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案1

合集下载

【推荐】Lesson3WhatDoTheyDo(学案1)1

【推荐】Lesson3WhatDoTheyDo(学案1)1

Lesson 3 What do they do?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单词work, doctor, hospital, nurse, worker2.能读懂介绍他人的职业,工作单位以及出行方式的话语。

3.能用英语询问他人的工作地点、出行方式。

学习重点:1.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正确使用。

2.学会并运用单词:teacher, work, doctor, hospital, nurse, worker,walk, drive3.学会使用短语:at a school, at a hospital, by bus, by bike学习难点:1.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正确使用。

2.正确使用句型:What/ Where/ How does…do?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 你们都学过哪些关于职业的单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认识这些短语吗?【合作探究】探究一:听课文录音,回答下面的问题。

1. What does Li Ming’s father do?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ow does Li Ming’s mother go to work?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Where does Li Ming’s aunt wor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分组讨论:完成课本第七页【巩固练习】我是小小翻译家1. 你的爸爸是干什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是一名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他在哪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他在医院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她怎样去上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她步行去上班。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学案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学案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学案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说出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知道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能够说出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

自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自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自学自测题目。

3、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Ⅰ.教材助读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态、态和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①气态水数量最,但分布最。

②液态水数量最,分布。

③固态水仅在、或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类型:①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水、水和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②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水、水、水、水、水、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③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补充案例1:补给关系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河水案例2: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补给关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①海陆间大循环: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后由江河汇集返回大海,完成海陆间大循环。

意义: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

②陆地循环(内陆循环):陆地水蒸发或植物蒸腾、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

意义: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必修一物理第三章学案1

必修一物理第三章学案1

学案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图示1.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2.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矢(填“矢”或“标”)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4.力的图示: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5.力的示意图:只需要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线段.二、重力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大小:G=m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图示[问题设计]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如图1),小钢球靠近磁铁时;(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如图2);图1图2(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答案(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要点提炼]1.力的特性(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延伸思考]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举例说明.答案不是.例如: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等.二、重力[问题设计]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要点提炼]1.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4.作用点:在重心上.(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各部分重力都作用于重心.(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一、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的力是存在的解析甲推乙的同时,乙也在推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例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支撑书,B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是受力物体,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力,即又是施力物体,C对;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就一定涉及两个物体,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D错.答案 C二、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例2在图3甲中木箱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的150 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左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图3答案如图所示三、重力和重心的特点例3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解析物体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状态无关,A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不同,B错;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C错,D对.答案 D1.(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答案 B解析此题可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抓住“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想有力,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者缺一不可.一个物体在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其他物体力的作用,即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故A、D错误.C项则歪曲了力产生的条件,只要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即可产生力,不一定非得接触,故C错误.2.(重力的特点)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地面上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的答案 D解析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大小为G=mg.可见对同一物体(m一定),在同一地点(g一定),重力大小是相同的,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选项A、B、C均错误,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3.(对重心的理解)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答案 D解析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A错误,D正确;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B错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C错误.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如图4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图4答案见解析解析(1)画力的图示:①选定标度:此题用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即10 mm)的线段;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 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题组一力的概念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2013年6月29日凌晨(北京时间),WBC迷你轻量级拳王争霸赛在阿联酋迪拜世贸中心举行,中国首位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熊朝忠在首场卫冕战中,战胜菲律宾人丹佛·奎洛成功卫冕冠军金腰带.当熊朝忠用拳头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熊朝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熊朝忠也受到了力的作用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D.对方只能是受力者答案BC解析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判断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时,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就是施力物体,在没有确定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双方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答案BD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正确;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无作用的先后之分,所以A错误;垒球被抛出后,在空中受重力作用,运动状态仍在变化,但施力物体是地球,不是运动员,所以B正确.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答案 A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变并不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1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着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壮汉、汽车图1B.壮汉、绳索C.绳索、汽车D.汽车、绳索答案 C解析要研究的是汽车,直接对汽车产生拉力的是绳索而不是壮汉,汽车所受拉力是绳索和汽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故其施力物体是绳索,受力物体是汽车.5.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答案 D解析不论大小,任何物体间均有万有引力,A错;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不是小物体之间,故B、C错;电磁相互作用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故D对.题组二重力和重心的特点6.如图2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图2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 B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不一定指向地心,A错.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对.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C错.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7.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时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将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A.G>G′B.G<G′C.G=G′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人平直伸出腿后,身体重心所在的竖直直线必须过与台面接触的脚,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人对体重计的压力的大小仍等于重力,所以两次示数应相同,选项C正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答案 D9.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有()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D.把它置于向上加速的电梯内答案AB解析由G=mg可知,物体质量不变,当重力加速度g发生变化时,重力G随之改变.由于地球两极的g值大于赤道上的g值,地球上的g值大于月球上的g值,所以选项A、B正确.由于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无关,所以选项C、D两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1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相对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相对位置不变答案BC解析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A错误.用线悬挂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等大、反向、共线,所以线的方向一定过重心,B正确.物体形状不变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如果物体形状变化了,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改变,所以C正确,D错误.11.如图3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图3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答案 D解析马的重心位置在马身上而不在飞燕上,但只有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才能保持平衡,故A、B、C错误,D正确.题组三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2.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首先由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判定B、C错误.因重力为20 N,标度为5 N,所以线段应有4个标度长度,D错,A对.13.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空气对气球的20 N浮力;(2)小孩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200 N的拉力拉小车.答案见解析解析(1)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为20 N,施力物体是空气,受力物体是气球.力的图示如图甲所示.(2)小孩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200 N的拉力拉小车,施力物体是小孩,受力物体是小车.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铁的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铁的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学案

3.1.2铁的化合物(学案)1、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颜色和化学性质2、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化3、了解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铁离子的检验初中化学学习了氢氧化铁是色沉淀,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铁及其化合物三、铁的化合物:2、铁的氢氧化物:【演示实验】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铁和硫酸亚铁溶液,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结论:氢氧化亚铁极易被,如果要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应该【视频】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需要将胶头滴管的尖嘴氢氧化铁固体受热会分解:3、铁盐和亚铁盐:【演示实验】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再分别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现象。

氯化铁溶液显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以后,溶液显色。

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氯化亚铁溶液显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以后,溶液。

由上,检验铁离子的方法可以表述为【演示实验】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加入足量铁粉振荡,观察现象;再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观察现象;最后滴加氯水,观察现象。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振荡,观察到,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这说明加入的铁粉将,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其中滴加氯水,观察到,说明氯水将亚铁离子,方程式为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相互的转化可以表示为:【学以致用】琥珀酸亚铁药片是密封保存的,使用的是薄膜衣片,这样的目的是,说明书中强调,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可以增强其吸收,原因是。

【实验探究】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观察现象。

氯化铁溶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加入维生素C ,说明维生素C将Fe3+。

【思考与交流】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是:先在塑料板上镀上一层铜,然后在设计好的铜线路上涂上一层石蜡,把板浸到氯化铁溶液中,没有在线路上的铜即没有被石蜡覆盖住的铜就被反应掉。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复习导学案1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复习导学案1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一、复习目标1、回顾本章内容,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再自我归纳和总结实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

2、能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或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学会与人合作,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复习重、难点: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理解实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指导与梳理:(二)、知识回顾: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称为事件发生的 。

在考察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 ,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 。

2、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可以用一个事件发生的 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 。

3、利用 或 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某个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4、用实验的方法统计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1)、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2)、掷一枚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3点朝上的概率为 。

(3)、掷一枚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每次实验掷两次,两次朝上的骰子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

(三)、例题解析:1.某同学报名参加运动会,有以下5个项目可供选择:径赛项目:100m ,200m ,400m(分别用A 1 、A 2 、A 3表示);田赛项目:跳远 ,跳高(分别用B 1 、B 2表示).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事件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计算概率的应用 理论计算 试验估算只涉及一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涉及两步或两步以上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的概率列表法树状图法⑴ 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为 ;⑵ 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两个,利用树状图或表格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求恰好是一个田赛项目和一个径赛项目的概率.2.小明、小军两同学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不透明的文具袋中,装有型号完全相同的3支红笔和2支黑笔,两人先后从袋中取出一支笔(不放回),若两人所取笔的颜色相同,则小明胜,否则,小军胜.(1)请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列出摸笔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2)请计算小明获胜的概率,并指出本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若不公平,你认为对谁有利(四):当堂检测1、从其中含有4个次品的1000个螺钉中任取1个,它是次品的概率是 。

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合成 学案1

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合成 学案1

第三章 第四节 有机合成【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初步了解有机合成题型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有机合成19世纪20年代以来人类就开始了有机合成的研究,化学家们不断合成出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各种有机物。

从而使得有机合成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现在,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有机物被合成,其中很多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大家阅读课本P64内容,了解下列相关内容: (1)什么是有机合成? (2)有机合成的过程?(3)有机合成的任务和思路:(a )碳骨架的构建(b )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活动二:掌握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请大家回忆所学知识,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有机反应物,并与同伴交流、讨论、归纳相关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1)制取乙烯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常用方法: 、 、 。

(2)制取氯乙烷和溴苯催化剂△ △H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常用方法: 、 、 。

(3)制取乙醇引入羟基的四种常用方法是: 、 、 、 。

(4)制取乙醛CH 3CH 2C l△CH 3CH 2OHH 2O ,催化剂NaOH催化剂△ △Cl 2,光HCl HClBr 2,FeH 2NaOH/ H 2O△O 2/Cu 或引入醛基的一种常用方法:。

(5)制取乙酸和苯甲酸引入羧基的三种常用方法:、、。

练习: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1)2 - 氯丁烷(2)2 - 丁醇(3)2,3 - 二氯丁烷活动三:初步学习运用逆推法合成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美国化学家科里(Elias J. Corey)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

与化学家们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从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存在或容易得到,再用这些已经存在或容易得到物质来合成复杂有机物就会非常容易。

七下第三章学生导学案1

七下第三章学生导学案1

编号:311 七年级期中试卷 班级 组号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623·a a a = B .()923a a = C .066=÷a a D .3332a a a =+2.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3.如图 ,下列各组条件中,能一定得到a//b 的是A .∠1 +∠2 = 180ºB .∠1 =∠3C .∠2 +∠4 = 180ºD .∠1 =∠44.若(x -5)(x +2)= q px x ++2,则p 、q 的值是A.3,10B.-3,-10C.-3,10D.3,-10 5.设a m=8,a n=16,则anm +=( )A.24B.32C.64D.128 6.下列计算正确的个数是① ② ③④ 22))((b a b a b a -=-+- ⑤ 249)32)(32(a a a -=---⑥222)(b a b a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 C.两直线平行,对顶角相等。

8. 已知:如图AB ∥CD ,CE 平分∠ACD ,∠A=110°,则∠ECD 等于 A.110° B.70° C.55°D.35°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16B .21C . 27D .21或2710.如下图,用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222x y x y+=+()()22222x y x y xy+-=-()2222x y x xy y -+=-+CA BED第8题图1 34a bcd第3题图2形的面积是196,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若用,()x y x y >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 .14x y +=B .22196x y += C .2x y -= D .48xy =11、已知 a 2+b 2=2 a +b=1 则ab 的值为( ) A 、-1 B 、- 12 C 、- 32 D 、312. 如下图,直线l ∥m ,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m 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A .20°B .25°C .30°D .3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雾霾(PM2.5)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被称为大气元凶。

第三章学案1 随机现象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第三章学案1  随机现象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返回目录
• 一样的软件 • 不一样的感觉 • 一样的教室 • 不一样的心情 • 一样的知识 • 不一样的收获 •
解:(1)(2)是必然事件;(3)(4)是随机事件; (5)(6)是不可能事件.
返回目录
学点四
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同时投掷两枚骰子,并记录骰子的点数.
(1)写出这个试验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2)写出下列事件是由哪些基本事件构成的:
①点数之和为7;
②至少出现一个6点. 【分析】考查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的写法. 【解析】(1)同时投掷两枚骰子,可能结果如下表:
学案1
随机现象 事件与 基本事件空间
开始

学点一 学点二
学点三 学点四
1.必然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发生某种结果 的现 象. 多次观察同一现象 2.随机现象是在相同的条件下 , 不一定相同 每次观察到的结果 ,事先很难预料哪一种结 果会出现的现象. 3.试验 某种目的 把观察随机现象或为了 而进行的实验统称 为试验,把观察结果或实验结果称为试验的结果. 4.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的结果始终不 不可能事件 会发生,它称为 . 5.有的结果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发生,它称为 必然事件 . 返回目录
5 (1,5) (2,5) (3,5) (4,5) (5,5) (6,5)
6 (1,6) (2,6) (3,6) (4,6) (5,6) (6,6)
(2)①事件“点数之和为7”包含了6个基本事件分 别是:(6,1),(5,2),(4,3),(3,4),(2,5),(1,6). ②事件“至少出现了一个6点”包含了11个基本事件 分别是:(6,1),(6,2),(6,3),(6,4),(6,5),(6,6), (5,6),(4,6),(3,6),(2,6),(1,6). 【评析】准确地写出试验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下一 步解决概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将所有结果列出是避免 重复和遗漏的有效方法. 返回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磁场等概念,明确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重要意义.3.了解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地磁两极的特点.一、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导学探究](1)取一条形磁铁,用一大头针分别靠近磁铁的两端和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取两个条形磁铁,分别将它们的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3)将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分别观察导线东西放置和南北放置两种情况下,小磁针的转动情况.答案(1)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两端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大,中间部分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小.(2)同名磁极靠近,相互排斥;异名磁极靠近,相互吸引.(3)导线东西放置时,小磁针不转动;导线南北放置时,小磁针转动.[知识梳理]对磁现象和电流的磁效应的理解(1)磁性:物体具有的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称为磁性.(2)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①磁体有两个磁极,一个叫N极(又叫北极),另一个叫S极(又叫南极).②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奥斯特实验(如图1所示):图1①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②意义: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揭示了电与磁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学即用]关于各磁体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奥斯特实验中,通电直导线对小磁针产生磁场力作用,但此时小磁针对通电直导线一定不产生磁场力作用B.在通电直导线对小磁针产生作用力的同时,小磁针对通电直导线可能会产生作用力C.大磁铁的磁性较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但小磁针对大磁铁的磁场力较小D.任何两个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场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 D解析磁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磁体产生的磁场对乙磁体产生作用力的同时,乙磁体产生的磁场必定对甲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因此,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牛顿第三定律.故选D.二、磁场[导学探究]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那么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答案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知识梳理]对磁场概念的理解(1)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或电流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和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2(3)磁场的产生①磁体周围有磁场.②电流周围有磁场.[即学即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场实质上就是电场,属于同一种物质D.磁场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假想出来的答案 A解析电流能产生磁场,在其周围存在着磁场,磁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无论是磁极之间、电流之间,还是磁极和电流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并且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A对,B错;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它不会对放入其中的磁极产生力的作用,并且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而磁场存在于电流和磁体周围,产生机理不同,C错;磁场能对放入其中的磁极产生力的作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力的作用认识磁场的客观存在,D错.三、地球的磁场[导学探究]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促进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古代指南针为什么指南曾是一个不解之谜,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吗?答案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它对指南针有力的作用.[知识梳理](1)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如图3所示,地球磁体的N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球磁体的S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图3(2)磁偏角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水平放置的磁针的指向跟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即学即用](多选)关于地球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B.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D.地球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答案BD解析小磁针S极指南是因为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A错;地磁场的两极和地理两极是相反的,B对;依据地磁场的空间分布,只有赤道上的磁场方向和地面平行,C错;磁偏角是变化的,地磁两极的位置也是变化的,D对.一、对磁现象和磁场的认识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B.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C.磁极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D.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解析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体与磁体、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答案ABC[总结提升](1)磁场的存在:磁极的周围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磁场.(2)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3)磁场的客观性:磁场虽然不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但是它和常见的其他物体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针对训练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C.磁场是磁体周围或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有小磁针放入其中时,存在磁场;无小磁针放入时,磁场不存在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答案 A解析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A正确;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B、C、D错误.二、对奥斯特实验和电流的磁效应的认识例2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奥斯特做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时,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关于奥斯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B.通电直导线应该竖直放置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D.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解析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说明地磁场的方向为南北方向,当导线南北方向放置时,能产生东西方向的磁场,把小磁针放置在该处时,可有明显的偏转,故选D.答案 D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4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当有一束带电粒子沿与磁针指向平行的方向从小磁针上方水平飞过时,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图4A.小磁针不动B.若是正电荷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C.若是负电荷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D.若是一根通电导线,小磁针会发生偏转答案BCD解析电流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当电荷在小磁针上方运动时也会形成电流,从而形成磁场.这两种磁场是等效的,均会使小磁针发生转动,故B、C、D均正确.三、对地磁场的认识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B.地球表面的磁场的竖直分量在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下C.在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但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夹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相同的D.在地球表面各点磁场强弱相同解析地磁场的分布类似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所以在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磁场最弱,选项D错误;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同的,因此选项C错误.答案AB[方法总结](1)地磁场特点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即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夹角叫磁偏角.(2)地磁场问题的处理要点①地理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地理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②在赤道正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③在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上方;在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下方.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涉及到磁现象应用的发明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答案 A解析指南针利用地磁场使小磁针偏转来指示方向,涉及到磁现象,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不涉及磁现象,故A正确.2.(多选)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A.磁体 磁场 磁体B.磁体 磁场 通电导体C.通电导体 电场 通电导体D.通电导体 磁场 通电导体答案ABD解析磁体与磁体、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对磁体有作用力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体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有作用力D.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任意两个磁体之间有作用力答案 A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对磁体有作用力,所以正确选项为A.4.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小磁针处于水平静止状态,突然发现小磁针的N极向东偏转,由此可知()A.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B.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C.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南向北水平通过D.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东向西水平通过答案 C解析小磁针的N极发生偏转,应该是外加磁场的作用.就本题而言,该磁场可能是由磁铁产生的,也可能是由电子流产生的,如果是由电子流产生的,电子流的方向应自南向北水平通过.故选项C正确.5.(多选)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答案BC解析指南针是一个小磁体,具有N、S两个磁极,因为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因为指南针本身是一个小磁体,所以会对附近的铁块产生力的作用,同时指南针也会受到反作用力,所以会受铁块干扰,选项C正确.在地磁场中,指南针南北指向,当直导线在指南针正上方平行于指南针南北放置时,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在指南针处是东西方向,所以会使指南针偏转.正确选项为B、C.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0题为多选题)1.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小灯泡及导线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答案 A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B.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把磁体放在真空中,磁场就消失了D.当磁体周围撒上铁屑时才能形成磁场,不撒铁屑磁场就消失答案 B3.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理位置的南北极即为地磁场的南北极B.地球表面上各处磁场的强弱相同C.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附近D.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答案 D解析根据地磁场特点,地理北极在地磁场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在赤道上静止时,并不严格指向南北方向.在地球上两个磁极附近磁场最强,离磁极越远磁场越弱,故选项A、B、C 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4.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从条形磁铁上方缓慢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1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C解析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5.新民晚报曾报道一则消息,“上海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的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稀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缚磁铁的信鸽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答案 D解析因为信鸽所缚的小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扰乱了它体内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所以缚磁铁的一组信鸽全部飞散,故D项正确.6.如图2所示,假如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图2A.指北B.指南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答案 D7.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3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图3A.F<G B.F=GC.G<F<2G D.F=2G答案 D解析由A、B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知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是斥力.A悬浮在空中,说明A受力平衡,因此,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排斥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 受到A的斥力大小等于G.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向下的斥力和底座对B向上的支持力,B静止,所以F支=2G,所以B对底座的压力F也为2G.8.如图4所示,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从南极出发,赴澳大利亚海域附近参与MH370搜寻工作,若沿途不断测量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测量结果可能是()图4A.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B.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方向始终沿正南、正北方向C.地磁场的大小一直不变,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D.地磁场的大小不断变化,磁场的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较小的偏角答案 D9.以下关于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磁场是地球的盾牌,起着保护地球上生命的作用B.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C.地磁场的方向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缓慢变化D.在行星中,只有地球有磁场答案ABC解析宇宙中射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流如果不受阻碍地射到地球上,会杀死地球上的生命体,正是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使得大量的粒子被偏转,人类和其他生命才得以延续,故A项正确;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不与南极重合,有磁偏角,B项正确;地磁场的N、S极的位置会缓慢移动,故C项正确;在行星中,并不是只有地球有磁场,故D项错误.10.如图5所示,关于磁铁、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甲图中,电流不产生磁场,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小磁针的磁场发生的B.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的力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C.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D.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发生的答案BC解析甲图中,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丙图中,电流对另一个电流力的作用是通过该电流的磁场发生的.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二、非选择题11.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有无磁场,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1)取一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北极.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中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正的地方,如有,请改进或改正.答案有需改进或改正的地方.(1)应做多次实验,观察小磁针N极是否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南极.12.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6所示,开始时平板和磁铁均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图6a.若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b.若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上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下做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4)若平板AB突然向右加速,则左侧的磁铁将会做什么运动?答案(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左(2)减速(3)加速(4)相对于平板AB静止或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解析(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磁铁都静止不动,此时对左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右,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平板向上运动时,两磁铁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支持力减小,磁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平板向上做减速运动.(3)平板向下运动时,两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仍处于失重状态,故平板向下做加速运动.(4)若平板AB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左侧磁铁相对于平板AB静止不动,但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左减小或向右增大;若平板AB 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左侧磁铁将会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