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教学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教案

医学影像学教案

医学影像学教案教案一:医学影像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和常用的影像学技术;4. 理解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影像学图像、对比剂等。

2.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学的起源和发展;-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领域。

3. 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和常用的影像学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分类: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磁共振成像等; - 各类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学在疾病筛查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授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医学影像学的整体认识;2. 案例分析:通过临床实例,结合不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医学影像学在诊断中的重要性;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操作医学影像学设备,体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关于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分类和应用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根据学生对临床实例的分析和解答,评估其对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理解;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案二:常见医学影像学技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及其原理;2. 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能够运用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4. 了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放射学- X射线摄影;- CT扫描;- 胸部透视和脊柱透视。

2. 超声学- B超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

《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课程代码:22170300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 36(讲课:36)总学分:2考核方式:随堂考试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一、课程简介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他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

医学影像学的主要检查方法有:X线、CT、磁共振、超声和介入放射。

其中X线、CT和磁共振检查方法主要用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的主体部分。

医学影像学,主要讲述了正常人体和人体常见疾病的X线、CT、磁共振的影像表现和影像诊断。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掌握观察和分析医学影像学图像的基本的技能,从而了解病情,对常见疾病作出影像诊断。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总论第一章 X线成像教学内容第一节X线的产生与性质1.X线的产生2.X线的性质第二节X线成像原理1.X线的穿透能力和被照射物对X线的衰减作用是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X线成像设备及检查技术1.X线发生装置2.X线接收装置及检查技术第四节X线检查的安全性和防护1.与其他电离辐射一样,X线也具有生物学效应,可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作用,其中有的损伤与剂量有关。

2.X线监察室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其墙壁要有足够的厚度或覆重晶沙等防护材料。

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学生熟知并掌握X线的成像原理。

熟悉X线的性、X线检查的安全性和防护知识重点:掌握X线的成像原理。

熟悉X线的性、X线检查的安全性和防护知识难点:了解常用的X线检查技术。

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CT)教学内容:第一节CT的基本知识1.CT的基本结构由扫描机架、扫描床、计算机及显示器。

存储器和照相机(打印机)几个部分组成。

2.适当的窗宽,窗位是显示CT图像的必要条件。

3.CT的成像原理与X线的成像基础相似。

大学影像诊断学教案

大学影像诊断学教案

大学影像诊断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技术和临床应用。

2.掌握放射学检查部位、项目、参数、结果的理解和判断,准确提供放射诊断信息。

二、教学内容:1.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技术和临床应用2.常用放射学检查的影像解读及诊断意义3.影像学的质控和辐射防护三、教学过程:1.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技术和临床应用1)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影像学是一门以放射物理、计算机科学等为基础,通过图像的获取、分析和处理,从而推断体内病理变化的一门临床学科。

2)影像学的分类放射学:利用X线、CT、MRI等物理技术进行诊断。

超声学:利用超声波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检查。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体内斑块标记和甲状腺癌治疗。

3)影像学的技术常用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传统影像、CT、MRI、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和超声检查等。

4)临床应用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器官的图像分析来推断疾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案。

2.常用放射学检查的影像解读及诊断意义1)胸部平片通过平片可以明确肺部有无异常密实灶、肺内空洞、肺纹理改变以及肺内部分盘状肺不张等情况,对判断是否存在肺癌、肺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

2)胸部CT胸部CT有助于确定肺部疾病的类型、大小、部位、数量,诊断结节、肿块、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

3)腹部CT腹部CT检查可以明确各种内脏的形态、大小、位置、数量、边缘、密度等情况,对于肝脏、肾脏、胰腺、胃肠道、盆腔内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头颅MRI头颅MRI检查主要用于检查颅内疾病,如脑血管病变、肿瘤、炎症、遗传性疾病等,尤其对颅内部分结核有较高的敏感性。

5)肝脏B超肝脏B超常用于诊断肝内胆管扩张、肝脓肿、肝内胆管结石等肝部疾病,而且具有无创、安全、简便、良好的可观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

3.影像学的质控和辐射防护1)影像学的质控质控是指对影像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应用性能。

影像医学教案模板

影像医学教案模板

影像医学教案模板第1篇:医学影像学教案《医学影像学》教案第一次课:循环系统一、教材:专升本层次《医学影像学》(第 1 版)二、章节:第篇第三章第 1-2 节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①掌握、熟悉循环系统的检查方法。

X线、CT、MRI、血管造影。

X线投照方位及正常解剖。

②了解USG放射性核素检查及心脏、大血管在其它影像解剖表现。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X线、CT、MRI、血管造影在循环系统的检查特点。

难点:各种方法灵活应用及比较后的特点(优缺点)。

五、教学方法(请打“√”选择):1.√启发式 2.√导入式 3.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六、教学手段和教具(请打“√”选择)手段:1.√大课讲授2.分组讨论 3.讲授+录像4.其它教具:1.√多媒体设备 2.幻灯机 3.投影仪 4.其它(如实物、模型、挂图等)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①循环系统成像技术方法介绍(30分)②正常影像解剖结构、特点(60分)八、思考题或作业①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成像方法特点、优缺点。

②循环系统解剖结构在各种影像方法成像显示特点、鉴别、特征。

1《医学影像学》教案第二次课:循环系统一、教材:专升本层次《医学影像学》(第 1 版)二、章节:第篇第三章第节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①掌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②了解心脏大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请根据教学大纲分别注明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掌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难点:深刻领悟肺循环的基本征象及血流动力学机制。

五、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1.√启发式2.导入式3.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六、教学手段和教具(请打“√”选择)手段:1.√大课讲授2.分组讨论3.讲授+录像4.其它教具:1.√多媒体设备 2.幻灯机 3.√投影仪 4.其它(如实物、模型、挂图等)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第一节课(45分钟):讲述①心脏外形异常。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传统高等数学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4,5]:(1)学 生 缺 乏 兴 趣。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呆板且无趣,使学生失去学习的 兴趣,因此亟需进行数学的教学改革。(2)学生不能正确处理 好专业课与高等数学的关系。例如有些新生不懂为什么要学 《高等数学》,不知道数学课与专业学习有何关联,甚至怀疑是 否值得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这些基础课程。(3)高等数学课程 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概念,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做练习,更谈不 上应用。例如在 文 章 《高 等 数 学 在 医 学 影 像 专 业 教 学 中 的 应 用》中[5],高等数学开设总课时为 54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 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微分方程 和多元函数微积分。真不知道这位仁兄在课堂上时怎么讲的。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三点创新: (1)教学内容 上,在 传 统 《高 等 数 学 》课 程 基 础 上,增 加 了 《医学图像处理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讲授 40课时,不包括实验 课时。 增加的教学内容如下: 第零章:基本概念 (4课 时 );第 一 章:预 备 知 识 (4课 时 ); 第二章:图像去噪(10课时);第三章:基于边缘的图像分割(10 课时);第四章: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8课时);第六章:图像配 准(4课时)。 上述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孔德兴、陈韵梅等编著,这 里面第五章内容———统计与信息论方法没有讲,原因是没有安 排《概率统计》课程,19级的学生增加了《概率统计》选修课。 (2)上高等数学课程时,插入图像处理的应用。 案例一:高等数 学 课 程 讲 导 数 的 应 用 时,重 点 强 调 曲 率 的 概念(见图 1)
科教论坛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7025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大体要求及教学大纲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影像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一、课程目标医学影像技术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科的认知和理解,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2. 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图像的获取原理、设备的选择与操作、影像质量评价和影像学的基本解剖学知识等;3. 培养学生具备医学影像学的技能,能够运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进行临床诊断;4.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读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能力,能够准确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临床诊断的价值;5.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不断追求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

二、课程内容医学影像技术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医学影像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医学影像学的起源和发展进程;2.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介绍医学图像的获取原理,包括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和磁共振等不同的影像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3. 影像设备的选择与操作: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医学影像设备的能力;4. 影像质量评价:介绍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判断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能力;5. 影像学的基本解剖学知识:介绍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影像表现,帮助学生了解影像学解剖学的基本知识;6. 影像学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介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包括正常解剖学变异、异常影像表现和疾病诊断等;7. 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能力,了解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临床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医学影像学的认识和理解;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医学影像设备,熟悉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不同影像学方法的实际操作和影像结果,让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有更直观的认识;4.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参与临床影像学的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5.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解读不同病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5:6 . 0)15
21 三组 患者 血清 中血 糖和糖化 血红蛋 白平均 水平 .
A组平均血糖浓度为( . +74mg d , 8 6 .) / 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 o 55
【 康春萍. 3 1 老年2 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4例分析. 8 陕西医学杂志
2 0 .1)1 3 . 0 2(2:16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S e ekMe i l n s h M e i n 2 1 年 第 1 卷 第 6 dc A dA kT e dd e 0 2 a O 期
2 3 7
索治疗+ 饮食干预+ 生活习 惯干预血糖控制方法, 9 女1 , 男1 例, 1 平均年龄 例 为5 9 B 6.岁, 组共3例患者 , 0 均接受胰岛素治疗+ 饮食干预血糖控制方法, 男 l例 , 1例, 8 女 3 平均年龄5 .岁; 组共3 例, 53 c 0 均接受胰岛索治疗+生活习惯
当前 高职 院校 医学影像 学课堂教 学的现状 与完善对策
王 淑 亚
( 四川达州 职业 技术学 院
四川
达州
65 0 ) 3 0 0
【 摘要 】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 医学影像学 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 而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 也是高职 院校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随着影像理论知识与影像技术 多年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 已经形成一门与临・ 床医学既相互联 系又有 区别 的独立学科。 本文根据影像学在诊断教学 中的教 学现状, 首先论述 了完善高职院校医学影像学课 堂教学的作用, 最后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 遵循 学习规律进行教学、 采用P L B 教学法 、 施行案例教学法
干预血糖控制方法 , 男性l例, 8 女性l例, 1 平均年龄为5 .岁。 8 1 所有患者并 发急性心肌梗塞均为透壁性心肌梗塞, 且病程均为2、 1月。 1 治疗 方法 。 2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imaging)课程编号:111046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总学分: 3 理论课:2.5 实验:0.5总学时:72 理论课:42 实验:30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和特点: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影像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CT、MRI、DSA等新成像技术的应用,使本学科的内容更趋丰富。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今后其它医学临床课程的学习、临床实习、研究工作中,对本专业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2.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以讲授X线、CT及超声诊断为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模式组织安排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影像学知识;教学内容上特别在本学科与临床和病理知识的结合点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基本技能、思维和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2)掌握对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3)了解CT、MRI 及介入放射学的价值和限度,以便正确应用。

重点学习各系统的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一般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本课程教材选用《医学影像学》(全国高校医学规划教材),高教出版社,2004,8 孟悛非主编。

3.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具有密切而有机的联系,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以上的基础知识。

II 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5学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放射诊断学应用原理和概况。

(2)了解放射诊断学的价值、限度和地位。

(3)了解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及在临床工作中的正确应用。

(4)了解放射诊断学的方法和原则。

(5)了解CT、DSA、USG、MRI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和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与发展思路
根据放射技师的职业要求及准入要求,制定相
对统一的培养标准


规范不同层次影像技术教育 师资问题 教材编写问题 研究生培养问题 毕业后教育
。。。。。。
交叉融合的协同研究,形成医、理、工互相结合的教 学与临床医学综合体系,是我们今后改革发展的关键 问题。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本学科可持续发 展的基本问题
改革与发展思路

医学影像诊断方向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水
平,应该在稳定中求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教
育质量,完成本专业向大临床医学专业的过渡

博士 5%、硕士15%、本科60%、专科20% 本科55%、专科45%、硕士5%
本科25%、专科75%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影像学科技师的学历情况

三级医院:硕士 2%、本科40%、专科及以下58% 二级医院:本科20%、专科及以下80% 一级医院:本科 5%、专科及以下95%

医学影像技术方向是应着力发展的专业方向,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拓宽办学思路,有效合理利用影像
设备资源,解决办学条件不足,是扩大医学影像技
术方向人才培养规模的有效途径
改革与发展思路
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1010 101001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授予理学学位) 1003 100304* 100311W 101002 医学实验技术(授予理学学位) 100309W 100312S 100310W 101003 101004 101005 医学影像(授予理学学位) 眼视光学(授予理学学位) 康复治疗学(授予理学学位) 100303* 080629S 100306W 100307W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 医学实验学 医学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 听力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工程 眼视光学 康复治疗学

1989年-1998年

第二阶段 1999年-2008年

第三阶段 2008年-2012年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
专业设置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七年制
五年制


医学影像学(技术方向)五年制

医学影像技术学
四年制
国外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办学情况
由于我国和欧美及亚洲的其他国家的医 学教育体制不同,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
我国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发 展趋势和面临问题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从宏观向微观方向发展 以大体形态学为成像基础的阶段正在向以 反应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 渡方向发展,并出现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 像相结合的趋势 医学影像学图像传输与储存实现了网络化 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由胶片采像和阅读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 方向发展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影像诊断学专业能满足大城市的基本需要,尚需提高
人员层次。不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县乡级医院人才需要
影像学检查技术专业基本不能满足医疗结构人才需求
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大都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培养,
缺乏后期的专业培养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影像诊断专业

多数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对医师的需求要求是
在国外是以培养医学影像技术方向为主
的技师培养
国外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办学情况



日本的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模式始于1951年 两种培养模式
4年制放射技术教育, 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认证资格
X线摄影、核医学、放射治疗的放射
线技师

短期大学培养的放射技术人员, 相当于美国的2年~ 3年制的副学位( associate degree, AD)或中国的专科 生教育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多样化,医学、数 学、物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 与交叉,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重要特征 之一,也是未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

1984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天津第二医
学院建立第一个医学影像学专业(原名为放射
专业)

自 1985 年起,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
国外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办学情况


美国高校培养与放射技术人才有关的教育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4 年制技术专业 , 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其任职资格
为: 放射线技师,可从事放射线摄影、核医学和放
射治疗等工作

第二种模式

大学设立医学物理专业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各级医院影像学科医师的学历情况如下

三级医院
知识构架

影像设备学
计算机 网络维护
医学影像学专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医学影像诊断与医学影像技术及工程高等教
育发展不平衡
影像基础与设备研制滞后于临床应用,落后
于国外
不同区域间差别较大
改革与发展思路
发展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教育,应大力推进健全现
代医学影像学研究和教育体系。从机制上加强多学科
学、川北医学院、泰山医学院等相继建立医学 影像学专业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

1999 年,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院校已增
至近40所

2008 年,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院已超
过80所

专业招生人数达 10000余人/年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

第一阶段 1984年-1998年

1984年-1989年
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一级和部分二级医院需求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 二、三级医院对人员的学历要求主要为本科,对大 专学历人员仍有少量需求 一些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不仅 需要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还需要硕士甚至更高学
影像技术专业


历的人员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影像工程人员

需求也将会呈上升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