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巧用背景材料
新闻消息背景的写作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 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 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课上教授学生们怎么 去谈恋爱。 ……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告诉记者, 学习心理健康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在哈 佛大学教学生如何增强幸福感一样,教会大学生如 何与异性交流、沟通,处理异性关系。类似这种课 在大学里选修比例很高,关键是课程怎么上,是讲 大道理呢,还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结尾的类型
背景性结尾:在报道的末尾引入富有意味的背景资 料,为读者提供耐人寻味的思考空间。 描写性结尾:使用极富影响效果的场面描写来结束 自己的报道。 引语式结尾:精彩的直接引语式记者最为珍视的材 料——即使在匆忙写就的消息中,一些记者也总是 设法把最有力的直接引语安置在报道的末尾,以给 读者留下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 评论式结尾:事件本身的意义何在。(极少使用)
新闻背景的类型
烘托性背景:主要用来构成与新闻事实的对比关系, 从某一方面烘托新闻事实。 说明性背景:说明新闻事实的由来,或交代有关人 物以往的经历,或对新闻事实本身从历史、地理、 科技等方面进行解说,或对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 重要的、难解的概念术语加以解释。 揭示性背景:用于披露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情况, 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为 受众进行理性判断提供依据。
…… 万科此次签约的6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均在 “环首都经济圈”的框架范围内。毛大庆认为,在 北京的辐射作用下,这些城市已经来到了城市化成 熟期的 “门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即将到来, 这将是北京万科未来发展的腹地。 毛大庆说:“在算大账上,这也能平衡应有利益的 诉求和股东利益的保障。”
未来行动式结尾
“新闻背景”的定义 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
巧用背景材料写新闻

232传媒实务巧用背景材料写新闻史丽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系,广东 阳江 529500)摘 要: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新闻事实的背后都有或多或少值得交代的背景。
重视背景材料写新闻,新闻的真相及来龙去脉就能被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出来。
如果运用得好,还可以突出新闻主题,阐述意义,提供知识,提升新闻质量,彰显新闻价值,引发读者兴趣。
背景材料的运用方法有很多种,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用得巧,就能提升新闻质量,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背景材料;新闻;巧用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7-0232-02读者阅读新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
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绝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
”在新闻写作中,我们往往要介绍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不是单单叙述新闻现场情况,这就涉及背景材料的使用。
巧用背景材料,使新闻事件更加有深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注意挖掘背景材料,并能巧用背景写新闻。
所谓背景,即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
在写作新闻中,适当地穿插相关的背景材料,有利于说清楚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真相,起到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可读性。
一、紧扣主题,简练具体背景材料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在整篇新闻中只是起到衬托作用,阐明新闻的起因,因此背景材料必须使用得当,要紧扣主题,不能太长,喧宾夺主,而且要十分简练,比较具体。
记者在报道《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起浮出水》的新闻中,为了阐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的意义,就写了这样一段背景材料。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一号’,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写作技巧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
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
”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
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
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
如: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通讯员应把握的新闻写作方法有哪些?

通讯员应把握的新闻写作方法有哪些?1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
因为,新闻的指导性、政治性等,都是由事实派生来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人们读报纸、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目的是想获取信息,知道一些新鲜事,而不是被灌输一些道理,而且在读报或者看电视等的过程中,人们对越感兴趣的信息,就越想知道得具体一些,这里的具体就是事实。
2.用典型事实说话典型事实是通讯员表达倾向和观点时要考虑的事情。
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事实选择得好,它可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选择得不准,哪怕列举出不少事实,通讯员想说的话或希望表达的观点,仍然模糊不清。
这种以一当十的新闻事实就是典型事实。
典型事实的特点,表现为:(1)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2)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下面这则消息中,记者通过对七八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北京城市建设前景的问题。
中新社北京XXXX年义月义日电,北京市在严格控制老市区建筑高度以维护古都风貌的同时,准备网开一面,在东北郊的望京小区内,兴建一批超高层建筑,其中包括一座88层、300米高的巨厦。
北京市规划部门的主要官员,今天向外国驻华使馆经济、新闻官员以及驻京记者介绍国务院新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望京小区是北京市近期重点发展的一座新的卫星城镇。
城里规划了占地210公顷的商务中心区。
按照新修订的北京城市规划,在未来的20年里,北京将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改变过去“有城无市”的不方便状况。
除在望京小区开辟商务中心区外,在城市中心的建国门一带还将新建占地约70公顷的商务中心区,在二环路沿线也将建设相当规模的金融、商务、信息等公共建筑,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
据主管北京规划的这些官员们介绍,望京小区里还预留了第四使馆区的建设用地。
现在北京已建成第一使馆区、第二使馆区,正在建设第三使馆区。
浅谈新闻背景材料的使用

浅谈新闻背景材料的使用随着近年国家加大对铁路公路事业的投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公司通讯员的新闻报道频率也愈发频繁。
作为一名企业的宣传工作者,在审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通讯员因为不太注意背景材料的运用,缺少新闻背景的消息屡见不鲜,使稿件的新闻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留下许多遗憾。
新闻背景,作为消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起到解释、补充、烘托的作用。
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成功,有一半取决于新闻背景交待的是否成功,穿插是否巧妙。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尔文.曼切尔就曾断言:“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
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绝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
”本文就背景材料的用法,谈谈如何正确、灵活使用相关的新闻背景材料。
一、新闻背景位置不固定在新闻写作中,背景材料并没有固定的位置,具体如何放置要根据其在稿件中所处的地位来考虑。
有的背景材料非常重要,缺少它就不足以表达一篇新闻稿的中心思想,对于这样的背景材料,我们可将其放在导语部分,甚至标题中。
而对于一些只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不写也无伤大碍的材料,可将其放在导语或主体之后,有的甚至可将其放在结尾部分。
可我们在日常的改稿过程中就经常发现,有的通讯员不管是写什么稿子,都要将背景材料放在导语与新闻主体之间,第二段的前半部分成了新闻背景的固定位置,其实不然。
如今年在总公司网站发表一篇新闻《集团二公司成为滇池净水使者》:昆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滇池以其水的神奇吸引着中外游客,其水质备受游人关注,治理滇池水质污染成为当务之急,局集团二公司日前中标滇池水质治理工程,成为净化滇池的使者。
在这篇新闻中,我们就把背景材料(划线段)就放置在导语部分,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新闻背景的使用可有可无这里所说的“可有可无”不是说背景材料可以缺少,而是针对新闻中那些众所周知或重复的背景材料来说的,任何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生,必然要有与其相关联的新闻背景。
如何写活新闻背景

如何写活新闻背景作者:刘保全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03期新闻背景的作用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
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五。
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
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
”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儿也谈不上艳丽。
新闻报道也是如此。
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
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是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的。
背景在新闻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下述6个方面:一是补充说明,分析解释,使新闻包含的内涵更加显豁和客观。
高明的记者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和议论,但自己的观点又必须表明,因为新闻作品都无法回避倾向性。
那么如何做到既是客观手法,又能体现记者的判断和倾向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
巧用背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背景材料本身也是一种新闻事实,通过背景中的新闻事实表达记者的立场和观点,是无可厚非的。
中外记者都在不断地利用背景的这种作用。
通过选择、组合、强调、分析、解释等方式。
将观点“藏”在背景之中。
以首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一稿为例。
这篇消息使用背景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成功的。
如文中写的:现年46岁的粱昆浩,小学毕业后便随父当“泥水仔”。
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自学,使他的建筑设计走向世界。
在南粤大地,一座座格调新颖的建筑记录着他闪光的轨迹。
——他参与设计的“顺德旅游贸易中心”,吸取香港“新世界”的格局和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内庭特色。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的巧用

本 文从 上 述 四个 侧 面 进 行 梳理 , 外 乎 两 点 启示 : 不 一是
还 有政 治背 景 、 字背 景等 。 数
背 景 材 料 的 运 用 和 功 能
要 因素 。尽管 每 一篇 新 闻 不一 定 都要 写 背 景 。 是 一篇 好 新 但
闻往 往不 能没 有 背 景 材料 的烘 托 、 比 、 明 、 释 或 补 充 。 对 说 解
运 用 好背 景 材 料 , 仅 可 以起 到说 明缘 由 、 托 深 化 主 题 的 不 烘 积极作用 , 而且 会 使 新 闻 写 得 波 澜 起 伏 、 人 人 胜 、 人 阅 引 诱
读。
背 景 材 料 的 概 念 和 种 类
历 史 背景 。一 篇 新 闻 的价值 虽 然 主要 取决 于 新 闻事 实 . 但 是新 闻 事实 的历 史 沿革 和 对它 所 产生 环 境 的挖 掘 和描 述 .
什 么是 新 闻 的背 景材 料 ?一 般 说 来 , 是 指在 新 闻报道 它 中 与新 闻 的主 要事 实 有密 切 关 系 的历 史 情况 、社会 环 境 、 政 治局 势 、 自然风 貌 、 物简 历 、 人 知识 资料 和 相关数 字 等 。 新 闻要有 背 景 , 由新 闻报 道 的 客观 事 实 和新 闻写作 的 是 客 观 规律 及读 者 的要求 所决 定 的 。事物 发展 的规 律 都是要 经 历发生、 展、 潮 、 发 高 消亡 的过程 。而新 闻却 是 截取 事 物发 展 的某 一 横断 面 。 其 最有 新 闻价 值 的一段 加 以报道 。读者 不 取 仅 要 看新 闻的主 要 事实 , 而且 也 需要 了解 与新 闻事 实 紧密 关 联 的背 景材 料 。因此 , 写作 新 闻时 , 了要 把新 闻 主要事 实 在 除 写清楚外 , 也必 须 把 有 关 背 景 材料 进行 简 要 的介 绍 , 而 提 从 高 新 闻 的价值 。 富新 闻 的 内容 , 丰 增添 新 闻的声 色 , 更好 地 满 足读 者 的需 求 。
浅析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浅析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新闻报道中逐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民关心的切合实际的问题。
运用背景材料的解释性、说明性的新闻逐渐增多,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社会人物等因果关系和环境日益复杂,很有说明交代的作用。
在当代的新闻报道和写作中,提倡使用新闻背景材料,通过背景材料揭示新闻深层的含义很价值、宏图新闻的主题。
增强新闻写作作品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加了新闻的可读价值和传播价值,引发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共鸣。
标签:新媒体;背景材料;创新传播1、前言在新时代发展的当下,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全民媒体时代已经深入人心,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的文字报纸和电视传播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大有压倒性的趋势在新闻传播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
面对计算机网络媒体的激烈竞争,电视媒体未来的道路更值的思考。
改进新闻写作手法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新闻背景的材料剖析,揭示新闻深层的内涵和意义,烘托新闻的主题和寓意、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认同,加强新闻故事的推广性。
2、新闻背景材料概念和意义任何一个新闻都会从一个当前的社会现象或是社会事件引发出来的,新闻中的背景材料是传播新闻中的新闻,是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是新闻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历史和社会环境和经济市场变化的成因。
新闻记者要想真实、深刻、全面、客观的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报道,就必须深入的对这些新闻材料背景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了解,从而选择恰当的角度和立场对新闻进行高质量、具有教育民众意义的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对新闻背景这个定义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描述,新闻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之间酝酿与生成、存在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新闻背景反映着新闻事件和与新闻人物和社会各个领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根据说明解释新闻事实情况的需要来安排背景材料如果新闻事实本身或新闻内容的某些方面不为大多数读者了解或理解那就应据此安排适当的背景材料来予以解释说明特别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独特原因具体条件或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方面的内容
第8 卷第 1 6 期 2 0 1 7 年0 8 月
新 闻研 究导刊
J o u r n a l o f Ne ws Re s e a r c h
技术性 、 知识性方面的内容。例如, 2 0 1 1 年被新华网采用的消
息《 高性 能环保纺织浆料 项 目落户射 洪 》 , 就在 消息 的第 二部 分对 这个项 目进 行 了解 释说 明 , 使读 者对 引进这 个项 目的 内 容和在县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有 了深入 了解 。 ( 五) 根据 分析 与阐述新 闻事 实的需要 来安排 背景材料 有些新闻报道涉及理 性认识 , 需要在事实 的基础上进一步 分析 与解释 , 方能揭示 真谛 , 阐明意义 。例 如 ,2 0 1 1 年在 华西 都市报发表的 《 西伯利亚红嘴鸥涪江过冬 》一文中 , 导语部分 写新闻事实 : 昨 日上午 , 四五百只红嘴海鸥从 遥远的西伯利亚 , 迁徙遂宁市射 洪县涪江江面翩翩起舞 。红 嘴鸥体态优美 、 舞姿 轻盈 , 还不 时发 出悦 耳的鸣唱 , 引来众多市 民驻足观看 。第二 段则交代背 景红嘴海 鸥爱 上射洪之 久 : 近年来 ,“ 红嘴鸥 ”冬 天爱 上了射洪。每年1 2 月初 如约 而至 , 直到第二年四五月间才 离去。“ 往年只有几十只 , 今 年增加 到了四五百 只。 ”第三部分 进一步运 用背景材料在事实的基础上进一 步分析与解释 , 升华 主题 : 据专家分析 ,“ 红 嘴鸥 ”选择落足射洪越冬 , 主要是射洪 生态环境有 了改善 , 涪江水生 资源丰富 , 有 良好 的食物链 。 ( 六) 根 据增加 新闻可读性和情趣 的需要 来安排 背景材料 2 0 1 3 年, 笔者发表的消息 《 射 洪野香猪顺利通过 国家地理 标 志产 品保护专 家评 审 》 , 导语部 分写新 闻事实 : 通过评审 。 第 二部分运 用背 景材料 , 写 射洪独 创 出由野猪 和香猪 杂交选育 而成 的 “ 吃水果 、 蔬菜 、 牧草 +喝 山泉 +昕音乐 =快乐水果猪 ” 的中华水果 野香 猪养 殖模式 。接着 引用传 说 : 邑人 陈子 昂当 年 赴京城 摔琴 自荐后 , 不 久便高 中进士 , 官 至麟 台正字 , 右拾 遗 。次年 回家乡省亲 , 带野香猪 肉返 回京城 , 当他烹炒猪 肉时 , 香飘 十里 , 朝廷 同僚 和文 人雅士争相 品尝 , 连则 天女皇品尝后 都 不禁赞 日: 射洪 野香猪 奇香无 比, 妙哉 !引用这个 传说 , 既 说 明射洪养野香猪历史悠久 , 同时增加 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 总之 , 记 者应 当充分认 识 到背景 材料在 新 闻表 达 中的重 要作用 , 选取科 学恰 当的方法 运用背景材料 , 使之 为新 闻报道 的表达服务。只有把握 好新 闻背 景 , 才能心怀全局 , 站得高 、 看 得远 、 挖得 深 、 跟得 紧, 才 能洞察新 闻事件在 全局 中的意义 。
V0 1 . 8 No . 1 6
Aug us t 2 0 1 7
在 新 闻写作 中如何巧用 背景材料
贾明 高 .
6 2 9 2 0 0) ( 中共射洪县委宣传部 新闻宣传管理 中心 ,四川 遂宁
摘 要: 新 闻背景材料 的种 类 , 一般分 为对比性背景 、 说 明性背景和 注释性 背景三种。本文主要从新 闻写作 中的背 景材料入手 , 分析在新 闻写作 中如何巧 用背景 材料 关键词 : 新 闻写 作 ; 背 景 材 料 中 图分类 号 :G 2 1 2 . 2 文 献标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7)1 6 - 0 2 1 9 - 0 1 所 谓新 闻背 景 , 就是对新 闻本体作解 释 的附属 事实 , 是指 与新 闻事 实有联 系的历史 条件 、 社 会环 境 、 政治原 因、 地理 特 征 以及科 学知识 等过去式 的材料 。本 文结合笔 者多年 的新 闻 工作经验 , 谈谈在新 闻写作 中如何 巧用 背景材料 。 新 闻背景材料的分类及作 用 新 闻背景材 料的种类 , 一般 分为对 比性背景 、 说 明性 背景 和 注 释性 背 景 三 种 。 ( 一 )对 比性 背景 对 比性 背景 就是 对事物 进行 前后 、 左右、 正反 的 比较 , 以 突 出新 闻事 实的重要意义 , 或 阐明一定 的主题 解释新 闻事 实情况的需要 来安排 背景材料 如果新 闻事实本 身或新 闻内容 的某些方 面不 为大多数读 者 了解 或理 解 , 那就应 据此 安排适 当的背 景材料 来予 以解释 说明, 特别是 新 闻事 实发 生的独 特原 因 、 具 体条件 或专 业性 、
什 么意义? 于是 笔者在第二部 分 中就交代 了近年来 电信 网络 诈 骗在 射洪 老年人群 体 中造成 的危害 , 这样 就凸显 了这个 活
动 的意 义 。
( 二 )说 明 性 背 景
说 明性背景说 明事情 产生 的条 件 , 包括 介绍时代 背景 、 地 理环境 、 历史演变等 , 借以引导和帮助受众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
一
、
( 三) 根 据 突 出和 深 化 主 题 的 需要 来安 排 背景 材 料 以衬 托 新 闻事 实的意义 不 久前笔者 发表在遂 宁 日报 的一篇 消息 《 射洪举行 老年 人 防 电信 网络诈骗 宣传活 动 》 , 从 新 闻事 实活 动本身来 说 , 凸 显 主题 的程度 还不够 : 为 什么要 在老 年人 中搞这个 活动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