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最新精品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76张PPT)
2019版高考地理A版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3)本题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瓜州 风电场建设的不利条件主要为市场和建设本身的困难。 我国虽能源市场巨大,但当地经济落后,需求小,而距 离东部市场又较远;从建设条件来看,当地经济落后, 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大型设备困难,电网并网困难, 资金技术力量不足,需国家支持才能建成。
【答案】(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 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 (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 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源资源的结构源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
置、能源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
面,分析其区位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 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 源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例如英国中部 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 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 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技术落后、设 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解析】(4)本题考查风力发电特点。风力发电不 稳定,风力较小的季节需要其他电力补充,了解该 特点可以较轻松作答。 【答案】(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 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 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 分)
再生能源,但水能开发尚有淹没土地、移民安置等
问题。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
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
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解析】(2)本题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 风电场建设一般需要考虑资源、市场、建设条件 (占地、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方面。 由材料可知,该地丰富的风能是决定性条件,风 电场占地面积较大,而图示该地土地丰富,平坦 开阔,且为农业上难利用的戈壁,作为建设用地 极其有利。 【答案】(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 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 分) 有地:可供建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 (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6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六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有哪些]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煤炭在世界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对于能源资源的开发,可沿循以下思维流程(以山西省煤炭开发为例 [开发条件是什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分布范围广;(2)煤种齐全;(3)煤质优良;(4)开采条件好;(5)储量丰富。
2.市场广阔。
世界能源以B 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以A 煤炭、石油为主。
且A 占有较大比重。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是怎样开发利用的]1.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2.能源的综合利用[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3)治理“三废”,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理在书中](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1)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2014浙江文综,36(1)(2),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
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分)(2)若下图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原因是受影响。
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6分)答案(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任答三点)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任答两点)(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2.(2014江苏单科,29,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2005 2008 2012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3∶86∶114∶82∶14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2 79 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3分)(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分)(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3分)(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2分)(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56张PPT)

一、能源的分类 潮汐能1.、可太再阳生能能等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
2.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1)类型:主要包括
等矿
物能源。
生(态2)特环点境:的数破量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
成
。
依纲梳理夯基础
二、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
2.市场广阔 。交通比较便利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依纲梳理夯基础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力推动1.以提洁高净煤煤的技利术用为技代术表:的以清技洁术能创源新产为业先的导发,展大。
2.调整产重业化结工构业:
(3)对于废水,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高频考点巧突破
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 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 体如下图所示: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依纲梳理夯基础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 电—铝,
产 煤业—焦结构—调化整、煤,—主铁要—构钢建三了条煤产—业
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结果
多元
(1)单一结构转变为 结构,实现了
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自然资 源综合 开发利 用(共5 6张PPT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十六单元第1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十六单元 第二讲
第 2 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考点 内容 命题热度 趋势研判 以某流域为例,分 析该流域开发的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开发的地理 地理条件,开发建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背景、梯级 ☆☆☆ 设的基本内容,以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开发 及综合治理的对 策措施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十六单元 第二讲
(见学生用书 P207)
(2016 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 积的 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 世纪以 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 1931 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 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纳河 流域的地形。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⑨
(4)水系:支流众多,水量⑩
,但河流落差较大、水量很不稳定。
(5)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十六单元 第二讲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历史时期 开发状况 开发后果 历史上 19 世纪后期 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 的农业,盛产棉花、蔬 对资源 开发 菜和马铃薯 、植被破坏、 人口少,开发影响不大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第十六单元 第二讲
【答案】①利用方式 ②开发方向 ③东南部 ④阿巴拉契亚 山脉 ⑤密西西比河 ⑥俄亥俄河 ⑦较大 ⑧温暖湿润 ⑨夏秋 季 ⑩丰富 理 掠夺式 土地退化 防洪 环境污染 提高水质 利用与治 旅游
阶梯开发 农、林、牧、渔业
资源条件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调整产业结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③“三废”的治理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思维拓展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与影响
1.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
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 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
核能
潮汐能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来自(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水能、生物能、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近若干年来开始被人类利用(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或过 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如风能)的能源。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2 流域的综合开发
考点1
能源资源的开发
1.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直接的太阳辐射(狭义的太阳能)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现代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生物能 古代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 季降水相对较少。
河流流量很不稳定。
将水库和船闸结合。
降水季节变化与作物的季节需 水库蓄水,解决降水
求产生矛盾。 与灌溉的问题。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续表] 环境要素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 量丰富。 水系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 大。 水量不稳定。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 水能丰富。 航运不便。 航运不便。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 部分地区。 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 建水库,建船闸,促航运。 有利于流域早期开发,造成
新高考版地理复习课件:专题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典型示例]读某年三个国家发电构成图,回答问题。
62%
(1)在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
,核
18%
电约占
10%
,风电和水电各约占
,说明西
热电
班牙以
为主。
西班牙
(2)比较三个国家,
法国
的热电比重最大,
意大利
的风电比重最大,
的核电比重最大。
100%
图中横轴表示各种发电类型所占的比重,总量是 类型在某个国家所占的比重,要注意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1)能源资源的开发是“乌金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该地区的优势
煤炭
能源资源是
。
(2)为加强本地区能源资源的外运能力,可采取对策有
加强铁路、公路等道路建设,增加运 煤通道 ;在水 源较丰 富的地 区建设 坑口电 站以及 输电线 路,向 外输送 电力
。
(3)“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1届新 高考版 地理复 习课件 :专题 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32张PPT)
11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1届新 高考版 地理复 习课件 :专题 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32张PPT)
考点40 能源资源的开
发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
。
常见的曲线图是动态曲线图,可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横坐标代表时间, 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即某一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总量为10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 标范围大小,可读出能源所占比例情况。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1届新 高考版 地理复 习课件 :专题 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32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六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学案

第十六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有哪些]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煤炭在世界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对于能源资源的开发,可沿循以下思维流程以山西省煤炭开发为例[开发条件是什么]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分布范围广;(2)煤种齐全;(3)煤质优良;(4)开采条件好;(5)储量丰富。
2.市场广阔。
世界能源以B 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以A 煤炭、石油为主。
且A 占有较大比重。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是怎样开发利用的]1.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2.能源的综合利用[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3)治理“三废”,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理在书中](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1)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地区
东南沿海 南方地区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1)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点2
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山西省地形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
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
a.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
优势条件 内容
开采条件
资源优势 市场条件
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我国能源消费量大,且消费量不断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
构。
交通条件
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水能开发,建水电站。
修建船闸和水库。 较早成为发达的农业
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流域内水量较为丰富。
区。
给航运带来困难,需 将水库和船闸结合。
气候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 季降水相对较少。
河流流量很不稳定。
降水季节变化与作物的季节需 水库蓄水,解决降水
求产生矛盾。
命题分析预测
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开发与流域开发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 通常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某 流域为背景,考查流域开发的背景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2 流域的综合开发
考点1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
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
整体性去分析,如下图所示: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环境要素
地形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多山,地形起伏大。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新能源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水能、生物 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近若干年来开始被人类利用(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 能等)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如风能)的能源。
(3)按属性分类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开发条件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 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影响储存量的一些因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开 发条件如下: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b.支出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
增加。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辨析比较 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 区域资源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 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项。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
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它以实现社
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利用
CONTENTS
目录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2 流域的综合开发
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 方法突破
方法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答题模板
模板1 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
模板2 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 考向1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考向2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直接的太阳辐射(狭义的太阳能)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现代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生物能 古代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 核能 潮汐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调整产业结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③“三废”的治理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种类
水能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
我国典型分布区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河流含沙量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
灾害天气
太阳能 海拔、纬度、天气状况 风能
地热能 板块位置、地质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 沼气 生物原料数量、温度
考纲要求 考情精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要求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命题规律
核心考点
考题取样
考向必究
能源资源的开发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6全国Ⅲ,37 2016全国Ⅱ,36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考向1)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考向2)
与灌溉的问题。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续表] 环境要素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