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教学教材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拌和→运输→摊铺→整型碾压→接缝处理→养生→验收。
2、拌和及运输a、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
b、机械组合:稳定土拌和站一套,大吨位自卸车、摊铺机、压路机、洒水车等。
c、设拌合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送到施工地点,用摊铺机摊铺。
d、施工前先铺筑试验路段,试验路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路段长度为500m,其位置待我公司进场后通过对设计文件的全面熟悉,进一步结合现场实地勘测,并综合考虑方便机械设备进场、压实均质、试验结果可靠等多方面因素,报监理批准后具体选定实施。
I、试验的意义通过对试验路段施工,从中总结出路面基层工程主要项目施工工艺流程的可靠参数,以及主要的技术指标,为高质量地完成本标段基层施工打好基础。
Ⅱ、试验目的(1)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检验投入机具设备的可靠程度和安全性能。
(3)检验管理机构和劳力组合的完整性并适时调整优化,使其达到最佳合理化程度。
(4)验证试验室理论配合比的科学性。
(5)收集现场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以便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大规模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
(6)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Ⅲ、试验要求通过在试验路段,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和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类型及其结合工序,同时确定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厚度、含水量等参数,以指导全线施工。
Ⅳ、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K采用有效的摊铺设备,使每层在碾压之前都能获得均匀一致的厚度。
在进行各层压实时,为保证每层能得到充分压实,松铺系数K初步选定在1.3左右,并根据试验路段经验数据进行调整,以保证均匀一致和平整。
Ⅴ、最佳组合方式及压实遍数根据路面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及必要的施工程序,通过对不同类型压实机械的组合,确定达到规定压实度所需的碾压次数。
(3)摊铺、碾压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0.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
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
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
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
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
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为减少路面开裂,〈4。
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
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
水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施工(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计算路段内各点的设计标高。
2、对材料进行试验,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场。
3、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并进行清理。
(二)培路肩1、挂线整形挂出培肩的内外侧边缘线,外侧边缘线为结构顶面,为保证路肩边缘压实,路基边缘加宽10-20cm,内侧边缘线为垫层边缘减10cm,培好的路肩内、外边缘线顺直平行,表面平整顺适纵面无起伏。
培肩土要松散,含水量适宜,最大直径不超过5cm,不许用风化砂、细砂等不可塑土培肩。
2、切槽切槽前用履带式拖拉机、装载机或胶轮压路机进行初压两遍;精确放样出结构层外边缘线;切槽应顺直,不掉肉或掉齿,将切除土倒运到其它段落使用,清理干净培肩完成段落的现场。
3、压实为保证路肩压实度,培肩土应与结构层同时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三)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1、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前由中心实验室按规范或设计推荐的比例进行混合料配合比方案试验,求得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提出各种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配合比在正式施工前需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土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2)原材料的试验在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前,用于基层的原材料应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a.颗粒分析b.液限和塑性指数c.相对密度、吸水率d.重型击实试验e.碎石的压碎值f.有机质含量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砂砾等,改善其级配。
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等水泥的常规试验。
2、施工放样(1)在准备好的下承层每10m一个断面准确放样,标出基层每个断面中线和边缘三点桩,分别测出各点标高,并在桩外侧30-50m处加设一个高程,位置与中心桩相适应。
(2)放样钢钎垂直钉入,做到牢固不晃动。
(3)测高程时,水准尺放在横杆上。
(4)钢丝线张力在80-100N以上,保证钢丝线在两钢钎之间不出现挠曲变形。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上课用

2材料要求及原材料检测 含水率
(5)对原材料的检查与要求。 颗粒分 析
液限、 塑限 集 料 相对毛 体积密 度、吸 水率
压碎值
水泥
强度等
水
级
泥 水泥
终凝时
间
含水率
土
液限、 塑限
公路 必要 时
随时
必要 时
必要 时
必要 时
随时
随时
必要 时
随时
必要 时
T0305烘干法、 T0306酒精燃烧
法
每天使用前2个样 品
随时
T0302、T0303 筛分法等
每天使用前2个样 品,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2个样品
必要 时
T0118液塑限联 合测定法、 T0119滚搓法
每天使用前2个样 品,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2个样品
必要 时
T0304网篮法、 T0308容量瓶法、 T0330坍落筒法
每天使用前2个样 品,砂砾使用过程 中每2000m32个样 品,碎石种类变化
(5)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量一般为3%~5.5%。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的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 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6)水泥稳定类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 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 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
3.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分别按下列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①做基层用: 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塑性指数小于l2的细粒土:5%,7%,8%,9%,ll% 其他细粒土:8%,l0%,l2%,l4%,l6%
水泥稳定砂砾完整版

水泥稳定砂砾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施工工艺流程原材料检测→试验配合比→配料→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初整→稳压→细整→碾压成型→养生二.施工准备1、复检路基顶面的高程、宽度、纵横坡度、边坡和平整度均符合要求。
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2、路基顶面要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湿润。
三.施工放样在已清理成型的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路基顶面上复测中心线,直线段每20 m设一桩,曲线每1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侧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根据设计高程和实测高程及试验段求得准确的松铺系数,在指示桩指示松铺位臵拉上钢丝线。
四.试验在材料投入使用前选定料源。
砂砾选用优质砂砾集料,砂砾的最大粒径不超过,碎石必须由3-4种粒级规格的骨料组成,实行分仓配料。
宜按15-30mm、5-15mm、0-5mm分级,然后按比例掺配。
不得直接使用天然级配砂砾。
砂砾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
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水泥。
施工用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底基层水泥用量%,最佳含水量为7%,基层为6%水泥稳定砂砾,最佳含水量为%。
施工前由实验室按规范或设计推荐的比例进行混合料配比方案试验,报监理批准。
混合料试件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底基层不小于,压实度≥95%;基层不小于Mpa,压实度≥97%。
配合比在正式施工前应经过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批准。
试验路段:选择100m长的试验路段,根据工程师认可的配合比进行现场摊铺和压实试验。
以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以及一次施工长度的适应性等。
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重、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
通过试验路段试拌得出保持级配稳定和混合料生产控制的方法与体制,通过试铺提出减少离析、易于摊铺、避免早期干缩裂缝、兼顾平整度与压实度要求的工艺配套措施。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为同心县同心大道跨清水河大桥至永安街道路工程1标段,起点为K0+000.000,终点为K1+200.000.设计要求遵循XXX现行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20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以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等。
同时考虑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工地实际情况踏勘、调查资料以及地方材料资源等因素,结合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施工能力以及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制定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安排本章主要介绍本工程的施工组织及安排。
施工组织应按照工程建设的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安排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适时调整。
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满足。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本章主要介绍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基础处理、基础施工、桥墩施工、桥面铺装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
同时,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满足。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本章主要介绍本工程的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确保环保要求的满足。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和环保问题。
第六章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本章主要介绍本工程的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大气环境和粉尘防治措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简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道路、广场等硬质路面的重要基层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步骤等内容,以确保基层质量可靠。
材料准备•沥青:用于与砂砾混合,提高基层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砂砾:作为基层的主体材料,应选用规格符合要求的优质砂砾。
•水泥:用于稳定砂砾,提高基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作为混合材料的调节剂,确保混合均匀。
施工工艺1.清理基础:清除基础表面的浮土、杂物等杂质,确保基础平整、干净。
2.湿润基础:在开始施工前,对基础进行充分浇水,保持基础湿润。
3.砂砾铺设:将清理干净的砂砾均匀铺设在基础之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沥青浇筑:在铺设好砂砾后,将沥青均匀浇筑在砂砾表面,与砂砾均匀混合。
5.搅拌混合:利用机械设备对砂砾和沥青进行混合搅拌,直至均匀。
6.水泥稳定:将水泥均匀撒在混合料表面,通过机械搅拌使水泥充分渗透到砂砾中。
7.压实养护: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基层密实、均匀。
之后进行养护,保持基层湿润。
施工步骤1.清理基础表面,清除杂物。
2.浇水湿润基础。
3.铺设砂砾,厚度符合要求。
4.浇筑沥青,均匀覆盖砂砾。
5.机械搅拌混合砂砾和沥青。
6.撒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机械搅拌混合。
7.使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养护基层。
结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是道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基层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有所帮助,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基层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为了给基层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控制参数,确定适合于本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机械组合、松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等质量控制要点。
本合同段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设计厚度为30cm,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基层分层摊铺,上、下基层厚度均为15cm,二、所用材料技术指标1、水泥:为宁夏赛马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的P.C32.5硅酸盐水泥。
其产量丰富,质量稳定,可满足施工要求。
2、砂砾:取自中宁小鸿沟料场,其产量丰富,质量稳定,可满足施工要求。
3、水:为同心县自来水。
三、人员机械进场配置1、人员配备①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曹庆军项目副经理:陈伟翔项目总工:陈光乾现场负责人:张锋项目质检部:马少华试验室负责人:王建华综合材料部:张志刚技术合同部负责人:魏敬宝②施工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张锋技术员:徐建伟王志凯质检员:江楠试验员:靳智王帅中桩放样:李洋安全环保员:马少华其他技术工人、机驾人员及普工:32人。
3、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机械设备表5、检测测量仪器:1、测量仪器配置2、土工试验仪器配置四、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1、检查下承层基层摊铺之前,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派出一个6~8人的小组对底基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表面浮土及其它杂物;同时,在摊铺前适当洒水,使底基层表面保持润湿。
2、施工放样与内侧支模①用全站仪准确的放出基层中桩和边桩,且加强保护,避免桩被破坏。
②根据确定的中桩位置和基层下承层宽度,用钢尺量出基层两侧的边缘位置,然后进行模板支护。
在支护好的模板外侧,每隔10米打一个钢钎挂3MM钢丝绳。
③拟定基层试验段松铺系数1.3,计算出挂线高度,指导施工人员进行中桩基准线的挂设,并配用横坡仪进行摊铺施工。
④为了保证压实度、设计标高和横坡,在已交验合格的底基层上,按基层摊铺宽度在两侧培土路肩。
培土路肩时路面宽度大于设计基层宽度3cm来保证成型后的基层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建的*******(K2+800~K3+978.929)位于****境内。
路基层采用两层式结构,上基层采用20cm厚6%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32cm 厚4%水泥稳定砂砾。
二、设计要求: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32.5级,水泥计量4%~6%,具体剂量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快硬、早强及变质水泥不能使用。
如终凝时间小于6h,可以加入适当的缓凝剂。
为减少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裂缝,应在混合料中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基层6%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6.1.6-1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 3.0~4.0Mpa,顶面验收弯沉值为Ls=26.7 (0.01mm)。
底基层4%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6.1.6-2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3.0Mpa,且不大于4.0Mpa,验收弯沉值为Ls=51.2 (0.01mm)。
水泥稳定砂砾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层。
在铺筑上层稳定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层时,宜在下层表面均匀撒布少量水泥。
三、施工准备(1)、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2)、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3)、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4)机械和人员就位。
四、施工工艺路面底基层为32cm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应分两层铺筑,每层16cm;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一层铺筑;施工方法采用混合料场拌、自卸车运输、底基层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基层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
1、松铺系数经施工现场试验段检测,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25。
2、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3、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放样1)底基层:对土基层进行检测,表面进行清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在达到规范要求后,恢复道路中线,每10m设一桩,竖曲线、圆曲线区域每2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m~0.5m处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基层以分隔带为界分左、右两幅摊铺,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基层: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恢复道路中线,检查路面宽度,根据下基层路面宽度放出边桩(边桩应宽出路面0.4 m~0.5 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工作面0.2 m~0.25 m和路边压实度)测定出中桩与边桩每个点的高程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10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3)拌和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合,拌合设备采用一台WCQ-500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设计水泥剂量底基层为4%(基层为6%),现场水泥剂量底基层控制在4.5%~5%(基层控制在6.5%~7%)。
(4)运输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拌合场组织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并且运输车辆在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天气炎热,运距较长应用塑料布或其它材料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混合料摊铺1)底基层摊铺:摊铺集料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然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水泥稳定石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宽度比设计宽0.2∽0.3米,以保证整段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做到均匀一致,压实厚度为16cm。
平地机整平后进行高层复测。
2)基层摊铺:施工时对底基层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5~10cm范围内含水量达到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下承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下承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在摊铺机两侧挂钢丝,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运料车严禁开到已经抄过平的钢钎范围调头,避免碰倒钢钎或碾断钢丝绳,以免影响进度。
运料车距摊铺机300m—400m调头,然后倒到摊铺机前进行摊铺。
具体摊铺时,摊铺机外侧均以钢丝绳为基准控制高程,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60—8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碾压后质检人员进行检测,用人工将出现的局部“小波浪”消除。
(6)混合料的碾压1)底基层:用12吨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密实度,同时注意找平,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且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2)基层:施工中,碾压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控制在水稳基层初凝以前,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完成,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轮,胶轮压路机错一轮胎宽度。
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一遍,再挂振一档碾压,然后三轴压路机碾压两遍,直至密实度达到技术规范标准,最后使用胶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面应无车辙、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整改。
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混合料的碾压采用的碾压机械:YL20轮胎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各一台。
(2)、碾压过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采用(YL20)胶轮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
复压,采用(YL20)胶轮振动压路机首先轻振一遍,速度控制在5KM/h,再重振一遍,速度控制在4KM/h,然后用(YL20)胶轮压路机碾压两遍,碾压速度不高于6KM/h。
终压,光轮压路机静压至少两遍,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直至无明显轮迹。
碾压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碾压时,慢起步缓刹车,由低处向高处重叠1/2轮宽,不在未压实的路面转向,而后退至起点,开始下一步碾压。
压实终了,由质检组立即对压实度(灌沙法)、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度、纵断高程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频率满足下表要求。
不合格路段进行补压或整修,直至达到规范要求,7天后进行钻芯检验。
施工中严格控制操作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3小时。
(7)横缝的处理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3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在摊铺新的混合料。
而且开工前将接头部位用3m直尺测其平整度,将超出范围的部分用人工切除,断面与下承层垂直,杜绝斜接缝。
(8)现场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以后,全幅每20m目测压实度薄弱点检测其压实度,若合格则检验下一段,若不合格继续振动辗压,经试验,振动6遍后,完全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9)一作业段以60~80m为宜,太长则受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太短则压路机的碾压接头太多,影响平整度。
(10)养生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水车洒水,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
如不能做到及时洒水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同时封闭交通。
五、质量控制1、压实度、厚度按频率目测压实度薄弱点在复压结束后,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不合格则继续碾压至检测合格;并在检测压实度的同时进行厚度检测。
2、平整度、宽度每完成一工作段及时用3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和钢尺检测宽度。
3、高程在每个断面打两个钢桩(带托架),一个桩打在中线处,另一个打在边线处,然后根据基层设计高程为基准抄平、挂钢丝,每段长度为80m,钢丝两头固定,用紧绳器将钢丝绳崩紧。
4、无侧限抗压强度每天上、下午分别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并制取试样,以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同时把水泥剂量的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厂,以便及时调整。
六、人员设备1、人员计划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试验路施工领导小组,试验小组由**主要负责收集各种数据及整理试验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拌合场负责人:**试验人员:2名普工:20名2、施工机械计划:WBC-500型稳拌设备1台多功能土摊铺机1台4台CA25振动压路机1台YL16-20T轮胎压路机1台8-20吨自卸汽车20台4台1台推土机1台七、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八、注意事项1、路面基层施工是技术人员、试验室、拌和厂、运输组、摊铺组、碾压组和质检人员的联合作业。
施工时一定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机械人员的调配工作。
2、机械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核心,因此,对各种机械要加强维护和检修,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室与拌和厂的通讯联系,混合料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馈到拌和厂。
4、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
5、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务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6、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