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回弹实验

合集下载

钣金弯曲回弹计算

钣金弯曲回弹计算

钣金弯曲回弹计算
钣金弯曲回弹是在进行金属钣金弯曲加工时,由于材料的弹性特性导致弯曲后形状不完全保持原始的设计形状。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在受到应力后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时,材料会有一定的回弹,使弯曲后的形状略微改变。

弯曲回弹的计算通常涉及一些复杂的工程数学和试验方法。

以下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但请注意,实际应用可能需要更复杂和准确的方法:
1.弯曲回弹计算公式:
在一些简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的弯曲回弹计算公式:
回弹角度=实际弯曲角度−设计弯曲角度
2.材料回弹系数:
对于具体的材料,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回弹系数。

回弹系数是实际回弹角度与设计弯曲角度之比。

它通常是一个材料和弯曲工艺的固有属性。

回弹系数=回弹角度
设计弯曲角度
3.实验测定:
通过实验测定具体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回弹系数是一种更准确的方法。

这通常涉及制作一系列的试样,进行弯曲,并测量回弹的角度。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回弹系数。

4.有限元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方法也可用于更复杂形状的弯曲回弹计算。

这种方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应变硬化等更为精细的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因材料的不同、弯曲工艺的不同以及制造条件的
不同,回弹效应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具体的回弹计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

弯曲件的回弹及回弹值的确定实验

弯曲件的回弹及回弹值的确定实验

弯曲件的回弹及回弹值的确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试件在V形弯曲模中的弯曲实验,观察回弹现象和学习测定弯曲回弹角的方法。

2、培养分析材质和弯曲变形程度等对回弹值影响的能力和懂得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减少回弹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弯曲工艺中的回弹,直接影响了弯曲件的精度。

故研究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和减少回弹的办法对保证弯曲件质量有重要意义。

弯曲的回弹值(弯曲角度和圆角半径的变化量)与下列因素有关:1、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化模数D 愈大,回弹值愈大;材料的弹性模量E愈大,回弹值愈小。

2、相对弯曲半径r/t : r/t愈小,弯曲变形程度愈大,回弹值愈小,反之回弹值愈大。

3、弯曲中心角α:α的大小表达了弯曲变形区的大小,弯曲中心角愈大,所代表的弯形区愈大,回弹值愈大。

采用一副快换凸模的弯曲模进行弯曲实验,就可以测出以下几组数据:1、相同材料、不同r/t的弯曲回弹角(包括相同厚度、不同凸模圆角半径和相同圆角半径、不同厚度两种情况)。

2、不同材料、相同r/t的弯曲回弹角。

3、减少承压面积的凸模弯曲时的回弹角。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的σs /E和r/t 对弯曲回弹的影响情况;以及使用减少承压面积的凸模达到减小回弹的良好效果;利用较厚材料的弯曲,使其弯曲变形程度超过材料的极限变形程度,即r/t小于r min /t,可以观察到变形区外层材料破裂的情况。

三、实验设备、材料、模具和工具1、J23-250型曲柄压力机一台。

2、长50mm ,宽15mm的Q195钢板31件,其中厚度分别为0.5, 1.5, 2.5mm的各10件,厚度为4mm 的一件;长宽尺寸同上,厚度为0.5mm的08钢板10件;长宽尺寸同上的H62黄铜板11件,其中厚度为0.5mm的10件,4mm的一件。

3、实验用弯曲模一副(图1),快换凸模10个,其中如图2所示的R分别为0.1,0.4,0.8,1.2,1. 5,2. 0,2. 5,3,4mm的九个,如图3所示的减少承压面积的一个。

U型钢弯曲回弹试验及回弹规律数值分析

U型钢弯曲回弹试验及回弹规律数值分析
mm ,wih t n n a usd c e s d,t e c re po i g c a ge n r sl nc r tsg fc n ,a d t e e r rb we n t e t hebe dig r di e r a e h o r s nd n h n s i e ii e we e no ini a t n h ro et e he b n— e i
2 1 年 8月 01 第3 9卷 第 1 5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床 与液压
M ACHI NE T0OL & HYDRAUL CS I
Au . 011 g2
V0. 9 No 1 13 . 5
D :1 . 9 9 jis. 0 1—3 8 . 0 1 . 1 OI 0 3 6 /.sn 10 8 12 1. 50 6 1
d n a i sa d t e t e rtc lr s l wa mal r r ci a a p ia in e e man y t 0 i g r d u n h h o eia e u t ss l .P a t l p l t sw r i l o l0 0~2 5 0 mm a i so u v t r ,h n e e c c o 0 rd u fc r a u e e c a n me tw s n e e o t e t e rt a o mu a o ep o l w t i i rn e h e u t o me d d fr u a a c i o sse t t me d n a e d d t h o ei l r l ft r f e i n t s a g .T e r s l fa n e o h c f h i h h s m l r n c n itn h wi t e e p rme t l aa I c n b s d t ac l t e2 t e r c s i ga u t fc nr l q i me ta d t u e v s r c ia p o h x e i n a t . t a e u e c lu ae t 5 se l o e s mo n o t u p n n os p rie p a t l r — d o h U p n o oe c

钢筋弯曲回弹试验及其数学模型校正

钢筋弯曲回弹试验及其数学模型校正

阎淑丽 ,等 :钢筋弯曲回弹试验及其数 学模 型校正
l 0 9

弹角 度 的关 系 曲线 , 图 3 图 4 如 和 所示 。



薹s
4 3 0 3 6 9 1 0 5 8 0 0 0 2 1 0 1 0 0 3 6 9 1 0 5 1 0 0 0 0 2 1 0 8
() 6
本 试验 材料 为 Q 3 2 5和 H B 0 、 径 为 8和 R 40 直 1 m、 度 为 60mm左 右 的钢 筋 , 0m 长 0 每种类 型 的钢 筋 实现9 个指定 角度 的弯 曲, 并列 表记 录 】 。 2 数学模 型 图 1 出了 弯箍 关 系 图 , 弯 箍转 盘 转 角为 , 给 设 钢 筋 弯 过 角 度 为oo <10)弯箍 轴 中心 到 弯箍 转 盘 (<0 8。 , 中心 的距离 为 月, 弯箍转 盘 回转半 径 , 即 箍筋模 半径 为 月 , 箍轴 套 半 径 为 ,, 筋 半径 为 , 由图 中 的几 何 ,弯 』 钢 。 关系 可得 出弯箍转 盘 与箍 筋角 度之 间的关 系式 为
径钢筋的箍筋角度及其对应理论 回弹角角度与实际回
收稿 日期 :O O 0 — 9 2 l 一 8 1 作者简 介: N ̄ (9 1 )女, 1 8 一 , 河南安阳人 , 助理工程师, 士, 硕 主要研 究方向为轧钢机械 ( 直机 ) 矫 。

68 ・
第2 卷 第6 ( 5 期 总第 18 , 1 ̄ ) q
第2 卷第6 总第 18 5 期( 1 期)
V 1 5 N .( U o1 8 o. o6 S M N .1 ) 2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EC HAN CAL MANA I GEME AND NT

DP600高强钢板V型弯曲回弹性能研究

DP600高强钢板V型弯曲回弹性能研究

DP600高强钢板V 型弯曲回弹性能研究左治江1,文亮1,李智勤2,姚军1( 1. 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2. 武汉惠恒实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 DP600 高强钢板是汽车轻量化过程中用量较多的一种板材。

通过LCJ -150 型电子式拉扭试验机测试了DP600 高强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对DP600 高强钢板进行了90°和120°自由弯曲及一定校正力下的V 型弯曲试验,分析了相对弯曲半径r / t 对回弹角Δα大小的影响。

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了弯曲回弹角与相对弯曲半径的关系,将弹性模量及屈服强度代入拟合公式后,得到了DP600 高强钢板在90°和120°弯曲时的回弹公式,且该式可以用于高强钢板模具设计。

关键词: DP600 高强钢板;V型弯曲;回弹角DO I:10. 13330 /j.i ss n.1000-3940. 2014. 11. 004中图分类号: T G386. 3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940 ( 2014) 11-0016-05Re s e a r c h on V -type b e nd i n g s p r i n g ba c k p e r f o r man ce of D P600high s t r e n g t h s t ee l s h ee tZuo Zh iji a n g1,Wen L i a n g1,Li Zh i q i n2,Y ao J un1( 1.Sc h oo l of M ec h a n i ca l-e l ec t r i ca l E n g i n ee r i n g,J i a n g h a n Un i v e r s i ty,W uh a n430056,Ch i n a;2.Wuhan H u i h e n g I ndu s t r i a l C o.,L td.,Wuhan 430056,Ch i n a)A b s t r a c t:DP600 h i g h-s t r e n g th s t ee l sheet i s an e xt e n s i v e l y u sed m a t e r i a l in the a ut o m o t i v e li g htw e i g ht p r ocess.I t s m ec h a n i ca l p r o p e r t i es such a s y i e l d s t r e n g th,t e n s il e s t r e n g th,e l a s t i c m o du l u s and e l o n ga t i o n rate were o bt a i n e d by LCJ-150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n s i o n t o r s i o n test m a-c h i n e.The V-type b e nd i n g test s of90° and 120°for DP600 h i g h-s t re n g th s t ee l sheets under the co nd i t i o n s of fr ee b e nd i ng and co rr ec t i o n b e nd i n g were done,and the i nf l u e n ce of r e l a t i v e b e nd i n g r a d i u s r /t on the s p r i n g b ac k a n g l eΔαwas a n a l y ze d.The r e l a t i o n shi p of b e nd i n g a n g l e and r e l a t i v e b e nd i n g r a d i u s was li n ea r l y fit by the l eas t-s qu a r es method,and the f o r mu l as of s p r i n g b ac k a n g l e at 90° and 120°b e n- d i n g for DP600 h i g h strength s t ee l sheet were o bt a i n e d by s ub s t i tut i n g the e l as t i c m o du l u s and y i e l d strength i nt o the f i tt i n g f o r mu l a,a nd i t can be u sed f or s t a mp i n g d i e d es i g n of h i g h strength s t ee l s h ee t.K e y wo r d s:DP600 h i g h strength s t ee l sheet;V-type b e nd i n g;s p r i n g b ac k a n g l e据统计,汽车质量每降低1% 则燃耗可降低0. 6%~1. 0% ,汽车轻量化对节能和环保意义重大,但是轻量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性[1]。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稳定性,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试验原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原理回弹法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施加冲击力,来评估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在道路领域,回弹法通常用于评估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回弹试验的原理是:冲击力作用于试样表面时,会产生反弹力,该反弹力与试样硬度和弹性模量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反弹力的大小,可以评估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弯沉试验是评估路基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

试验原理是:在路基上施加一定荷载,使路基发生弯曲和沉降,并测量路基的变形量。

通过测量路基的变形量和施加荷载的大小,可以评估路基的承载能力。

二、试验方法回弹试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选择试验点,清理试验面并进行标记。

2.调整回弹锤的压力和高度,使其符合试验要求。

3.将回弹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记录反弹高度。

4.在同一位置进行多次试验,并计算平均反弹高度,作为该点的回弹指数。

弯沉试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选择试验点,清理试验面并进行标记。

2.在试验区域内放置荷载板和变形计。

3.调整荷载板的高度和荷载大小,使其符合试验要求。

4.记录变形计的读数,测量路基的弯曲和沉降量。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试验。

三、试验结果分析回弹试验的结果通过回弹指数来表示。

回弹指数越大,说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越好。

通常,回弹指数在50-80之间的路面被认为是合格的。

弯沉试验的结果通过路基的弯曲和沉降量来表示。

弯曲和沉降量越小,说明路基的承载能力越强。

通常,路基的弯曲和沉降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需要进行加固或重新设计。

强度和稳定性,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步骤

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步骤

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步骤以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贝克曼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土基回弹的弯曲变形来评估土基的承载力。

下面将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步骤。

1. 准备工作需要准备一根长度适中的梁材料,可以是钢梁或木梁,以及一组称重器和一套测量工具。

梁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测定的土基的大小和类型来确定。

2. 安装梁材料将梁材料安装在土基上,可以通过将梁材料的两端支撑在两个支架上来实现。

支架的高度应根据需要调整,以确保梁材料处于水平状态。

3. 施加荷载在梁材料上施加荷载,可以通过在梁材料上放置一组称重器来实现。

称重器的数量和重量应根据需要测定的土基的类型和大小来确定。

施加荷载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使土基产生回弹弯沉。

4. 测量回弹弯沉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梁材料上的回弹弯沉。

可以使用刻度尺或测距仪来测量梁材料的弯曲变形。

测量时应分别测量梁材料的两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5.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回弹弯沉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计算梁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弯曲变形,并绘制回弹弯沉曲线。

根据回弹弯沉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可以评估土基的承载力。

6.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回弹弯沉数据和回弹弯沉曲线,对土基的承载力进行分析。

回弹弯沉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反映了土基的变形特征和承载能力。

通过分析回弹弯沉曲线,可以判断土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使用贝克曼梁法测定土基回弹弯沉,并对土基的承载力进行评估。

贝克曼梁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土基回弹弯沉的方法,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需要的精度和要求,可以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更详细和准确的结果。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路基路面质量的方法。

该试验主要通过在路面上放置一根贝克曼梁,然后施加一定的静荷载,测量贝克曼梁的回弹和弯沉程度,从而判断路面的刚度和稳定性。

贝克曼梁是一种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梁材料,其一端被放置在路面上,另一端悬挂自由。

在施加静荷载后,贝克曼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回弹和弯沉。

回弹程度可以通过测量梁端的位移或弯曲角度来确定,而弯沉程度则可以通过测量梁中心或下部的位移来确定。

通过测定贝克曼梁的回弹和弯沉程度,可以计算得出路面的刚度和稳定性指标。

回弹程度较大,即梁端位移或弯曲角度较小,说明路面的刚度较大,反之则说明路面的刚度较小。

而弯沉程度较小,即梁中心或下部位移较小,说明路面的稳定性较好,反之则说明路面的稳定性较差。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路面,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并且可以用于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测定,以评估路基路面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性能。

该试验方法简便、快捷,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和维护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弯曲回弹实验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验证:
1.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

2.减少回弹的各种措施及其有效性。

二、设备与工具、实验用材料
1.40T高性能开式压力机;16T曲轴冲床。

2.弯曲实验模(一)见图3-1;弯曲实验模(二)见图3-2。

3.万能测角仪,游标卡尺,R规。

4.各种牌号试样:08F 45# H62 L Y12 料厚t=1
三、实验步骤:
1.将各种牌号板料剪切成:60×10×1(注意纹向)
2.测量及绘图凹模和各凸模工作部分的形状。

并将数据分别记入表3-1;3-2中。

3.将实验模具按要求安装在压力机上,注意模具闭合高度及间隙均匀性。

实验模具(一)安装在16T冲床上(模具闭合高度H=100mm)
实验模具(二)安装在40T冲床上(模具闭合高度H=132mm)
4.上机:
(1)按一定要求开机试车2~3次(模腔内不防试样)
(2)用镊子将试样按要求分别排列在模腔内。

(3)按动按钮压弯成形。

(4)用镊子将弯件分别从模腔内取出。

注意不能搞乱。

(5)依次按不同试样材料进行弯曲。

5.将所得弯件,用万能测角仪及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计算其实际回弹角度,并加以分析比较。

将所得数据分别记入表3-1;3-2中。

四、注意事项:
1.只准一人上机操作。

其他同学应距离压力机1米。

2.严格执行“手不入模”的规定。

五、实验模结构
图3-1a 凸模结构
图3-1b 凹模结构
图3-2 弯曲实验模(二)
B--B
A--A
E--E D--D
C--C
图3-2 a 凸模结构
图3-2 b 凹模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