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合集下载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与确认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与确认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借款 费用 ;资本化 ;借款 费用计量
中 图分 类 号 :F 3 2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7 - 1 5 (0O 1 一 1 1 0 6 4 14 2 1) 4 O 1 - 2
1 .借款 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必须同时满足 以下三个条 件 :一是 资产 支出 已经发生 ,这是指企业 发生 了支付现金 、转
21 0 0年 第 1 4期 ( 总第 1 2期 ) 6
坝代 企 业文 化
) RN E TE DE N RP SECUL UR RI T E
N0 .4, 0 0 1 2 1
( muaiey O. 2) Cu lt tN 1 v 6
浅析新 企业会计 准则下借 款费用资本化 的计量与确认
月 的 ,应 当暂停借款 费用 的资 本化 。这 里强调 的非正常 中断 ,
通 常 是 由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企 业 管 理 决 策 上 的原 因或 者 其 他 不 可预 见 的 原 因 所
导致 的中断 ,如果 由于事先可预见 的不可抗力 因素 导致 的中断 应算作 正常 中断 ,如某工 程在建 造过程中 由于雨季或冰冻季节 等原 因导致施工停顿 ,应属于正常 中断。 3 .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 资本化 条件 的资 产达到预定可使用 或者可销售状态时 ,借款费用应 当
了四条企业增强员工对管理者信任度的措施 :构建 “ 以人为本”
的管理模式 ;建 立公正 、客观的绩效考核系统 ;搭建沟通平台 , 强化交流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本 化 的 计量 与 确 认 。
二 、借 款费 用资本 化 的确认
借款 费用的确认主要是解决 的是 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是 资 本化 ,计 入相关资产 的成 本,还 是将 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 ,计 入 当期 损益 。企业 只有发 生在资本 化期 间内的有关 借款 费用 ,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借款费用是指企业为融资目的而从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处取得的贷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各种形式的利息、佣金、担保费用等。

它是企业融资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成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当按照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

在发生制下,借款费用应当在取得借款时计入当期损益,且借款费用必须与借款直接相关,能够可靠计量。

首先,借款费用的计提应该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要求。

根据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包括利息费用和其他费用,企业在取得借款时,应当计提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的计提应当是根据借款利率、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等因素确定,借款费用的计提往往需要依赖于借款合同、借款审批文件等资料作为依据。

其次,借款费用的划分和分摊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常情况下,借款费用的直接发生对象是借款本金,但有时也会包括其它的相关费用。

借款费用应当按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分摊。

对于长期借款,借款费用的分摊应当结合借款期限和还款方式,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摊,确保借款费用的划分分摊合理而准确。

再次,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当按照交易金额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际会计处理中,借款费用通常是以费用的形式计入损益,与相关的借款金额进行对冲,从而反映了借款费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最后,借款费用的确认和披露也是准则规定的重要内容。

根据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计提相关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进行披露。

借款费用的披露通常包括借款利率、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发生的借款费用等相关信息,以便用户理解和评估企业的借款活动和借款费用。

总结起来,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企业借款活动中的费用计提、划分、分摊、会计处理和披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的要求,合理计提借款费用,并进行合理划分、分摊和会计处理,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相关信息,以便用户理解和评估企业的借款活动和借款费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 )借 款费用 暂停 资本 化和停止 资本 化 界 限 三
而 已支付 现金 、转移 非现 金资产 或承担 带 息债务 形 式发 生 的支 出。对于 购建 固定资 产过程 中所 转移 的
收 稿 日期 :2 0 0 — 2 0 — 11
准 则 明确 界定 了借 款 费用利 息 资 本化 的开 始 、 暂停 和停止 ,特别 是停止 的 “ 红灯 ”很清 楚 ,当所 购 建的 固定资 产达 到预定 使 用状 态 时 ,就 要停 止利
化 ,以后 发生 的辅 助 费用 应 当于发 生当期 确认 为费
用 。 对上 述规 范 的理解 应从三 方面人 手 : ”
纳 入资 本化 的范 围。这一 规定也 与 国际会计 准则等
相一 致 。
以上这 三个条 件必须 同时具备 时借款 费用 才可 以实施 资 本 化 。这 意 味 着 应 予 以 资本 化 的 借 款 费

借 款 费 用 的 确认
借款 费用 的确认 。主要是指 企业每期 发生 的借 款 费用 是应该 费用化 ,直 接计人 当期 损益 呢?还 是 应该 资 本化 ,计 人相 关 资产 的成 本 ? 目前 世界各 国 意见 不 一致 ,我 国根 据我 国 国情 ,对 因 固定资产 购
建 而发 生的借款 费用 采用 资本化 的核算 原 则。具 体
关键词
借款费用
资本化
利息
中圈分 类号
F2 803
《 业会 计 准 则—— 借 款费 用 》 已于 2 0 企 0 1年 1 1日起在 全 国范 围内实 施 。本 准则 的 颁 布 、实 月
施 进一 步规 范 了借款 费用 的确认 、计量 和报 告 ,提 高 了会计 信息 的相关性 和可靠性 ,也对 财 务人员 的 职业 判断 能力 提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财务会计第三章借款费用

财务会计第三章借款费用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 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保险企业为18%,其他企业为5%。
其他相关支出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借款相关的其他支出,如评估费、审计费等,按照实际发 生额进行税前扣除。
税务筹划与风险防范
合理安排借款结构
03
借款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短期借款
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通常 被列为流动负债的一部分,表示 公司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借款。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则被列为非流动负债, 表示公司需要在超过一年的时间 内偿还的借款。
借款费用资本化
如果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 相关资产将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同时借款费用也会作为资产成本 的一部分进行列示。
法规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对借款费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监管 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借款费用的审批、核算和报告流程,确保借款费 用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风险管理
企业应识别和评估与借款费用相关的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并采取相应的风 险管理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
涉及资本化问题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 购建或者生产,借款费用 可能需要资本化,计入相 关资产成本。
借款费用的核算原则
0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借款费用中属于收益性
支出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属于资本性支出的部分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02

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和方法

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和方法

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和方法
1. 借款费用确认原则:
匹配原则,借款费用应与相关借款的使用期间相匹配。

例如,如果借款是用于购买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应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分摊确认。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借款费用应根据其经济实质确认,而不
仅仅依据法律形式。

例如,如果借款费用是与借款利率相关的手续
费用,应将其视为借款费用而非资产。

2. 借款费用确认方法:
直接计入损益表,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损
益表。

这意味着在发生借款费用时,将其作为费用列入当前期间的
损益表,反映在净利润中。

分期摊销,如果借款费用与借款的使用期间相关,可以选择
将其分期摊销。

这意味着将借款费用按照一定的期间分摊到损益表中,反映在多个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中。

资本化,在某些情况下,借款费用可以被视为资产,并按照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适用于借款费用与特定资产或项目直接相关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借款费用确认原则和方法可能因国家、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规定来确定借款费用的确认方式。

总结起来,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主要包括匹配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确认方法可以选择直接计入损益表、分期摊销或资本化,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第五讲 借款费用

第五讲 借款费用

第三节 借款费用的计量
一、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专门借款 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 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 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 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资本化期间的借款 费用全部资本化,费用 化期间的借款费用全部 费用化。
【例题1】20×2年3月1日,甲公司为购建厂房而 借入专门借款3 000万元,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 6%。20×2年4月1日,甲公司开始购建活动并向 施工方支付了第一笔款项2 000万元。在施工过程 中,甲公司与施工方发生了质量纠纷,施工活动从 20×2年7月1日起中断。20×2年12月1日,质量问 题得到解决,施工活动恢复进行。甲公司闲置借款 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 0.4%。甲公司该在建厂房20×2年度资本化的利息 费用为( )。 A.24万元 B.44万元 C.55万元 D.99万元 【答案】B
第二讲 借款费用的确认
一、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开始资本化 停止资本化
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 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 支出。赊购形式发生的支出不 属于资产支出 已经发生了专门借款费用或者 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 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 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 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 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始
2008年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20×8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2 000×6%×180/360 =60(万元) (2)计算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 20×7年7月1日有2 000万元占用了一般借款,20×8年1月1 日支出的1 500万元又占用了一般借款。 20×8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平均数 =(2 000+1 500)×180/360=1 750(万元) 则20×8年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 =1 750×7.67%=134.23(万元)

借款费用管理制度

借款费用管理制度

借款费用管理制度第一条、借款费用确认借款费用是指公司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3个月)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第二条、借款费用计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借款费用资本化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资本化金额,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借款费用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借款费用资本化停止: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由于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方面的原因等所导致的应予资本化资产购建的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则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活动重新开始。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常常会选择借款来筹集所需的资金。

借款费用是企业为了使用外来资金而必须支付给借款人的成本。

借款费用是一种重要的资金成本,在资金运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借款费用的计算和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计算借款费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和按摊销法计入损益。

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适用于借款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易于确定的情况。

按摊销法计入损益的方法适用于借款费用的实际发生额难以确定的情况。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借款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计量和借款费用的核算。

首先,借款费用的确认。

借款费用应当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当企业从金融机构处借款时,应当确认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应当作为可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确认,并作为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其次,借款费用的计量。

借款费用的计量应当以实际发生额为依据。

具体计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按摊销法或其他合理的计量方法。

最后,借款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借款费用的核算程序和责任。

借款费用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核算和处理。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企业借款活动产生的费用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借款费用的计算和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应当根据准则的规定,合理计算和处理借款费用,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借款费用的准确和真实反映。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摘要】在《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借款费用的内容虽不算多,但其难度较大,与相应旧准则的区别也较多。

就中级考试而言,该章内容不仅可以出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客观性试题,而且可以出计算分析及账务处理题,特别是可以将借款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非货币性资产、应付债券、差错更正或外币业务等内容组合起来出综合题并在其中唱“主角”。

因此,该章内容非常值得考生关注。

本文将对借款费用的内容进行较为系统而明确的阐述,以便有助于广大考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关键词】借款费用;专门借款;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一、借款费用的内容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其本质反映的是企业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也即企业进行债务性融资所付出的代价。

借款费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借款利息。

具体包括两部分:1.专门借款利息;2.一般借款利息。

第二,应付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其本质是对借款利息的调整。

第三,借款辅助费用。

如:借款手续费、发行债券的佣金等。

第四,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具体包括两部分:1.外币借款本金产生的汇兑差额;2.外币借款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

注意:借款手续费、发行公司债券的佣金和借款利息均属于借款费用,但发行股票的佣金并不属于借款费用,这是因为发行股票不属于债务性融资,而是属于股权性(权益性)融资。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包括以下两条:第一,凡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将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第二,凡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费用化的借款费用将对利润表产生影响)注意:这里的“相关资产”,也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或称“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它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通常为一年及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具体而言,可以是指以下资产: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投资性房地产3.存货(主要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制造业制造的大型机器设备等产品)4.建造合同成本5.无形资产需要指出,当企业以银行借款建造简易厂房等固定资产时,由于其建造时间较短,并不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所要求的“相当长时间”,其相应的借款费用并不能予以资本化,而是应当计入发生当期的财务费用。

三、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中的借款范围包括以下两类借款:(一)专门借款该类借款通常在借款合同中表明了借款的用途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二)一般借款该类借款通常没有特指借款必须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借款费用开始日至停止日的期间,如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暂停期,应当将暂停期除外。

具体而言,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包括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三个时点的确定。

(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简称“三个已经”):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包括三种支出形式)(1)支付现金(2)转移非现金资产(3)承担带息债务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购建或者生产过程发生非正常中断2.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注意:暂停资本化条件中所说的“中断”,其原因应当是非正常中断,如果属于正常中断,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条件只有一个,即: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

在会计实务中,如何理解这个条件,往往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且应当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具体而言,只要符合如下情况之一,即可认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1.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

3.继续发生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4.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生产或正常运转或营业。

5.如果各部分资产分别完工且每一部分资产不影响其他资产的继续建造或生产,企业应当在该部分资产完工时将该部分资产对应的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6.如果各部分资产分别完工但每一部分资产均会影响其他资产的继续建造或生产,企业应当在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从总体而言,企业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某一会计期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该期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应付债券该期溢折价摊销资本化金额+该期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该期外币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具体而言,由于借款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四部分而且各有其特点,因此,其各部分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以下分别予以介绍,并将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作为重点。

(一)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应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二是同一期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

为便于记忆,可写成如下公式:某一会计期间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该期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该期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1.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程序如图1所示:【教材例14-17解析】本题主要考核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具体涉及两笔专门借款,并不涉及一般借款,因而比较简单。

解答本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本题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2007年1月1日,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为2008年6月30日,要求按年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借款利息也是按年支付,因此,每年的应计利息应通过“应付利息”科目。

(2)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可以分三步思考并分三步进行会计处理,最终形成正确答案。

第一步,先假定不考虑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存款或暂时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这样,仅需将当期实际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总额,按照是否属于资本化期间区分为两部分即可,凡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利息先将其计入在建工程(注意,该金额并非专门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因为还没有扣除资本化期间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存款或暂时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凡不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利息均应计入财务费用。

如以本题2007年为例,有关计算及处理方法如下:2007年全年两笔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总额=2 000×8%+4 000×10%×6/12=360(万元),由于2007年属于资本化期间,所以先将360万元全部计入在建工程(该金额尚未调整,并非专门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即:借:在建工程360贷:应付利息——应付专门借款利息360第二步,单独考虑并处理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存款或暂时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这时,需要计算确定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存款或暂时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总额,并将其按照是否属于资本化期间区分为两部分即可,凡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利息应将其冲减在建工程;凡不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利息应冲减财务费用。

如以本题2007年为例,有关计算及处理方法如下:2007年全年取得的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存款或暂时性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总额=500×0.5%×6+2 000×0.5%×6=75(万元),由于2007年全年均属于资本化期间,因而应将75万元全部冲减在建工程,即:借:应收利息75贷:在建工程75第三步,将上述两笔分录合为如下一笔,即可得到2007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熟练掌握其中的原理以后,可以不编制上述两笔分录)。

即2007年的最终分录为:借:在建工程285(360-75)应收利息75贷:应付利息——应付专门借款利息360如果按照图1表中的方法,则本题2007年年末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A=2 000×8%+4 000×10%×6/12=360(万元)B=360(万元)C=0D=500×0.5%×6+2 000×0.5%×6=75(万元)E=75(万元)F=0M=B-E=360-75=285(万元)N=C-F=0(3)本题关于2008年的计算及处理也可依照上述步骤进行,但应注意2008年全年之中只有前半年为资本化期间。

即:如果按照图1表中的方法,则本题2008年年末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A=2 000×8%+4 000×10%=560(万元)B=560/2=280(万元)(前半年属于资本化期间)C=560-280=280(万元)(后半年属于费用化期间)D=500×0.5%×12=30(万元)E=30/2=15(万元)F=30-15=15(万元)M=B-E=280-15=265(万元)N=C-F=280-15=265(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全年该借款利息时,应做的会计分录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④借:在建工程265③财务费用265②应收利息30①贷:应付利息——应付专门借款利息560注意:如果题目仅要求编制2008年6月30日与资本化金额有关的会计分录,则应当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借:在建工程265应收利息15贷:应付利息280(4)本题闲置专门借款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假定债券按年付息),实际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每年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借记“应收利息”科目,但贷记的科目并非“投资收益”科目,而是应区分是否属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如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即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如不属于资本化期间的,应冲减财务费用。

(5)试想:本题如果要求按半年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而且假定两笔专门借款的利息也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其答案应发生哪些变化?请大家认真练习。

2.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请见教材,其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程序如图2所示:【教材例14-18解析】本题借款费用仅涉及一般借款,尽管有两笔一般借款,其难度仍不算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