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
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
文章前半局部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2、大家答复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
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老师小结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b、什么叫做“奚落〞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分析: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7、分角色朗读四、探究总结。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的“身体”》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的“身体”》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植物的外部结构,如根、茎、叶等;2.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生长的关系;3.通过实验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4.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并能在实验中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生长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加深认识。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2.1 讲授法通过讲授方式,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生长过程和内部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初步认知。
2.2 实验法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识。
2.3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以及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2.4 调查法通过调查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感知,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植物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现象和生长规律。
3.2 知识讲解通过对植物的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成分、生命现象和生长规律。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如根、茎、叶等。
3.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3.4 讨论和总结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以及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并探究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3.5 作业布置相应的复习和练习任务,以巩固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结构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建议如下:1.强调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加强实践教学;2.加深学生的革命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可以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图画或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4单元教案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4单元教案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且会说句子Where is my…? 及其答语It's in/on/under…2.会用句型Where's my…?及It's in/on/… the…来提问并回答物体的所在位置。
3.培养学生正确放置物品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句型Where is my…? 及其答语It's in/on/under…2.熟练掌握介词短语的构成。
教学难点1.where和under的发音。
2.理解方位词on, in, under的含义和用法。
3.能区分方位介词on, in和under。
教学准备教师: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挂图及单词图片;Let's talk部分的教学课件;各种学习用品图片。
学生:课本。
教学方法1.分角色表演教学法教师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38页的小对话,创设英语情景,让同学感受英语的语言氛围。
2.游戏教学法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用品藏起来,让大家来找。
Where is my pencil box? It's under the desk.在对话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竞赛教学法教师说出介词短语:on the desk, in the bag, under the chair等,同学迅速地把自己的某个东西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这样不但训练学生对介词的掌握程度,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1.师生自由对话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Ss: Fine, thanks.T: Very good, you are very clever.I like you.2.Let's doShow me your…Put your… on/in/under…3.主情景图(1)教师使用挂图或课件展示主情景图,利用Zoom和Zip捉迷藏的情景,根据图中Zip的位置提问引出本单元的句型Where is…?(2)教师让学生猜张鹏的汽车的位置和约翰的地图的位置。
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3花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教学重点1.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读好长句子,将课文读通顺。
3.理清本课条理,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鲜花图片,教师创设情境。
导语:看,一枝枝迎春花正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美丽的栀子花绽开它们灿烂的笑脸,一朵朵菊花怒放于秋霜之中,梅花在风雪中飘来阵阵清香。
透过鲜花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影子,鲜花与时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钟》,一探究竟吧!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什么是“花钟”吗?预设:花钟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初读要求。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圈出生字词。
(2)读通课文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组出示文中的词语,交流发现并掌握识记方法。
第一组词语:淡雅艳丽苏醒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①放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这些词语虽然不带花字,却都描写了花。
)②齐读词语。
注意“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dǒu”,组词“星斗、斗转星移”。
③出示万寿菊含苞欲放和欣然怒放的图片,对比理解“欣然怒放”。
(花完全开放,愉快地盛开。
)小结:我们写作文时,要仔细观察,看清事物的特点,再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
第二组词语:淡雅、艳丽①男女生各读一个词。
②再看看这组词,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③出示蔷薇和昙花的图片,辨析理解这两个词。
(颜色素净雅致的花可用“淡雅”来形容,颜色浓艳的花可用“艳丽”来形容。
)④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淡雅”或“艳丽”的?第三组词语:干燥灼伤适宜吻合①分组读、接力读,读准生字的字音。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教案

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
课时
四
主备人
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
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
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403-158
4 0 3
-1 5 8
2 4 5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怎么验算呢?
师: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你学会了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42页做一做,想一想、拨一拨、再计算
2、练习九第4、5、6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口算:
70-26= 65-15= 62-18=
85-56=
2、笔算:
844-121= 133-74=
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问: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例3
师: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教案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⒉列式解答: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
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板书:5×3+20学生试算提问:你是怎么算的?2.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三、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教版PEP⼩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PEP2 Unit4 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寻找物品”这⼀话题,展开“Where?”的问答活动,引出表⽰⽅位关系的介词“in,on,under”和表⽰家庭中常见物品的单词。
“东西在哪⾥”这⼀话题与学⽣的⽇常⽣活密切相关,符合学⽣的⼼理年龄特征。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符合⽣活实际的情境,利⽤⽣活中的实物,辅以歌谣、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等活动,充分体现学⽣的主体地位,体现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注意让学⽣通过完成任务型活动感知新的语⾔点,培养学⽣的语⾔运⽤能⼒。
在前三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已学的语⾳知识和拼读能⼒,从“⾳”⼈⼿,帮助学⽣能够根据元⾳字母Oo的短⾳发⾳规律正确拼读相应的词。
C部分的⼩故事有机地整合了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句型,有趣幽默的故事情节引⼈⼊胜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励有能⼒的孩⼦进⾏表演或给故事配⾳。
⼆、教学⽬标1.能够听懂、会说Where is…等询问⽅位的句⼦,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运⽤。
2.进⼀步熟悉掌握⼀般疑问句的⽤法。
3.能够听说、认读⼀些⽅位介词及基本⽣活⽤品的单词。
4.能听懂所接触的指⽰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5.学会课本中的⼀⾸歌曲。
《Where is the toy car?》6.逐步养成⾃⼰收拾书包、玩具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位介词的掌握与区别。
四、课时安排每⽇精选三题1. 判断划线部分发⾳是否相同A.catB.cake2.--The panda is from__________.A. the USAB.ChinaC.the UK3. 连词成句①he ②Is ③father ④your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P Book2 Uni4 Where is my car?Part A Let’s talk⼀、教学内容PEP Book2 Unit4 A Let’s talk and Let’s play⼆、教学⽬标1.能听懂、会说并理解句⼦Where's ...? It's in / on / under....2.在创设的情景中,能⽤ Where's ...? 询问某物在哪⾥,并做简单回答。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课 《花钟》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单元主题单元模块课时安排课时内容人文主题:观察与发现语文要素: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模块一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练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2课时《花钟》模块二巩固运用“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并梳理总结;学习细致的描写。
1课时《小虾》+交流平台模块三通过观察与实验,明白观察和记录有顺序,语言要2课时《蜜蜂》+词句段运用通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本课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学生只有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才能准确判断具有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
结合教材,第1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学生容易找到,但第2自然段的开头以问句提出问题,但不能概括,需要找到第2句和第6句整合概括,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难,在进行学习时可以提醒学生,关键句不是中心句,可能有多句。
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在头脑风暴中,互相启发,学会整合概括。
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观察过植物朋友,再结合近期年级开展的“踏春正当时”的校园赏鲜花的活动,学生对校园里的迎春花、连翘、桃花、玉兰有了直观的生活经验,为模仿借鉴课文多样化表达时奠定了基础,通过预习单的呈现,为表达练习搭建了支架,学生仿写会更容易,从而突破难点。
学生活动41.明确练笔要求,再读原文,感受语句表达的形式,梳理出句式。
2、看图说一说。
3、读评标,进一步明确要求4、进行练笔5、展示分享2、学习单设计了三个任务,有关于字词的复习,“苏醒”“修建”二词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字,课上通过练习再一次强化记忆,夯实生字基础;共学探究和小练笔则是落实语文要素,突破重难点。
落实仿写时,出示年级实践活动时拍摄的照片,让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发挥预习单的作用,借助预习时自己的画以及搭建的支架——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标可依,对练笔的内容及达成更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4 Where is my car第一课时备课人:宫少玲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日常用语Where’s …? 及其It’s in/on/under2、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二、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的重点词语进行简单描述,用Where is …?/It’s 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教学难点:under的发音,需要多次练习;Where is my…一句与后面表示某物的单词的连贯朗读,并能熟练询问物品所在位置。
教学手段与方法四、教学准备:单词卡片、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Step1. Show the subject and the aims.1. Greeting.2. Show the subject and learning aims.(利用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3. (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Warming-up(2)教师播放歌曲,。
Page 39let’s do部分,让学生整体感知。
师出示钢笔等文具,让学生看文具说出单词,师拿出大盒子,将文具放进盒子引出:Where is my ,,,,,,,,,学生回答:Here it is! Step 2 Presentation。
出示自学指导:Guide1.(自学指导一)1.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2 minute。
2分钟自读对话。
(大声朗读,若有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出来,请用手指读)Guide2.(自学指导二)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听录音,读对话。
(尤其注意刚才你所标注的单词或句子。
)Step3. Practice。
(自学指导三)Please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3 minutes, 3 minutes later, answer the questions( 3分钟自读对话,3分钟后,回答问题。
)Qs:方位词都怎么说?Step 4 Consolidation(自学指导4)1.Please read the dialog in pairs for 5minutes ,5minutes later, We’ll have a match. (两人一组读对话5分钟,5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准确)2、先找中等生读对话,再找差生读,让优等生当小老师,更正错处。
3、提出共性问题,学生解决4、总结:引出句型:Where is my______?It’s___the_____desk.Step 5. Do exercises(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备课人:宫少玲一、教学目标:1、听说认读以下单词及句型:on, in, under, chair ,desk ,Where is the ruler?2、能听懂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二、教学重点:掌握三会单词及句型教学难点:on ,in ,under的正确运用三、教学准备:课件、录音磁带、单词卡片等。
教学过程: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Guess: Where is my ? 一个孩子藏起一样东西,孩子们猜测:In your bag?孩子们真实的寻找一下,找到的孩子说出自己的答案。
2、Where is it?教师拿出一个球,随意抛到不同的位置,让孩子根据情况描述一下:“Where is it?”(It’s under the desk./…Step1. Show the subject and the aims.2. Show the subject and learning aims.(利用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Step 2 Presentation。
出示自学指导:Guide1.(自学指导一)1.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2 minute。
2分钟自读对话。
(大声朗读,若有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出来,请用手指读)Guide2.(自学指导二)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听录音,读对话。
(尤其注意刚才你所标注的单词或句子。
)(1、出示主题图(把单词去掉),提问:“What can you see?”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情的说(如果出现本课新词汇教师就指着图种物品特意多重复几遍)2、让孩子根据图自由的提问:“Where is the pencil/…?”,请其他孩子回答。
在孩子的提问回答中出现了本课新词汇,教师就将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图旁,带着孩子多次重复认读。
Step3. Practice。
(自学指导三)Please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3 minutes, 3 minutes later, answer the questions( 3分钟自读对话,3分钟后,回答问题。
)Qs:Step 4 Consolidation(自学指导4)1.Please read the dialog in pairs for 5minutes ,5minutes later, We’ll have a match. (两人一组读对话5分钟,5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准确)2先找中等生读对话,再找差生读,让优等生当小老师,更正错处。
完成Let’s部分。
Step 5. Do exercises(练习)比一比,谁能准确、无误的,字迹工整的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备课人:宫少玲一、教学目标:1本部分通过listen, repeat and chant 达到对单词拼写的练习2.Circle 圈出听到的单词3.write,练习书写四个简单单词教学重点:write,练习书写四个简单单词教学难点:Circle 圈出听到的单词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师生做日常口语练习2.请学生表演A部分对话(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播放Lets spell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
2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
3. 播放Let’s circle的录音,让学生圈出正确的单词4.听音后反复读四个单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红,达到书写格式正确的目的三)趣味操练(Practice)游戏:看谁拿得快出示磁卡,让学生拿图片,拿的快的积分。
计算最后结果,给与优胜小组奖励。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备课人:国利平教学目标:能够听、说、读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Have a good time!教学重点:句型:Where is myIs it in your bag? Is it,,,,,?Yes/No,Have a good time!教学难点:理解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新句子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歌谣,说一说,演一演2listen and do教师发出口令:put your book on the desk;put your pencil on your book;put your ruler in your pencil-caseshow me your book(引导孩子回答)No problem. Here you are.教师走到教室中,提问多个孩子,让孩子们都能理解含义,并对答句基本掌握。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Guide1.(自学指导一)1.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2 minute。
2分钟自读对话。
(大声朗读,若有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出来,请用手指读)Guide2.(自学指导二)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听录音,读对话。
(尤其注意刚才你所标注的单词或句子。
)1、教师拿出一张纸,用黄色的彩笔画一笔,让孩子猜猜是什么?(尺子)教师这是寻找自己的红色彩笔,边找边说:“Where is my red pencil? Can you help me ?”孩子们纷纷动脑子出主意:“Is it on your bag?Is it…?”教师给以答复。
2、在一番寻找找不到时,教师走到一个孩子面前说:“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red pencil?”学生根据情景回答:“No problem. Here you are.”教师顺利完成图画。
(在向孩子借黄、蓝、绿色的铅笔。
反复出示本课时的主句型操练新句型,孩子分角色跟读3、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得地方。
三,理解展示课文。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板书: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备课人:宫少玲一、教学目标1.认读新词:c a p b a l l c a r b o a t m a p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
2、了解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能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词汇的学习。
教学难点:本课词汇的认读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磁带、录音机、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用游戏来复习Let's do 的指令活动2全班分两大组来唱第一单元的let’s chantStep1. Show the subject and the aims.1. Greeting.2. Show the subject and learning aims.(利用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3.((1)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 4 B Let’slearn 的录音带。
将map ball boat cap car ,图片贴在黑板上。
Step 2 Presentation。
出示自学指导:Guide1.(自学指导一)1.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2 minute。
2分钟自读对话。
(大声朗读,若有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出来,请用手指读)Guide2.(自学指导二)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听录音,读对话。
(尤其注意刚才你所标注的单词或句子。
)1读出你所熟悉的单词2出示句型,where is my boat? Is it in your 、3把熟悉的单词运用在句型中。
4再次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跟读对话中的句子,模仿发音,要求自然生动。
Step3. Practice。
(自学指导三)Please read the dialog by yourself for 3 minutes, 3 minutes later, answer the questions( 3分钟自读对话,3分钟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