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RDMUN2012地缘联动系统介绍
NBCORS用户手册

NBCORS注册顾客使用手册本手册参照《宁波市持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有偿服务管理细则》和《宁波市持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一、顾客分类NBCORS顾客服务分类表见表1。
表1 NBCORS 顾客服务分类表二、服务类型(一)NBCORS各参照站旳GNSS(GPS、GLONASS)原始静态观测数据下载;(二)厘米级、亚米级、米级实时差分旳网络RTK、网络RTD以及多基站RTK 定位;(三)运用NBCORS获取2023国家大地坐标(简称“CGCS2023”)数据;(四)在线坐标转换,即指2023国家大地坐标系至宁波市独立坐标系旳平面转换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旳高程转换;(五)离线坐标转换,即指2023国家大地坐标系至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旳平面转换。
三、技术参数1、NBCORS技术服务范围为宁波市域,顾客可在服务范围内接受系统提供旳差分数据。
2、NBCORS系统支持双星(GPS、GLONASS)、双频(L1、L2)定位信号。
3、在系统运行期间,一种单位仅可申请一种单位注册顾客,每一台GNSS接受机仪器仅可申请一种仪器注册顾客。
4、NBCORS仅提供GPRS VPN移动虚拟专网旳无线网络通讯链路,NBCORS 顾客所使用旳GNSS接受设备需要具有GPRS通讯功能即可登录NBCORS系统获得差分数据信息。
5、NBCORS顾客进行网络RTK测量所使用旳GNSS流动站设备必须具有网络RTK模块功能,可接受系统提供旳RTCM2.1、RTCM2.3、RTCM3.1或CMR+格式旳相位差分数据;NBCORS顾客进行网络RTD测量所使用旳手持GNSS接受机必须具有接受实时动态伪距差分数据旳功能,可接受系统提供旳RTCM2.1或RTCM2.3格式旳相位差分数据。
6、NBCORS网络通讯配置1)NBCORS仪器设置旳网络通信配置必须输入如下信息:VPN账号:nbchsj.zjIP地址:端口号:16580顾客名:********(仪器顾客名称)密码:********(仪器顾客密码)2)NBCORS在线三维坐标转换旳网络通信配置必须输入如下信息:IP地址:端口号:26680顾客名:********(单位顾客名称)密码:********(单位顾客密码)3)NBCORS服务网站注册登录必须输入如下信息:网址:顾客名:********(单位顾客名称)密码:********(单位顾客密码)7、NBCORS系统播发不一样格式旳改正数所对应旳源标识,见表2。
危机联动系统

海合会
乔因予 张乃千 江洁惠 李雪韵
戴天怡 李博杨 陈凯铭 董漪忻 于永铎 宗江鹏 马铭雪 王思涵 章雨飞 汤越 李奚捷 陶珂凡 罗浩宇 丁振宇 刘龙龙 田大谦 尹啟骅
刘苏蒙 牛菁 赵蕾 曹添 卢浩 陈俊瑒
RT 吴浩宇 吕婷婷 朱忻博 徐天怡
杨雨洲 孙雨筠 余荣凯 汪宗楠 焦浩坤 陈懿琳
危机联动系统
黎巴嫩代表团 外交与侨民事务部长
外交部秘书长 国防部长 工业部长
青年与体育事务部长
美利坚合众国代表团 国务卿 国防部长 商务部长
俄罗斯联邦代表团 外交部长 国防部长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
伊朗代表团 外交部长 外交部副部长 国防部长 工业矿业及贸易部长 石油部长
叙利亚代表团 外交与侨务部长 外交与侨务部常务副部长
黄书凡 叶张炜 余昊哲 娄雅楠 李晶莲
张可鑫 姜尚玮 杨兆豪 唐焓鑫 王瀚仟
玻利维亚 中国 埃及
埃塞俄比亚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塞内加尔 瑞典 乌克兰 英国 美国 乌拉圭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卡塔尔 沙特 巴林 阿曼 科威特 阿联酋
舆论媒体 责任编辑
记者 记者 记者
安理会 张杰威 薛璟璇 朱硕 邱涵琛 李悠扬 马乐薇 徐嘉良 李梓菁 霍廷澜 张祥 林子涵 乔焱 赵俊哲 陈冠岐 候博川 陶思成 杨楠
AJ 刘封玲 梁芷菀 侯臻柔 申江旭
国防部长 经济和对外贸易部长 民族和解事务部部长
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团 首席谈判代表 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代表 拉赫曼军团政治领袖 库尔德全国委员会代表 莫斯科-开罗小组谈判代表
梁熠甫 何润 刘素楠 王晋东 刘文衡
陈克朋 马晨曦 任宇祥
李绅睿 吕世强 陈林栋
赵宛如 陈昊一 宋子瑞 官恒 王梦寰
UNM2000常用功能 PPT

常用功能
根据本地项目组实际情况,对如下常用功能做详细介绍: 13、查询未授权ONU 14、查询校时方式 15、读NGN统计信息 16、读取NGN上联接口 17、读取NGN上联接口用户数据 18、查看ONU用户信息 19、读性能分类开关 20 、性能统计 21、导出设备配置 22、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常用功能
常用功能
根据本地项目组实际情况,对如下常用功能做详细介绍: 1、访问网管 2、添加网元 3、查询ONU 4、查询设备 5、OLT QinQ域 6、ONU绑定/去绑定域 7、ONU端口业务数据 8、OLT MAC地址表 9、局端VLAN 10、查询白名单 11、查询PON口认证模式 12、查询SNMP时间系统配置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nmtool工具导入导出网管配置 UNM2000
6 5
添加网元 UNM2000
查询ONU UNM2000
查询ONU UNM2000
查询ONU UNM2000
查询设备 UNM2000
Q域 UNM2000
ONU绑定/去绑定域 UNM2000
ONU绑定/去绑定域 UNM2000
ONU端口业务数据 UNM2000
读取NGN上联接口 UNM2000
读取NGN上联接口用户数据 UNM2000
查看ONU用户信息 UNM2000
读性能分类开关 UNM2000
性能统计 UNM2000
ROADM系统介绍_R1.0

图中给出了WBM串行方式的接口。 IN/OUT 线路光纤连接口。
内部公开▲
WSUD(ED9)
内部公开▲
IN
WSS
D1
D9
IN :群路光纤输入口 D1-D9:输出口。可能是一组波长信息,也可能是一个波长。
WSUA
内部公开▲
WSS
OUT
A1
A9
OUT :群路输出口。 A1-A9:输入口。可能是一组波长信息,也可能是一个波长。
内部公开▲
内部公开▲
WSU单板 Wavelength Select Unit
WSU单板功能介绍
波长指配 通道功率均衡 WSU单板使用主要器件WSS。 WSU可以用来构建多维ROADM系统 支持100G Hz和50GHz 间隔的系统
内部公开▲
WSS波长选择开关 (Wavelength Selective 内部公开▲ Switch
OPA
IN
OTU40
: :
OTU3 OTU2 OTU1
OMU
Add port 20/80
50/50
EX IN WB
WBU/ AD1 EX OUT
Drop port
ODU
图中给出了WBM并行 方式的接口。
IN/OUT 线路光纤连接 口
EX IN、EX OUT 并行 使用时的级联口。
如果要当做串行方式使 用,直接用尾纤把EX IN和EX OUT 连接即可。
Drop Multiplexer
ROADM网络
内部公开▲
相关单板介绍
WBU单板 WSU单板 WBM单板 PDU
内部公开▲
内部公开▲
WBU单板 Wavelength Blocker Unit
Aqualiner系统在供水管修复领域的发展概述

1 前 言
内衬管法 、 裂管法 、 原位修复法等技术 的应用 在过去的 4 0 年间在 自来水管道和下水管道的维护 和修复方 面起 到了重大的影响作用。 这些方法技术
前安装的。很多管道都是小直径的 , 并且在城市里 互 相 连 接 ,承 受着 巨大 的 内部压 力 。几 年 前 , A q u a l i n e r 系 统 的设 计 者— — E P L公 司 在 困难 重 重 的情况下 接受 了由 Y o r k s h i r e自来水 公司 、 A n g l i a n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非开挖技术
Ch i n a Tr e n c h l e s s Te c h n o l o g y
N o . 2
Ap r . , 2 0 1 3
9 9
A q u a l i n e r 系统在供水 管修 复领域 的发展概 述
D e c l a n B D o w n e y著 王磊 译
机器人使用摩擦 电焊连接固定环的技术 。 该项技术 仍在发展过程当 中, 但是很有希望 , 公司与合作伙 伴将会在数月内敲定 。
积在弯道内弯处从而形成难看的褶皱 , 这可能会 阻 碍流体的正常流动和加大对衬管壁的压力 。 在这种
蚀能力 , 许多管道都 面临老化 的问题。泰晤士河 自
来水公司估计 , 有超过 4 4 %的 自来水管道是 1 0 0 年
将聚丙烯 同玻璃纤维融合后 在倒 置的硅胶 软管的 作用下加固于管壁 , 材料接触管壁后冷却形成一个
1 0 2
非开挖技术 C h i n a T r e n c h l e s s T e c h n o l o g y
osdu标准

osdu标准
OSDU,全称为Open Subsurface Data Universe标准,是一个旨在促进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数据共享和集成的开放标准。
它由OSDU论坛(Open Subsurface Data Universe Forum)管理和推动。
OSDU标准的目标是通过创建一个开放的、云原生的数据平台和共享模型,帮助行业参与者更加高效地管理、集成和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
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数据模型和API,使企业能够无缝地在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
OSDU标准的核心原则包括开放性、云原生、规模扩展和灵活性。
它鼓励使用开放的技术和标准,支持云原生架构和容器化部署,具备横向可扩展性,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OSDU标准的推动力量来自全球能源和科技领域的领先企业和组织的合作。
演示和实施的案例已经开始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几个领先公司中进行,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标准,以加速数据共享和集成的进程,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和运营。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热力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热力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460e5d983c4bb4cf6ecd1bc.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热力管网远程监测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天,许常娜,孔德盟
申请号:CN201810111911.X
申请日:20180205
公开号:CN108488631A
公开日:
201809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热力管网远程监测系统,热力管网远程监测系统包括:通讯卫星装置;北斗卫星装置;若干监测节点,这些监测节点分别设置在热力管网上;若干个网络通讯箱,每个网络通讯箱分别与一个监测节点、北斗卫星装置和通讯卫星装置通信连接;地面接收系统,所述地面接收系统分别与北斗卫星装置和通讯卫星装置通信连接。
本发明采用北斗卫星定位,可精确到位置信息在10m范围内,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监控中心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简短报文通信及Internet数据传送,通过基于传感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对热力管网健康状态实时监测,可对泄露事件报警、运输效率预测。
申请人:晖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莘砖公路668号202室-263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常宝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地下综合管廊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作者:赵欣张耀东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4年第01期地下综合管廊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是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生命线”。
近年来,综合管廊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以来,综合管廊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
在此背景下,综合管廊快速大规模建设带来的成本、安全与效率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综合管廊的监控系统设计上,可参考的标准、案例和工程经验少,标准要求较为粗放,可借鉴的经验少。
设计方案为了追求稳妥而标准较高,通常采用基于工业PLC的中心化解决方案进行综合管廊环境与设备系统监控。
由于综合管廊是线性工程,监控点位多且分散,在采用PLC 的监控方案时,存在数据收集量和处理能力有限、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交付周期长、运维费用高、后期扩展难等问题。
因此,基于PLC的传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方案已经难以适应综合管廊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新兴的物联网技术逐渐走进视野。
但是,由于综合管廊密闭、潮湿、电磁干扰强且各种金属管线密布,已有的物联网设备很难直接应用于综合管廊,需要结合综合管廊场景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创新,以保证物联网监控方案在综合管廊应用的可靠性。
本文以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在综合管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主要工作包括:提出物联网管理控制开放平台、物联网SDN网关、物联网网络控制器、物联网耦合器和物联网协调器的技术要求等,基于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工程开展基于物联网设备的工程设计。
综合管廊物联网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自下而上应分为感知与控制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感知与控制层具备获取信息、控制设备、接入网络、离线存储、边缘计算等功能,由传感器、受控设备、物联网耦合器、物联网控制器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泛珠三角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地缘联动系统介绍
目录
一、概要 (2)
二、系统运行原理 (2)
三、时间轴设定 (5)
四、对代表的希冀 (5)
一、概要
地缘联动系统,Geo-Political Axial System,英文简称GPAS,是作者为泛珠三角模拟联合国大会2012设计的常委小联动系统。
在这里要感谢来自广州的莫彦聪同学和来自深圳的罗善文同学对作者的帮助。
自雅尔塔体系崩塌之后,世界仍未能形成一个新的政治体系,总的来说是处于一种旧体系崩塌而新体系未能建成的混乱状态。
那么在2012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非洲、中东、以及欧洲都发生了严重的主权危机问题,由此引发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又一轮角逐。
于是,建立在现实的政治基础上,地缘联动系统被建立起来。
它旨在最大可能的模拟真实的政治与外交,给与会代表一种强烈的角色代入感,让代表真正体会一位外交官在风云诡谲的外交战场上的真实感受。
二、系统运行原理
地缘联动系统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安全理事会、欧洲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非驻委员会人士、主新闻中心。
安全理事会:本次安理会是一个纯危机委员会,从会议的开始到结束完全由危机指导。
由于危机是一个实际而具体的概念,所以本次安理会的宗旨也是“解决紧急而具体的世界安全事务问题”。
非洲联盟的运行方式类似于普通常委。
代表在会议中需要同时处理常规事务及危机。
与会身份为该国常驻非盟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欧盟的运行方式类似于普通常委。
代表在会议中需要同时处理常规事务及危机。
与会身份为该国常驻欧盟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阿拉伯国家联盟的运行方式类似于普通常委。
代表在会议中需要同时处理常规事务及危机。
与会身份为该国常驻阿盟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非驻委员会人士有三部分组成:外交部长、外交部长助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非驻委员会人士细则请见《PPRD非驻委员会人士须知》一文。
主新闻中心由美联社等共七家报社组成,它们会在会议期间报导会场内的信息,并以各自媒体的身份影响会议。
在这里给出联动系统的图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联动系统的第一部分是会议指导中心。
它的主要工作有三项。
第一项:负责危机系统的设计,并指导危机系统使用的全过程。
第二项:审核及处理外长之间签订的所有条约,包括双边及多边条约。
第三项:收集会场发生的所有重要事件,并确定会场正式信息的发布。
联动系统的第二部分是安全理事会和外长及其随员。
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在本次会议中安全理事会承载着危机系统运转中心的重任,如果危机在安全理事会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这一危机就很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委员会。
外交部长是一国受权能当然地和经常地代表国家处理外交事务和对外进行交涉的机关和首长,在本次会议中,外交部长同时兼任代表团团长,对本国代表在任何委员会的决策与行为负第一责任。
当然,外交部长也可以代表国家和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
联动系统的第三部分是欧洲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三个区域政治组织。
这三个政治组织包含着欧亚非三大洲一百个左右的国家,可以说包含了世界现存的最紧张的主权问题直接相关的所有国家。
这个部分作为联动系统的基础部分,承载着整个系统的全部目的。
代表们需要在各自的政治组织找到自己国家的位置,稳妥的和各国一起解决本组织辖区内所包含的主权及安全问题。
联动系统的第四部分是主新闻中心(常委)。
主新闻中心由七家报社组成,他们会以各自媒体的身份加入整个大会,报导会场内的信息。
当然,他们除了在行为上遵循角色扮演的原则,在身份上也同样遵循。
报社和政府在现实中的关系在会议中也被承认。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说明的是联动系统的三条行为线,即常规线,危机线和协定线。
常规线,它主要是对应着系统的第三部分,委员会代表在会议之前就已知各自国家及政治组织内部面临的主权及安全问题,在会议中代表应该稳妥地和其他代表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给这些问题一个光明的结果。
危机线,它贯穿着这个联动系统。
所谓危机就是会议新增的学术背景,那么本次会议采用的是主席团设置危机,与之前不同的是GPAS采用的不是简单的线性危机,而是弹性危机。
主席团从初始危机出发,构想了若干条危机线,每一条危机线对应着代表的一类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简单地说,与之前不同的是,危机从一条线段变成了一个树状图。
线性危机:
弹性危机:
所以,危机的走向既不是完全由主席团决定,也不是完全由代表决定,而是由两者共同决定。
协定线:在各个委员会之外,外交部长可以发挥自己的权利,与其他国家签订对本国有利的协定。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协定必须交由会议指导中心审核及登记,没有经过这项步骤的协定大会将不予承认。
另外,协定相关国家必须注明协定为公开或者秘密,如果不注明,均按照公开处理。
(请外长在电子版协定的文件名上注明,或者在纸质版协定的开头处注明,否则不予承认)
总结:本次会议的宏观情况简单地说就是外交部长带领本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各委员会代表在会议中需要处理常规问题及危机。
三、时间轴设定
会议时间节点为2012年7月14日
会期间会议时间比真实时间1:3
非会期间会议时间时间比真实时间1:1
四、对代表的希冀
地缘联动系统作为一个包含了六个部分,功能全面的大型小联动体系,对代表的学术水平及临场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希望各位代表够认真阅读研究本文,以便在会场上找到自己合适的角度参与会议。
除此之外,作者建议各位能够在准备期间多阅读相关书籍充实自己,达成“腹中有千秋”之势。
祝各位都能在PPRD2012有上佳的表现!七月,深中见!
大会学术总监刘俣豪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