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法隧道施工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目录第一节沉管隧道概述第二节沉管隧道设计第三节沉管隧道施工第四节沉管隧道应用第五节沉管隧道工程量清单第一节沉管隧道概述随着内河及远洋航运事业的发展,在江河下游、海湾(峡)通行轮船的吨位和密度越来越大,要求桥下通行的净空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使修建桥梁的造价及难度大增。
因此,人们寻求另一种跨江河及海湾的新方式,即水下隧道的方式来实现。
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盾构法矿山法围堰明挖法悬浮法沉管法1.1 沉管法的概念通过预制管段、浮运沉放修建水底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或在坞内放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
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
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
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
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
沉管隧道的主要分项工程包括:干坞施工、管节制作、基槽浚挖、管节防水、管节沉放、基础处理、回填覆盖、管内工程等施工工序。
其中干坞施工、管段制作、基槽浚挖、管段的沉放、管段基础处理是沉管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
沉管管段结构示意图1.2 沉管隧道的适用条件沉管隧道在施工时,将受气象、水文条件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
选择沉管隧道要考虑以下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两岸交通疏解方案相协调。
要保证隧道与两岸所需衔接的道路具有良好的连接。
(2)具有较为合适的河(海)航道、水文及河(海)床条件。
沉管隧道多在江河的下游修建,因下游河床较平坦,水流缓。
水流急或不稳定,河床有深沟、陡壁,都会给管节的沉放与对接造成困难。
(3)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如航道能否有足够的水深和宽度实施浮运、转向和储放;隧址附近有无合适的干坞修建地带等。
1.3 沉管隧道的技术发展1、沉管法隧道组成一般由敞开段、暗埋段、岸边竖井与沉埋段等组成。
沉埋段两端通常设置竖井作为起讫点,竖井起到通风、供电、排水和监控等作用。
沉管法施工

沉管法施工沉管埋管段法隧道,常简称为沉管隧道,该工法是把预制好的管段通过浮运沉放,并在水下对接成一整体隧道的沉管段的工法简称,沉管隧道通常由两岸上段(或人工岛)、沉管段组成,一般用于建造道路、轨道交通水下隧道。
该工法将在预制场(岸上干坞或半潜驳)中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管段,两端用临时的封板封闭,然后向坞内灌水使管段起浮出坞,或半潜驳下潜管段起浮脱离半潜驳,分节把处于正浮力的管段浮运至隧道水中沉管段沉放位置,然后向管段内灌水至一定的负浮力,借助水面船舶组成的吊挂系统,将管段按定线要求准确沉放于预先挖好并经过处理的水下沟槽内或经过处理的河(海)床面上,管段之间、管段与岸上段之间的接头由特制的GINA橡胶止水带,通过水压接原理形成初始密封,拆除临时封板,进行各接头最终处理,使各管段联成一整体隧道的沉管段。
沉管隧道纵断面根据规划航道通行限定的水深、水道排洪纳潮的要求结合河(海)床标高可按全埋式、半埋式或直接放置经过处理的河(海)床的方式进行设计。
相对其他工法修建的水下隧道,其埋深是最浅的。
一、沉管隧道施工方案沉管隧道的施工方法根据干坞类型的不同、沉管基础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在选择确定沉管施工方法的时候要根据沉管隧道的长度、规模、既有设备、隧址周边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最经济使用的施工方法。
一般说来,距离较长的海底隧道多采用碎石基础+固定干坞;距离较短的过河隧道多采用灌砂基础+移动干坞、灌砂基础+移地干坞或灌砂基础+轴线干坞。
1、碎石基础+固定干坞的施工方法首先根据隧止周边环境,选择一地质条件好、拆迁少、岛四周水深大、离隧道近的地方修建固定干坞,干坞修建的同时开始水下基槽的开挖,水下基槽开挖可根据地址情况及工期要求采用抓斗、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开挖,当采用挖泥船挖不动时,可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开挖;干坞修建完成后开始管段制作,一般说来对于这样的长隧道需要多批次制作管段,管段制作完成一批次后,放水将管段浮在水面上,然后打开坞门,将管段浮运至临时存放区(部分管段可直接浮运至隧址沉放),基槽开挖一般是先粗挖再精挖,在管段满足沉放要求的前提下,开挖一段,马上进行碎石铺设,并及时进行管段的沉放对接施工。
沉管法隧道施工基本原理及施工工艺

小型干圬:分批制作 瑞典Tingstad隧道(5节管段,长93.5 m,80 m,宽30 m):干圬 3500 平米(100×35 m) 大型干圬:一批制作 日本东京港水底隧道(9节管段,长115 m,宽37.4 m):干圬 81270 平米(645×126 m)
13
10.3 沉管隧道施工工艺
10.3.1 沉管法施工前期调查工作
水力调查:流速、流向、密度差异、潮汐、水位变化、
海浪和波浪影响、水质情况
地质调查:地基承载力、水下障碍物、浚挖技术 气象调查:风、温度、能见度等 地震调查:断层位置、地震记录、土层性质或成层状态,特
别注意液化问题
14
10.3.2 临时干船坞的构造与施工
(2)深度 保证管段制作好后能顺利浮运出坞。
15
(3)坞底与边坡 坞底 20-30 cm无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铺砂砾或碎石层) 或1-2.5 m的黄砂;上覆20-30 cm砂砾或碎石 一般坞底强度不存在问题 边坡 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可采用防渗墙及井点系统 分批制作时,需分析干圬排水时边坡的稳定性
16
(4)坞首、坞门 一批制作时:一般不采用坞门,仅用土围堰、钢板桩围堰; 局部拆除围堰,将管段拖运出坞 分批制作时:双排钢板桩围堰;单排钢板桩作坞门
17
10.3.3 管段制作
(1)施工缝、变形缝的控制 纵向施工缝:竖墙下端30-50cm处 横向施工缝:垂直缝(水密性难以保证)裂,长短一般为15-20 m
4
沉管隧道的组成
一般由敞开段、暗埋段、岸边竖井与沉埋段等组成。 沉埋段两端通常设置竖井作为起讫点,竖井起到通风、 供电、排水和监控等作用。根据两岸地形与地质条件, 也可将沉埋段与暗埋段直接相接而不设竖井。
沉管法隧道施工

在综合考虑管段外形尺寸、混凝土重度、结构 含钢量、水体重度、施工荷载和制作误差等因素的情 况下,矩形断面管段完成拼装后的干舷高度宜控制在 100-200m,其值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Hb=H-������������������������+������������������������ 式中:Ws——管段自重(KN)
管段制作的流程一般是将一根管段分为若干节, 分节浇筑。
二、管段浮运、沉放与水下对接
管段浮运是将干坞中制作的沉管管段通过水路 拖运至沉放地点的工序。管段起浮前应先在干坞中 进行管段检漏。为保证浮运过程中管段稳定,要求 管段有一定的干舷。干舷是指管段浮运时,管段顶 部露出水面的部分。
管段沉放是沉管隧道施工中用于使管段下沉就 位的工序。按工艺特点可分为吊沉法和拉沉法。
此外,还需对管段安装压载设置。管段下沉一般由向 压载设置加压实现,压载设施一般采用水箱。
管段在出坞前最后需做渗漏检查和调整干舷值。
管段制作的难点主要在于:
① 管段制作精度高
主要体现在对管段总质量、总体积、干舷高度、 沉放对接精度的要求上。
② 管段防水要求高
主要体现在管段结构不允许出现贯穿裂缝,并 尽量避免和控制表面裂缝。特别是目前沉管管段防水 设计的趋势是以结构本体放水为主,在管段外侧不再 采用外部防水设施。
LOG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GO
LOGO
5)管段沉放技术
(1)管段沉放方法
分吊法
管段沉 放方法
吊沉法 拉沉法
扛吊法 骑吊法
管段沉放的目标是需满足隧道设计对不同位置的 管段提出的定位精度要求,采用何种沉放方式需根 据管段尺寸、水流随度、水位深浅以及以往施工经 验。
第7章沉管隧道施工

(2)精挖:超前2-3节管段长度,精挖层应在临近管
段沉放前再挖,以避免淤泥沉积。
基槽开挖:
(1)用吸泥船疏浚,自航泥驳运泥。 (2)土层坚硬,水深超过20-25m时,可用抓斗挖泥船
(3)建造多车道隧道时,工程量和施工费用均较省。
矩形管段的缺点:
(1)需建造临时干坞;
(2)管段混凝土灌注及浮运过程要求严格。
二、沉管隧道设计 设计内容:
几何设计、通风设计、结构设计
照明设计、内装设计、给排水设计
供电设计、运营与安全设计等。
(一)几何设计
包括:
沉管管段的截面尺寸确定
管段长度的确定
(1)由于隧道纵坡和河底标高的变化,各处断面所
受水土压力不同,特别是接近岸边时,荷载变化较大。
所以不能只从一个断面的结构分析确定内力,进行配 筋。 (2)为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减少裂缝出现,避免采 用剪刀钢筋,采用变截面或折拱结构或椭圆形结构。
(三)浮力设计 浮力设计包括: 干舷的选定 抗浮安全系数的验算
浮力计算:混凝土最小密度和水的最大密度计算。
第二节
矩形沉管隧道施工:
沉管管段制作
干坞修筑→管段预制→基槽与航道浚挖→管段浮
运与沉放→管段水下连接和基础处理。
一、临时干坞的修筑
满足条件:
能分节预制管段,在管段制成后灌水浮起,距离
隧址较近,地质条件较好,并便于管段出坞和浮运。
(一)干坞的规模
根据工程规模、管段长度尺寸和管段数量,并结
(3)变形前后均能防水
在管段浮运时,为保持管段的整体性,变形缝一定要
能传递由波浪及施工荷载引起的纵向弯矩。
(1)把变形缝处所有的管壁内、外纵向(水平)钢筋切 断,另外设置临时预应力钢筋承受浮运时的纵向弯矩; (2)只将变形缝处所有管壁外排纵向钢筋切断,内排纵 向钢筋保持连续并通过变形缝,待管段沉放完后再予切断,
沉管隧道施工

结构特点 基础 隧道高度
适合应用于承受水压力较高的 结构强度主要取决于横向弯矩。
场合,在深水下采用可能获得较
好的经济性。
底部面积较小,可用碎石敷设基 由于底面积较大,在沉放及定位
础层,便于施工。
以后须采用吹沙或灌浆的方式
以形成平稳的基础。
在应用于交道通道时,这种截面 横截面可按通车的具体要求进
的隧道在上下两部分不必要的 行设计,开挖深度较小,经济性
对接 中间接头 最终接头 隧道内部工程
沉管隧道的施工
管段的预制
管段临时系泊 沉管段之拖航
钢壳砼结构/钢壳结构
钢壳制作 下水
拖航至组装栈桥 混凝土内管的浇筑
组装
沉管段之沉放 沉管基础
暗埋段连接井施工 管段基槽浚挖
12
沉管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 管段的水下连接 ✓ 基础处理
13
§2 管段制作
管段制作的场地需要临时干坞,但在管 段制作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管段防 水。
16
管段制作
变形缝的构造应满足三个主要要求:
✓ 能适应一定幅度的线变形与角变形; ✓ 施工阶段能传递弯矩,使用阶段能传递剪力; ✓ 变形前后均能防水。
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把变形缝处的管壁外排纵向(水平)钢筋全部断开; 内排纵向钢筋则保持连续并通过变形缝。待沉没完毕 后,再予以切断,使之成为完全的变形缝。
22
检漏与干舷调整
管段在制作完成后,须采取注水试验检 漏。
管段在正式浮运之前,须检查四边干舷 是否合符规定,或有倾斜现象,可用调 整压载的办法来纠正。
23
管段浮运前
24
§3 水底浚挖
水底浚挖主要指沉管基槽的浚挖,可根 据河床泥土的类型选用不同的挖泥船, 如吸扬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链斗 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等呀,
11-沉管隧道施工

1、顶管法施工定义; 2、中继间与触变泥浆在顶管施工中的作用; 3、水平定向钻的施工原理; 4、水平定向钻施工前的勘察设备; 5、箱涵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
转灿吧碴魔瞎搅肖佐块饱祁瘟没仆殷亦褥安尖编缴踏浊胺奸裴耳欧芜臻弗11-沉管隧道施工11-沉管隧道施工
沉井法施工复习题
1、沉井施工工法定义及应用; 2、沉井的分类与构造; 3、沉井下沉的施工工艺及不同工法中施工注意事项; 4、沉井封底方法; 5、沉井下沉系数计算; 6、沉井不下沉或突沉实的处理措施 7、沉井下沉时产生偏差的原因及纠偏措施
*
妨箩品笋穆朔炕滴别郑叮底炔材棒底孕袋净胡辱片账给怠查配之阁衬肪掩11-沉管隧道施工11-沉管隧道施工
管段制作
管段制作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浮运时能有规定的干舷,使用时不产生管壁渗漏,对施工缝、变形缝的布置要慎重安排。 施工缝分为二种,一种是底板与竖墙之间的施工缝,亦可称作纵向施工缝;一种是管段长度方向分段施工时的留缝,可称作横向施工缝。在软土地层的沉管隧道中,一般将横向施工缝成为变形缝。
沉管隧道的防水设计
*
坞疡较邢北难半觅骂箔窗歹狐拜很羹婚练钎质刻干菌府澡等伊腺索橇茂钙11-沉管隧道施工11-沉管隧道施工
沉管隧道的防水设计
*
盅苟礁叭臆芜轴瓶务托年爹纂七纶值鬼嘛厅限武贫乾伞竟擒楞硬考剐肆止11-沉管隧道施工11-沉管隧道施工
§5 基础处理
沉管隧道的基础所承受的荷载通常较低,只作一般的处理,如用砂或碎石作为垫层就能满足要求。 在沉管隧道中,仍须进行基础处理,主要工作是垫平,其目的避免槽底表面与沉管底面之间的不规则空隙会导致地基土受力不均匀局部破坏,从而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沉管开裂。
*
是旁挚芦瘁弓眺拳丁姜恫枷揪泞城打吗守卵芦鞋退氦非遮停话拔长忿纤般11-沉管隧道施工11-沉管隧道施工
GB 51201 202x 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目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施工准备 5施工测量
6干坞 7管节制作
8基槽开挖与回填覆 盖
9管节地基与基础垫 层施工
10管节安装 11接头处理
1
12衔接段
2
13监测
3
14安全与环境 保护
4
15验收
5
本规范用词说 明
1
引用标准名录
2
条文说明
3
制订说明
14安全与环境保护
14.1一般规定 14.2安全技术措施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GB 51201-202x 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GB 51201-202x 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录。
GB 51201-202x 沉管法隧道施 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工程
技术
质量
隧道
总则
施工
施工
施工
质量
验收 标准
规定
验收
检验
垫层
准备
调查
管节
基础
内容摘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摘要
本规范适用于沉管法施工的隧道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4
1总则
5
3基本规定
5施工测量
4施工准备
6干坞
7管节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于内河,钢壳管段多为圆形。钢壳管段由结构钢壳和混凝土 环组成的薄壁复合结构,钢壳提供防水屏障,混凝土起到镇载 作用,镇载的混凝土被浇筑在结构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先 在造船台、干船坞或临时性船坞预制部分钢壳,再在结构内添 加浇注一些龙骨混凝土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刚度,然后可让这一 钢结构下水。钢结构的其余部分便可浮在水上安装。最后浇筑 剩余的混凝土。沉放前安装临时性挡头板,接缝的结构和其他 水上作业特殊需要的装置,最后a铺设附加镇载——混凝土和砾 5
a
10
a
11
a
12
5.管段水下连接 管段水下连接方法有水下混凝土法与水力压接法两种。
水下混凝土法是在管段接头处用水下混凝土加以固结使接头
与外部水隔绝,现已极少采用。
水下压接法是利用作用在管段上的巨大水压力使安装在管段
端部周边上的橡胶垫圈发生压缩变形,而形成一个水密性良好而
又可靠的管段接头。几乎所有的沉管隧道都采用这种简单而又可
a
3
a
4
2.管段的制作 混凝土管段一般是在干船坞内或专门建造的内水湾中预先
制作。钢筋混凝土管段通常为矩形,每节长60m~140m,多数 为100m左右。预制大体积的混凝土箱涵,必须合理地组织施工, 特别注意纵横向施工缝处理、混凝土的养护,防止因为混凝土 的质量引起渗漏。此外箱涵的模板尺寸要准确,混凝土砂石骨 料要均匀,以保证沉管管节各部分重力协调平衡。混凝土箱涵 的底模通常为钢板,在侧墙和顶板外侧,视工程质量状况,可 增加外贴的刚性或柔性防水层。
靠的管段连接方法。水力压接法的主要工序为对位、拉合、压接、
拆除隔墙。当管段沉放到临时支承上后,首先进行初步定位,而
后用临时支承上的垂直和水平千斤顶进行精确定位。对位之后,
在已设管段和新铺设管段之间还留有间隙。拉合工序就是用一个
较小的机械力量,将刚沉放的管段拉向前节已设管段,使橡胶垫
圈的尖肋部被挤压而产初步变形,使两节管段初步密贴。拉和作
a
2
二、 沉管法隧道施工
用沉管法修建隧道主要包括:基槽开挖与航道疏浚、管段
制作、管段防水、管段的浮运沉放、管段水下连接、地基处理
等施工工序。
1.沉管基槽开挖与航道疏浚
在沉管隧道施工中,在隧址处的水底沉埋管段范围,需在
水底开挖沉管基槽,沉管基槽开挖的基本要求如下:
1)槽底纵坡应与管段设计纵坡相同。 2)沉管基槽的断面尺寸,根据管段断面尺寸和地质条件确定(见 图11.17所示):
利用沉管法修建隧道始于1910年美国的底特律河隧道,迄 今为止,世界上已修建了100多条沉管隧道。我国修建沉管隧 道起步相对较晚,现已建成的有:上海金山供水隧道、宁波涌 江隧道、香港地铁隧道、香港东钢跨港隧道以及中国台湾的高 雄港隧道等,其中,广州珠江隧道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条沉管隧 道,其于1993年建成通车 。
业除了可采用拉和千斤顶以外,也可采用定位卷扬机进行。拉和
作业完成之后,抽掉在管段临时隔墙内的水,作用在新设管段自
由端的巨大静水压力就将管段压向已设管段,橡胶垫圈再一次被
压缩,接头完全封住。压接完毕a后即可拆除隔墙。
13
6.地基处理 沉管隧道的地基所承受的荷载通常较低,一般情况下地基承
载力都能满足,但为了避免有害的沉降产生,保证隧道的安全正 常使用,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沉管隧道的地基处理,早期采用 多采用先铺法(又称刮铺法),即在管段沉放之前用刮砂法或刮 石法将基槽整平,将来管段直接沉于其上。此法比较费时,而且 整平密实度也不高,难以适应隧道宽度的不断增加。后来出现了 后填法,即在管段沉放后,再将管段与基槽之间的空隙灌砂、喷 砂或者压砂和压浆。
3.管段的浮运与沉放 在干坞内预制管段完成后,可向干坞内灌水,使预制管道逐
渐浮起,并利用绞车将管段牵引出坞。管段出坞后,一般采用拖 船或者岸上绞车向隧址拖运。当拖运距离较长,水面较宽时,一 般采用拖轮拖运管段。拖轮的大小和数量可根据管段的尺寸、拖 拉航速及拖运条件(航道形状、水深、流速等),通过力学计算 分析选定。当水面较窄时,可采用岸上设置绞车拖运或者拖轮顶 推浮运管段。对于海上及某些近海的江上,管段的整个拖运过程 可能都与潮汐有关,通常根据潮汐的周期性变化确定最佳拖运时 间,特别时拖运的困难阶段,保证在潮汐上有利时刻通过的沉放在整个沉管隧道施工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工
序,也是最危险最困难的工序,沉放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
到整个沉管隧道的质量。成功的沉放作业需要有各种环境条件
的信息,还需要作业的技能和经验,为设备准备足够的后援设 施。
(1)沉放作业 沉放作业全过程可按三个阶段进行:
1)做好沉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如管段基槽的清理、沉放现在 封锁区的布置、管段定位设施的设置等;拖运管段至沉放现场。
土木工程施工
第十一章 地下工程
a
1
11.5 沉管法隧道施工
一、 概述 沉管法亦称沉埋法或沉放法,该法施工时,先在隧址以外
的预制场(船厂与干坞)制作沉放管段,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 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拖运到隧址位置(此时设计位置 上已预先进行了基槽开挖,设置了临时支座),然后沉放管段。 待沉放完毕后,进行管段水下连接,处理管段接头及基础,然 后覆土回填,再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以完成隧道。
挖浚基槽最常用的挖泥船有:①吸扬式挖泥船,②抓扬式
挖泥船;⑧链斗式挖泥船;④铲扬式挖泥船。吸扬式挖泥船靠
铰刀和泥耙把基槽的土体搅拌成泥浆,然后再由泥浆泵排泥管
卸泥于水下或输送到陆地上。另外三种方法则靠铲斗、抓斗、
链头把泥块挖起,装入驳船运走。
对于泥质基槽,一般分粗挖和精挖两个阶段用挖泥船进行
挖泥;对于岩石基槽可采用水下爆破法挖槽。
2)用缆绳定位管段,使管段的中心线与隧道轴线基本重合。 3)施加镇重物(如灌注压载水),使管段下沉。
管段下沉作业,一般按初步下沉、靠拢下沉和着地下沉三
个步骤进行,如图11.18 所示。
a
8
a
9
(3)管段沉放方法 到目前为止,常用的管段沉放方法有两类。一类吊沉法,
另一类为拉沉法。吊沉法又分为:以起重船或浮箱为主要机具的 分吊法(如图11.19与图11.21);以利用方驳船及架设其上的 “杠棒”(所谓“杠棒”,一般是型钢梁或钢梁板)为主的杠吊 法(如图11.22)和以水上作业平台为主的骑吊法(如图11.20)。 拉沉法利用预先设置在沟槽中的地垄,通过架设在管段上面的钢 桁架顶上的卷扬机牵拉扣在地垄上的钢索,将具有具有一定浮力 的管段缓缓地拉下水(如图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