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8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同步测试

2019-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可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B. 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 用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 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的能量来自鸡粪沼液2.关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B. 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 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故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的()A. 各种化合物B. 各种有机物C. 各种基本元素D. 各种无机物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 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C. 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5.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级和4级消费者。
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 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 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D. 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能量逐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A. 各级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时将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新陈代谢B. 各类生物在摄取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不能被彻底消化C. 各类生物在捕食时有部分猎物会逃脱掉D. 各类生物在消化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会被丢失掉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 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 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 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 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8.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和最少的生物依次是()A. 猫头鹰和食虫昆虫B. 青草和猫头鹰C. 食草昆虫和猫头鹰D. 食草昆虫和青草9.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同步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示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合理使用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B. 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 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D.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2.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 进入这个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 照射到这个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上的太阳能C. 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D. 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3.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①因争夺生存资源(竞争)而消耗;②避免捕食者的捕食所需③繁育后代]分配比例的四种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 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量比例就越小,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一定越激烈C. 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 通过引入天敌防治农田鼠害,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丁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 春天青蛙鸣叫传递的是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C. 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而恢复力稳定性较高D. 为了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引入水葫芦使营养结构复杂化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 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 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7.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题解析(1)【例题】图5—2—8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图5—2—8(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利用。
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118872-118761=111(百万千焦)。
(2)能量的转化效率也就是能量的利用率,等于后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能量总和之比。
即:15.0/111×100%=13.5%(A→B);3.0/15.0×100%=20%(B→C)。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为:1.8/3.0×100%=60%。
(4)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主要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并且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给了分解者。
答案:(1)111生产者(2)13.520(3)60%(4)呼吸作用消耗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分解者规律发现审题要仔细,从题干中找出所给的条件和出题的意图,然后与课本知识挂钩,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题,计算要认真。
传递效率为10%~2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

第五章 第2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 .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
2.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 .该图中的C 所具有的能量为B 的10%~20%C .该图中的A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 ≥B +C +D[答案] D[解析] ⎦⎥⎥⎥⎥⎤光能进入生态系统的起点是生产者,所以确定A 为生产者,则B 、C 、D 为消费者A 所固定的能量除流入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A 所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B +C +D →C 项正确,D 项错误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中的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 D[解析] ①是流入消费者的能量而非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只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其余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中通过分解者的呼吸散失的较多。
草→兔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兔同化量比草同化量表示。
4.在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从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答案] D[解析] 设鸟获得的总能量为常数a,则鸟从昆虫获得能量为x,从植物直接获得能量为a-x,可列式为x×10×10+(a-x)×10=y,即y=10a+90x。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

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特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包括不同生物通过捕食关系传递能量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合成ATP等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呼吸作用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2、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3、现有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草→兔→狼,已知图中的a代表狼摄入的能量,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初始来源不只是太阳能B.b代表狼粪便中的能量,c代表狼同化的能量C.e中的能量可用于狼的生长、发育、繁殖D.若狼被大量捕杀,则兔的数量会持续上升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是( )A.初级消费者未被利用的能量B.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中最可能是( )A. B.C. D.7、假如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同化的总能量分别为m1、m2、m3、m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d三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遭到破坏D.d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能量一定比c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能量低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 : B=1 :1调整为2 : 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 倍B.1.375 倍C.1.273 倍D.0.575 倍9、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e五种生物,a为植物,其余的为动物。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1.某海岛国家粮食严峻不足,需增加新的食物,从能量流淌的角度看,下列哪种方式最合理()A.开发某种可食用藻类B.远洋船队大量捕鲸C.用粮食酿酒,喝酒提神D.捕杀以前不吃的野兽或爱护动物2.(2019·中山检测)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部分图解,①代表肯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淌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其次养分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的C.能量流淌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4.如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养分级,E1、E2代表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的总能量为7.1×109 kJ,B生物种群的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7.1×108 kJ B.4.8×107 kJC.5.95×107 kJ D.2.3×107 kJ6()A.食物中的能量15%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B.鳞翅目幼虫摄入419 J的食物至少须要第一养分级同化1 047.5 J的能量C.某一只最高养分级消费者与一只低养分级消费者相比,获得的能量较少D.鳞翅目幼虫从第一养分级获得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淌是不行循环的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养分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须要消耗A()A.100 kg B.312.5 kgC.25 kg D.15 kg8.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3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0%~20%。
初级消费者越多,向下可传递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C2.一片树林中,树、昆虫、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能量流动关系的是解析:题中已给出了树、昆虫、鸟三者间的数量“金字塔”,旨在考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的关系。
从题图可知,依照个体数量统计,树的数目最少,而昆虫的数目最多,但是若按能量流动关系分析,二者间能构成的食物链是:树→昆虫→鸟。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若用方框的大小表示能量的话,框的大小应沿食物链由大到小排叠,出现了与数字金字塔不同的形状。
答案:C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其是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进行而进行。
二者的关系是: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流动推动物质循环。
选项A、B、D均属能量流动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代表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只有C能反应能量流动的全过程。
答案:C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 B.C. D.解析:由图可知D 为生产者,要使A 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三个条件,即:一是能量来源途径最少;二是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按10%算);三是食物链要最长。
故从理论上讲,与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相关的食物链不可能是D →A ,也不可能是D →A 、D →E →C →A 同时存在,只能是D →E →C →A 。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明晰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所接收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生态系统中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D.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A.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所有能量B.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所有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C.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D.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所有能量3.(2020河北保定高二上期末联考)下图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非生物环境B.图中的“能量”可以被甲再次利用C.图中“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D.一年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小于群落输出的总能量4.(2020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期末)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易错)A.甲、乙、丙构成生物群落B.过程⑥⑦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C.过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D.从个体角度分析,丙个体体内储存的能量最少题组二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与能量传递效率5.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营养级越多越利于能量的流动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6.(2020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B可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图中的D1/D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图中的C1若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7.(2020河南驻马店高二上期末联考改编)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B.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C.甲、乙、丙、丁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8.(2020河北邢台高二上期末)假设某生态系统的A、B、C、D、E5个种群组成4个营养级的食物网,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8 新人教版必修31、在一个阴湿低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
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低洼草丛及其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湿低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阴湿低洼草丛中的生物是一个群落C.阴湿低洼草丛的某种蚯蚓是一个种群D.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群落2、(xx临沂模拟)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D.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3、(xx泉州检测)下图所示食物网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选项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蝎种群比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4、(xx苏州检测)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A.生产者B.分解者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5、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6、(xx汕头模拟)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7、 (xx江苏高考)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8、(xx兴化检测)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9、(xx烟台模拟)右图表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 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下列各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V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B.U是草食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Y是肉食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D.W、X是肉食动物,均处第三营养级10、(09广东高考)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11、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②H占据3个营养级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④图中A、E均为生产者⑤一旦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⑤12、(xx荣成质检)当一只青蛙吃掉一只小害虫,它获得了这只小害虫的( )A.仅是大部分能量B.仅大部分物质 C.大部分物质和能量D.少部分物质和能量13、(xx中山市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14、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
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多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之和B.消费者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C.所有分解者都可通过线粒体产生ATP供能D.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与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之和相等15、(xx三亚质检)如右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D.Ⅱ只能是生产者16、(xx·江南十校测试)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17、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A.2.0×108 kJB.2.32×108 kJC.4.2×108 kJD.2.26×108 kJ18、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111 J/(cm2·a)B.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8.4%C.在B同化的总能量中,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占16.7%D.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1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B.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全部能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内的能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20、(xx苏州模拟)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千克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 )A.125 B.75 C.7500D.125002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2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kg B.28kg C.100kgD.280kg23、(xx江苏高考)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24、(xx苏北四市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②能量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③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或食物网④能量散失的过程是“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⑤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 ⑥位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目应比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目多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⑥D.②③⑤25、(xx南京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6、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能量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28、 (xx·南通调研)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29、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其中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图中有5条食物链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3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②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③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粪便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④31、请据图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_______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________。
(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
(3)蛇占有_____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_。
(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
(5)动植物尸体是由图中的________通过______和_____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