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2)活泼金属易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形成阴离子,但是碳难 以形成 C4-、C4+;氢元素可以形成 H+和 H-。
1.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
(1)还原性:Na>Mg>Al。
()
(2)氧化性:Na+>Mg2+>Al3+。
()
(3)金属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
(4)金属钠可以从 MgCl2 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
()
(5)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答案] (1)√ (2)× (3)× (4)× (5)×
结论
2.判断依据
强 水或酸
弱
3.原因解释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 近,原子越难_失__电__子_、越容易得__电__子__。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 越远,原子越容易失__电__子__、越难_得__电__子_。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NO.2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 一层一层的呈现,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
最外层电子数中排满 8个电子(He为2个)
相对不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结构
1.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
(1)还原性:Na>Mg>Al。
()
(2)氧化性:Na+>Mg2+>Al3+。
()
(3)金属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
(4)金属钠可以从 MgCl2 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
()
(5)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答案] (1)√ (2)× (3)× (4)× (5)×
结论
2.判断依据
强 水或酸
弱
3.原因解释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 近,原子越难_失__电__子_、越容易得__电__子__。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 越远,原子越容易失__电__子__、越难_得__电__子_。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NO.2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 一层一层的呈现,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
最外层电子数中排满 8个电子(He为2个)
相对不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P
+15
2 85
2021/2/4
19
第二关:画图
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9K 35Br 53I S2- K+
2021/2/4
20
第三关:元素推断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是:
He、C、S
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
Li、P
某短周期元素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
具体示例
Mg2+ Cl-
2021/2/4
17
过关斩将
第一关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⑦)
①Li
②Na
③Na+
④Cl
⑤Cl-
⑥K
⑦Ca2+
2021/2/4
⑧Xe
18
第三关:元素推断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是:
He、C、S、Kr
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
Li、P
某元素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 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自主学习任务一
请画出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的结 构示意图
2021/2/4
11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021/2/4
12
自主学习任务二
观察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你 发现了什么?
2021/2/4
13
自主学习任务二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 元素 元素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J.J.Thomson,1856~1940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课件

[答案] (1)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 子数。 (2)根据上述实验中的描述“α 粒子是一种不带电子、带有 2 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等于 4 的微粒”可知,在 α 粒子中有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符号为42He2+。 (3)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且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 分。(其他合理解释也可)
(5)某化学老师在讲卢瑟福测定实验时,设计了学生探究活
动,向圆圈 A、B、C 中投乒乓球,若 B 为标准模型,向
A、B、C 中各投入 20 次乒乓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 中没有反弹,B 中有 1 次反弹,则说明原子是什么结构? ②若 B 中有 1 次反弹,C 中有 10 次反弹,则又说明什么问题?
(4)①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 α 粒子的质量。(写出上述两点中 的一种或者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①A 中没有反弹说明没碰到质量大的物质,也就是说可能 是空心的,B 中有 1 次反弹说明碰到了质量大的物质,说明 原子不是空心的。
②B 中有 1 次反弹,C 中有 10 次反弹说明原子中质量大的 物质所占的体积很小,即原子核比原子小很多,电子的运动 空间较大。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 稳定结构,其最高正价为 +m(m为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达 到稳定结构,其最低负价 为m-8(H为m-2)
[互动讲练] (原创)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从氢元素(1号元素)到氖元素(10号元素)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 B.从钠元素(11号元素)到氩元素(18号元素)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 C.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原子易失电子,均具有强的还原性 D.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 价为+5 [解析] A项中,氢元素、氦元素只有1层电子;C项中氦元素 原 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它是稳定结构;D项中的元素是Cl元 素, 最 高正价为+7。
高中化学 112 核外电子排布课件 鲁科版必修2

电子能量
由低到高
第二页,共34页。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guīlǜ)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 低 的电子层里,即最
先排 K 层,当其排满后,再排 L 层;然后依次类推,
逐渐排布在能量稍
高 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
第九页,共34页。
【慎思2】 通过小组讨论判断(pànduàn):两种微粒的质子数 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它们可能的关系。 提示 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则 它们的关系可能是 (1)两种原子(同位素)如:11H、21H、13H。 (2)两种分子如:CH4、NH3、H2O、HF、Ne。 (3)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如:NH+ 4 、H3O+。 (4)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阴离子,如:OH-、F-。
第2课时 核外电子(hé wài diàn zǐ)排布
笃学一 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认为,在含有多电子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
通常(tōngchán离g核)在较近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
通常离(t核ōn较gc远háng)在
的区域运动,据此可以认
为,电子是由在近原及子远核(外yó距u j核ìn jí y由uǎn低) 到高 、能量
为
,则违背了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的规律,所
以钾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第十五页,共34页。
(2)最外电子层中排满8个电子(He为2个)时,这种电子层 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其他的电子层结构为相对不稳定 结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要变为稳定的
电子层结构。如
(Na)易失去电子变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21页)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呈现⑧从 1 到 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1 到 8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⑨ 由大到小 由大到 -________小的周期性变化(0族元素除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从 +1 价→+7价 ⑩+1 价→+7价 ,最低负化合价一般从⑪-4 价→-1 -1价 价。 4价→
A.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B.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D.S2-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元素性质的比较
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时会发生爆炸,可用于汽车防撞保护气囊。 (1)分别写出N、Na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N:第二周期ⅤA族;Na:第三周期ⅠA族 (2)氮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是多少? +5;-3
(3)分别比较钠原子与氮原子、Na+与N3-的半径大小。
r(Na)>r(N);r(Na+)<r(N3-)
(4)碳元素与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能证明氮的非金属性强于碳的 事实有哪些? 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N2与H2化合比C与H2化 合容易等。
1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化物的酸性就越强,这个 推论正确吗?说明理由。 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 强,而不是氢化物的酸性越强,如酸性:HI>HCl>HF。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1)含义 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①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人们把不同 能量不同 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 (2)表示方法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第一章 微专题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构示意图为
。(3)D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 3d 能级为半充满,即三价阳离子的价
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则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该元素为 26 号 Fe 元素,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4)由 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 1 个未成对电子, 可知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1,所以 E 元素为 Cu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
A.甲烷的电子式: B.氮原子的 L 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C.碳 12 原子: D.S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
解析:氮原子的 L 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B
,B 项错误。
3.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4
B.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4
解析:A 原子中只有 1 个电子,则 A 为 H 元素。B 原子的 3p 轨道上得到 1 个电子后 不容纳外来电子,则其 3p 轨道上有 5 个电子,即为氯元素。C 原子的 2p 轨道上有 1 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则其 2p 轨道上有 4 个电子,2p 轨道
表示式为
,故 C 为氧元素。D 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 8 个电子,第四电子
1.下列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 )
A.∶He
B.
C.1s2
D.
解析:A 项只表示出最外层电子数;B 项只表示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 C 项具体到能层、能级以及能级上的电子数;D 项包含了能层、能级以及原 子轨道上电子的自旋状态。
必修2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H L D
小练习
x2 x2 x2 x2 x2 x2
8 18 8 8 8 8 8 8 1
判断下面的核外排布的正误 Rb: 2 8 18 18 8 1 As: 2 8 8 5 Se: 2 8 18 5 I : 2 8 16 20 7 Pb: 2 8 18 18 32 4 Sn: 2 8 18 18 5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1 32 33 34 35 36
H L D
思考与讨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什么结构有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什么结构有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表中原子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周期表中原子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随原子序数递增, 随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你觉得元素性质会随着这种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么? 你觉得元素性质会随着这种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么?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应当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ⅠAⅦA学习经验 性质的周期性可能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经验, 据ⅠAⅦA学习经验,性质的周期性可能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属性/ 原子半径 金属性/非金属性 最高化合价
O P 5 6 5 6
H L D
小练习
某个电子从一个原子的M层到N 某个电子从一个原子的M层到N层,能量增加了还 是减少了?与原子核的距离呢? 从低能量层到高能量层,能量增加; 从内层向外,距离变大; 某个电子从一个原子的O层到N 某个电子从一个原子的O层到N层,能量增加了还 是减少了?与原子核的距离呢? 从高能量层到低能量层,能量减少; 从靠外的层到内层,距离变小;
H L D
主族以及0 主族以及0族电子的排布规律
1 排满K层然后排 L层,排满L层 然后排M层; 排满K 这不代表排满M层才排N 这不代表排满M层才排N层,一定要注意! 2 第n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能容纳那么多不代表一定要放那么多! 3 最外层最多排布 8 个电子;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为2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为2个 *4 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电子; 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电子; 要在第2 要在第2条的前提条件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同课异构课件1:1.1.2核外电子排布.pptx

⒉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 数目和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氯化物 中元素的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 电子的情况
课堂练习1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为: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 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 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 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 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 阳运转一样。
答案:1.AC2.B3.D
波尔原子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 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35 28187
Br
补充练习1
1.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其它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6B.8C.12D.16
A.14B.15C.16D.17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圆周运动 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次外层电子数一定是2或8 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的原子
答案:1.B2.A3.D
课堂练习2
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1.(1)硫284(2)硼23(3)氖282.NaF
课堂练习1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为: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 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 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 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 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 阳运转一样。
答案:1.AC2.B3.D
波尔原子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 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35 28187
Br
补充练习1
1.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其它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6B.8C.12D.16
A.14B.15C.16D.17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圆周运动 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次外层电子数一定是2或8 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的原子
答案:1.B2.A3.D
课堂练习2
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1.(1)硫284(2)硼23(3)氖282.Na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Mg;
3、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核电 荷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 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 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K 1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L M N
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的质量很小(9.1095×10-31 kg),运动的空间范
围很小(直径约为10-10 m),运动的速度极快(接近光速),核 外电子运动没有确定的路线,不能测量或计算出它在某一时 刻所处的位置,也不能准确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那么核外 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呢?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 动,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低,在离核较远 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高,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 的壳层,也称作 电子层 ( 如右图 ) 。电子总是先从 内 层排起, 这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关系如下表: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识的运用。由于 Y
原子的M层比X原子的 M层多 3个电子,说明 Y的 M层的电子
数至少为3个,那么Y的L层必为8个电子,X的L层只有4个电
子,M层无电子。由此推出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3,X的核外 电子总数为6。所以X、Y的核电荷数依次为6和13,应选D。
答案
D
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电子层 (n) 符号 离核 远近 能量 高低 1 K 2 L 3 M 4 N 由近到远 由低到高 5 O
6 7
P
Q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核外电子总是最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 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n代表电子层)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 4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 [特别提醒] 以上四条规律相互联系和制约,一般以少为准,如 K 原 子为 而不能写成 ,因为尽管第三层最多
两核10电子
三核10电子 四核10电子 五核10电子
HF
H2O NH3 CH4
OHNH2H3O+ NH4
+
3.
五核18电 子 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离子
பைடு நூலகம்阳离子
Na+ 、 H3O+ 、 NH4+
阴离子 F- 、 OH- 、 NH2-
5
10电子体18电子体
1 2 3 4 5 6 7 2 1 2 3 4 5 6 7 8 1 2
8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3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Be 、 Ar。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8.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9.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知识点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例 2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 出错因,并改正。
答案
①不正确;K层最多排2个电子,应改为
。
②不正确;圆圈内应为核电荷数,不能写元素符号,应
改为 。 ③不正确; Na+ 为 Na原子失去最外层的 1 个电子而得到 的粒子,应改为 。
④不正确;K层最多排2个电子,L层最多排8个电子, 应改为 。
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
等。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 (包括阴、阳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O2->F->Na+>Mg2+>Al3+
知识点3: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例3 现有X、Y两种原子,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 ) B.硼原子和氦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少3个电子,Y原子L层的电子数为 X原子 L层电子数的 2倍, 则X和Y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解析
可排2×32=18个,但作为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
知识点1: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例1 某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的电子数的关系 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解析 当M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当M 层不是最外层时,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18个。 L层电子数一定 为8个,所以它们实际容纳的电子数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 D 跟踪练习1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 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则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原子 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1. “10”电子微粒
分子 一核10电子 Ne 离子 N3-、O2- 、 F- 、 Na+ 、 Mg2+ 、 Al3+
2. “18”电子微粒
分子
一核18电 子 两核18电 子 三核18电 子 四核18电 子 Ar F2, HCl H2S PH3 H2O2 SiH4
离子
S2- 、 Cl- 、 K+ 、 Ca2+ HS/ / /
⑤不正确;Cl-的核电荷数为17,应改为
。
⑥不正确;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应改为
。
⑦不正确;圆圈内“+20”的“+”不能省略。
⑧不正确;次外层最多排18个电子,应改为
。
4、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 数,“弧”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 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