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_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发电系统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图纸,欢迎咨询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光伏发电系统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班级2011级光伏14班学生姓名张勤自考准考证号7104241422指导教师李军庆摘要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化石燃料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
廉价的石油时代已经结束,逐步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大力发太阳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清洁能源,根据其特点和实际应用需要,目前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发展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的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光生伏特效应。
AbstractIn the alst century,human society is faciny a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seriou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situation,Era of cheap oil is over,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y,sustainable 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solar energy is an ideal clean energy,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solar power into solar thermal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s the use of photovoltaic effect of semiconductors to light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f a technology.Keyword:energy、solar、photovolatic power generation、semiconductor、photovoltaic effect.前言第一章太阳电池及太阳电池方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太阳电池及其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2 理想太阳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太阳电池的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5太阳电池方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二章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应用前景. . . . . . . . . . . . . . 42.1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三章光伏发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1.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1.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1.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2.1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93.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越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5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及“孤岛效应”防护手段. . . 10 第四章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1 光伏发电系统在国内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2 光伏发电系统在国外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4.3 世界光伏发电发展的目标和发展前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年人均能耗是评价一个国家贫富的重要标志。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南昌航空大学题目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专业光伏材料及应用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设计摘要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在绿色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凭借其存储量无限、清洁安全以及易于获取等独特优点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科研领域的普遍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普遍关注的焦点。
所以,迫切需要对新的能源进行开发和研究。
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
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意义以及光伏并网发电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其次,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
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
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新能源方向迈进。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目录第一章太阳能光伏产业绪论 (1)1.1 光伏发电的意义 (1)1.2 光伏并网发电 (1)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 (5)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别 (5)2.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方式 (6)2.4 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 (7)第三章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10)3.1 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10)3.2 光伏电池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11)3.3 光伏控制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3)3.4 光伏逆变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5)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光互补论文.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压力将会进一步显现,能源结构也将面临重大挑战。
目前,全球化石能源日渐紧缺,能源压力越来越大。
在此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全球各国均把清洁能源作为自身能源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2017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已经达到12%);欧盟,2010年22%的电力或整个能源的12%将来自可再生能源(1999年可再生能源电力为14%)1997年占整个能源的6%)旧本,2010年光伏发电要达到483万千瓦(2003年为88.7万千瓦);拉丁美洲,2010年整个能源的10%要来自可再生能源。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开展已有多年,我国大型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12月底,我国己有近70家企业进入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行业,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
太阳能产业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
截至2007年底,全国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286万平方米、太阳房1468万平方米、太阳灶112万台。
纵观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以下几大趋势。
(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
(2)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份额增加。
(3)可再生能源己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4)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朝阳的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
因此,不管从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还是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出发,开发和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长远处看,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取代常规化石能源,不仅是人类普遍的美好愿望,也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风光互补 毕业设计

风光互补毕业设计风光互补毕业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下,风能和光能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因此,风光互补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背景下,风光互补的毕业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展示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
而风光互补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因此,选择风光互补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首先,风光互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而风能和光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点。
通过将风能和光能进行互补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来研究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风光互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风能和光能的特点决定了它们的发电效率相对较低。
而通过将风能和光能进行互补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在风力发电场附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利用太阳能补充风力发电的不足。
这种互补利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的成本。
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来研究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出贡献。
此外,风光互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风能和光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无限的潜力。
通过将风能和光能进行互补利用,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能源需求,还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来研究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风光互补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毕业设计来研究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毕业设计 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开题报告

2.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风光互补发展趋势;
3.与指导老师商讨以及与同组同学共同分析和探讨问题;
4.结合所学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岳军,贾大江.中小功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测试与评价[J].太阳能, 2006,(0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由于对环境和能源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对新型能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目前欧洲在这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欧洲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型并网电场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目前风力发电最大单机容量已经超过4.5MW,而太阳能发电容量也超过了100KW。国外在风光互补方面的研究却很少。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独立控制技术已经成熟,在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预测控制以及系统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2]刘兆辰.美国的风能开发[J].中国技术监督, 1996,(04)
[3]杜荣华,张婧,王丽宏,张兆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简介[J].节能, 2007,(03)
[4]艾斌,杨洪兴,沈辉,廖显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Ⅱ匹配设计实例[J].太阳能学报, 2003,(05)
[5]程节顺.基于模糊控制的风光互补电源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2006,(10)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利用太阳能光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和风力发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2.设计出逆变电路,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220V交流电以保证交流负载设备的正常使用;
3.控制线路要与其他线路良好对接;
4.控制部分根据日照强度、风力大小及负载的变化,不断对蓄电池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和调节;
四、毕业论文(与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 2005,(07)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常见和广泛利用的两种能源。
然而,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太阳能的时变性,单独利用这两种能源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研究人员提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概念。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和分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优点和挑战,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研究内容:1.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原理与方案:对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分析目前常见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方案。
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介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何将风力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实现其相互之间的协调运行。
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点和挑战:分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相对于单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优点和挑战,如能源互补性、系统稳定性和复杂性等。
4.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该系统在商业和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5.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际实验,验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其实际运行情况。
6. 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分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
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建立、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预期成果: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预计将揭示该系统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潜力,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能源转换效率、优点和挑战、经济性分析、仿真和实验验证、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毕业设计(论文)_2k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光伏发电部分 推荐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
人类需要解决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而太阳能和风能被看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由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均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光靠独立的风力或太阳能发电系统经常会难以保证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采用风光互补的混合发电系统来进行相互补充,实现连续、稳定地供电。
本设计重点针对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和逆变器模块进行了设计及仿真。
设计针对目前市场上传统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不合理,同时保护也不够充分,使得蓄电池的寿命缩短这种情况,研究确定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方案。
在太阳能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方式、控制器的功能要求和实际应用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制并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现了对蓄电池的高效率管理。
逆变环节采用PWM调制方式,控制芯片为PIC16F73,简化了驱动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中,采用瞬时电压反馈,增加了电路保护等功能,论文阐述了软件设计总体思想构架,给出了程序代码。
最后,利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对系统进行仿真并给出仿真原理图及仿真波形。
关键词:风光互补;风能;太阳能;控制;Proteus仿真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energy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Only by relying on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arge-sca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new energy can human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And solar and wind power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 power technology of solar energy and wind attack world’s attention. Because of wind power and solar power system under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only by independent wind or solar power systems often hard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 of power system therefore, using hybrid power system of complementary scenery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realize the continuous, stable power supply.This design mainly for small wind-light complementary system of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module and inverter module for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The conventional charge controller on the market today on the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is unreasonable, and its protection is also inadequate, which makes the battery life to shorte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design identifies a solar charge controller based on single chip solution. In the solar energy to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means, the controller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spects ,making some analysis, completed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management. In the inverter part ,the paper use PWM inverter link, and the control chip is PIC16F73,this makes the system simple. In the software design, the paper uses the transient voltage feedback and meanwhile, increase circuit protection function, the paper also elaborat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software design and displays program code. Finally, the paper uses single chip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Proteus simulink the system and gives the simulation principle diagram and waveform.Keyword: Wind and PV hybrid; Wind power; Solar power; Control; Proteus simul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5)1.1能源问题 (5)1.2风能太阳能的概况 (5)1.3 风光发电的发展概况 (5)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整体结构 (8)3 光伏发电介绍 (9)3.1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 (9)3.2太阳能电池板的计算 (10)4 蓄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 (13)4.1 系统层次原理图 (13)4.2 单片机最小系统 (14)4.2.1 STC89C52的简介 (14)4.2.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及扩展电路 (14)4.3 充放电电路 (15)4.4光耦驱动电路 (16)4.5 A/D转换电路 (17)4.5.1 ADC0804的简介 (17)4.5.2 ADC0804外围接线电路 (19)4.6 LCD显示电路 (20)4.7 E2PROM数据存储电路 (21)4.8 串口通信电路 (22)4.9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5)4.9.1 系统主程序设计 (26)4.9.2 软件调试和仿真 (26)5 逆变主电路的设计 (30)5.1控制方法 (30)5.2控制芯片 (30)5.3PWM控制电路 (31)5.3.1PIC16F73供电电源 (31)5.3.2时序和死区电路 (31)5.3.3光耦隔离电路 (32)5.3.4电压反馈检测电路 (33)5.4PWM控制电路系统图 (34)5.5 逆变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 (35)5.5.1 主程序的设计 (35)5.5.2 程序设计原理 (36)5.5.3 系统仿真 (36)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附录1 充放电控制源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光互补系统方案

风光互补系统方案摘要风光互补系统方案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相互补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本文将介绍风光互补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和优势,并重点讨论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最后,我们还将分析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 引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能和太阳能是两种最常见、最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然而,由于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单独利用太阳能或风能并不能满足能源的稳定需求。
因此,将两种能源相互补充使用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案,即风光互补系统。
2. 系统原理风光互补系统是通过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满足能源需求的一种系统。
太阳能主要通过光伏发电板转化为电能,而风能则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这两种能源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但可以相互补充使用,以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
3. 系统构成风光互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3.1 太阳能发电部分太阳能发电部分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板、电池组和逆变器。
光伏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然后经过电池组储存,最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以供电网或其他设备使用。
3.2 风能发电部分风能发电部分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风轮和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通过风轮转动产生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风速和风向调整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以达到最佳发电效果。
3.3 能量储存部分能量储存部分主要包括电池组和储能设备。
电池组可以储存太阳能和风能转化的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以满足电能需求。
储能设备可以吸收并储存多余的能量,以便在能量供应不足时提供补充。
3.4 控制与管理部分控制与管理部分主要包括集中控制系统和监测设备。
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状态,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监测设备可以收集系统的各种数据,并提供对系统性能的评估和分析。
4. 系统设计与安装风光互补系统的设计与安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能源需求、环境条件和经济效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太阳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方面,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优于非晶硅电池。多晶硅比单晶硅转换效率略低,但价格更便宜。另外,还有其它类型的太阳电池[5]。
微机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另外本系统受应用环境的要求,本身就要求实现免维护。所以无论从硬件系统还是软件系统都要对系统有保护作用。例如在本系统硬件设计中有蓄电池电压控制,因为直流充电的蓄电池,要求电压控制在10~12~16V之间,才能安全使用,不至于被烧坏。所以电压控制用来保证其既不过充又不过放;继电器工作要求是:在接受到指令后,要按指令要求来动作。而且一旦出错就要有报警显示。为了实现继电器正常工作,系统设有继电器动作检测,并对故障状态设有报警显示;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工作的正常,执行动作正确,系统对ADC0809的转换也设有转换结果正确与否的检测,并在ADC0809不正常工作时报警显示;整个系统是一个严密完整的智能化系统,使用起来方便。
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摘要
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是对两种最为理想、无污染的绿色再生资源的利用,目前已成为开发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是为了弥补传统电力的不足而设计的独立发电设备。它是由太阳能电池组件与风力发电机配合而成的一个系统,通过微型计算机的远程控制,并实现了免维护的功能。
2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是集风能、太阳能及蓄电池等多种能源发电技术及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图1系统框图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主要组成设备有:
风力发电机:风机采用具有特别适合大多内陆地区低风速、时发电特性好、发电量大的特点。具有机械、电子刹车装置,可以确保在高风速时,风机转速稳定控制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使最高输出电压成为安全可控的电压[2]。采用12V/150W风力发电机,当风力≥3m/s工作,10m/s风速时达到额定150W功率。
关键词:风能,太阳能,风光互补系统,微型计算机
Abstract
Economizing energy sources and protectingenvironmenthasbeen two subject of the world,nowadays.The wind-force and solar-energy,a green reborn resource free from the pollution, is the most ideal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Now,this is alreadyunimportantprojectforustodevelopandstudy.SolarandWindHybridGenerationSystemsistomakeuptheindependentgeneratingsetwhichthetraditionalelectricpowertheinsufficiencydesigns.Itisasystemwhichbecomesbythesolarcell moduleand the wind-driven generatorcoordination,through microcomputer's remote control, and realized has exempted the maintenance the function.
逆变器:逆变系统是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220V交流电,保证交流电在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具有自动稳压功能,可改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在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形式上,主要是工频变压器和高频变压器两种形式。对一个风光发电系统而言,逆变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抗过载,抗冲击的能力要相对弱一些,是最易出故障的单元。
Keyword:Windpower,Solarpower,Wind-solar hybrid power system,Micro-computer
1
电力在现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受客观环境的限制,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实现电业的发展和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无运动部件,稳定可靠,但目前成本较高,而风力发电成本低但随机性大,供电可靠性差,将两者结合起来,可实现昼夜发电。在太阳光资源和风资源丰富的地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与单一风电系统和光电系统相比具有供电的连续性好、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相对较好的独立电源系统,已经在我国的西部很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农牧民的用电问题。此系统就是利用风和光两种自然能源相互补充发电,由太阳能电池板与风力发电机发电,经蓄电池充电,给负载供电的一种新型能源。它既不消耗任何矿物燃料,又完成了对自然能源的合理利用。此系统可以应用于微波通讯、基站、电台、野外活动、高速公路、无电扇区、村庄、海岛的电力提供。而且为了适应偏远地区不便利的地理环境。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几乎完成了智能化,免维护。尤其适合在内蒙古风力大的偏远山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系统容量的合理配置,既可保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又可降低发电系统的造价。无论是怎样的环境和用电要求,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都可做出最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以说是最合理的独立电源系统。这种合理性既表现在资源配置上,又体现在技术方案和性能价格上,正是这种合理性保证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为它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阳能光电池板:采用100W/14V,0.6㎡的硅光电池,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属于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特点:它是转换效率高达15%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具有抗风、防潮、工作稳定、无需维护等特点。
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的选择要求:重量轻、体积小、能量转换率高、自放电慢、充放电循次数多(即使用寿命长)等。其次,还有些特殊要求如低温时能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