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的人文性研究
外研版小学教材分析

外研版小学教材分析(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教材评价小组成员:group 3rd黄初铃黄爱爱高红李文倩魏绥周一.框架I.外研社教学包:学生用书,课堂活动用书,教师用书,教学磁带,多媒体课件与网络支持系统,教学挂历,卡片,贴纸,电视教学片,同步练习等。
II.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框架1.总括:(一年级起点教材)第一册一第八册第一轮语言呈现与教学第九册—第十册第一轮语言复习(针对难点进行复习)第十一册—第十二册第二轮全面复习(为中学学习做准备)2.具体分析:外研版小学教材New Standard English分为一年级起点(共十二册)和三年级起点(共八册),每一册有十个Module和一个Review module(10 Module+1 Review Module).每个Module分为两个Units. Unit1 (两页),语言呈现,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
Unit 2(两页),语言扩展和语言练习,提供若干任务型(Task-based)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
每册收录两个单词表,第一个是学习词表,分模块按出现顺序收录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Each Module)。
第二个是参考词表,按字母顺序收录了本书出现的全部生词(Word List)。
从第三册书开始在单词表后增加Reading for Pleasure.此有一到三篇小故事组成,主要针对本册书中重点学的语言点,每个小故事后附有Word List.一览图表课本架构① 10 Modules② 1Review Module③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Each Module④ Word List⑤ Reading for Pleasure(第三册起)3.教材内容安排:(一)一年级起点教材结构:Module:Unit 1 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1.Listen,point and find"某个句型等"Eg: Listen ,point and find "How long is..."/"Have you got..."/"There is/are..."2.Listen and say(对话形式)3.Practice.(问答,对话活动)Unit2 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1.Listen and repeat./Read and match.2.Listen and point./look and say./ask and answer.3.Listen and say.(sing the song./say the poem.)4.Game.(二)三年级起点的教材则增加了Act it out活动,练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感想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感想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一、理念更先进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
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
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目标更清晰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方法更具体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英语》(新标准)的任务设计与开展

等等 ; 课 堂 交 往 任 务 ,如 :小 组讨 论 、班 级 讨 论 、
以下是九年级下学期的任务 :
Tligaot juny a n u ore k b a
W rt g a o t o r i r r i i b u y u l ay n b Or a ii gad b t b u r i g c i rn g n sn e aea o t wo k n h l e d 、
p ry a t Hod n d l o ei o li g a d e mp t in i r c t
辩论、演讲、班级调查等等 ; 情感任务 ,如 :欣 赏、兴趣、游戏、演 唱、 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等。 以下是 英语》( 新标准 )七年级上学期用书 的 l 个任务: 0
架的,而且支架根据任务难度等有不同形式和内
容。
D iga uso a eaot o p ts这 类 社 会 on etn i b oraorcai l s r u vui ma p eoy f tn
活 动 的 任 务,更 多 则 是 It dc g or lt n oui us fo r n y e
s meh n , T li ga o t c o l a , C o sn o tig ak n b u my s h o y d h o ig
诵演讲词就成为一个真实的运用语言的任务。
了很大的变化 。
外研英语(一起)五年级下册M1-M5教材分析

Do and say(M1) Write and report(M2) Think and do(M3) Do and say(M4) Do and say(M5)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是对第九册教材的承接和延续。 在第十册教材中,Lingling将继续她的英国之旅。 我们将和她一起去了解英国的饮食、去图书馆借书、去商场 购物、去英国的儿童剧院观看演出。而身在中国的Daming也要 准备去美国看望他的奶奶和表哥Simon,并忙碌着准备礼物。这 些内容就构成了第十册教材各个模块的教学主题和主要的语言 功能。
2. 实践性和人文性强。
本册教材中能涉及到的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范围更是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如何谈论家庭成员情况、如何借书、如何挑选旅行包、如何制作风筝、如何准 备旅行等教学主题都属于生活技能性任务,这些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他 们的兴趣。同时本册教材中还涉及到了英国饮食习惯、礼物赠与、书信、标志性景点等 丰富的文化和人文知识,这些知识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英语学习的特 点,有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有知识,更要有能力、有素质、有智慧的人。
一、教材基本结构
M1-M5模块
U1对话语篇
Listen and chant M1234 Look, listen and say M5
U2阅读语篇
Listen and chant M4 Look, listen and sayM1235
Listen, read and act out Listen and say Practise
M2模块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
功能 询问和回答一日三餐;描述用餐的具体时间。 语法 巩固一般过去时,归纳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形式;归纳总结食物名词
外研社小学三年级第一册教材分析

外研社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新标准英语》New Standard English(NSE)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小学英语“一条龙”的英语教材。
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它在具体内容中体现《新标准英语》对学生五个目标即:英语知识、英语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它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语言材料。
因此,在使用这一教材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应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意识与理解观念,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教材特点:(一)体现听、说领先的特点。
人类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先听说,再读写。
《新标准英语》真正做到了听说领先的原则。
本册书每个单元的第一个活动都是以Listen 开始的:Li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say./Listen and sing.教材编写始终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来展开的,突出了语言的交际作用。
本教材采用游戏、歌曲、小诗等多种形式训练听、说技能,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能够帮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会学、好学、乐学的目的。
(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NSE(新标准英语)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教材编排基础,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强调“任务型教学”,强调“跨文化教育”,特别是它先进的模块结构,强调知识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应该是一个module,坚持了语言整体输入,让学生能够整体地感知语言形式,理解语言的意义,体会语言的美感。
(三)体现美育渗透的特点。
NSE教材的审美因素,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形式上,无论是语言、韵律、节奏、还是文字、画面、色彩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体验中学习英语。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科学使用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科学使用发表时间:2020-10-12T07:18:48.80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19期作者:罗霞[导读] 通过分析教材使用的问题,提出科学使用的具体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科学使用教材服务。
石棉县栗子坪乡中心小学摘要:教材使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科学使用小学英语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针对小学英语教师在运用外研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科学诊断,并根据相关原理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使用对策,为小学英语教师科学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使用;课堂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教师要深入阅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征,善于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然而现实中小学英语教师教材使用并不理想。
笔者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为例,通过分析教材使用的问题,提出科学使用的具体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科学使用教材服务。
一、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1.教材使用程度把握不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课件或板书学习知识点,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未打开教材;有的教师即使使用教材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还有的教师从上课开始就进行教材文本讲解,从单词到语句、语篇,完全依赖教材。
2.教材使用时机不恰当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打开书本听读,造成学生很难进入课文情境;有的教师让学生在操练环节朗读教材;有的教师教材使用时机很随意,没有计划,让学生摸不着头绪。
3.教材使用过程不科学有的教师在第一遍听课文录音时就让学生打开教材进行listen and repeat,这违背了语言学习先输入后输出的规律;有的教师在读的环节只是让学生泛泛跟着录音读,没有指读的过程,也没有自由朗读和反馈的机会,这样的读无法检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
4.教材扩展运用不到位有的教师在通过教材讲解知识后就将教材束之高阁,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运用;有的教师意识到教材扩展运用,但在扩展替换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使学生思维还是拘泥于教材内容上,没有实现扩展运用。
新课标五年级英语外研版

新课标五年级英语外研版
新课标五年级英语外研版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
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习英语。
本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
衡发展,同时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材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日庆祝、家庭和朋友等多个
主题,通过对话、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
习和使用英语。
每个单元都包含词汇学习、语法点介绍、语言技能训
练和文化背景介绍,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
在词汇学习方面,教材精心挑选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词汇,通过
图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语法点介绍则通过清晰的
解释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语言技能训练部分,教材设计了各种听说读写活动,如角色扮演、小
组讨论、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
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
此外,教材还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英语,如利用网络资源、参加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
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新课标五年级英语外研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
英语学习平台,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四年级外研版教材读后感

小学英语四年级外研版教材读后感小学英语四年级外研版教材看完后,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有很深的感受:1、既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
《英语课程标准》更清晰、全面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一是“准”,准确的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即体现了素质教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三是“实”,即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提出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语言课程性质。
英语学习不再仅仅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通过英语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
有研究者非常精辟的指出,任务型教学法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像在生活中真实地使用语言一样,给学生们一个任务”,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对于任务型教学主要集中在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来源、内涵、实施方式等方面。
课程标准所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全的性格与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3、对于评价模式的研究。
关于课程评价的规定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这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在已有学习水平上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对于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师角色和作用以及教师发展的研究。
认为教师应当积极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标改变了传统的整齐划一的课堂模式,为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倡导教师应当成为研究型教师,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研版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的人文性研究
作者:孟庆妍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7期
摘要:外研版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的设计,注重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开篇提出的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对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新标准英语》教材编写特点,对其人文性进行重点剖析,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人文性,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新标准英语》;英语教材;人文性
一、人文性的涵义
人文性是一项尊重人们心理需要、关怀人、尊重人、注重公平和个性化的文化。
Cunningsworth指出,教材文章的选材应该要让学生感兴趣,要给学生提供信息。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关注语言知识,还能学习用语言去完成任务或通过语言学习其他知识,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Cunningsworth,1995)也就是说,教材本身所选语言材料要优美,要有寓意和哲理,要有新意,要让学生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即要有人文性。
二、小学《新标准英语》教材的人文性分析
首先注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的需要。
教材将小学生语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目标,添加了较多的卡通画、小游戏等,体现出教材设置的趣味性,这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年龄、心理需要。
其次,教材的内容设置形式更加多元化,有手工、游戏和扮演等。
多元化的教材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寓教于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英语交流能力。
再者是将听和说作为教学编写的重点。
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今后的读写打下基础。
教材本着听说结合的编写思路,设置了较多的听说和情景练习环节。
这种理念让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本文将具体从教材的文本语言、文本图片、文本活动、文本歌曲等方面,结合具体教材中的例子来解读《新标准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性。
(一)文本语言
教材第九册Module 5 Unit 1一课讲述的是Sam和Amy争论红色T恤衫究竟属于谁,最后发现原来是玲玲的,然后他们互相道歉的故事。
课文最后一幅图呈现的文本是小朋友向对方说
出了“I’m sorry.”的句子,看似简单的语句却在提醒学生们,生活当中我们有时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而导致对他人造成误解,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争吵,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应该做到勇敢地承认错误,主动向对方道歉。
(二)文本图片
在教材第七册Module 8 Unit1中,文本图片有“太阳”和“云朵”,仔细观察文本图片,会发现故事很有趣也很生动。
一开始是有两个人在读报纸,时间是在早晨,太阳和云朵还闭着眼睛,好像还没有完全睡醒。
当妈妈说到有个小姑娘得了金奖杯的时候,太阳和云朵瞪大了眼睛,似乎也想听一听这则新闻。
最后,Amy说她也会吹奏笛子时,太阳和云朵都皱起眉头躲在窗帘后面,妈妈也捂着耳朵皱着眉头,说明Amy吹奏的不是很好,进而引出了妈妈说的那句话——“Practice a lot!”对图片的阅读会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比较自然地使学生体会妈妈最后说的话。
(三)文本活动
教材中每一个文本材料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关活动的呈现,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很好地对于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操练和运用。
有些活动还在练习语言的同时,渗透着对于文化的拓展和延伸。
如,教材第十册Module 2 Unit 2的练习部分,让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进行Sam和Daming这两个人物的一日三餐的对比问答练习。
看似简单的只是有关于食物话题的对话练习,却能够讓小学生们在对比中发现中英饮食文化的不同。
(四)文本歌曲
教材中还有丰富的歌曲资源的呈现,每一首歌曲都是与本模块的主题紧密关联的,歌曲中往往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如,第九册Module 9中的歌曲《If you are happy》就与文本内容紧密关联。
这首歌曲的中文版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的,是如何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
让学生们明白不同的事情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同一件事情也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引导学生们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管控自己的情绪。
三、如何将人文性更好地渗透于英语教学中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快乐地成长。
为了保证教学的人文性,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师德等个人素质。
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其人文素质对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有目的地去提升其各方面的道德素养和素质,推动人性化教学。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路径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掌握不同的英语教学方式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教材,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还要将多媒体技术积极地实施到教学中。
因为教材中的一些参考图片和活动,有时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呈现。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直观性较强的图片,不但可以给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加强对他们人文情感的引导。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实施人文关怀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一直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科学引导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引导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
由于客观原因,学生在学习速度、认知、性格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学生作为个体的根本特征。
教师切忌“一刀切”的教学手段,要尊重学生的需要,针对个体的差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坚持人文化的评价理念,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科学评价。
在过去,很多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
这不但限制了教学人文性的发展,还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了不良影响。
所以,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动态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
通过这种手段,可以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态度和方法,促进成绩和人文情感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孙晓慧.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李莹. 小学英语“人文性”教学初探[J]. 基础教育研究,2010,24(17):26-27.
[3] 俞红珍. 谈谈英语教材中语篇材料的选择标准[J]. 教育探索,201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