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公司简介的体裁对比分析
跨文化视角下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

跨文化视角下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摘要】本文通过跨文化视角下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探讨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之处。
对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了它们在功能和文体上的差异,进而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了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英文企业简介语篇与中文企业简介语篇的异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差异,为国际商务交流提供参考。
也揭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英汉企业简介语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企业间的跨文化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汉企业简介、语篇、功能、文体比较、概念分析、异同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研究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商务往来日益频繁。
而企业简介语篇作为企业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重要语言之一的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相互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探讨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变化,为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西商务交流合作,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也能够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和形象传播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和文体特点,深入探讨跨文化视角下的交际特征和信息传递方式。
具体目的包括:一、探索英汉企业简介语篇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异同之处,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简介语篇的独特特点;二、揭示企业简介语篇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对信息传递和交际效果的影响;三、验证跨文化视角下英汉企业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比较对企业交际实践的指导意义,为企业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沟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翻译课用的 企业简介

Exit
收银台
Cashier
• 2.汉英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于某些语用 功能相同的宣传用语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表 达方式。 3.不同文化的用语意义差异 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往往也会影响宣 传的效果。
中英文企业宣传资料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注意事项
• 1.中文企业宣传材料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注意 事项 • A.常使用描述性强的词汇 • B.不乏行业术语 • C.多使用多个并列结构的长句 • D.常使用排比、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用以宣传的效果 • E.正式,更具渲染性和号召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nterprise Profile
中英文企业宣传资料的差异
•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读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 在差异,中英文企业单位宣传材料的文体特征也 不尽相同。在内容上,中文企业单位宣传材料重 信息功能,主要通过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让 读者对该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语篇特征上, 中文企业单位宣传材料喜用夸张,常有笼统、抽 象的套话,辞藻华丽,经常引经据典,并喜用对 仗、排比修辞手段,以渲染效果。 英文企业单位宣传材料则是信息功能和呼唤功 能并用,旨在通过提供信息去“煽情”和“诱说” 从而促使读者做出积极反应.For example:page20
英文企业宣传材料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注意事项
• • • • • • •
A.用词简单 B.使用抽象名词 C.不乏行业术语 D.多用被动语态 E.多用简单句 F.常使用分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G.正式,但比较亲近读者
Talk About How To Do The Task Well
• 1.省译法……page24 • 2.改译法……page24 • 3.逻辑重构法……page25
[公司简介,汉译英,翻译,其他论文文档]“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
![[公司简介,汉译英,翻译,其他论文文档]“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f0bb7c964bcf84b8d57b24.png)
“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Guiding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agmatic misfires摘要:本文分析了公司简介的语言特点,根据Peter Newmark的观点提出了公司简介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公司简介英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翻译原则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司简介,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会语用失误Abstract: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de veloped in this paper upon Peter Newmark’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ng for lang uage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used to combat against some pragmatic misfir es existing in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translation.Key Words: company profile, pragmatic misfire,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socia pragmatic failure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公司英文网页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多公司将中文网页翻译成英文,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公司简介的翻译。
公司简介犹如公司的一张名片,是客户了解公司的第一面窗口,英文翻译的好坏可能会决定公司是否能吸引顾客和获得客户。
企业简介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技巧

2、异化翻译
异化翻译则保留了原文中的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和语言习惯等,以传达原文 的异质性。例如,在翻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谚语时,将其翻译为“In heaven there is a paradise, and on earth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就保留了原文中的对仗和押韵的特点。
3、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
为了使企业简介更具吸引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通 过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字,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同时, 这种表达方式还能增强企业简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汉英翻译技巧
1、词汇的准确选用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准确选用词汇是关键。对于企业简介的翻译,需要准确 把握原文的含义,并选用合适的英语词汇进行表达。这要求译者对中英两种语言 有较高的驾驭能力,确保翻译后的文本能够准确传达企业的核心信息。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新闻传播越来越国际化,中韩两国之间的新闻交 流也日益频繁。了解中韩新闻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对于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从中韩新闻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两个方面,对中韩新 闻进行深入剖析。
中韩新闻语言特点:
1、词汇方面:中韩两国新闻语言都有独特的词汇和短语,但两者在表达新 近发生的事件、趋势等方面有所不同。例如,韩国新闻中经常使用“”来表示新 闻报道的撰写人员,而中国新闻则更常使用“”或“新闻工作者”来称呼。此外, 韩国新闻中常用“一名男子”、“一名女子”等称谓来描述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而在中国新闻中,更倾向于使用具体的姓名。
2、语法方面:韩国新闻在语法和句式上与中文有很大不同。韩国新闻通常 使用简短的句子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方便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同时,韩国新 闻也强调句子的优美和精确度,使用很多敬语形式和复杂的语法结构。相比之下, 中国新闻的语法较为简洁,更注重表达清晰明了。
【VIP专享】中英文公司介绍的差异

编译法是运用增、减、编、述、并、改等手段,对原文进行变通翻译,从而达到准确、适当地传达原文内容的目的。
公司介绍能够明显放映出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呈现信息的顺序、方式和详略处理等都有不同,因此很多译者会根据目的语的习惯进行适当的编译。
尤其是宣传资料承载着宣传企业和产品的功能,译者更要迎合母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习惯重新组织信息。
编译后的译文可能段落和语句顺序又很大幅度的调整,但给目的读者的信息量应该是与原文一致的。
The company that grew out ofthe original Siemens & Halske is today a highly innovative leader inthe worl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market. 原来的西门子霍尔斯克公司已发展为今天在世界电气和电子市场上富有高度革新精神的领导者。
Composed of Siemens AG and an arra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subsidiaries the contemporary Siemens organization continues to setmilestones on the road to progress. 由西门子有限公司和一大批海内外公司组成的当代西门子公司继续在前进的道<a name=baidusnap0></a>路上</B>建起一座座里程碑。
Siemens maintains its own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35 countries and operates a world-wide salesnetwork. With more than 300 000 employees,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companies in the world electrical / electronics industry, havingrecorded annual sales of DM 54 billion in the 1986 / 87 fiscal year. Reliable and far-sighted management is united with the youthfuldynamism and zest for innovation that typify the company. 西门子公司在原来35个国家拥有生产设施并且经营着一个全球性的销售网络。
中英文公司简介

including six factories. Sony employs about 10,000 staff in china. The CEO of Sony Group once pledged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at the developing Chinese market w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future, and hoped that China would become the growth engine in the East Asian service region, and surpass the Japanese market to become inferior only to the US market.
(2)多使用阿拉伯数字。 Ex. The company has a fixed asset of 50 billion yuan, more than 10 million employe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ore than 560 Guides. 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亿元,海内外员 工1000多万人,直营店560余家。 2. 句法特点与翻译 (1) 多用“with”引导介词短语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ny (China) Co. Ltd. Set up in October, 1996 in Beijing, Sony (China) Co. Ltd. is a wholly foreign owned subsidiary that manages and coordinates Sony’s activiti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The products Sony sells in China to name a few are: plasma/liquid crystal color television, the digital cameras, the notebook computers, the family theater system, DVD players, data projection cameras, Memory Sticks and so on. At present Sony has a general asset of 5 billion US dollars in China’s electronic industry, the total investment has surpassed 800, 000,000 US dollars,
中英文企业简介差异分析

重形合 叙事有条不紊,用一句话 言简意赅地传达了三件 事 ——“ 进入中国 ” 、 “ 开设 购物广场 ” 、 “ 开会员店 ” 。 前后用两个 “and” 连接,使 得行文层次分明,逻辑严 密。
“Currently……across china.”
语言 风格
英语 平白朴实、通俗易懂,用 “operates” 、 “had” 、 “created” 三 个 动 词 和 分 词 “including”以及连词“and”与 “as” 将企业经营形态、销售 分设情况和发展所带来的影 响清晰明了地传达给了广大 读者。
英、汉企业简介差异
英语
内容特征
务实
注重形象和产品 传达真实信息 用事实说话
汉语
务虚
平铺直叙中多引经据典 描述时多套用官白” 平实简洁、用词新颖正式 通俗易懂易亲近读者 吸引潜在客户和消费者 重形合——静态 行文逻辑严密、高度形式化 多连词和复句、介词结构
行文结构
“In 2009……career development.”
英语 汉语
整句话注重形合,思维严密, 采用了两个独立的分句,先 “for”在此是明显的形式标记, “ 成 立 ” 后 “ 加 速 推 动 …… 发 表达了与 “established” 的逻 展 ” ,注重意合,行文顺理 辑关系,避免了在同一句子 成章,逻辑关系严密。 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 词这一非规范化语言现象。
“雅”
辞藻华丽、甚至夸大事实 注重对仗、排比结构 多用渲染性的程式用语、口号
重意合——动态 以事理顺序彰显逻辑 多单句
行 文 结 构
“Walmart……in 1996.”
英语 汉语 重意合 以事理自然而然地引出下 文。先进入市场,顾名思 义,将会开设销售点(购 物广场和会员店),前后 不用任何连词,从上文形 如流水般地过渡到下文。
中美民营企业英文简介语类对比分析_语类分析By_gnksguybb

语类的概念源于法语genre一词,原指各类文学作品体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巴赫金首先将该词扩大到非文学领域,用来指各种语篇形式,如促销话语、学术报告、法律文件。中国学者将其译为语类、文类、体裁等。语言学家们对“语类”有着不同的理解。Swales认为,语类(genre)是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把一组交际事件归为同一语类的主要标准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一套交际目的[6],也就是说,语类是实现交际目的的一种工具中国论文网。Bhatia根据Swales的观点将语类进一步概括为一种可辨认的、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具有能被该社团确认和理解的一整套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7]。Martin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语类定义为一种“有步骤的、有目标指向的社会过程”,在特定的文化内运作,并通过利用语言资源达到目的[8]。他认为语类是体现意识形态的,是文化的组成部分。Guenthner & Knoblauch(1995:6)则认为语类是文化的产物,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有不同的语类[9]。因此,语类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产生于文化,反映文化特点,体现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类分析,反过来又可以影响文化,建构文化和调节文化[10]。
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与篇章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语类分析。语类分析以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为根本宗旨,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11]。语类分析通常通过语步分析来进行,语步是“书面语篇或口头语篇中实现交际功能的语篇单位或修辞单位。它是功能单位,而不是形式单位。”[12]一个语步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几个段落,但至少包含一个命题[13]。语步可以通过交际目的和语界来辨认并划分。不少研究者(如:Bhatia, 1993[7]; Connor & Upton, 2004[14]; Henry &Roseberry, 2001[15])对求职信、协商函、基金申请计划书等促销语类进行了语步分析。而对于相对缺少固定结构的企业简介却少有研究,因此,笔者拟对企业简介进行语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107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107-03中英文公司简介的体裁对比分析吴 安 卿(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公司简介的功能在于通过介绍公司概况以吸引潜在客户。
本文根据Swales 和 Bhatia 的体裁分析理论,对选自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的30家公司的简介进行体裁对比分析,发现中英文简介在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上都存在异同点。
关键词:公司简介;体裁分析;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体裁”一词通常用于文学研究,但自从John Swales 将它引入ESP(专门用途英语)后,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研究中频繁出现,随之产生了体裁分析。
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分支,体裁分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分析,它既涉及语篇分析,又涉及文本分析。
具体来说有四层含义:对语篇体裁的结构解释、语篇结构分析、词汇语法分析、语用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
[1]体裁分析产生后,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学者主要分三大流派:Miller 代表的北美新修辞学派;Swales 和Bhatia 代表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派;以及Martin 代表的澳大利亚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
[2]前者关注体裁产生的背景,而后两者更倾向用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理论分析如何在语篇的词汇语法层面以及结构层面体现交际目的。
[3]尽管各流派的理论侧重点不同,但都承认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
国内对体裁分析的研究始于秦秀白和方琰。
至今为止,已经涉及了学术语篇[4] [5] [6]、写作教学[7] [8]、信函撰写[9] [10]等。
虽然体裁分析范围广泛,但对公司简介这一体裁的关注却为之甚少。
作为一种自我推销文体,公司简介和所有的推销语篇(promoting discourse)一样具有鲜明的特征,因此颇具研究价值。
然而,纵观文献,国内只有刘杰英、李飞武、马越、江凯和卢茜等少数学者对简介的体裁进行了分析,而对用不同语言写就的简介的体裁对比分析更是匮乏。
基于语篇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以Swales 和 Bhatia 的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对选自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30家公司的简介做了体裁对比分析,试图描述它们的体裁结构和语言特征,比较异同点,探讨产生异同点的原因。
二、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进行分析。
语篇结构方面,以Swales 和Bhatia 的体裁分析理论为工具。
Swales 认为每个语篇都由不同语步(move)和步骤(step)构成。
她提出了CARS(Create a Research Space) 语篇原型模式[4]。
Bhatia 总结了商品和个人推销信的七个语步和若干步骤[5]。
受其启发,本文以交际目的为标准收稿日期:2012-12-09作者简介:吴安卿(1988—),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108 对每篇简介进行语步-步骤辨别,并统计频率。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1. 中英文公司简介中的语步和步骤分布及其功能交际目的在语篇体裁中起重要作用。
从交际目的看,公司简介可视为介绍(introduction)与广告(advertisement)的结合体。
研究发现中英文公司简介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点。
表1: 中英文公司简介中的语步和步骤结构分布中文公司简介的语步-步骤结构出现频率英文公司简介的语步-步骤结构出现频率Step1: 英文缩写80% Step1: 英文缩写 1% Step2: 发展历史 87% Step2: 发展历史 80% Step3: 所有制 80% Step3: 所有制 27% Move1:公司概览Step4: 所属行业 47% Move1: 公司概览Step4: 所属行业 60% Step1: 资产67% Step1: 资产 40% Step2: 成就 80% Step2: 成就 33% Step3: 营业区域 60% Step3: 营业区域 67% Move2: 公司实力Step4: 公司团队60% Move2: 公司实力 Step4: 公司团队33% Move3: 产品/服务介绍 100% Move3: 产品/服务介绍 100% Step1: 价值观 60% Step1: 价值观 60% Step2: 目标 53% Step2: 目标 67% Move4: 公司理念 Step3: 责任60%Move4: 公司理念Step3: 责任40%表1显示,中英文公司简介包含四个语步。
语步一(公司概览)包括英文缩写、发展历史、所有制、所属行业。
它为读者提供企业的整体印象,其交际目的是介绍性的(informative)。
语步二(公司实力)介绍公司资产、成就、营业区域和团队,描绘积极正面的公司形象,增加潜在合作者的兴趣、信心,是吸引性的(attractive)。
语步三(产品/服务介绍)告知读者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介绍性的(informative)。
而由价值观、目标和责任感语组成的语步四(公司理念),是公司文化的体现。
在结尾处宣传优秀的文化不仅进一步证明公司的能力,而且劝说潜在客户采取行动,因此起劝导(persuasive)作用。
虽然中英简介存在以上相同点,其不同点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步骤频率上,尤其是语步一中的英文缩写和所有制。
它们在中文简介中频繁出现,而在英文中却几乎没有出现。
此外,语步二(公司实力)中的步骤频率也有所差别。
中文比例是80%,英文仅为30%,步骤四(公司团队)与此类似。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文化因素。
随着全球化推进,中国企业迎来了不少外国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在介绍公司时用英文缩写来代替中文名称可以方便识别和记忆,英文简介则无此需要;中文简介更多提到公司团队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则更崇拜个人主义和个体身份的彰显。
[11]2. 中英文公司简介中的语言特征体裁分析既涉及语篇分析又涉及文体分析。
文体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描写,即从语音、词汇、句式等角度分析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二是对语篇所选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分析,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1]因此,除了宏观层面分析外,语言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比,文本发现中英简介在语言上存在不少异同点。
首先,中英简介中都大量使用积极形容词。
例如:XX 集团是全球3C 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 We work with the best mortgage services.积极形容词的使用可以使推销性和广告性语篇形成强大销售力。
[12]换言之,所有推销性和广告性语篇都会不自觉使用积极形容词。
公司简介作为介绍语篇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体,自然免不了运用这种方法。
其次,具体数字频繁出现。
如:Citigroup reported net income of $2.9 billion;公司(国家电网)全年完成售电量6667亿千瓦时,增长10.6%。
在文字中嵌入数字不仅能更快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能更直观地展示公司实力和潜力。
与宏观结构相似,尽管中英简介运用了不少相同的语言技巧,但不同之处依然清晰可见。
第一,中文公司简介富含政治词汇。
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这些词汇揭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多为国企,它们不仅是盈利机构,更是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的重要载体,因此简介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第二,对自己的称呼也不尽相同。
中国企业用较为客观的称呼,如“公司” “本行” “集团”等,而英文多用“we”。
这也是文化差异的反映。
中国人喜欢借助权威,以表达理性和客观;而美国人则希望消减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距离。
第三,中文简介通常以介绍公司历史为起点,而英文简介中以介绍产品/服务开始,后详述历史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原因是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美国是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的人在表述事情时较为间接和隐性,而低语境人则更直白。
[13]最后,中文简介写作模式较为单一,英文简介则富有多样性,不仅有细腻的文字,还有图表、图片、标语(如美国雪佛龙公司),有的甚至还有短片(如通用汽车)。
这种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与美国人追求个体身份和彰显个性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四、结语通过对30篇中美公司简介的体裁对比分析,本文总结了公司简介这一语篇的特征以及中英文简介的异同点。
从体裁结构看,简介由“公司概览、公司实力、产品/服务介绍和公司理念”四个语步组成,其下又有十一个步骤,差异主要体现在各步骤的频率上。
从语言特征上看,中英文简介都广泛使用积极形容词和准确的数字。
不同点在于中文简介富含政治词汇,英文简介中十分罕见;中国企业较为客观地称呼自己,而英文中多用 “we”;中文简介迂回婉转;英文简介直奔主题;中文简介形式单一,英文简介富有多样性。
参考文献:[1]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42-46.[2] Hyon,S.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 implications for ESL[J].TESOL Quarterly,1996 (4):693-722. [3]温植胜.新修辞学派体裁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46-52.[4]Swales,J.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5] Bhatia,V.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 London: Longman, 1993.[6]曾蕾.学术语篇体裁网络的构建与学术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20-23.[7] Bronia P.C. So. From analysis to pedagogic applications: using newspaper genres to write school genres [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5,(4):67–82.[8]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 2001,(4):35-40.[9]Pinto dos Santos V.B.M. Genre analysis of business letters of negotiation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21):167-199.[10]胡涛.论信函的体裁分析[J].外语教学,2003,(1):87-91.[11]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M]. London: McGraw- Hill, 1991.[12]Bhatia,V.K.Genre-Mixing in Academic Introduct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7(3):181-195.[13] Hall, E.T. Beyond culture [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