇的灵活性。
在考研英语翻译中,我们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储备。
然而,即便是词汇量较大的考生,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生语。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同义词、近义词来替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替换不能过于生硬,否则可能造成理解的偏差。
因此,在使用词汇灵活性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注意语境的适应性,并避免过度替换。
另外,翻译技巧的第三条是注重句子的结构。
在考研翻译中,句子的结构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
有时,句子可能是倒装的,需要我们注意主谓的位置。
有时,句子可能是从句,需要我们把握主谓宾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准确捕捉到句子的要点,以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
此外,翻译技巧的第四条是善于利用词典和工具。
在考研翻译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类词典和翻译工具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在线词典来查找一些生词的意思和用法;我们还可以使用翻译软件来辅助翻译一些复杂的句子。
当然,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可过于依赖,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最后,翻译技巧的第五条是不拘泥于字面。
在考研翻译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词组、习语或者成语,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法。
因此,我们要注意不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要灵活运用我们的知识和判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合理的翻译。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讲解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讲解在考研英语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正确和准确地翻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传达英文信息,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考研英语翻译的技巧,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首先,理解原文。
在翻译之前,先通读原文,确保对原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仔细阅读每个句子和每个单词,确保对原文中的结构和语义有清晰的认识。
如果有生词或不熟悉的用法,可以在边读边翻的过程中进行查阅,确保理解准确。
其次,捕捉关键信息。
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捕捉原文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核心概念、关键词和重要细节。
这些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连接上下文的作用,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第三,注意上下文。
在翻译时,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运用。
英文的表达方式可能与中文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使翻译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同时,要注意原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特点,尽量通过合适的中文表达方式来还原原文的意思。
第四,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式。
在翻译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自己的词汇积累和语法知识,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可以通过多读多练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思维跳跃和衔接。
有时候,原文中的信息可能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思维跳跃和衔接才能准确地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善于运用逻辑和推理,合理且流畅地进行翻译。
最后,多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翻译题。
可以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章,进行翻译练习,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之,考研英语翻译是一个需要综合素质和技巧的过程。
通过理解原文、捕捉关键信息、注意上下文、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式、思维跳跃和衔接以及多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更好地应对考试。
祝你考研成功!。
2020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

2020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来欣赏一下吧。
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一、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英语翻译十大技巧

英语翻译十大技巧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通用语言,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使用英语。
而对于许多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翻译成英语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任务。
一、理解原文在开始翻译之前,首先要确保对原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中的意思、语境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原文,我们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
二、根据上下文翻译时常我们会遇到一些具有多义性的词语,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选择合适的含义。
通过仔细分析句子所处的语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翻译出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保持简洁明了英语一直以来都以简洁明了著称,翻译时也要尽量保持这种特点。
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句子结构和冗长的表达方式,保持句子的简洁性,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
四、注意语法和拼写正确的语法和拼写是英语翻译中的关键。
犯下语法和拼写错误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歧义。
要牢记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仔细检查所翻译的内容,确保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五、避免直译直译是一个常见的翻译错误。
有时,一个短语或句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与原文完全不同。
在翻译时,应尽量避免直译,而是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习语来传达原文的含义。
六、了解文化差异英语的使用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要注意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尽可能将这种文化差异传达到译文中。
这样可以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思,同时也更容易被目标读者所理解。
七、重视语气和语调语气和语调在英语中承载了很多信息。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气和语调,使译文更贴合原文的情感色彩。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八、遵循译者的道德准则作为翻译者,我们应该遵循译者的道德准则。
这包括尊重原文作者的原意,不添油加醋地篡改原文的含义,以及对译文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表达。
我们应该始终忠实于原文,并尽力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翻译备考中的常见翻译技巧总结

翻译备考中的常见翻译技巧总结在准备翻译考试时,了解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转换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帮助你备考过程中更加顺利。
一、注意上下文翻译要考虑到上下文的影响,不能仅仅根据单词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句子会因为上下文的变化而带来完全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阅读原文,了解全文的背景和语境,以确保你所提供的翻译是准确无误的。
二、选择合适的词汇在翻译中,选择适当的词汇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一些词汇可能在不同的语言中并没有直接的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的语义来选择最佳的翻译词汇。
同时,要注意词性和词序的变化,以确保所选的词汇符合语法规则。
三、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有时候,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这样可以丰富翻译词汇的选择,并更好地捕捉原文的意义。
四、理解文化差异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转化,还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到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的选择。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并尊重原文所在的文化背景,以避免产生语义偏差或文化冲突。
五、保持语法正确在翻译中,语法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准确的翻译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并保持句子的完整和通顺。
要时刻注意语法错误,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六、利用在线工具和参考资料备考期间,可以利用在线翻译工具和参考资料来辅助翻译实践。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词汇翻译、语法解释和常见错误示例等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翻译技巧。
七、多练习实战最后,翻译备考仍然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练习。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翻译练习,可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技巧。
同时,可以参与模拟考试和翻译讨论,从中学习和吸取他人的经验。
总结起来,备考翻译考试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
要注意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汇、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理解文化差异、保持语法正确、利用在线工具和参考资料以及多练习实战。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总结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总结考研英语的翻译题是考察考生翻译能力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考研英语翻译题的技巧总结,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理解原文的意思: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
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键词和核心句子,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2.合理使用词典和翻译工具: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或短语,可以查阅词典或翻译工具来获取准确的翻译。
然而,要注意使用这些工具时的适度,不要过度依赖,否则可能会导致译文不准确或不自然。
3.抓住句子结构:英语和中文的句子结构不同,所以在翻译时要特别关注句子结构的转换。
尽量保持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使译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捕捉语境:翻译不仅仅是将单词和短语逐个翻译,更要考虑句子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上下文信息,以确保译文符合原文的意思和用法。
5.适当运用转换策略:翻译时可以运用一些转换策略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比如,当遇到英文中的被动语态时,可以尝试使用主动语态来翻译;当遇到比喻、隐喻或口语表达时,可以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翻译方式。
6.翻译时要注重细节:细节的处理能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单词的拼写、语法的正确性,以及标点符号和大小写的使用等。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格式和排版,使译文整洁、规范。
7.多练习,提高翻译能力:翻译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技能。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选择一些翻译练习题,或者从新闻、故事等文本中选择一段进行翻译,然后与原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并改进。
总而言之,考研英语翻译题的核心是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准确表达出来。
通过合理使用词典和翻译工具,抓住句子结构和语境,运用转换策略,注重细节,多做练习,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希望以上技巧能对考生在考研英语翻译题上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翻译方法

考研英语翻译方法2英语翻译方法一在翻译过程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理解就谈不上正确表达。
因此,首先要略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并理解划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
在整体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分析划线部分的结构和意义。
首先,划线部分一般来说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如果搞不清楚它的语法结构,是很难做出正确的翻译的。
在分析划线部分的句子结构时,要注意分清哪是主句,哪是从句;哪是句子的主干,哪是枝叶。
其次,要理解划线部分的意义。
不仅要弄清句子表面的意义,还要理解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还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代词和所指代的意义。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句子中包涵的短语和固定结构,因为这往往是考点。
3英语翻译方法二正确理解原文后,接下来就是翻译。
翻译时,关键是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将英文的原意忠实地表达出来。
关于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理解直译和意译的区别,从我们上面所谈的英汉区别可知,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直译,因为毕竟两种语言相差太大,任何直译都是经过一定变通之后的直译,但有的人以为这便是意译,其实这是错误的,意译一般在文学翻译中才会出现。
而研究生英语翻译中,其实只有可能是直译,不可能是意译。
要做好翻译,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翻译意识,前面所说的翻译技巧可以是必须用的,几乎每句的翻译都要综合的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把握了这一点,也就具有了做好英语翻译题的前提。
4英语翻译方法三在准确理解划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后,如何用通顺的汉语将其表达出来是关键。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是把已经理解了的原作内容选择适当的译文重新表达出来。
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语言、语法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中文读者阅读译文时感到自然、流畅。
我提醒考生,大家在做完题后要仔细审校润色,正确地理解原文、忠实流畅地用汉语表达原意是翻译中的重要步骤,审校润色则是使译文更完美的最后一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硕考研备考之十大翻译技巧十翻译标准翻译的步骤看过前面关于翻译的九大技巧篇章后,相信很多同学对自己翻译和口语说法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其实翻译跟我们看到的标准件一样,同样是有一套标准的。
一部作品的完美翻译是需要有头有尾相关联系贯彻的,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事件过程,我们必须按照它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并切实抓住各个阶段的重点,那么,译文就达到翻译的标准了。
一理解原文什么叫理解?照字面解释,理解就是懂、了解的意思,即懂原文,了解原文。
这里说的理解,就是译者利用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理解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现象、具体的上下文。
一个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如果脱离上下文,是难以确定其意义的。
苏联翻译家索伯列夫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词脱离上下文的关系是不能翻译的。
”“离开上下文的密切联系来翻译一个词,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歪曲原文的意思。
”所以,一定要从上下文的关系上来理解原文,来探索一切可能的译法。
上下文是什么呢?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章一节,以至全书。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理解得好坏是表达得好坏的关键。
有些作品,有些人译得好,有些人译得不好,就是理解深度不同。
一个句子,各人理解的程度不同,译文也不一样,所以,理解是重要的一环。
那么,如何理解原文呢?应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原文呢?首先要理解原文的语言。
即通过原作的语言现象来理解原作的内容。
因为原作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原作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懂得语言形式及其含意,是理解原作整体内容的基础。
请看下面的句子:①冻死了。
②他眼红了。
“冻死”是真的受冻而死,一命呜呼,还是表示冷得厉害?“眼红”是眼睛因病而红,还是嫉妒别人的意思?两个句子都不好译。
不好译,是因为没能理解原文中的真正意义。
如果这两例变成:③今天我下地窖去取菜,冻死了。
④王生看见别人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他眼红了。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关系去理解原文了。
“冻死”是冻得要死的意思。
可以译成“gysengj yaek dai”;“眼红”是嫉妒的意思,可译成“hozgenz dangqmaz”。
这是要理解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是理解全文的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或者一部著作,它除了以内容和事实说服人或感动人之外,往往还通过逻辑推理来服人、破人。
所以要深刻地理解原文,有时还要上下有联系地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细致地去推敲原文的含义,分析出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估计实际情况,思考自己的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有无漏洞,有无逻辑不通的地方。
逻辑关系的理解,有时也显得作用重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或者使我们发现译文中译错的地方。
举两个例子说明吧。
例1 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推动历史的前进。
有人译成:“Hangh saeh hung gaxgonq mbouj miz vunz daihlaux neix,yaik doidoengh lizsij doxbae.”这样译,表面似乎对,实际上并不对。
什么叫做“gaxgonq mbouj miz vunz diahlaux”(以前没有古人)呢?这“mbouj miz vunz diahlaux neix”,又怎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呢?译者硬搬原文的词义,造成了逻辑不通了。
“前无古人”,并不是“gaxgonq mboujmiz vunz daihlaux”,而是“从来没有人干过”的意思,应译成“gaxgonq mbouq mbouj miz vunz guh gvaq.”例2 那几天他闹肚子,弄得全身无力,被昏倒在工地上这个例句的关键词是“闹肚子”。
有译者译成:“Geij ngoenz haenx de dungx gyuk ,guh dwk daengx ndang mbouj miz rengz ,deng laemx youq gwnz dieghong.”“dungx gyuk”,怎能瘫倒在工地上呢?我们这样一分析,觉得逻辑不通,就说明句子译得不对。
再查,闹肚子并不是dungx gyuk,而是oksiq。
因为oksiq才能使人全身无力,昏倒在工地上。
所以,“闹肚子”应译成“oksiq”才对。
最后理解原文的风格色彩。
前面说过,原作有三大要素,风格色彩是其中之一,也是缺少不得的。
所以,理解原文时,也必须重视对风格色彩的理解。
风格色彩的表现,一般表现在语言形式中。
比如人物语言中用的幽默、讽刺的语言,肯定、否定、反法语气等。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哼,老头子从那边过来了。
“老头子”具有反感的色彩,著译成“hw,goeng lawx daj baih haenx gvaqdaeuj lo.这就不带反感色彩了。
音译成“fangz faux……”那就将原文的风格色彩保持下来了。
另外,对于原文的整个内容和思想,也都要理解和把握住。
因为原文的整体内容和思想是从头到尾地贯穿于全文的各个章节和段落之中的。
所以,除了具体理解每个词、词组及句子的含义外,还要理解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落的意义及其与整体内容、思想的关系。
正确地理解原作是翻译的前提,是重要的一步。
不理解原文,是不能翻译的;理解得不透,表达时也不会将原文的精神表现出来。
所以,理解这一步,必须反复阅读全文,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全文,熟悉全文面貌,掌握大意;第二遍,深入理解原文,查出每个生词在具体上下文中的意义,如果辞典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请教别人,切勿自以为是;第三遍,深入理解以后,再通篇精读一遍,着重体会文中的思想。
艺术性。
通过这样粗读、精读、再精读以后,就能较全面透彻的理解原文了。
当然,译者的语言水平、美学水平及其他知识水平高低不等,对原文领会的深浅可能会有差异,但作为一个翻译者,都必须下功夫钻进原文之中去理解原文。
二译文表达译文表达是指用译文语言准确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风格再现出来。
表达和理解似乎划不出截然的分界线。
在理解之中便已孕育着表达了,在表达中又检查和加深理解。
表达是理解的基础,表达得好坏一般决定于理解的深度,是和理解得深浅成正比的,但也决定于掌握译文语言表达手段的多少,靠我们译者的译文语言功。
表达是综合因素和艺术因素相结合的一步,因而它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动笔翻译时,一定要从原文中跳出来,要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要把我们的语言长处发挥出来,确切地把我们所理解的原文意义,包括表层的和深层的意义,表达出来,将原文化为一个整体再现出来。
应当注意,着眼点不要放在字、词、句数的相等上,而应是原文和译文分量的相同。
表达时必须注意下列四点:1.以句子为单位,不要轻易拆句或拼句,更不要随便颠倒句子的顺序。
比如这些类型的句子:①他用井水洗菜,用塘水淋菜。
我们就按这种句序译出来即可:“De aeu raemxmboq swiq byaek ,aeu raemxdaemz rwed byaek”。
它是一个不很长的句子,以句为单位即可。
同时也不必倒过来,先译“用塘水淋菜”,后译“用井水洗菜”。
②你不读,我也不读。
这句子简短,但不要合并,不要译成“Mwngz mbouj doeg gou hix mbouj doeg。
”更不要颠倒句序,译成“Gou mbouj doeg, dwg aenvih mwngz mbouj doeg。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A,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比较完整出,壮、汉语是同一个语系的语言,在句子的结构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不需要作很多的变动。
这指的是一般句,长句、特殊句则不局限于句单位。
2.选词时,要注意字、句、段之间的有关联系,不能孤立地处理一个词或一个句子。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翻译时,我们也必须从整篇的内容出发,从上下文的关系中去挑选词句。
比如:当时,北王庄的十个鬼子驻守的据点,已被我们拔掉了。
倘若不从整篇的内容出发,照着字面去翻译,就成为:“Dangseiz,cib aen gidenj gveijswj souj mbanj Vangzcangh,gaenq deng dou ciemz deuz lo.”“拔掉”,在这里是不是“ciemz”的意思?显然不是。
如果从上下文的关系上看,就应是“攻下”,即“hoenx roengz”的意思。
3.造句时要遵循译文语言的习惯,不能硬套原文的形式。
一比如:……恐怕还不一定是它那庞大的规模,而是一件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东西……有人译为:……lauheiq lij mbouj itdingh dwg gveihmoz hung haenx de,wzdwg it gienh doxbeij baiholaj dih iq dwk mbouj cigndaej gangj dih doxgaiq……我们读这些文字,感到诘屈聱牙,不好理解。
若能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用壮语的习惯表达法,句子的结构和叙述的层次就不会有生硬的现象了。
4.不轻易变动原文的形象和色彩。
我们只能说“不轻易”,确实不能保持下来的,当然不一定保持,可以适当变动。
特别在形象方面,用各民族所使用的形象有时不完全相同。
但能不改变的尽可能不改变。
比如:你和那个人合作,他很快就会领你去见阎罗。
用“阎罗”这形象作比喻,意思是“送死”,属于一种幽默的话。
翻译时应该译成“raen Yiemzloz”,不译成“bae oengq dai”。
这就是不变动原文的形象了。
表达是整个翻译的决定性的一步,译文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于这一步。
所以翻译时,要对每个词每个句子仔细推敲琢磨,挑选在该上下文中最确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逐步完善的,任何译稿都不可能一次定稿,译者应该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以保证译文的质量。
三修改审校修改是指对译文的修正、加工润饰。
修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译文作全面的修改,一是对译文词句的修改。
可分为两道工序进行:1.对照原文一句一段地修改。
①内容、思想准确表达出来了吗?②有漏译。
错译、曲解的地方吗?③译文语言通顺吗?④译文与原文效果一致吗?若发现不妥当的地方,立即纠正过来。
2.脱离原文,反复地阅读和修改译文。
①用词符合译文的规范吗?②有无上下文不连接的地方?③前后有矛盾吗?④有重复的地方吗?⑤有无逻辑不通的地方?⑤词句保存原文的风格色彩吗?若发现译文有不理想的地方,就应该加以润饰。
润饰时,要以原文的内容为根据,不能光顾译文的措词,不然要离开原文的内容。
审校是经修改以后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最后的一次大检查。
审校内容包括:①校核译文的段、句或重要词有无错漏。
②译文在人名、地名、方位、日期、数字等方面有无错漏。
③译文所用名词术语前后是否一致。
④标点符号用得是否正确。
⑤所有注释是否妥当。
⑤书名、封面、插图等是否设计妥当。
审校通常搞两遍,第一遍着重校正内容,第二遍着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