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subnet-zero 和ip classless 的用法

合集下载

思科基本配置命令详解讲解

思科基本配置命令详解讲解

思科交换机基本配置实例讲解目录1、基本概念介绍 (2)2、密码、登陆等基本配置 (2)3、CISCO设备端口配置详解 (8)4、VLAN的规划及配置 (13)4.1核心交换机的相关配置 (13)4.2接入交换机的相关配置 (25)5、配置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30)6、配置交换机的DHCP功能 (31)7、常用排错命令 (32)1、基本概念介绍IOS: 互联网操作系统,也就是交换机和路由器中用的操作系统VLAN: 虚拟lanVTP: VLAN TRUNK PROTOCOL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ACL:访问控制列表三层交换机:具有三层路由转发能力的交换机本教程中“#”后的蓝色文字为注释内容。

2、密码、登陆等基本配置本节介绍的内容为cisco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目前版本的cisco交换机或路由器上的这些命令是通用的。

本教程用的是cisco的模拟器做的介绍,一些具体的端口显示或许与你们实际的设备不符,但这并不影响基本配置命令的执行。

Cisco 3640 (R4700) processor (revision 0xFF) with 124928K/6144K bytes of memory. Processor board ID 00000000R4700 CPU at 100MHz, Implementation 33, Rev 1.22 Ethernet interfaces8 Serial interfacesDRAM configuration is 64 bits wide with parity enabled.125K bytes of NVRAM.8192K bytes of processor board System flash (Read/Write)--- System Configuration Dialog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 此处我们选择no,不进入他的初始化配置向导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选择no以后,提示你按回车键开始,此处我们需要按回车键*Mar 1 00:43:56.591: %IP-5-WEBINST_KILL: Terminating DNS process*Mar 1 00:43:58.379: %SYS-5-RESTART: System restarted --Cisco IOS Software, 3600 Software (C3640-JK9O3S-M), Version 12.3(14)T7, RELEASE SOFTWARE (fc2)Technical Support: /techsupportCopyright (c) 1986-2006 by Cisco Systems, Inc.Compiled Wed 22-Mar-06 21:46 by pwade*Mar 1 00:43:58.411: %SNMP-5-COLDSTART: SNMP agent on host Router is undergoing a cold startRouter># 等显示稳定后,出现最初的提示符,注意提示符是“>”,目前所处的状态称为用户模式。

子网划分与VLAN技术详解

子网划分与VLAN技术详解

子网划分与VLAN技术详解子网划分子网划分定义: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有A、B、C三类地址。

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A类网络可能有16777214台主机,它们处于同一广播域。

而在同一广播域中有这么多结点是不可能的,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16777214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

可以把基于类的IP网络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网络,每个子网由路由器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类的网络地址的主机部分创建的。

划分子网后,通过使用掩码,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网络没有变化,这就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RFC 950定义了子网掩码的使用,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位置都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

由此可知,A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地址的网络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前缀法表示子网掩码,即“/<网络地址位数>”。

如138.96.0.0/16表示B类网络138.96.0.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路由器判断IP子网掩码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网段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

例如,有两台主机,主机一的IP 地址为222.21.160.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现在主机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主机一222.21.160.6即: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255.255.255.192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主机二222.21.160.73 即: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255.255.255.192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网络,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网关,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网络。

关于子网划分—为什么全0全1子网号不能使

关于子网划分—为什么全0全1子网号不能使

关于子网划分—为什么全0全1子网号不能使用子网划分并没有节约IP地址,实际导致可分配的IP地址数目减少。

证明:比如一个C类地址,不进行子网划分,实际可分配IP地址为254个。

现进行子网划分,假设借用2位主机号作为子网号,那么现在产生的子网为01和10(全0全1子网号去掉),每个子网的主机号为6位,则每个子网可分配的IP地址为2的6次方剪掉2,即62台,那么两个子网可分配的IP共62*2=124个,那么减少的IP数目为:254-124=130个。

从上数据可以看出,减少了约一半的IP地址。

既然这么浪费IP地址,为何我们还要使用子网划分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利用子网来方便管理网络的一种措施。

很容易看出,减少这么多IP地址的主要原因是子网号为00(全0)和11(全1)的两个子网去掉了,那为何要去掉“全0全1”的子网号呢?不应该使用全0全1子网这个规定是源于RFC950标准,但后来RFC950在RFC1878中被废止了。

看看RFC950提到的原因:假设我们有一个网络:192.168.0.0/24,我们现在需要两个子网,那么按照RFC950,应该使用/26而不是/25,得到两个可以使用的子网192.168.0.64和192.168.0.128对于192.168.0.0/24,网络地址是192.168.0.0,广播地址是192.168.0.255对于192.168.0.0/26,网络地址是192.168.0.0,广播地址是192.168.0.63对于192.168.0.64/26,网络地址是192.168.0.64,广播地址是192.168.0.127对于192.168.0.128/26,网络地址是192.168.0.128,广播地址是192.168.0.191对于192.168.0.192/26,网络地址是192.168.0.192,广播地址是192.168.0.255你可以看出来,对于第一个子网,网络地址和主网络的网络地址是重叠的,对于最后一个子网,广播地址和主网络的广播地址也是重叠的。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用于划分网络的IP地址的辅助工具。

它通常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并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用于判断网络中主机地址和网络地址的边界。

子网掩码的作用在于定义了一个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以此来确定网络中的主机地址范围。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网络
地址表示网络的唯一标识,主机地址表示网络中的一台具体设备。

子网掩码定义了IP地址中哪些位属于网络地址,哪些位
属于主机地址。

例如,在一个IP地址为192.168.1.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的局域网中,前三个字节的192.168.1属于网络
地址,最后一个字节100属于主机地址。

根据子网掩码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网络中的地址范围为
192.168.1.1~192.168.1.254,其中1和254分别为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00为主机地址。

通过划分网络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可以帮助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正确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使得网络通信更加高效和可靠。

总而言之,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
部分,帮助定义网络中主机地址的范围,从而实现正确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三层交换的五种接口

三层交换的五种接口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0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1
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2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SW3
!
!
no aaa new-model
ip subnet-zero
ip routing
no ip domain-lookup
!
!
!
!
!
!
no file verify auto
!
interface Vlan10
ip address13.13.13.1 255.255.255.0
!
interface Vlan20
ip address14.14.14.1 255.255.255.0
!
router eigrp 90
network12.0.0.0
network13.0.0.0
network14.0.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2
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
interface Vlan1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来确定网络中主机的数量和位置。

1.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2.网络地址的计算网络地址的计算需要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运算。

按位与运算是将两个二进制数字的对应位进行逻辑与操作,如果两位都为1,则结果为1,否则为0。

例如,对于IP地址192.168.1.1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进行按位与运算,结果为192.168.1.0。

3.子网掩码的选择常见的子网掩码有以下几种:-255.255.255.0(/24):适用于小型网络,允许有254个主机。

在选择子网掩码时,需要考虑主机数量、网络数量以及网络之间的通信需求。

4.子网的划分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子网的划分通常按照网络规模、设备类型和部门等因素进行。

子网划分的步骤如下:-确定需要划分的网络。

-根据网络中的主机数量和通信需求选择适当的子网掩码。

-按照子网掩码的规则进行子网划分,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为每个子网分配IP地址,确保没有冲突和重叠。

-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使其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子网划分可以改善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较小的子网可以减少广播量和冲突,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而较大的子网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空间,方便网络的扩展和管理。

总结起来,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涉及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网络地址的计算、子网掩码的选择和划分。

通过正确地计算和划分子网,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网络需求。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现在我们用的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网络技能也很多,那么你知道子网划分方法的方法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子网划分方法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子网划分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为了确定子网,分开主机和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从而产生了几个分离的网络岛,接口端连接了这些独立的网络的端点。

这些独立的网络中的每个都叫做一个子网(subnet)。

我们知道IP地址是一个4字节(共32bit)的数字,被分为4段,每段8位,段与段之间用句点分隔。

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255。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

网络号标识的是Internet上的一个子网,而主机号标识的是子网中的某台主机。

网际地址分解成两个域后,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优点:IP数据包从网际上的一个网络到达另一个网络时,选择路径可以基于网络而不是主机。

在大型的网际中,这一点优势特别明显,因为路由表中只存储网络信息而不是主机信息,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路由表。

子网划分的例子网络地址:10.0.0.0;子网掩码255.255.0.0(/16)1.子网数=2 的8次方-2=2542.主机数=2 的16次方-2=65534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55=1,2,3,......;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0.1.0.0, 最后1 个为10.254.0.0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0.1.255.255 和10.254.255.255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0.1.0.1 到10.1.255.254;最后1 个是10.254.0.1 到10.254.255.254子网划分的基础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1.减少网络流量2.提高网络性能3.简化管理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怎么样创建一个子网: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 的幂:2 的0 次方到9 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

关于TCPIP 架构中 网络号或子网号全为1或0可否的精辟解析

关于TCPIP 架构中 网络号或子网号全为1或0可否的精辟解析

关于TCP/IP 架构中网络号或子网号全为1或0可否的精辟解析(2011-03-20 22:37:59)转载分类:互联网标签:tcp/ipit这样来看在tcp/ip里面里面时禁止使用子网号全为1,或0的。

因为在tcp/ip 中分类的ip包在路由器之间传递时时不传递子网掩码的。

于是会出现不能区分的现象。

而无分类的ip地址格式在路由器之间传递时伴随着会传递子网掩码就不会有二义性问题!总之,TCP/IP协议中,全0和全1网段因为具有二意性而不能被使用。

这样就清晰了。

如果你有一个CLASS C的IP地址,比如192.168.10.0,你想把它分成8个网段,每个网段内可以有32台主机,你可以这样分:subnetmask是:255.255.255.224192.168.10.0 - 31,网络地址:192.168.10.0,广播地址:192.168.10.31 192.168.10.32 - 63,网络地址:192.168.10.32,广播地址:192.168.10.63 192.168.10.64 - 95,网络地址:192.168.10.64,广播地址:192.168.10.95 192.168.10.96 - 127,网络地址:192.168.10.96,广播地址:192.168.10.127192.168.10.128 - 159,网络地址:192.168.10.128,广播地址:192.168.10.159192.168.10.160 - 191,网络地址:192.168.10.160,广播地址:192.168.10.191192.168.10.192 - 223,网络地址:192.168.10.192,广播地址:192.168.10.223192.168.10.224 - 255,网络地址:192.168.10.224,广播地址:192.168.10.255即:每个网段32个IP地址,第一个是网络地址,用来标志这个网络,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用来代表这个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 subnet-zero 和ip classless 的用法
如果你有一个CLASS C的IP地址,比如
192.168.10.0,你想把它分成8个网段,每个网段内可以有32台主机,你可以这样分,subnetmask是:255.255.255.224:
192.168.10.0 - 31,网络地址:192.168.10.0,广播地址:192.168.10.31
192.168.10.32 - 63,网络地址:192.168.10.32,广播地址:192.168.10.63
192.168.10.64 - 95,网络地址:192.168.10.64,广播地址:192.168.10.95
192.168.10.96 - 127,网络地址:192.168.10.96,广播地址:192.168.10.127
192.168.10.128- 159,网络地址:192.168.10.128,广播地址:192.168.10.159
192.168.10.160- 191,网络地址:192.168.10.160,广播地址:192.168.10.191
192.168.10.192- 223,网络地址:192.168.10.192,广播地址:192.168.10.223
192.168.10.224- 255,网络地址:192.168.10.224,广播地址:192.168.10.255
即:每个网段32个IP地址,第一个是网络地址,用来标志这个网络,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用来代表这个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这两个IP地址被TCP/IP保留,不可分配给主机使用。

另外,第一个子网192.168.10.0-31和最后一个子网192.168.10.224-255通常也被保留,不能使用。

原因是,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192.168.10.0和最后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192.168.10.255具有二意性。

先看看这个大C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92.168.10.0是它的网络地址,192.168.10.255是它的广播地址。

显然,它们分别与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和最后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相重了。

那么怎样区分192.168.10.0到底是哪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呢?
答案是:把子网掩码加上去!
192.168.10.0 255.255.255.0 是大C的网络地址,
192.168.10.0 255.255.255.224 是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

192.168.10.255 255.255.255.0是大C的广播地址,
192.168.10.255 255.255.255.224是最后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

带上掩码,它们的二意性就不存在了。

所以,在严格按照TCP/IP ABCD给IP地址分类的环境下,为了避免二意性,全0和全1网段都不让使用。

这种环境我们叫作Classful.在这种环境下,子网掩码只在所定义的路由器内有效,掩码信息到不了其它路由器。

比如RIP-1,它在做路由广播时根本不带掩码信息,收到路由广播的路由器因为无从知道这个网络的掩码,只好照标准TCP/IP的定义赋予它一个掩码。

比如,拿到10.X.X.X,就认为它是A类,掩码是255.0.0.0;拿到一个204.X.X.X,就认为它是C类,掩码是255.255.255.0.但在Classless的环境下,掩码任何时候都和IP地址成对地出现,这样,前面谈到的二意性就不会存在。

是Classful还是Classless取决于你在路由器上运行的路由协议,一个路由器上可同时运行Classful和Classless的路由协议。

RIP是Classful 的,它在做路由广播时不带掩码信息;OSPF,EIGRP,BGP4是Classless的,它们在做路由广播时带掩码信息,它们可以同时运行在同一台路由器上。

在CISCO路由器上,缺省你可以使用全1网段,但不能使用全0网段。

所以,当你在CISCO 路由器上给端口定义IP地址时,该IP地址不能落在全0网段上。

如果你配了,你会得到一条错误信息。

使用IP SUBNET-ZERO命令之后,你才能使用全0网段。

另外要强调的是,使用了IP SUBNET-ZERO命令之后,如果路由协议使用的是CLASSFUL 的(比如RIP),虽然你的定义成功了,但那个子网掩码还是不会被RIP带到它的路由更新报文中。

即,IP SUBNET-ZERO 命令不会左右路由协议的工作。

总之,TCP/IP协议中,全0和全1网段因为具有二意性而不能被使用。

CISCO缺省使全1网段可以被使用,但全0网段只有在配置了IP SUBNET-ZERO后方可被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