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

2. 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3. 具备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 掌握国内外计算机应用前沿技术的动态发展状况,熟悉行业应用标准和规范,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需求。

二、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课程(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语言等。

(2)软件工程基础:包括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

(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包括数据库系统原理、SQL语言、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等。

(4)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编程、信息安全基础等。

2. 专业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通过参与实习实训活动,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实训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等。

(2)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通过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比赛、项目开发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实践经验。

(3)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任务,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计算机应用相关项目。

3. 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选修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开发等。

选修课程旨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4. 实习与就业指导针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学院将与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支持服务。

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现状与理论依据

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现状与理论依据
呷国吨力 毅 奄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0 2 0 . 0 4 8
2 0 1 3 年 第 2 O 期
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实践性教学现状与理论依据
周 群
摘要 : 针对 当 前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阶段对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目标, 研 究了实践性 教学的国内外现 状、 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和实践性教学对计算机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意义。 指出目前实施 实践性教学在人 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 为提 高计算机应用型人 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 , 大学生 就业难 问题 日益 凸现 。 不少 学者指 出大学
在 第三届 国际工程 教育大会上 , 中国科 学院 院士顾 秉林 指 出: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 面 向实际 的工程训练 不足 。 工程教育 的人才培 养必须 面向工 程实
际, 加强工程训练 , 这 是我国未来 经济发展 的迫切需要 , 也是 包
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 当前 中国的高等教育处 于大众化 发展阶段 , 现 阶段 本科层
次高等 教育 的迫 切任务应 该是 培养大 批量 的高素质 应用 型人
才, 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很 多大学一直沿袭着传
统的以教 师在课堂 上向学 生灌输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 式 , 培
业 是实践 性很强 的专业 , 既要重视计 算机 理论教学 , 更 要强化
经常融入具体 案例的分析与讲解 , 而练习课 需要 的是工程 实际 中基本技能 的训练 , 并且与企业联 系紧密 , 非常关注工业界的实 际动 向, 使得学校 和企业相互沟通与支持, 培养人才的 目的性 更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改革的浩瀚星空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像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承载着人们对信息技术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梦想和希望。

然而,要想让这艘巨轮顺利航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们要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这就像是为这艘巨轮设定航线,它需要我们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这艘巨轮的引擎,它需要我们精心挑选和搭配,确保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要关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这些内容,就像是巨轮上的货物,需要我们精心挑选和搭配。

它包括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等,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

再次,我们要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法。

这些方法,就像是巨轮的导航系统,需要我们科学、严谨地选择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然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并非易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确保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平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解决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巨大变革。

它不仅提高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还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展现出更加惊人的力量和潜力。

总的来说,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在实践中不断验证。

浅谈培养新时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浅谈培养新时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浅谈培养新时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计算机教学也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能力已成为中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学生们缺少综合化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

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强大的实践操作能力,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所以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学能力等,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自主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涉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逐渐地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

同时,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并且能够将各种知识互相转化,提升他们的自主应用能力。

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上网搜索计算机网络概念,并且要求学生注明引用的出处,学生通过自主地搜索和查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认识和掌握,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网络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讲解路由器及交换机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主地发表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自主地上网查找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并且将查找到的常见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生产资料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资料下载下来,方便学生的自主剖析,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自主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且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且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方位、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具有加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计算机进行逻辑性操作,使得具体的信息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

术应 用 为主要 方 向,从课程 设 置和 内容 、 践能力和 实
特色 等 多方面进 行 了计算 机应用 型人 才培养 的探索 。
1 应用型人才的基 本要求
总体 要求 :能运 用专业 知 识,从 技术上 实施信 息
化系 统 的构建和 配置 。
知 识要 求 :计 算 机 应用 型 人 才培 养 强调 应 用 能 力 ,也必须 具备 良好 的基础 知识 体系 。 础 知识体系 基 包括 离散数 学 、数 据结 构 、程序 设计 、计算机 组成原
分 析 近年 我 国计 算机 教 学 与用 人单 位 的 实 际需
要 ,我 们发现 两者 仍有较 大 的差距 ,主要 问题如 下 :

是理 论脱离 实 际、 专业 教学 的改革 落后于 计算机 及 软件 技 术 的发 展 ;二是 学习 内容多而 浅 , 才培养 定 人
使 复杂 事物简 单化 。三是 设计 与实现 能力 ,对事物 进
文献标识 码 : B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
方 陆 明,唐 丽华 ,徐 爱俊 ,楼 雄伟
( 浙江农林 大学 信 息工程学 院,浙江 临安 3 1 0) 1 0 3

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 ,这种与时俱进特别需要体现在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上,尤其是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
2 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探索
21 设计 有利 于应 用型人 才培养 的课 程体 系 . 根据应 用 型人才 的培养 要求 , 我们 提 出了 “ 重基
础 、强实 践 、求 素质 ”的课 程体 系设计 思路 ;提 出了 “ 识 、能力 、素质 ”统 一和 融合 的课程 体系 设计 目 知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策分析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也对这一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具体的培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策中图分类号:tp3-4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巨大挑战。

我国众多高校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同时也通过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制定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但是在人才培养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是最为鲜明,也是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的重大问题。

1 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必要性高校持续进行教育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而实现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就是保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协调。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加大招生力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广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与教育工作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力培养,使学生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大幅提高。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猛增态势,然而高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却呈现出不断下滑趋势。

很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重视理论、不重实践的现象,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在参加工作后对简单的软件及硬件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篇号 : 1 0 0 8 . 2 4 4 1 ( 2 0 1 3 ) 0 4 — 0 0 6 2 . 0 3
目前我 国经 济进行 战略性 调整 的最突 出 的特征 是在 信息 技术 带 动下 的经济 产业 结 构优 化 升级 , 以 信息技 术 为代表 的创新技 术 的迅速 崛起 , 成 为经济 发展 和产 业升级 的重要 推 动力 , 这 给 以培 养人才 为主
教育 人才 需求迅 速增 大 , 尤其 需要 大量 的计 算机应 用型人 才 . 因此 出现 了以应 用教育 为基础 的计算 机应
用型学科 , 这也是鞍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 据此制定了该专业 的培养 目标 , 强调培 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理论基础和良好 的专业 素质, 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2 . 2 专 业基础 课 程
计算 机应 用 型人才 培养 过程 中对 于专 业基础课 程 的要求 强调 : 数 学基础 、 物理 基础 以及 程序设 计基
础, 相应 的课程设置包括 : 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 计算机科学导论 、 c语言程序设计等.
2 . 3 专业 核心课 程
专 业核 心课 程 主要 是 由计算 机科 学与 技术 专业 的原 理性 知 识所 构 成 的课 程 . 专 业核 心课 程 主要 由
2 课 程设 置
课程是实现培养 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育理念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课程来完成. 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的
划分实质 上是课 程 内容和课 程性质 的划 分。 因此 , 应用 型计算 机人才 培养 目标 的实现关键 在 于课程体 系

浅谈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浅谈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Th i f An l s s o h u a e a d Pr c i e o h mp t r Ap lc to e Br e a y i f t e Ed c t n a tc f t e Co u e p i a i n
Ta e t ln
L e — h , HANG n CHE Xi o y n I W nz u Z Ku , N a a
c mp tr r f si n l p l ai n tl n s o u e o e so a p i to ae t . p a c
[ ywod 】 o p t g A pi a n; o prt nbt ensh o ade t pi s Ke r s c m ui ; p l dT l tC o ea o e e co l n e r e n e e i w nr s
a di v si ai n k o e g fc mp t r r f s i n l e u r m e t s au , i d t em ak t e d a p i dt ln s Th sa t l iw f h n e tg t , n wld eo o u e o e so a q ie n s tt s f h r e e p l e t. i r ce i v e o e n o p r n n e a i n t
的今天 , 不能做到 以不 变应万变。而一些学 校过 度重视理论基
急需应用型人才。本文针对高校算机现状及就业情况 , 分析 了现在计 算机专业教育教 学 中存在 的一系列问题 , 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需
要就业要求 , 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提 出了几 点可行 性建议 。
关键词 : 算机专业 ; 计 应用型人才 ; 校企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摘要: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是建设创新型教育的正向尝试。

经过大量的市场分析与调研,了解计算机专业需求现状,发现市场急需应用型人才。

本文针对高校算机现状及就业情况,分析了现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就业要求,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abstract】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is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positive to try. after a great deal of market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knowledg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status, find the market need applied talent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computer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has analyzed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ing,find a series of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obtain employment dem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talents.
【key words】computing; applied talent;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0 引言
在现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简单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亟待改革。

在各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内容严重滞后,理论与实践想脱节等现象,为此应从计算机专业定位,加大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提供可行性。

1 高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分析
在现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各种企业来说,技术的更新更是频繁,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2004年的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 , 把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分为三种类型: 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

而现在大多是企业需求的都是,技术过关能独当一面的应用型人才。

各高校现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高校现有的教育内容及教学模式严重滞后
大多数学校仍沿用数年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教材学习,采用应试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很多理论知识,并不能实际运用和理解。

使得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前还要经历岗前培训,不能直接向市场输入大量人才。

1.2 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成本或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仍然仅是黑板教学,实验室简陋,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1.3 理论实践相矛盾
学校存在重视理论和重视实践的两相矛盾,一些学校忽视理论基础,只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基础薄弱,在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而一些学校过度重视理论基础,使得学生没有一点实践能力。

1.4 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教师是研究型的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很难在应用及开发方面给学生有利的指导。

经以上分析,现在高校计算机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出现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符,企业需求大量,学校供给旺盛,但是仍存在就业难招聘难的尴尬局面。

作为普通高校确立培养目标时应从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考虑。

面对新现在市场大部分企业都需求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一些it岗前培训机构反而能适应其要求大行其道。

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该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提高学生就业率,从而提升学校知名度。

2 改革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化进程,提高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出以下可行的改革措施。

2.1 分流培养,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即在基础培养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注重在夯实学科理论基础。

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计算机专业有所理解后,采用分流培养,按照学生自己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分配,展开相关
专业培养以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及自己探索研究的兴趣。

2.2 紧跟市场需求,改善课程设置
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响应中国发展政策,致力于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及技术的专业人才。

同时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品德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领域发展的高速性及创新性,学校应该及时抓好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定期安排专业老师对计算机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制造出适合的课程计划,选择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进行教师培训,发展高质量师资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重大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老师基础知识巩固发展,理论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也要求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能了解掌握本领域先进的知识及技术。

学校应定期为教师提供培训课程,不断充实教师的知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学习中提升理论实践能力,适当的可以聘请一线的技术研究人员到校进行指导讲座,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了解。

2.4 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创造机会
高校应大力发展与先关企业的合作机会,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
践实习基地,不仅可以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参入观摩企业生产环节,加深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在实际环境中获得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在项目开发工程中,经过一系列严格要求的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项目设计等对学生提出了较高水平的要求,有利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工作做基础和铺垫。

3 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是实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它的快速发展和企业需求等导致它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呼之欲出。

同时由于它的特殊性,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紧跟时代前沿,不断向社会输出大批量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改革更新专业课程设置,尝试走出一条适合现代社会和中国计算机教育的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培养全方位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鲲.网络环境下创新性教育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方向[a].海南:琼州学院学报,2007 :67-68;
[2] 马玉春,陈德祥,张鲲,李壮. 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2(226):110-111+113;
[3] 马玉春,张鲲,李壮. 基于vfp语言程序设计的通用受控机程序设计[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5(232):12-13+36.
[4] 张鲲,李壮,马玉春. 基于.net的动画精灵的实现*[j]. 软件. 2012.1:92-93+97
[5] 李春杰.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0.3:93-96
[6] 刘师良,王淑艳.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和对策[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4:227-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