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讲提升版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4课 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紧跟潮流,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
随着中国单身人士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商家纷纷开发“提升形象气质”和“愉悦感官”的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他们的消费方式,并获得了客观的收益。
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B )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②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③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因而导致了许多商家开发订制产品和服务,这表明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①正确;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许多商家开发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大多数单身人士的消费需求而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表明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③正确;消费并不支配生产发展的方向,④错误。
2.近年来,国内家电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展开。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中坚的涌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也迅速推进,同时这一系列市场变化让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期待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功能满足,而是上升到了更多细节体验和技术创新的层面。
这说明( C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年轻一代消费中坚的涌现,对家电产品的期待影响着家电产业的发展,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3.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
材料说明( C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4课第1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懂得怎样
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 大力发展生产力。(重点)
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3.全面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
我们为什么在重视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要加快供 关系,深度分析把握当前我国
给侧改革?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走进 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重点、
今天的课堂: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难点)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链接 社会热点 04 课后 巩固提升
一、生产与消费
[知识梳理]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 对象 。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 方式 。 创造 动力 。
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大发展 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无论 是被动还是主动,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 地发生变化。总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 数量、质量都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2016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 1.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工作报告》时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矛盾。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侧改革,加 2.理解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 互联系的四个环节。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社会主 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有各种需 要,才有适应人民需要的各种生产。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 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 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过程。 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精美课件

①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促进 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展; 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 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②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 发展。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 向作用,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 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积极作用)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提 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 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也不能认为二者 相互决定,但可以说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互为动力。生产 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其他环节。 2、区别:“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 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 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 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P30页怎样发展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3)要求(怎么办) ①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 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 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包括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 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如 果不适应时,则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消费与生产不适应 有两种情况: ①消费过度,超越生产,会引起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 物价飞涨,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飞涨,又会引起企 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社会购买力的下降,从而抑制生产的持 续增长。 ②消费不足或萎缩,即消费水平低于生产的增长,也会 导致生产过剩,抑制企业扩大再生产。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生产与消费关系 互动探究 每年“双十一”,阿里、京东、苏宁等旗下的电商平台不断刷新往 年的交易记录,是我国电商蓬勃发展、引领消费升级的缩影。 当网购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日常行 为时,“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源泉。为了让 广大的农村用户享受到与城市同质同价的好货和优质的服务,京东 无人机多地配送订单,解决了广大农村“最后一千米”配送难题。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一个关系:生产与消费的 1.通过案例,理解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关系。
(重点、难点),懂得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 一个原因:大力发展社会
中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的原因。
2.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理解大力发展生产 一个基础性作用:增强消 力的必要性和举措(重点),牢固树立以经 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
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
具有极大影响,对企业起着导向作用。生产者及时、准确地掌握市
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都需要消费。消费为生产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记忆小窍门运用直观图表记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典例剖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公开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发展生产是满足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掌握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掌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明白消费对生产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3.教学过程:
a.教师发放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强调易错点。
c.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等。
(二)教学难点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如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制度自信。
教学设想: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经验,但可能缺乏对消费行为背后经济原理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关注不够。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3.利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培养数据解读能力。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B.规模经济——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比小 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C.网络效应——聊天工具、在线游戏等网络产品,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是已有用户数量的多少,因此用户数量较多的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
D.劣币驱逐良币——当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时,侵权盗版的企业可能 大行其道,积极研发、依法经营的企业却难以立足
方针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
程。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
的劳动力
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提醒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
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消费对生产 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 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社会再生产过程
环节
相互关系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分配什么、分配多少,首先取决
【答案】C 【解析】A、B均是从供给方角度而非需求方角度说明“马太效应”,与题意不 符;用户数量较多的网络产品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这是从需求方的角度说明 了强者愈强,答案为C;D说明不完善的市场规则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题意不 符。
解答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的一般思路
在解答选择题时,判断题干材料到底是体现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对生产的反 作用,关键在于看材料的落脚点。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 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改善,一般侧重强调生产决定消费。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师: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有三个核心关键词“货币”“价格”“消费”。我们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透视商品的价格,老师还教大家理性对待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老师在给隔壁班上这节课的时候,一位同学顿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了班上同 学的思考。他的问题是这样的:是不是有了钱就可以 去消费了呢?(教师稍作停顿,作疑惑状)同学们也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大屏幕的案例,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板书。
师:从刚刚苹果手机的那个例子,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人们的消费是受生产制约的。那到底生产跟消费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师:老师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张表格(PPT展示),这张表格将古今人们在出行、娱乐、购物的方式上进行了一个对比。
PPT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对比:古时候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而现如今人们使用的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请同学们想想,古时候为什么没有飞机呢?
PPT展示:
情境一:听说11月3号港版苹果手机X在香港开卖,作为“果粉”一员的李先生领着前一天刚刚发了工资早早启程赶往香港的苹果的直营店,可是当他到达店里时,iPhoneX已经被抢售一空,因此他很沮丧。
师:在这个案例中,李先生为何伤心?看了这个案例,老师不禁想到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这里的情况是“有钱难为无货可买”(苦脸状)至此,同学们想到问题的答案没有?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课题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高一6班
教师
授课日期
9月19日周二
课时
1
教具
PPT、板书
教学目标
知识:知道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社会再生产过程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这四个环节的重要性;明确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发展生产的途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共35张PPT)

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从生产关系角度: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从人才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 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本框知识目标
(一)生产 与消费
(一)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1、生产与 消费的关系
足 消 费
(二)大力发展
生产力
(1)生产力角度:
2、怎么做(措施)
(2)生产关系角度: (3)人才角度:
(4)科技角度:
本框知识目标
(一)生产 与消费
(一)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1、生产与 消费的关系
探究思考
封建帝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消费 过这些东西吗?
NO
一、生产与消费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本框知识目标
1、生产与
(1)生产决 定消费
①对象 ②方式 ③质量和水平 ④动力
(一)生产 与消费
(一)
消费的关系
(2)消费反作用 ①最终目的 ②导向
于生产
③动力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发
展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
产 满
1、原因(为什么)((12))从从根现本实上来看看::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重难点“精讲”】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提醒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社会再生产过程
图示
2.发展生产的意义
(1)依据
①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
②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要求
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命题揭秘: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并且主观题形式有增多趋势,一般以某一生产或消费活动为背景,以体现说明类或原因意义类题目考查生产对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等的作用,或考查消费对生产、对经济发展方式等的作用。
热考点1 生产决定消费
典例1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2)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热考点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典例2 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答案】C
【解析】消费可以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这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特别是出现了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这种多样化的月饼消费,必然促进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A说法本身错误,C正确,B、D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2“马太效应”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是( )
A.大而不倒——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倒闭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风险,因此政府在其面临危机时常会出手援助,而对小型金融机构可能坐视不管
B.规模经济——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比小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C.网络效应——聊天工具、在线游戏等网络产品,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已有用户数量的多少,因此用户数量较多的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
D.劣币驱逐良币——当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时,侵权盗版的企业可能大行其道,积极研发、依法经营的企业却难以立足
【答案】C
解答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的一般思路
在解答选择题时,判断题干材料到底是体现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关键在于看材料的落脚点。
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改善,一般侧重强调生产决定消费。
失分点1 混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提醒正确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1)从性质看,前者是决定作用,后者是反作用。
(2)从表现看,前者表现为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费;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望;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水平。
后者表现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从作用结果看,前者使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后者使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矫正训练1 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答案】A
失分点2 混淆生产决定消费的四种表现,混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四种表现
提醒巧用“角度法”,区分生产的决定作用和消费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
从“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的程度、消费的发展”角度,区分生产的四个决定作用。
从“目的和落脚点、导向作用、带动作用、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区分消费的四个反作用。
矫正训练2 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高速动车组的运营导致飞机航班的变化,这是消费方式发生变化而不是消费水平发生变化,生产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没有变化,②④正确。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